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2020台灣光環境獎決選入圍作品】用光,打造更美好的生活

由國際照明設計大師周鍊擔任評審團主席,第三屆台灣光環境獎將於 12 月 11 日舉行頒獎典禮,揭曉最終獲獎作品。自 5 月起,經歷漫長的徵件、評選過程,主辦單位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今年報名情況踴躍,類型涵蓋都市、景觀、建築、室內、展示、藝術等不同領域,評審團就設計概念、環境功能、永續發展、創意表現等 4 項評分標準,於 9 月下旬公布 20 件複選入圍名單,並於 10 月底公布最終 7 組決選入圍作品,包含歷史建築、自然景觀及藝術作品等,將一同角逐最終獎項。

《室內》至今已連續 3 年深度採訪報導台灣光環境獎,本期亦將在頒獎典禮揭幕前搶先為讀者介紹本次入圍的 7 件精彩作品,並邀請主要設計者分享感言。儘管 2020 年許多活動皆受到疫情影響,本屆光環境獎仍如期於年底舉行,猶如點亮一盞希望的燈,透過傳散並獎勵「最美的光」,為陰霾遍布的一年畫下光明的句點。

 

決選作品介紹

大溪歷史光廊道


本案位於大溪老街西南側,沿普濟路規劃,經過蔣公行館、公會堂、武德殿等等歷史建築,團隊以光作為連結歷史及現代的串聯,利用建築臨街面呈現的歷史感及舊木材溫潤質地,並突顯老樹剪影,期待使觀光客停留至夜晚,也為鄰近居民提供夜間休憩空間。本案以完善的燈光規劃,提升視覺層次,並尊重在地的人及動植物生活習慣,細心規劃燈光布局及層級,塑造人文與自然共享、共存的友善環境。



整體規劃自宏觀視角出發,用全區分析的概念,研究大溪的文化、人文、歷史背景,以及區域視覺焦點、建築特質等,提出照明的重點,再以不同層級的光串聯起一個漫遊博物館的廊道。並期待藉由已完成的建築照明,引發居民對友善光環境的認同,在尚未整理的歷史建築,或者居民自有的老宅,都能以相同的思維及態度對待,將大溪的夜間塑造為具有歷史溫度的光環境。照片提供」大溪木藝博物館
 


月河燈光設計有限公司 / 鄭玫君 林佩縈 劉家銘
首先感謝大溪木藝博物館,對夜間光環境的重視,讓我們可以參與大溪區域的光環境計畫,認識及體驗到大溪美好的人文歷史環境。面對如此豐富的文化歷史資源,我們希望從更宏觀的角度來建構整體光環境的藍圖。先有整體計畫與分析,再得到概念及願景。更藉由示範區域,從壹號館、公會堂、蔣公行館及武德殿的周邊景觀執行細部設計,並豐富夜間視覺意象。使居民感到驕傲舒適,潛移默化進而認同良好光環境的重要性,並深植居民心中。
期望將來,會有更多優秀的燈光設計及施工團隊參與,一起在高度的共識下,讓大溪再度文雅的發光、發亮。很榮幸可以入圍2020台灣光環境獎的決選名單,並感謝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用「光」將大家串聯,成為光的伙伴。

 

LIGHTWELL空間藝術裝置



「Lightwell」是一間展覽空間暨選物店,基地坐落於台北市中山站周遭。是現在少見保留有天井的四層樓老屋,藝術裝置即倚著天井而造,自2樓延伸至天頂,借用了天井引入的日光,使光線成為色彩的一部分,夜間則啟動動力燈光裝置,呈現更戲劇性的變化。作品定名「光區」,透過輕盈的光學壓克力材質與炫彩鍍膜,讓觀者在行走於不同樓層的時候,能看見因不同光線反射、折射出的獨特色彩。



藝術家高德亮說明,作品企圖討論兩個面向:第一為建築本身,業主十分難得地保存了完整的建築格局與少見的天井,樓梯也具有50多年的歷史,吸引他去思考、嘗試串聯光線、空間及人移動的行為;其次則為感官體驗,在網拍盛行的年代,實體商店如何吸引客人至店面消費?高德亮提到,實體消費的「經驗」應是最無可取代的,因此藉由本作時刻不同的變化,期待能吸引客人多次來訪。
 

藝術家高德亮
本次入圍「2020台灣光環境獎」實在萬分意外,從未想像過首次與商業空間合作的結晶能夠入圍這獎項。很高興能透過藝術創作者的觀點與切入為大家帶來有趣的作品與體驗,也感受到入圍作品的多元開放,不同意義層面的「光」都有被好好的審視。
本次入圍作品各具特色,我們的作品規模雖然不大,但同時也因此讓業主、空間設計、藝術家三方的意見交換更為緊密,並試圖透過「光」去觸動網購無法取代的實體購物體驗,同時讓訪客能夠透過觀賞作品的過程中找到自身與這座建築的關連,乃至於更強烈的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感官與存在。在合作過程中,最難能可貴的是三方之間的互相溝通與配合,並對彼此的專業能夠充分的理解與信任。讓我們能夠在光、建築、藝術作品之間找到最理想的呈現方式,進而更聚焦、更精準的把創作核心傳遞到觀眾身上。

 

河樂廣場



台南河樂廣場前身為商場「中國城」,後因道路工程而沒落,成為都市治安死角,在 2015 年台南市政府以競圖方式交由荷蘭 MVRDV、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李麗如建築師事務所重新規劃為親水廣場,也保留部分建築結構,打造新舊並存的都市景點。照明設計部分以減法原則,將燈光整理為點、線、面,以輕巧手法處理本案相當繁複的新舊建築細節。



主建築師要求希望照亮遺構十字交叉的節點,以強調出塊體的巨大感,三頭投射高燈使用與遺構相同的 6 瓦 20 度角燈頭,區域性照亮樓梯出入口,強調出「面積」。另外扶手部分也結合燈光,溫柔地描繪出河樂廣場基地的邊界線,並於水面高程退縮線設置香菇狀矮燈,強調人造潟湖的有機曲線,對比基地方正的邊界,也透過不同色溫營造感受及氛圍的差異。
圖片提供」Daria Scagliola
 

立恆燈光設計有限公司 / 洪立涵
自 2015 年12月舉辦府城軸帶競圖,一直到2020年3月整個計畫案執行完成,將中國城改造案正式對外開放,命名為河樂廣場。5年,對於燈光設計業來說,是漫長的。
河樂廣場本身是一個以「減法」為概念的設計,當占地約 3000 坪的大樓被夷為平地,被進一步設計成下沉式的親水廣場,照明便自然而然的,順著「都市潟湖」、「節能減光」的設計概念走,並使用水中太陽能磚的安全配置,作為本案點、線、面的布局。
如果,建築是小說的文本,燈光就是為這個文本寫一首詩。感謝中強光電與評審們,肯定這個以減法做照明的潟湖親水公園。

 

司馬庫斯無藍害部落

攝影」趙宇晨

司馬庫斯位於新竹尖石鄉,有「上帝的部落」的美譽,也是全台最後一個通電的部落,但在電燈進入部落後,卻發現大量昆蟲死亡的情況,衝擊了當地的生態。由清大周卓煇教授團隊於2012年發表的類燭光OLED燈,可有效避免藍光帶來的危害,不僅對於人體有許多助益,更能維護自然環境。



周教授與部落牧師認識多年,他表示,在與司馬庫斯部落推廣類燭光OLED燈時有一件事情令他印象深刻,無論周教授提出多少對於人體的好處,族人都沒有同意使用,他們最在意的反而是「燈光是否會傷害昆蟲、傷害生態」,令他十分感動。因此自2015年開始陸續在部落裝設近百盞的類燭光OLED路燈,更使用當地的朽木為媒材製作類虎頭峰巢造型的燈罩,讓燈具融於當地景觀之中。在夜晚點亮時,柔美的類燭光有如夕陽餘暉,成為一條夕陽小路,打造「與萬物共生」的夜間環境。
 


清華大學周卓煇教授團隊 / 周卓煇
「司馬庫斯無藍害部落」入圍,是一件令人非常高興的事;雖然身處高海拔地區,司馬庫斯卻是擁有高全球能見度的部落;她吸引人的地方有,保留最完好的泰雅語言、文化,捍衛最完好的林木、生態;這一次,族人終於成功引進正在改寫人類12000年照明史、無藍害、無空污的燭光OLED照明;美麗的夜空,再次耀眼呈現;夜間的生態,再次回到原有的豐富。
清華大學OLED照明團隊,也想藉此邀請大眾到司馬庫斯看看,看夕陽餘暉的燭光灑落在地面時給人的感動。「捍衛森林」,是司馬庫斯族人獻給台灣最珍貴的禮物;不變的是,這次他們要用全方位友善的燭光OLED,來保護生態、保護夜空。來到司馬庫斯,走在夕陽小路的燭光路燈下,低頭可以看見「夕陽餘暉」,抬頭可以仰望「銀河星際」。會讓你倍加驚奇的是,未曾開過的「暗視覺」竟然打開了;除了肩頸鬆舒、眼壓消逝之外,人們開始看見暗黑下才有的美,聽見寂靜時的呢喃。來吧!山上的空氣,是你愛的,再加上一口山水的甘甜,你或許會說:「夫復何求!」

 

汀甫圳通學巷




汀甫圳位於新竹市中心偏南方,是新竹兩大主要灌溉水系之一,全長約15公里,本案新竹市政府委託整理的部分為交大博愛校區的校界,因為圍牆而產生校園死角,同時周遭亦有居民加蓋違建、私設菜園等狀況,原先為任何人都不待見的「後門大水溝」。設計團隊希望扭轉環境給予居民的印象,因其平行學府路,途經交通大學、新竹高中、東園國小等7座不同的大學、高中小學,團隊在「溝通 」上花費許多心力,不僅說服交大拆除此段圍牆,也協調民眾自拆違建,最終打造一條學子能安心步行的「通學巷」。



環境部分亦調整步道配置,透過香草植栽,加設誘蝶誘鳥的生態綠帶,並拆除原先的水泥欄杆,使用目前所見較為簡潔的矮燈柱設計,形塑了有寧靜夜晚氛圍的步道,另外高燈柱的部分則刻有「交通大學」字樣,取代原有的校界圍牆。設計師提到,本案所使用的燈具十分簡單,但以欄杆跟界線的概念塑造了一整條線性的燈光,並使用暖色燈光,提供鄰近居民夜晚悠閒散步的綠徑。



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 潘一如
汀甫圳平行學府路,臨交大博愛校區段,原是校園邊際死角及住宅後巷排水溝的都市開發剩餘空間,沿線小學、中學、大學計有7所學校,在以落實安全步行、創造通學巷弄的公益前提下,所有參與規劃設計施工的、在地久居、久用的民眾、學校來往通勤的師生,經過了數以百計的溝通協調遊說,終於一致認同了,拆除私用,共創公共步行的理想巷弄。24小時的步行安全與賞心悅目,是開放空間的夢想實踐。
夜晚的悠情生活巷弄,一直是都市空間裡不可能的任務,有幸克服了交大、竹中圍牆的邊際限制,納入了校園空間,讓量身設計的燈光,成了校界兼開放空間的照明,光線灑在花木扶疏的樹影與群蝶飛舞之間,成了鄰里夜晚生活的溫馨園地,更成了夜行人美好安心的步行經驗,光與希望劃成了等號!獲得認同,真心喜悅!

 

心靈的母親-新港媽祖


攝影」趙宇晨

嘉義新港奉天宮為百年古蹟,也是每年的大甲媽祖遶境的終點,每年會有上百萬的信眾來此處參拜,在信眾心目中具有崇高地位。設計團隊微槓桿有限公司以創新研發的「微型光學無段變焦投光燈」獲得廟方青睞,燈光刻意加強廟宇與周邊環境的對比,讓每年遶境的民眾在遠方即可見到建築氣勢輝煌的門面。



燈光自外圍投射,聚焦於中央的金字招牌,不破壞古蹟建築的美感,亦不造成周遭眩光;進入廟內,燈光照明將廟宇雕梁畫棟的細節依照層次清楚地呈現。另外最主要的媽祖神尊部分亦經過機密的光學計算,微型機具可以巧妙地隱身在不起眼的角落,讓神龕玻璃不會反光,垂簾下也不會出現陰影,清楚地照亮信眾心中的女神,呈現出媽祖如母親般的慈祥面容。
 


微槓桿有限公司 / 蔡弘翊
年少曾經歷過一次重大車禍,在鬼門關前走一回,也迎來漫長的照護與復健之路,父親曾說:「孩子是父母一輩子的事」,我才深切體會雙親無怨無悔付出的愛,是那麼無私與偉大!此後,我便潛心跟隨父親身邊學習,勤以所學開發「無線遙控探照燈」,並獲得經濟部「創新技術研究獎」,感恩上天與父母給予我的肯定!
透過為南藝大教授訂製古物修護照明的機緣,我意外地跨入廟宇照明領域,並與媽祖結緣,希望以畢生所學,為廟宇文化奉獻一己之力。媽祖是心靈的母親,當眾生徬徨無助時,慈悲的媽祖猶如母親般,在黑暗中點亮一盞明燈和希望!受到神明眷顧垂憐的我,用燈光詮釋上天與父母的疼惜,沒有花俏絢麗,巧用微型燈具的「無段變焦光學科技」,真誠呈現心靈母親的光輝。

 

總統府



總統府作為政治中心與精神象徵,具有多層次的意義,然而原先的照明經過時間變遷,已不符合現代節能及維修的需求,又2019年恰逢總統府落成100年,因而產生此次照明美化更新的機緣。設計首先需要整理周遭道路光源,積極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從人眼舒適的亮度推算,制定以總統府為首,景福門與凱道次之的照明主從關係。
 



此外,本案運用燈光智能系統,使得照明會自動隨天色及時段的變化而更改場景,依照每天落日時間的不同,在天色暗下前10分鐘提早點亮建築。陳宇晃設計師表示,設計的初衷希望以總統府的光表現國家的意義,像在一片漆黑的大海中看見燈塔一般,令人感受到安心與溫暖。希望夜晚的總統府能表現不同於白日莊嚴神聖的面貌,更加柔和、傾聽,因此選擇溫暖的光色,拉近總統府與人民的距離,另外在深夜仍保留中央塔樓的微光,使其如同精神指標般,陪伴人民直至天明。



原碩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 陳宇晃
本案對我來說是難得可貴的機會,因為總統府的地標性,讓民眾可以透過光,了解並重新認識總統府、也可細細品味「光與我們」之間的關係。2020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從年初的總統大選到新冠肺炎的疫情,我們希望總統府的光,能傳遞正面且溫暖的力量,帶給大眾安定感且能撫慰人心。
猶記年初的選舉前夕,兩派政黨分別集會在凱道上,雖是不同的顏色與立場,但唯一不變的是靜靜點著光的總統府,這個畫面實在讓我感動。因為只有這塊土地特有的民主精神,才能容納不同的聲音;只有我們深厚的民主涵養,才能以謙卑的光與民眾對話。



資料及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各入圍單位
撰文」林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