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28

  • 本案為老舊公寓1樓,特意保留寬闊腹地,使孩子有遊玩的場地。

  • 空間保留建築原有開窗位置及尺寸,白日可引入大量光源。

  • 整體動線暢通,走道底端設有鏡面放大空間感受

  • 入口處後為辦公區、餐廳暨會議區。

  • 辦公區旁為開放式廚房,以隔柵稍加阻擋視覺。

  • 空間後半部為私人住家,將客廳結合孩子的共學區。

  • 空間中央以拉門分隔公私領域。

  • 於拉門旁的溝縫設置植栽,於室內置入綠意。

  • 臥房置物櫃體隱藏於磨石子牆後。

  • 臥房內使用原有的水泥粉光,呈現乾淨的紋理。

埕 · 澄

未秧設計 / 黃芷筠

  • 設計者」未秧設計 / 黃芷筠

  • 攝影者」Weimax Studio 崴米鍶空間攝影

  • 空間性質」住宅及工作室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潑墨山水石材、清水模塗料、義大利Spiver塗料、黑鐵、白橡鋼刷木皮、系統板

  • 面積」23坪

  • 項目年份」2019年

  •    

  • 未秧設計 / 黃芷筠

  • 「未秧」的意義是「將要完成的美好」。期待設計未盡的部分,以生活填滿。 也希望美感的置入能是改變我們未來環境的小小新秧,讓我們都能生活在一個更好的世界。

本案為設計師黃芷筠的私人住宅及工作室空間,位於屋齡 40 年的老舊公寓 1 樓,擁有市區少見的寬闊庭院腹地,無任何增建及外推。空間的設計初衷即是為了給予自己的孩子一個愉快的童年,因此處處為了孩童悉心規劃,希望空間不同於一般狹窄及封閉的都市住宅,具有寬闊的活動空間及接觸自然的機會,因此黃芷筠特意保留 4 顆基地原有的植物:朴樹、馬拉巴栗、龍眼樹、台灣欒樹,期待讓這些樹木陪著孩子與空間一同成長。窗外圍牆邊亦設置花台,計算出合適的植栽高度配置與比例,遮掩圍牆外較為髒亂的舊社區景觀。此外,土地全貌偏向三角形,使得基地產生階梯狀的畸零空間,成為本案平面布局上的限制與最大特色。
 
沿著石子小徑走入家中,黃芷筠笑說儘管碎石子維護不易,但自己仍希望可以給孩子一處可以肆意遊玩的家,將自己小時候在房屋前的「埕」遊玩的記憶複製入下一代的腦海中,保留基地原有的水泥素地,開闊的場域更有提供家人、客戶停車的功能。外觀則於原有的馬賽克石磚上覆蓋特殊防水漆,選擇低彩度的材質與鄰近老社區一致,立面開窗亦考量建築安全性,沿用原有的寬度以避免更動結構,並將牆體增厚隱藏鐵捲門。門外的玄關空間則使用黑底白紋的大理石材,紋路如同潑墨山水,與植栽綠蔭呼應,同時一體成型的雨遮及踏階也成為一道框景。
 

給孩子的空間

由於孩子未達就學年齡,黃芷筠需要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工作,考量到有接待客戶的需求,因此重新梳理家中動線,將餐廳結合工作區域,安排於動線入口處,必要時餐桌則可成為會議桌,使客戶僅停留於室內前區;一旁則為廚房空間,並以隔柵稍加遮擋客戶視線,避免直接看到廚房流理台、抽油煙機等較為雜亂的區域。

中央以一道拉門分隔,平時敞開可以望盡空間縱深,底端設有鏡面門板放大視覺感受,闔上時則可區別公私領域,工作時亦能與家人共同分享空間。拉門側邊的牆上更設有一排小型植栽,中央分隔的牆體包覆著磨石子紋路的系統板,植栽好似從石頭的裂縫之中生長出來一般,帶給人無限的生命力,黃芷筠分享,由於此作空間以低彩度的灰色為主,期待透過室內植栽帶入生機,使室內封為更加活潑。
 
後半部私人領域則規劃一間玻璃隔牆的臥室、客廳及孩子的共學區,黃芷筠在設計之初便希望將大部分家中空間留給孩子,因此規劃了相當寬闊的共學區,以一張訂製的矮桌為中心,可以視活動需要合併為一張大桌、或拆開成兩張小桌,可邀請其他孩子來家中一起遊玩、交朋友,晚上家人相聚時亦能圍著矮桌聊天、玩遊戲。而談到臥房設計,黃芷筠說明,由於臥房側的開窗面小,採光量較為不足,因此將一側牆體規劃為玻璃隔牆,白日可借客廳的落地窗引入日光,並擴大空間視覺感受,隱私可依靠走道拉門,夜晚則拉上窗簾,更增添一層感受上的保護,維持臥房應有的隱蔽性。
 
親子家庭最需要的收納空間,黃芷筠亦有詳細考量,將所有櫃體整合於牆體之中,如臥房的磨石子牆、客廳走道一整排的木皮牆體等,使空間維持簡潔外觀,此外,走道底端鏡後亦隱藏著一間儲藏室,收納空間相當充足。而談到因應孩童成長的彈性規劃,黃芷筠表示,儘管目前僅規劃短期居住,但在埋設管線時還是保留變更空間,共學區域下方預留廚房管線,無論是將廚房移至開放區域,或者再隔出另一個和室或玻璃隔間房皆有可能,使住家能隨著孩子的成長滿足不同需求。



採訪」林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