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方信原 持續精進 莫忘設計本質

方信原一直以來都對美的事物懷抱著浪漫情懷,喜愛畫圖的他原先想當美術老師,爾後發覺設計行業也脫離不了畫圖,可以追求自己的理念和想法,故踏入了設計的世界。他認為成為一位設計師,是上帝賦予他的天賦,能感性的做美感判斷,也能理性執行精準的工程事項。

 

方信原
投入設計工作25年
創業17年
2003年創立瑋奕設計。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及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大元聯合建築暨設計事務所及李肇勳室內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目前於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擔任講師。常透過對城市旅遊的方式,進行城市人文的觀察及研究,事務所致力於將低度設計運用於各項規劃,探討人們在低度的空間裡,各層面所產生的影響。作品多次登上國內外知名媒體,並獲得多項國際大獎。設計上持續以現代主義、宋代美學及侘寂文化為架構而成的低度設計為主軸,將文化、藝術、環保等相關元素,整合運用於生活及空間的設計中。


經驗說
Q:您認為在「成名」這條道路上,應該用什麼心態面對?
A:我們去試想過去前輩們的成名之路,其實都是艱辛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當時的媒體也還沒如此發達,縱使現在媒體發展蓬勃,我覺得做設計的本質不能變,媒體其實只是一個工具,但有趣的是,現在很多設計師都本末倒置,反而將經營媒體形象和包裝視為首要,期望先吸引業主或外界目光,然後才開始探討自己的作品與內涵,當重視媒體形象的這群人掌握了話題趨勢的時候,整個設計環境和走向就會偏離正軌,這是我目前觀察到大環境崩壞最主要的原因。近期我開始在學校教書,發現年輕學子沒辦法分辨設計這條道路上何為重要之事,學生們探討的重點是行銷,而非設計基礎或自身能量儲存,當大多數人只想運用行銷快速累積自己的名氣時,這絕對不是很好的方向。

Q:您對於現今「室內設計媒體」的觀察
A:我認為現今媒體大多現實且商業化,除了少數獨善其身的平台,會願意花心思去挖掘真正有內涵、故事的作品外,收費平台則優先剖析設計師的投資價值。曾經有幾個媒體與我接洽過,他們完全不了解我的設計精髓和意涵,純粹前來說明銷售配套,說穿了,若與其合作,我就是一顆任人利用的棋子,毫無自主性可言,但這並非我所追求的方向。我不是要批判媒體的商業行為,商業模式完全沒問題,但是需要拿捏好道德的界線,也需負起一定程度的社會責任,我個人覺得在設計師還需鍛鍊的階段時,透過付費方式大量行銷,膨脹自己的地位,反而容易忘記外面世界是殘酷且不斷前進的,若因陶醉於外在名聲,導致自己停止學習,日後所承受的衝擊是十分巨大的。
 
Q:請談談您希望建立的個人形象與公司品牌形象。
A:在我開始從事設計行業時,對外的管道通常只能靠平面媒體,例如紙本雜誌等,網路那時根本不盛行,如何建立形象這件事,其實困擾著我,應該說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定位是什麼。過去我跟媒體關係蠻淡薄的,主要原因是我沒有足夠的預算登廣告或做付費報導,再來就是早期我的案子可能不夠優秀,也曾聽過一些尖銳的批評,這對剛創業的我來說,是頗大的打擊,導致我和媒體們長期沒有太多互動;真正對媒體有認知是公司開始參與TID Award競賽後漸漸得到外界的關注,這也才了解原來行銷對工作有十分大的助益,遂開始經營公司的品牌形象,但跟現在許多新興設計師相比,我在媒體運用這塊還是非常貧乏的,我甚至還在摸索該如何有系統地去行銷,這可能也跟我較與世無爭的個性有關,我永遠將作品的質感和特色放在首位。
 
Q:在行銷與設計本質上,您如何拿捏兩者之間的平衡?
A:其實還是回歸到,設計師認為是行銷優先,還是作品優先?對我而言,作品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在挑選曝光平台時,我會著手於媒體的專業性和內涵,這樣的媒體通常都具指標性意義,所以更需要重視自身作品的質量。一個設計公司若想求案量,行銷佔比需放極大,若追求質量,則該注意作品精緻度,主事者想把公司帶到什麼境界,會影響對行銷的依賴性;但我還是認為,過度行銷膨脹,會使人忘記當初想成為設計師的那份單純、美好的初衷。



 25歲踏入設計世界至今,方信原秉持著自己的初心,真誠面對每個案子,也不忘抽出時間各地旅遊,豐厚眼界,並從中得到設計靈感。


工作照。身為主事者,方信原期許自己能為員工打下扎實的基礎,並提供更多歷練和思考的機會。


 熱愛藝術的他,常在作品中放上親手製作的藝術品,讓空間更具靈魂丰采。

建議書
Q:受雇與創業所面臨的壓力有何不同?
A:受雇者面臨的壓力大多來自工作成績的好壞,舉例來說,我在大元聯合建築暨設計事務所工作時,最擔心的就是設計做不好,進入李肇勳室內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後,開始學習經營層面的眉角;創業之後面臨的是更為多重的壓力,除了營業額外,我也不停思考自己可以帶給員工什麼,讓他們在工作的過程裡能有所學習,不要走我走過的冤枉路,也有更好的環境可以自由發揮,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雖然小我,但我在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既然有緣份可以一起工作,我希望能提供他們薪水之外的回饋和幫忙。
 
Q若想創業獨當一面,首先要建立的心態?
A:從受雇者變創業者,得不斷從錯誤、挫敗當中學習跟調整。為何要創業?應該都是為了掙脫束縛,我相信創業者都是辛苦的,所以更該去思索如何將職場環境變得正向,進而影響後繼者。我當初也是覺得自己熱愛自由才決定自立門戶,但其實成為老闆後,有很多經營層面、客群維繫等瑣事需面對,生活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這麼自由,不過心靈上倒是蠻豐足的。
 
Q關於知名度與形象經營請給年輕一代的設計師一些勵或建議。
A:行銷還是得做,但不要太過沉迷。畢竟我們的設計師身分中有個「師」字,師字輩某種程度來說有一份社會責任,出社會後,人人都想追求一片天,甚至成為名人,這無可厚非,但我希望新生代設計師與年輕學子們永遠不要忘了自己肩上的責任。至於如何運用行銷,每個人見解不同,我建議大家把自己的專業根基打得更扎實,因為那才是行銷的利器,要走得長遠的唯一方法,不是行銷的配套,而是你本業的內涵。

資料及圖片提供」瑋奕設計 採訪」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