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34

  • 外觀,鋁山安靜的懸停在基地上方,依偎著水池。

  • 自碼頭登上紅色小船,穿過圓形浮島,緩緩的抵達山前。

  • 登岸後,一座旋梯將人引至隧道,進入地下層。

  • 地下層以灰色調回應光影,宛若水墨長卷的意象點出仙山主題。

  • 藝廊,寧靜純粹的空間感。

  • 地下層用連續不斷的圓形劃出各個功能場域。

  • 圓形線條勾勒出每個洽談小區。

  • 中央模型區位於挑高展廳裡。

  • 山體依著混凝土圓筒支撐而起。

  • 環形動線令參觀者失去了方向感,在遊逛與感受裡,開始放慢腳步。

  • 動線上規劃一座圓形庭院,豐富視景與想像。

  • 自由與流動的空間感,讓光線與風穿梭其中,留予人純粹的印象。

  • 用發光膜作為鋁山的底面,在燈光映襯下山體像似懸空停留。

  • 到達山頂的天梯採用脫離主體結構的中央束柱形式,由地下層螺旋而上。

  • 動線沿著螺旋天梯登上山頂,再回望園區。

  • 動線沿著螺旋天梯登上山頂,再回望園區。

  • B1平面圖。

  • 1樓平面圖。

  • 軸測圖。

  • 剖面圖。

浮山雲舍

Wutopia Lab / 俞挺

  • 設 計 者」Wutopia Lab / 俞挺

  • 參 與 者」徐蘊芳 李灝 濮聖睿 李子恒 潘大 況舟 黃河 王曄(實習) 徐楠(實習)

  • 攝 影 者」CreatAR Images

  • 空間性質」接待中心+展覽空間

  • 坐落位置」中國

  • 主要材料」鋁、鋼、有機磨石

  • 面 積」742坪

  • 項目年份」2020年

  • Wutopia Lab由主持建築師俞挺創立於上海,公司以複雜系統這種新思維範式為基礎,以上海性和生活性為介入設計的原點,以建築為工具,從而推動建築學和社會學進步的建築實踐實驗工作室。在公司的設計理念中重視對人的研究,致力於連結城市生活中的不同方面:傳統的,日常的,以及文化的方面,致力於詮釋城市人的生活方式,發展出基於上海的當代中國式審美。面對每一個專案,設計均希望呈現出創新的建築策略,思維及形式。

浮山雲舍,於廣東省羅浮山平安中醫健康產業園展示中心,它是一座真實的仙山,在喧囂的塵世中低頭不語,卻緩慢、深刻地觸動著駐足者的人生體悟與理想定義。
 
設計師俞挺回憶,浮山雲舍的基地原本是一處魚塘,業主希望將它轉變為展示園區內容的銷售中心。構想之初,回顧周遭環境,發現此地據點背靠羅浮山景區,能盡攬千畝原生態山林,有山水的清冷,也有自然的清香彌漫。然而,初勘基地的那天,竟下著滂沱大雨,當下使人視景灰濛不清,難辨遠近。而當暴雨過後的瞬間,羅浮山乍現眼前,站在魚塘旁的他,倏然見到眼前的水面映襯出羅浮山的倒影,同時遙對基地南側的太平山,恍若中國園林中對神仙境界表達,此情此景觸動了他以一池三山作為概念,當下便決定將魚塘化身為太液池,造一座仙山作為展示中心,結合環境的羅浮山和太平山,連構成一幅自然與人工合一的人間仙境。
 


人間仙境 對話山景

有別於一般展示中心加重行銷目的手法,俞挺認為,空間不需急於展售園區內容,反之,應當以沉浸式的情境引導,領人反思在現代都會生活中,逐漸遺失的生活態度與人生願景,從而思考都市生活節奏裡所催生的健康影嚮、內在焦慮,以及世俗標準對於富裕與理想的定義。而「仙山」之境的意涵,在於希望創造減慢的時間觀,讓象徵意義所蘊含的人文關懷跳脫展售空間向來物質與功利的走向,去明證現代進步與傳統智慧是可能並存的,時代節奏不必然鈍化了人的感悟能力;一池三山之境,它代表了美好生活,是真實存於當今的人間仙境。
 
特別的是,這座「仙山」並非臨摹自然山景,而是以抽象的人造鋁山建構實境。俞挺對初見漂浮雲端的羅浮山時,那彷彿仙雲繚繞,韻味絲絲入扣、引人入勝的記憶猶新,因此決定讓「仙山」安靜地懸停在基地上方,它由6個混凝土筒支撐在空中,簡潔明快的三個山頭底部面積為266坪,而最大懸挑為10米。

結構工程師運用了30噸鋼桁架,塑造出柔和起伏的三座鋁山。將動線引步至山頂的霧靄天梯,則是採用了脫離於主體結構,獨立的中央束柱形式,由地下室呈螺旋狀向上穿行至山頂,讓參觀終點的視野再度回望園區,並與周遭的羅浮山、太平山相視。而「仙山」也以其質地揭示了此幅仙境的當代性,採用銀光閃閃的鋁板施作山形屋蓋,選用穿孔率為45、60、70的三種穿孔鋁板,從下到上、由稀到密的鋪包,白天板材光澤外呈山的重量與質感,也因發光膜作為鋁山的底面,當燈光點亮時更加深了鋁山懸浮半空的奇幻效果,憑空飛來超現實情境與環境自然山景顯得既對比,又呼應。
 
鋁山裡採用灰色調鋪陳,循著動線而進,空間的光影層次就像是一幅水墨長卷,顯現出濃淡乾濕不一而足的韻致,像似將人沈浸在畫幅中。地下空間裡,用連續不斷的圓形構成漣漪般的場境,逐一編入門廳、展示區、影音廳、洽談室、模型展廳、藝術館、辦公區等等區域,圓形劃界曲折了室內動線、模糊了指向性,讓人開始放慢步伐,慢慢地沉浸在山境之中。三座山頭下方,分別示意不同的功能區塊,挑高三層樓的高峰下是中央的模型展廳,其他兩座山頭覆蓋的是國學館和VIP包廂。



水陸幽徑 居高望園

至於,如何抵達這座仙山?俞挺分別以水路與路陸來蘊釀賓客的參訪心境。
有如沒入仙境的水路,是以中心入口的圓形接待廳作為起點,賓客自U型碼頭出發,在雙漿搖曳之中緩緩地穿過池中的圓形浮島,在水波粼光與空中輕霧裡,逐漸盪漾進仙境之間,接著再緩緩地抵達山前,登岸後,賓客們可以直循著樓梯步入地下隧道,進入山的內部。

而另一處尋幽遇境的山路規劃,則是在基地東西兩側各設一條人行與車行路線,道路先穿過樹林再將人引導到鋁山背後的入口,以一座圓形下沉庭院揭開序幕,動線自螺旋樓梯或電梯進入地下的山體。最終,所有的動線安排,都將人引導至山峰高處,再度回望園區,道出展示中心與環境的緊密關係,觸動人們深思理想與富裕的定義。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