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15

  • 運用迴遊動線貫穿全室,讓居住者能體驗四季景致。

  • 放大走道、樓梯等中介空間的尺度,製造隨意停留的機會。

  • 透過拆解並重新組織空間的手法,讓使用者體會到有別傳統的居住體驗。

  • 錯落有層次的結構系統,讓地面層有了最自由、有機的開放性。

  • 重視庭院與生活的關係,以及室內框景及借景的效果。

  • 所有私密的臥房都像樹屋一般,既獨立且串連地飄浮於空中。

  • 利用空隙與穿透感,串聯空間中的人、光線及氣流。

  • 自由、流動的空間感,豐富居住者的生活方式。

  • 縮小睡寢空間,以創造更多的共享空間。

  • 臥房由樹屋概念轉化,將每個個室視為單一建築。

  • 將書房懸吊到客廳起居室上方,讓樓層活動更能串連,家人能分享生活。

  • 睡寢空間獨立、安穩、但卻能感受到公共空間的動態。

  • 手繪概念圖。

  • 1樓平面圖。

  • 2樓平面圖。

樹屋

合風蒼飛設計工作室 / 張育睿

  • 設 計 者」合風蒼飛設計工作室 / 張育睿

  • 參 與 者」劉貞真 張晉豪

  • 攝 影 者」Hey! Cheese

  • 空間性質」住家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鐵木、側柏、鐵件、橡木、無接縫塗料

  • 面 積」22坪

  • 項目年份」2019

  • 合風蒼飛設計工作室 / 張育睿

  • 2003 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 學士畢業 / 2006 東海大學建研所 碩士畢業 / 2017 高考及格建築師

  • 獲獎紀錄

  • 東海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遊民空間研究」獲頒中華建築協會優良論文獎及台中市市政貢獻論文獎 / 德國 2017 IF DESIGN AWARD / 義大利2017 A' Design Award銀獎 / 義大利2017 A' Design Award銀獎 / 2017台灣金點設計獎 第十屆台灣室內設計大獎 TID 獎 / 義大利2017 A' Design 年度設計師

  • 義大利2018 A' Design Award金獎 日本 2018 Good Design 設計大賞 2018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

  • 2019 第十二屆台灣室內設計大獎 TID—金獎

「家」是生活的歸宿,內心最深刻的記憶,精神傳承的場域,它幾乎錨定了我們一生對於「家」的觀念。「原創」與「獨特」向來是張育睿設計師作品裡的DNA,這座新建公寓住宅亦別於尋常規格,以模擬自然狀態的樹屋手法開拓空間的有機性,利用錯落且層次的結構令居住空間產生質變,豐富的垂直或水平縫隙為場域曖昧劃界,讓人、光、風在其中自由穿梭,為都會住宅重新定義了「自然」的居住方式。

更接近自然的居住狀態

屋主注重家庭、親子關係,同時非常嚮往自然。本案基地位在一棟新建公寓的地面層,獨享L型側院,基地格局畸零,且具有挑高4米2的優勢。設計團隊將視角拉高至微型聚落的角度審視全案,以跨界域的手法改變都市居宅生活。
 
整體設計構想,是希望能創造一個接近樹屋的自然居住狀態空間。設計師認為,早在文明之前,人類與自然環境關係緊密,樹屋即是當時的住居方式之一,它以樹為根,立於天地之間,屋型也隨著樹的高度、形狀而各有制宜;在森林裡,每棵樹的高度不同,每間樹屋亦有所差異,此一概念成了此案最初的設計原型。

依循樹屋主題,全案複層不以密閉樓板區劃,而是採用鋼構懸吊結構,令3間卧房像樹屋一般獨立飄浮於空中,每間臥房也形式不一,各具特色。這樣的手法賦予地面層極大的自由性,令1樓的公共空間更加開放,不因牆面或複層樓板而顯得窄迫,同時為室內創造了層次錯落的立體結構。

再由總體觀之,這也是以都市設計觀點進行佈局,將地面層視為大地,每座樹屋視同四散建築,而樹屋之外均是共享開放的公共領域,能應隨不同活動、事件、時間、成長階段而變化,不再侷限、不斷展變的可能,加深了全案「有機」、「自由」的特色。
 
據樹屋概念再作延伸,全案特意將材料種類降至最低,強調素簡原質之美,呈現物料自有紋理,像是:地板取用高機能礦物塗料,除了取其防水、高硬度及抗壓強度等優點,也能減少地坪分割線;壁面使用取自水庫淤泥的奈米塗料LOTOS,加強調節空間濕度,2樓樓板鋪覆天然實木,令整體更加貼合「自然」的核心訴求。就材料特性而言,空間裡大量的實木平衡了鋼構結構的冷冽感,它成為鋼鐵與混凝土之間的軟性介質,木料的溫潤質感也能與人親近,讓居住者在任何角落都可以坐下、躺臥,隨心而用。

縫隙與流動感

設計師透過層疊縫隙與交錯迴游的動線,改變居住者使用/觀看空間的方式。為了將四季景致引入空間,採用迴遊動線貫穿全案,室內儘可能避免立牆阻斷視線,必要的分界也利用材料交疊或延伸手法密合裡外關係,讓居住者自然而然將視覺焦點投注於外部庭園,同時把四季景致化為空間背幕。
 
此外,整體編佈思維十分重視流動感,除了精量窗戶的高度、尺寸進行框景,也在空間裡創造豐富的「縫隙」,藉著垂直或水平的透視,令場域動態相互滲透,串聯室內的人、光與氣流,改變了居住者觀看空間的方式。隨著豐富的高層差與縫隙,樓層之間不再隔閡,居住者無論身在何地,都能透過視覺或聽覺知曉家人動態。

垂直面的可透性,豐富了空間的構圖層次,即使每位居住者身在不同高度,也可以彼此觀望交流,「縫隙」不僅提高了家人的生活互動,也助於日光與空氣在其中流竄,令屋內的微氣候與物理環境更加舒適。

曖昧設計

全作另一重點,是「曖昧」手法貫穿全案。由於思考著重在創造不同層次的虛空間(開放共享空間),因此設計階段便決定拆解格局並且重新組織,打破傳統居住模式。

設計上,特意將臥房尺度縮至最小,僅單純作為基本的閱讀及睡寢需求,以釋出更多餘裕空間,再利用虛空間串繞各個場域,為不同高層之間穿插走道、坐榻平台、綠地院落,利用這些共享板塊連結各個區塊、個室。與此同時,也特意放大中介空間的尺度,將走道、樓梯視為可以交流的聚點,創造頻密的生活互動或是隨意停留的誘因,讓居家處處都是可以展讀書本的角落,每個人都能隨心找到喜愛的窩點。

這些虛空間界線曖昧,功能難以單一定義,它有如黏合劑般將散佈四處的生活動態進行串連,讓居住者能圍繞共享空間而聚集,或是隨意使用單一角落,發掘更豐富的生活經驗,也為家人之間創造了更自由活潑的相伴方式。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