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2020 台灣設計展 策展人專訪

提到「新竹」,產生的聯想大抵不離「科學園區」、「工程師」、「大風」等詞彙,然而,2020 年台灣設計展移師新竹,便是要讓大眾跳脫過往既定印象,透過設計重新認識這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本屆以「Check in 新竹–人來風」為主題,由曾規劃過 2019 台灣文博會的衍序規劃設計劉真蓉擔任總策展人,邀集 9 個策展團隊、超過 25 位台灣優秀設計師,期待藉由設計打開城市,帶領人們探訪新竹的過去與今生。

設計展首次跨出單一主場館,以兩公里長的城市步行廊道橫跨新竹火車站,串連起新竹公園及舊城兩大展區,總計 11 個展館,以及大大小小的展演、市集活動,在這 11 天的展期間帶動了新竹的活力,更讓大眾驚艷到,原來新竹早已脫胎為一座「設計之城」。本次《室內》雜誌除了記錄展覽現場,更採訪到總策展人劉真蓉,及「超連結Hyper_Link」的策展人曾令理,藉由設計師的介紹,一探本次大受好評的台灣設計展精華。

 

策展人Q&A

劉真蓉:作一個說出地方故事的平台


Q 本次策展靈感發想?
一開始做城市的盤點與定位時,「科技」就是第一個提出的重點,其實科技對我來說是很困難的,這個名詞太過於專業,也很難簡單的陳述,但是科技已經融於新竹的 DNA 之中,評估過後決定自科技與城市/人的關係著手。另一個面向就比較有趣,我也是實地到訪新竹後,才發現自己過往對於新竹的理解十分片面,她是個有 300 年歷史的城市,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同時,新竹的老文化也跟其他城市不同,由於生活圈小、年輕人口多,舊城區較少人口外移的現象,生活感仍十分強烈。

「科技」與「老城市」構成了本次設計展的兩大重點,我們想像新竹是一個代表台灣的終端機城市,所以衍生了「終端機公園」;「生活博物館」則希望民眾可以在舊城區看到新竹更有人情味的生活面貌。並且兩個展區十分恰巧地跨越了鐵道,鐵道也是新竹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當時為了發展而建,但在百年後卻成為城市的界線劃分新舊城區。而這些場館連接起來,我們就定名為「兩公里的城市廊道」,其實這是取最短路徑,實際上包含場館大約3公里,但說出來人們就會覺得太遠了、不願意走,不過實際走完,多數民眾都十分喜歡,甚至有許多新竹人也是第一次這樣步行探索自己的城市。


「生活後台數據庫」,以6個符碼象徵著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面向。圖片提供」衍序規劃設計 攝影」李易暹

 
Q 設計展對於新竹人的意義?
設計展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標語「設計改變生活」,而化成實際目標,我希望能夠讓新竹的民眾更認識自己、認識城市,並將設計展的感動延續下去。例如這次設計展,有一個很重要的目標是與新竹在地的事務所合作,例如負責舊城區的鴻梅文創、或者是與我們合作大車站計畫的見域工作室,兩者對於在地十分具有熱情與動力,在設計展閉幕後,能夠持續為地方做事,而此次的設計展便能夠提供他們策劃、營運管理上的經驗傳承。


更重要的是讓新竹人知道自己的故事,並以此驕傲。我記得有次在戶外論壇活動時,有兩個竹中學生跟我分享,他們一直覺得新竹是一個「沒有人在乎」的城市,但在這次設計展後,他們第一次知道「原來新竹也可以這樣」,這些事物一直在他們的生活中,卻從來沒被看見,他們第一次以身為新竹人而驕傲,我覺得這是設計展背後更重要的事,這種精神也會持續留在新竹人心中,讓大家以自己的生活為傲,並因此回頭挖掘自己的文化。


大同108再生基地「竹塹練工房」。圖片提供」衍序規劃設計
 
Q 地方策展的精神?
我並沒有主觀地認為「地方策展應該要如何」,事實上,我們的作品樣貌型態都有很大的差異,並沒有一個清晰、制式化的形象。衍序規劃設計一直在追尋台灣每一片土地的故事,2019文博會是在講台灣的故事,呈現百年文化的縮影,地方的文化、個性,這也是我們賦予自身的使命,每個地方都有鮮明的人、事、物及故事,他們只是尚未經過整理與傳承,我們希望作為一個平台,去蒐集、連結眾人,讓在地的人去說出在地的故事,而我們僅是以自己的經驗編輯、呈現,對外讓故事被看到,對內讓在地人理解創新,呈現出文化的當代樣貌,我覺得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是「傳承」,或許沒有實體的紀錄或收穫,卻能留下無形價值。
 
Q 如何橫跨建築與展覽領域?
雖然衍序團隊是自空間、建築起家,但我們並不僅專注於純建築,相反地,我們的團隊都很喜歡「開放城市」的觀念。在我們剛開始執業時,這在台灣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需要綜合研究能力,而建築教育其實一直訓練學生去研究、思考,使我們相較其他策展公司更具有策劃這種展覽的能力。剛好台灣近幾年越來越重視本土,講求地方自明性,這些在地的公私部門會期待你給出一個「處方簽」,但因為沒有過往經驗,大家也無法想像可以怎麼做,衍序常常是第一個嘗試的團隊,唯有成功之後,人們才會開始理解。我常跟建築、空間設計的學生建議,盡量讓想像更加「跳脫」,不是人人都要當蓋房子的建築師,台灣的建築教育包含了許多邏輯思考訓練,可以嘗試以建築的思維去做更多整合性的規劃。
 

走進新竹終端機。圖片提供」衍序規劃設計 攝影」李易暹
 

 

曾令理:科技賦予我們發言的權利

Q 如何打造老少咸宜的展覽?
我們希望每一個人進入展館。都能感受到樂趣,如 A、C 展間都是體驗性比較高的空間,B 展間或許對於長輩來說比較難懂,他不認識這些 youtuber 是誰,我們就在 A 展間安排了一個巧思,在體驗完設施後,會簡單地分類、配對一個 B 展間的人物,引導觀眾產生好奇。我曾經看到一家人來看展,孩子會向父母介紹這些 youtuber 是誰,而父母會跟孩子講解 D 展間的物品是什麼,雙方互相都能了解自己不知道的領域,這也是我們在 D 展間省去解釋性文字的原因,期待觀眾能因此產生對話,同時也考量觀展人潮,大家不會有太多時間閱讀說明。

這次的展覽跟許多年輕世代合作,他們也不希望展間裡有太多長篇敘述,使展覽能有別於博物館,根據世代接收訊息的習慣調整,我想這是這個時代的特色之一;另一個特色便是「拍照點」的安排,以前我自己聽到也會覺得有一點膚淺,但人們如何紀錄下這件事是重要的,因為手機攝影的普及,不只年輕人,很多長輩也會希望能保留難得的一次出遊回憶,設計應該回應這個世代的需求。


D 展間以大量近 20 年來的科技文物呈現出龐大的科技產業鏈。圖片提供」偶然設計 攝影」汪德範
 
Q 展覽機能面需求?
在規劃展覽空間時,除了主要展區外,也有許多隱藏的空間需要注意,例如志工休息室、儲藏間、臨時動線等,「超連結」裡就有 3 個藏起來的辦公室及 3 個不同的臨時動線。另外像無障礙空間的規劃,我們所有的走道都有保留 1.8 米到兩米的走道,讓輪椅使用者可以輕鬆穿梭,互動式裝置高度也都有考量,另外設立較矮的操作機台給輪椅使用者與孩童。同時,考量到設計展需要消化的大量人潮,我們也有刻意保留空間的餘裕,空景的時候或許會有一點空白,也曾經有長官反應需不需要增加展品,但我們希望能給觀眾較為舒適的觀展氣氛與安全性,設計時便想像同時 100 人存在空間中的狀況,能加速消化人流也是這次空間設計較為不同的考量之一。
 
Q 科技對於您的意義?
我感受最深的,是科技賦予我們發言的權利,網路、WI-FI、手機的發明,讓人們更容易接觸到外面的世界,享有接收與分享資訊的自由。因為從小就在網路時代下成長,我們會看到一個人因為一句話獲得認同,而被瘋狂分享、被採訪,會開始覺得「我的觀點是重要的」,進而影響年輕人也越來越願意討論公共議題、甚而從事政治工作,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聲音是有力量的。我們也希望把這件事情放入展覽之中,因此在A展區把人們的影像投影放大,讓參觀者親身體認到「科技使我更容易被看見」,B 展間的youtuber其實也是同一個概念,以前要錄節目,你需要經過電視台、大量工作人員、各種訊號的關卡,但現在隨時拿起手機,你就可以直播訴說你想講的事情,或者觀看別人的影片,這是經過眾人的努力,推動科技進步才能享有的景象。


A區「放大連結」將觀眾的臉龐鋪上科技刺青,並即時投影放大至牆面,象徵科技賦予人們「被看到」的權利。圖片提供」圖片提供」偶然設計 攝影」汪德範
 
Q 身為新竹人,如何看待此次設計展?
我2018年從國外回來,就感受到了新竹的改變,現在大家看到乾淨美麗的公園及廣場,以前都是又臭又髒,根本沒有人想要靠近。我覺得在設計展裡,設計只是很小的一個部分,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活動讓市民走出他的舒適圈,我有很多朋友,根本不知道新竹公園,也很少走進舊城區,他們可能就在竹科上班,下班就回家、周末去別的縣市玩,因此也不知道新竹已經有所不同了。但近幾年來市政府一直在推動,包含東門市場、圓環、隆恩圳的改善,帶動周邊街道、新店家的進駐等,這次的設計展將新竹近幾年來的轉變一次呈現在市民眼前,利用新竹獸讓大家發現。對於新竹人而言,榮譽感起來了,大家有感受到新竹形象的轉變,是一座在前進中的城市,而設計展讓大家,不管是市民或者外地人,越來越多人看見,城市就會進步得更快。


「check in point」,為斑馬線添入設計。照片提供」彡苗空間實驗  攝影」丰宇影像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衍序規劃設計、偶然設計
採訪」林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