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22

  • 工作室外觀,呈現素簡建築風格。

  • 建築外觀斜角的採光窗口,讓日光投映到室內。

  • 接待台利用石材自有質感傳達設計之美。

  • 接待前廳利用層高施作峽谷造型,令空間氛圍別具張力。

  • 接待休息區。

  • 1樓攝影棚,去除繁瑣裝飾,露出建築結構與挑高空間。

  • 1、2樓攝影棚因窗洞而互望聯繫。

  • 被淨化圍塑的梯區與建築的歲月痕跡互構對比。

  • 2樓不同的幾何窗戶構成視覺語言。

  • 2樓造型視窗。

  • 以鐵板圍塑的梯區空間。

  • 3樓空間加入了石材與金屬與空間進行對話。

  • 3樓,利用異材質的反差突顯結構張力。

  • 3樓休息區。

  • 1樓平面圖。

  • 2樓平面圖。

  • 3樓平面圖。

  • 軸測圖。

柳宗源工作室

CUN寸DESIGN / 崔樹

  • 設 計 者」CUN寸DESIGN / 崔樹

  • 參 與 者」馬川 趙陽 焦雲奇 王旭

  • 攝影作品」柳宗源

  • 空間攝影師」王廳

  • 空間性質」攝影工作室

  • 坐落位置」中國

  • 主要材料」大理石、乳膠漆、木飾面、鐵板、水泥自流平

  • 面積」303坪

  • 項目年份」2020年

  • CUN DESIGN 寸品牌創始人

  • 中國80後空間設計代表人物

  • 崔樹作為一位80年代出生的設計師,身上充滿了這個時代的符號,集叛逆,個性,細緻,嚴謹於一身,與當下最時尚的元素緊密相連。「不做經驗設計的奴隸,不是審美趨勢的附庸者;不斷超越自己!」是他的信條,代表著亞洲年輕設計師在世界範圍內不斷發聲。

  • 2015中國設計星全國總冠軍 2016 INTERIOR DESIGN 中文版封面人物 臺灣兩岸設計封面人物

北京知名攝影師柳宗源以鮮明的現實影像風格與獨特美感為大眾熟知。2019年初他委託CUN寸設計規劃自己位於北京的攝影工作室,雙方相談甚歡,內容觸及對於設計、影像、藝術甚至是音樂等一切能為人們帶來美感的事物,豐美的思想激盪,令一切變得邊界模糊而又充滿新鮮。
 
工作室基地是一座60年代的老建築庫房,設計團隊初次到現場時,看到整座倉庫空間已被重新分割與結構搭建,由於空間以前用途也是攝影棚,整座建築的內壁做了裝飾板,頂面也被全部噴黑。CUN寸設計決定尊重建築原貌,卸下所有濃重的粉裝,讓空間回歸本質,裸裎隱身其中的歷史況味。
 
新改造的建築不僅滿足於純粹攝影需求,也是一座集工作、美術館、活動等為一體的複合型空間。而複合用途與寬廣的機能彈性,反而助於空間跳脫特定框架,令一切去蕪存菁,更加徹底純粹,也因此將之命名為UTTER SPACE。
 
歷經半個月的拆除,設計團隊還原整座老建築的原始模樣,裸裎水泥牆體特有的歲月痕跡。朝西一面,建築的外窗也被拆出來,讓午後的金色日光能投射到室內。天花板結構在呈現歷史技術的前提下,採用混凝土的預製範本,令結構充滿了時代感,同時又有種莫名的未來性。此外,用水洗形式將整個頂面的原始水泥質感洗刷與重現,當整座建築被還原出來的時候,它已經安安靜靜的在那裡,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自蘊美感。
 
第二個階段的設計營造,態度謹慎且節制。設計師回溯中國的「捨得」智慧,捨去貪婪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在西方的設計語言可能等同於“less is more”。因此面對此作,控制自己的介入與動作的選擇變得尤為重要。
 
工作室整體佈局上,依照接待、拍攝工作、後臺工作、展覽等動線在室內劃出兩條主動線,其中一條屬於平面動線,另外一條屬於垂直動線,這兩條動線都成環狀閉合,它們連結而不交叉。接著,圍繞這兩條動線,各別分配面積及功能區,使整體佈局更有依據且理性。無論是1樓的接待廳、大影棚,還是2樓的小影棚及工作室,或者到3樓的獨立空間,都是循序漸進,非常合理且有節奏感。利用空間本有的結構,將2樓、3樓分別做了遞退處理,讓每一樓層都能望向大廳,3個樓層之間產生了豐富的關係。
 
最後裝飾階段的工作,設計團隊依然克制設計欲望,讓最原始的建築尺度、材質關係作為表演者。首先在前廳利用層高佈下峽谷造型,令接待風景變得超現實與視覺張力。接待櫃台展呈整塊石材自有質感,藉此表達設計之美,而多件燈管穿過天花板的岩谷,直到石質接待台,以此手法表達石材透光的絢麗與自身重量之美。動線旋入後方大影棚區,空間展現建築自有的魅力與張力,這裡保留所有的老建築與時間痕跡,讓東西方向與一天的日光變化對話,而南北方向加入石材質感,與幾何體窗戶構成呼應,令一切質樸有力,新舊元素和諧對話。
 
2樓予人更加包容和銜接的感受,它被包夾於樓層之間,兩道主牆面亦同時屬於1樓與3樓。強烈的設計感主要呈現於3樓,它是一座充滿力量的建築頂梁空間,此一樓面加入了石材與金屬,以鮮明結構與材質肌理與空間進行對話,一切元素彼此反差,也相互對比,在安靜的暗黑背景裡,充滿力量與難以言喻的未來感,空間沒有標準的框架定義,卻也極具魅力。
 
回顧全案,並沒有創作過多的造型或是運用複雜材質,設計團隊在這場遇見中做了挖掘和選擇,因節制欲望與用材,而令過程極具挑戰性且激發創造力,宣告了UTTER SPACE未來更多面孔的可能性。


編輯」室內雜誌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