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25

  • 櫃台位於中央,使整體對稱。

  • 門面並無過多裝飾,以人流及植栽打造易親近的空間。

  • 櫃台後方保留遊戲室空間,未來主要為兒童牙醫診區。

  • 燈光部分選擇平行處理,維持空間對稱性。

  • 1樓診間,玻璃隔間使視覺通透。

  • 2樓櫃台,使1、2樓皆具有完整機能。

  • 2樓主要為成人牙科醫療。包含X光、手術等。

  • 以牆體阻隔等候區及洗手間,打造隱私動線。

樂庭牙醫診所

兩册空間制作所 / 翁梓富 張欣宜

  • 設計者」兩册空間制作所 / 翁梓富 張欣宜

  • 攝影者」吳啟民

  • 空間性質」牙醫診所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萊特創意水泥、鐵件、水磨石、煙燻橡木

  • 面 積」70坪

  • 項目年份」2019

  •      

  • 兩册空間制作所 / 翁梓富

  • 2018 德國紅點設計RED DOT DESIGN AWARD
    2017 TID AWARD居住空間單層 TID 金獎
    2017 GOLDEN PIN DESIGN AWARD金點設計獎
    2016 德國IF設計獎IF DESIGN AWARD
    2016、2014 TINTA台灣新秀設計獎 金獎
    2014 TDA「2014善設計」
    2013 TID AWARD居住空間複層 TID獎
    2012 TID AWARD居住空間複層 TID獎

本案為業主第一間獨立執業的牙醫診所,主要業務為牙科矯正、植牙、醫美等,並兼有一般健保診療項目。診所的目標客群鎖定在周遭社區居民,為此,業主特別擇址台中向上路一帶,鄰近車水馬龍的商業區,居民年齡普遍於中壯年,具有一定消費能力,亦較注重牙齒保養及醫療品質。

業主期待診所能夠發展多方業務,因此本案特別在 1 樓後方預留兒童候診及遊戲區,未來將置入遊具、繪本等,同時亦利用後方的陽台栽種綠意,地毯亦選擇草綠色,將診所打造成公園,令孩子們候診時能夠放鬆,不再懼怕牙醫。
 
基地為近 10 年的新建房屋,結構整齊方正並且相互對稱,提供設計相當良好的條件。設計師說明,本案並未設定複雜的設計主軸,而是以「對稱」、「乾淨明亮」為主,聽起來簡單,卻是所有美感的共同基準。由於本案設定為社區型診所,客戶在年齡、社經地位方面差異懸殊,設計應該雅俗共賞,每個人都覺得舒適、好的,設計師提到,對稱的美感最早可追溯至希臘、古羅馬建築,能夠經歷千年的考驗,至今依然在大眾「美」的標準以上。
 

對稱的美學

自外立面起,設計師便將診所打造得簡潔、具親和力,由 4 面玻璃牆組成,自外即可清楚看到櫃台及前方候診區的人流,降低診所冷漠的印象。櫃台位於 1 樓中央之處,前方留下相當寬裕的等候區空間,希望客人能夠停留、集中於此處,打造有生命力、熱鬧的門面,卸下患者的心防;而櫃台在中央亦打造出對稱的空間,搭配兩旁貼牆的座椅,透過兩側走道強調出挑高的比例,塑造典雅、有餘裕的視覺。

1 樓另外設有洗手間及茶水間,後方為兒童遊戲區,一旁則設有兩張診療椅,未來將規劃為兒童診療區,因應此未來變動,2樓區域以獨立診所為目標規劃,除一般診間外,更設有X光室、手術室等,並有候診區及櫃台,置入多個深色沙發,呈現出較沉穩、放鬆的空間調性。
 
設計師分享,1 樓設計較注重氣氛及門面的營造,呈現出診所的形象,多數空間皆規劃為接待性質空間,無法消化大量患者;2 樓即無門面的負擔,有完整的診所空間配置。空間以淺米黃色為主色調貫串 1、2 樓,給予人溫暖、舒適的視覺。診間的部分使用玻璃隔間,僅以噴霧保留適當隱私性,打造通透視覺,並減少病患「被孤立」的感受,降低緊張心理。

全案燈光為懸掛平行燈條,1 樓配合基地結構,平行於樑柱及軸線方向,並形塑對稱感受;2樓燈光則配合診療椅排列,為診間提供均勻照明。
 
設計師笑著分享,自己常去的牙醫是住家附近的舊診所,因為離家近十分方便,但本作希望打造可以令患者感受到「不只是方便」的診所,跳脫一般牙醫給予人冰冷、壓抑的印象,同時設計不過於繁複、豪華,避免患者感覺高不可攀,而是可以毫無壓力的看診,打造親民形象。


採訪」林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