雜誌

Interior 319

  • 廳區,自玄關延伸入內的西卡濛木皮電視牆,以微幅的曲線修飾原本結構柱體。

  • 廳區,造型地毯是胡桃木洗白配搭鐵刀木邊框,取代傳統織品。

  • 廳區,重視穿透與開闊感,每一區塊各司其職卻不壁壘分明,親子身在不同領域活動依然可以緊密連繫。

  • 空間設計簡潔,十分重視質感,家具、家飾,件件都是設計精品。

  • 廳區,屋主重視藝術收藏,空間規劃時即為畫作預留相襯的背景、燈光。

  • 長達5米5的中島與餐桌連合。採用雙廚房規劃,利用茶色玻璃自動門區隔裡部的內廚房。

  • 餐桌與紅酒吧檯互為延續,可滿足大宴小酌等各種需求。燈具本身即是藝術品,由日本藝術家創作的白瓷燈罩,配以布繩電線、日本傳統電工家族產製的純銅五金,光色溫潤優美。

  • 女孩房梳妝區,收納櫃體留縫作為通風口與把手,令造型更加簡潔。

  • 女孩房,延續全案清雅、溫暖的質感。

  • 男孩房利用樑柱下方規劃成半獨立的廂型閱讀區,作為遊戲或親子談心的角落。

  • 主臥寢區利用胡桃木背板劃開後方更衣區。更衣區規劃站式化妝台。

  • 主臥房衛浴,雙面盆與雙浴區規劃。

  • 主臥房衛浴,櫃體採用木質元素延續全作風格。

  • 面圖。

閱‧生活

何侯設計 / 何以立 侯貞夙

  • 設計者」何侯設計 / 何以立 侯貞夙

  • 參與者」楊雅婷 魏芝敏

  • 攝影者」廖慶光

  • 空間性質」住宅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西卡濛木皮、胡桃木皮、橡木地板、胡桃木地板、WOCA護木油、卡拉拉白大理石

  • 面積」80坪

  • 項目年份」2018年

  • 何侯設計奉行以設計思維來主導建築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及家具設計的原則。主持人何以立及侯貞夙在美國波士頓及紐約分別取得美國建築師執照並累積了15年及8年的工作經驗後,在1997年於台北成立何侯設計。在近20年的執業中獲得許多認可及獎項。

  • 何侯設計自認是業主夢想之督導者,在傾聽、評鑑、分析後提出解決方案;每一個方案均是整合功能及美學之結果。深信設計是生活的全部而非局部;設計是精密思維的表象而不是一種流行;設計的生命使於開始使用後而非完工時。

此作是位在都市精華中心的住宅,屋主育有三名學齡期孩子,十分重視下一代教育,考量孩子就學需求而遷至新居,空間需求重點在滿足孩童學習與生活教育,希望將都市住宅改造為舒適且能提升親子互動的空間。
 
 

重隱私 享開闊
 

何以立設計師指出,這座居家位於都市指標大廈,住戶十分重視隱私,對外保護方面,大門玄關採用雙進式規劃,防止外部視線透望室內,同時將公共廳區劃得更加方正。

 
屋主重視共享空間的開闊感,公共廳區除了保留寬敞的活動腹地,也以詳盡的機能分區來滿足日常各種活動。就平面佈局來看,以十字軸線分劃前段的共讀區/客廳,以及後段的餐廚/品酒區,四大區塊彼此藉著家具劃界。在日常使用時,每一區塊各司其職卻不壁壘分明,讓親子身在不同領域活動依然可以互動連繫,自由開闊的動線佈局也提高了彼此交遇的頻率;而家中舉辦大小宴客時,多廳、多區特色能夠適齡/適性分桌而坐。此外,長達5米5的中島與餐桌連合,規劃中西式雙廚房,亦可滿足大宴小酌的餐食需求。
 
臥房區規劃各具特色。女孩房由一道自廳區延伸的9米長動線串連,設計師順勢在中段設下隔門,將局部廊道轉化為共用梳妝間,並以適度玻璃立面向臥房汲取光線,消除原本的冗長動線與幽閉感。男孩房則利用樑柱下方規劃成半獨立的廂型閱讀區,作為遊戲或親子談心的角落。
 
 

究質感 品細節

讓孩子在日常領受的質感、美學之中陶養內涵,懂得剔除浮誇,重視本質之美,是此作的另項重點。以此基礎上,空間呈現了質感、溫暖、秩序等特色,選材十分在意觸感與質地,儘可能將用材單純化,以大塊面鋪陳呈現材料本有的純淨魅力,且造型語彙避免花俏,重點在於掌握「繁衍」與「微變」概念,令各區細節略有不同,卻能彼此呼應,就像橋樑般串起全作的細節理路。
 
另一值得細究的重點,是空間裡所謂的「造型」,並非意在皮層妝點,而是用內斂鋪裝承載實用內涵,藉以修飾管線、收納等功能,是具有服務生活意義的美學修飾。因此,公共廳區不見繽紛語言,而是以木作排組來變化背景;例如,自玄關延伸入內的西卡濛木皮電視牆,以微幅的曲線修飾原本結構柱體,木牆嵌入楓木線板形成由鬆漸密的韻律美感,透過組合排列、疏密變化,形成畫面節奏與立體肌理。

另一方面,設計師也混搭同質材料為空間營造豐富層次;譬如,西卡濛木皮被運用於廳區櫃面、牆面,或是胡桃木染白配以鐵刀木收邊取代傳統地毯。溫潤木質亦大量運用於私人臥房,像是主臥房床區以穩重的胡桃木曲弧背板略作包覆,在房內佈下回字型動線,同時為後方更衣區順勢劃界,令整體氛圍舒適怡人,同時細緻照顧了生活機能。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