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36

  • 入口處的薄膜牆以PVC中空板和玻璃製成,為空間帶來隱隱約約的穿透感。

  • 多向性的玄關不具方向指引功能,薄膜牆與鞋室櫃體間刻意保留廊道,提供業主創造端景的彈性。

  • 薄狀線性體與塊狀體之間的微交疊,提升了場域的層次。

  • 方信原強調,本案雖使用了多種不同的材質相互搭配,但視覺感受卻十分融合。

  • 寬敞的空間感符合業主席地而坐的生活習慣;經典家具與老件家具彼此相得益彰。

  • 在燈光計畫上,主要以單點投射的方式進行布局,點狀光源更能營造出情調。

  • 兩個高度一致的網狀鐵架鏈結了客廳與休憩區,扮演著界定場域的重要角色。

  • 中島是住家的核心。透過漸層架構的運用,使視覺效果極大化,強化人與空間層疊的關係。

  • 業主喜愛於閒暇時品飲威士忌,故休憩區兼具酒吧機能。

  • 客廁沉穩內斂,並以藝術性質的結構方式整合機能需求。

  • 主臥一隅。獨立浴缸被設定在十分明顯的位置,僅以紗網作簡單阻隔。

  • 以純淨色調呈現浴室的面貌,洗滌身體之餘也能獲得心境的舒壓。

開卷

瑋奕國際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 方信原

  • 設 計 者」瑋奕國際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 方信原

  • 參 與 者」洪于茹 胡貞筠

  • 攝 影 者」鄭鼎

  • 空間性質」單層集合式住宅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海島型木地板、礦物水泥、大理石(銀河灰、黑白根、小雕刻)、白色冷噴漆、木皮、鐵件、PVC中空板、玻璃、珪藻土、手作金屬漆、壓克力

  • 面 積」72.6坪

  • 項目年份」2020年

  • 成立於2003年,設計師方信原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及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大元聯合建築暨設計事務所及李肇勳室內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常透過城市旅遊的方式,進行城市人文的觀察及研究。事務所致力於將低度設計運用於各項規劃,並探討人們在低度的空間裡,各層面所產生的影響。

  • 公司作品多次登上國內外知名媒體,如德國《PLACES Of Spirit》、義大利《ELLE DECOR》、義大利《Marie Claire Italy》、紐西蘭《Home Living》、俄羅斯《Interior the best》等等刊物,並獲得如台灣TID Award、香港APIDA獎、中國IAI獎、英國WAF INSIDE Awards、德國iF Award、德國紅點、德國German Design Award、義大利A’Design等國際大獎。

  • 於設計上持續以現代主義、宋代美學及侘寂文化為架構而成的低度設計為主軸,將文化、藝術、環保等相關元素,整合運用於生活及空間的設計中。

開卷,意指讀書,不僅是一種興趣,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藝術與文學的涵養,來自於生活的累積」,是方信原設計師為本案所下的註釋。基地坐落於台北市知名建案,緊鄰台北101與象山,有著絕佳的地理位置及生活機能,建案由知名白派建築大師理查.邁爾(Richard Meier)操刀,他善用幾何形、大面玻璃及純白色調,藉此與自然產生和諧關係;方信原設計師梳理上述白派建築元素後,將其轉譯成室內設計的三個方向,分別是:結構機能、空間意境及生活態度,再結合基地條件與業主對居住環境的藍圖和想像,跳脫制式的豪宅設計概念,透過大器又不失優雅細節的手法,交織出時尚與侘寂相融的畫面。
 

結構的和諧共存

設計師保留了建物原有的三根圓形立柱,並運用增設的片(塊)狀及薄膜牆結構,堆疊出空間層次,亦形成律動感,再依據業主對家的初步想像,統合出適切的平面布局。方信原強調,滿足機能需求是作為設計師最基本的要求,如何提升空間價值、精準拿捏視覺的平衡,則是設計者個人美感與內化功力的表現;空間的好與壞並非取決於軟硬裝的價格或種類,而是專注於細節的協調,編排出最適合的居住尺度,如何讓空間保有鮮明的設計精神,又能符合業主的生活習性,是他認為最有趣的設計議題,也是過程中最大的挑戰。

業主個性豪爽,平時熱愛閱讀與烹飪,期望生活動線上處處可輕鬆拾起書本,餐廚區亦是日常重心,同時,也欲保留空間的開闊感,弱化隔間的存在,讓整體視野連貫寬敞;有鑑於此,設計師將開放式中島視為中心,再利用圓形立柱旁的兩個高度一致(140公分)的網狀鐵架,圍塑出「V Core」,在不增加隔牆的前提下,這個V字形無形卻清晰地區分客廳、休憩區、餐廳三個場域,讓視線範圍極大化,維持開闊性之餘,也使空間的意蘊更加綿長串聯。
 
此外,本案引入「皮影戲」意象,在入口玄關處增設一面以PVC中空板結合玻璃的「薄膜牆」,行走間的剪影或光線的朦朧穿透皆深化了空間的脈絡,方信原進一步解釋道,一般的住宅玄關會隱約提供方向的導引,但在「開卷」一案中,玄關的薄膜牆與鞋室櫃體不具任何指引性,他企圖營造一個多向性的領域,不論向左向右皆可與不同居家風景相遇;長條塊狀(鞋室櫃體)與片狀結構(薄膜牆)間刻意拉出一條過道,旨在提供業主置放藝術品形塑端景的彈性,深刻探討空間穿透的靈活可能。
 

透過材質差異,探究細部變化

客廳揉合了實用機能與展示性,家具的陳列皆經過精確設定,圓形結構立柱構築出空間框景,在此一框景之中,前述所提的網狀鐵架與由菲利普・史塔克設計的一字形沙發,和鄰近大面落地窗的漂浮平台,三者在高度上形成類似「階梯」的樣貌,微小之處亦能展示出設計的細膩和趣味;針對軟件選擇,業主期待物品能充滿故事性與溫度,方信原遂利用老台檜製作長形茶几,並搭配來自非洲的老件單椅、Baxter的陶土小茶几等,藉由巧妙的編排,剖析多種材質及色調交疊後的深厚關係;而漂浮平台的水泥、皮革墊、溫暖的壁爐火花,則帶出粗獷和細膩的對比,讓空間更具靈魂。

考量到業主有席地而坐的習慣,僅適度配置家具數量,寬廣的面積滿足居住者隨興愜意的生活態度,天花板更看不到住宅慣用的間接光,而是完全改以單點投射的方式安排光源,點狀所暈染出的氛圍較為柔軟,也能更有效地營造情調。
 
主臥房與主衛浴之間依舊採用不到頂的薄膜牆稍作劃分,特別的是,獨立浴缸被放置於相對開放的位置,僅透過紗網阻隔,且地坪並未有明顯的高低落差,方信原分享道,團隊經過縝密的計算,確保水流可順暢流入排水孔內,不會向外溢出;而地坪和牆面選用相同的塗料材質,形塑一致調性。

方信原設計師以建築大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所言的名句:「魔鬼藏在細節中」作為圭臬,他以生活為底蘊,藉由兼具理性與感性的設計思維,描繪出靜謐美好的住宅畫面,真誠審慎地對待每個微小細節,成就這個處處令人玩味的經典之作。


採訪」陳映蓁

其他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