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台中「縫隙」特展 想像紙的無限可能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推出全新概念的【APERTURE 縫隙——紙的無限想像】特展,與鑽研紙藝深厚的 FENKO 鳳嬌催化室合作,連結工藝、科技、文化、藝術、建築等領域創意人才,以當代語彙翻轉博物館策展學,期待突破大眾對於「紙」的既定印象,並共同想像紙藝未來。
 
纖維工藝博物館為台中首座市立博物館,亦為全國第一座以纖維為主軸的博物館,自開館以來每年選擇一個重要的纖維原料策畫特展,今年更與FENKO 鳳嬌催化室攜手,期待跳脫傳統展覽框架,同時兼顧與地方民眾溝通、教育。


微觀縫隙

此次展覽以「縫隙」命題,暗示著纖維之間的「縫隙」,能夠包容氣流、光影,以及一切微觀世界裡的細小分子,也是容許各種可能性萌發的空間所在,因縫隙而有變化新生的可能。展場區分為「Embryo | 胚胎」、「Childhood |童年」、「Adulthood | 成熟」三大區塊,將紙張的不同階段與人類的生命經驗交織呼應,以藝術手法重新詮釋。
 
甫入場的「Embryo | 胚胎」區、以藝術裝置「紙纖林影」回歸紙張生成前的纖維原貌、觸發生命初始的細膩五感經驗;「Childhood | 童年」區則以揉皺紙感形塑時空隧道,引觀眾回顧流轉千年的紙藝之美,不僅擺放古今許多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紙製品,更邀請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 Media Lab的聲音藝術術家紀柏豪,為特展量身打造了結合紙材與聲音的互動裝置,讓觀眾親身體驗質材共振,觸發個人關於紙的聲響記憶。


藝術術家紀柏豪之作品,結合紙材與聲音的互動裝置。

顛覆與新生

「Adulthood | 成熟」則展演當代紙材的多元角色,並期待顛覆大眾對於紙的認知,過往被視為脆弱的紙材,竟也能成為文化保存的重要利器。展場全區懸掛墨黑透光機能紙材,營造神聖的儀式感,並使用無酸紙材包裹、保護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提供的各式紙類珍藏,包含魏晉時代的紙文物、乾隆皇帝御用紙,乃至近代台灣傳統紙童玩等等文物。


 
展覽動線末尾則以當代藝術家王鼎曄的作品作結,催生大眾對於紙材的想像,巨大環形燈具氤氳出未來與超現實感,使用鳳嬌催化室研發,可久浸而不腐的「紙紗」,打造具有詩意的藝術裝置,讓紙在水中自由舞動。
 
策展單位鳳嬌催化室表示,展覽並不試圖定義、介紹「紙」,而是藉由喚起大眾對於紙的記憶,在萬物數位化的時代,共同想像紙的未來。自縫隙裡所窺見的世界,不存在過去、現在、未來,解構時間與文明之框架,令紙張這項既古老又創新的素材,得以繼續與時代前行,開展變換無限可能。
 

藝術家王鼎曄作品「紙裳」

展覽資訊

日期」2020 年 7 月 1 日至 11 月 1 日
地點」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台中市勝利二路1號)
 


資料及圖片提供」FENKO 鳳嬌催化室
編輯」林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