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45

  • 基地既有的優良採光與設計語彙相輔相成,氣息簡約輕盈。

  • 屏風、中島與後方收納弧形量體,替空間拉出一條無形軸線,成為平面中最重要的架構。

  • 奠基於基地的充足樓高,弧形收納空間以不到頂的樣貌呈現,保留穿透性。

  • 詳盡計算斜度、孔洞、出水流量等細節,造就這個獨特的飲水系統。

  • 整體材料選擇單純,可隱約藉由動線上的結構之間窺望內部。

  • 軸線終點的空間,利用脫開手法,產生方形盒體的錯覺,淡紅色隱喻著台灣舊時房屋的紅磚元素。

  • 《許願池》在燈光的投射下,更顯韻致,其背後意涵,也飽含業主對孩子們的愛。

  • 書架的溝縫設計營造了秩序感;結構部分將老木頭採榫接方式構建而成。綠色塗料小椅凳則與空間有股對比的美感。

  • 主臥。材料間的承接流暢不生硬。

  • 主臥衛浴大面積塗鋪塗料,並新增隔牆,替場域創造區隔感和層次脈絡。

  • 平面圖。

瑋奕國際設計工程|方信原 / 豐足

以《許願池》為初衷,串起家人的羈絆

  • 設 計 者」瑋奕國際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 方信原

  • 參 與 者」洪于茹

  • 攝 影 者」隨寓工作室

  • 空間性質」住宅空間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橡木皮、塗料、鐵件、進口木地板、白色冷噴漆

  • 面 積」75.5坪

  • 項目年份」2021年

  • 成立於2003年,設計師方信原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及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大元聯合建築暨設計事務所及李肇勳室內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常透過城市旅遊的方式,進行城市人文的觀察及研究。事務所致力於將低度設計運用於各項規劃,並探討人們在低度的空間裡,各層面所產生的影響。

  • 公司作品多次登上國內外知名媒體,如德國《PLACES Of Spirit》、義大利《ELLE DECOR》、義大利《Marie Claire Italy》、紐西蘭《Home Living》、俄羅斯《Interior the best》等等刊物,並獲得如台灣TID Award、香港APIDA獎、中國IAI獎、英國WAF INSIDE Awards、德國iF Award、德國Red Dot Design Award、德國German Design Award、義大利A’Design等國際大獎。

  • 於設計上持續以現代主義、宋代美學及侘寂文化為架構而成的低度設計為主軸,將文化、藝術、環保等相關元素,整合運用於生活及空間的設計中。

「何謂『好的』住宅設計?」這是方信原設計師在執業過程中,致力探尋的根本問題。每個人的個性、喜好不同,如何創造符合業主屬性的居所,並在這個生活容器中注入「生命力」,不僅僅專注於形式表現,而是應熟練地將設計理想和實際需求巧妙融合,回歸設計初衷:替居住者打造宜居環境。
 

空間、結構、調性的尺度拿捏

《豐足》一案,是瑋奕設計團隊與業主的第三次合作。由於三個小孩日漸成長,需要更寬敞的空間,故購入位於新北市林口的宅邸,周遭機能便利,有著空曠的公園綠意,整體而言採光、視野條件優良。設計師提到,人類是由數十億個細胞組成的個體,擁有著各自迥異的性格,而住家,也是由獨特單位,成就家的多元模樣;於是,他以「細胞」為發想,進行平面架構規劃,每個空間都如同細胞般,在互相組織之下,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活場域。
 
基地原始狀況寬敞明亮,且樑位集中,團隊透過流暢且流動的動線,串起住宅的每個角落,考量到三個小孩皆為學齡階段,開放的公共區域是家中核心,空間的趣味性和彈性是設計的主要訴求:藉由許多不到頂的結構設計,輔以弧形線性,勾勒出室內的流動感與柔和調性。

方信原進一步解釋,每個區塊被他視為各自獨立的細胞體,所有結構設定都是為了滿足生活機能的需要,調性則突顯了生活的溫度,空間樣貌必須結合人的行為、活潑性及獨特性,如何在這三個面向間達成本質上的平衡,替居者形塑和諧舒適的模式,是設計團隊的切入要點。
 

令孩子驚嘆的空間

有鑑於此,方信原以業主所收藏的裝置品項為發想,該藝術品為台灣新一代創作家呂英菖(小巴)製作的《許願池》系列作品,他的創作中擷取大量非洲圖騰,直線語彙幾不可見,設計師便以裝置藝術中的元素進行延伸,入口玄關處的弧形屏風,除了扮演場域界定及引導角色外,亦猶如木型的片狀雕塑,強化了空間的立體層次。

此外,這片屏風更鏈結了後方的中島檯面及弧形量體,無形牽引出一條軸線,讓所有結構隱約產生呼應和連貫,強化空間的韻律。此外,在材料選用上,弧形屏風及量體皆採用來自愛沙尼亞的泥土,牆面則大面積塗鋪白色塗料,藉由其本身的凹凸紋理,展現自然質樸的韻味。
 
軸線上的中島,高度相較一般為低,主要提供孩子們的日常使用,島檯上的金屬嵌條和切割縫在在表現出設計團隊對於形體細節的重視和詮釋,而飲水機能的安排更捨棄傳統水槽,經由精細的計算,克服如斜度、孔洞大小、水流管線等技術面問題,創造出彷彿漂浮於檯面的飲水系統,提供一家人嶄新的生活體驗;中島是軸線的中繼點,銜接起後頭的收納空間與可作為藝術展示、書房、客房使用的多功能室。
 

家的溫度,由居住者共築

方信原說道,透過溝縫、溝槽的手法,多功能室好似一座「方形盒體」,讓這個空間端點更顯清晰,而色調上則轉譯了台灣傳統老建築的磚紅色,以寓意的方式帶入意涵,藉此跟過往記憶有了情感連結;置放於中央的《許願池》則傳遞著,不論有多少夢想和願望,人的庇護所始終是家,家是一切的根本、是人的起源和終點;這座立體裝置蘊含了對孩子的關愛與期許,搭配上適切光線,更形成業主口中的「迷幻空間」,這個迷幻,代表著設計者的巧思,成功給予居住者不曾有過的驚艷感官體驗。
 
「準則下的趣味,仍有一種近似永恆的秩序」,方信原如是說。住宅中的形式、材質、情感等面向,宛若複雜的網絡,需藉由彼此的相互交織,共創出平凡卻令人眷戀無比的堡壘:家。


採訪」陳映蓁

其他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