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林昆穎:在變動的台灣 我們需要相信的方法論

完整走過整個文博會,你會發覺跟過往有些許不同,而這或許來自策展人林昆穎的「混種」背景,接觸過音樂、哲學、空間設計、科技藝術等多元領域,以世大運聖火裝置、台灣燈會「聆聽花開的聲音」等大型多媒體創作術為人熟知,並在去年擔任白晝之夜藝術總監,林昆穎以「編導」概念想像整體展覽,「我會思考演員是誰?主題是什麼?故事要怎麼說?」
 

文博會總策展人林昆穎。圖片提供」豪華朗機工

 

方法論的集合

在這座名為「數據廟」的大型舞台上,他讓建築師與科技互動人才一起探究花蓮的石頭;找劇團導演與商業空間設計師一起把展館蓋成戲台的後台;工藝館則將未來科技製造師與媒體人搭配,透過不同文化領域的人一起討論、共識、最終創作,是整個策展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也是最有趣的部份,林昆穎提到,文博會有一個隱藏的主題,就是各種「方法論」的集合。

方法論即研究方法的理論,相比討論如何解決單一事件的方法,方法論更注重「為什麼」要這樣解決的邏輯、原則,而每種方法論都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如何將其統整,就需要大量的「共識」。透過今年的文博會,林昆穎希望推行「先共識再創造」,了解自身所擁有的事物,討論、找出方法後再去創造,因為創造會耗費資源與能源,但討論不會,在快速改變的台灣,「共識」反而成為隨時都不能擱置的重要考量。



2020 年台灣燈會「聆聽花開-永晝心」。圖片提供」豪華朗機工
 
回顧文博會 10 年,從最早期的純商展形式到 2017 年因應文化部轉型下加入文化策展,出現議題式、跨領域的展覽內容,然而文化與商業各自發展,卻看似無法融合,林昆穎說明,文化的邏輯能夠提出命題,關懷我們所身處的環境,而商業的方法則具有號召力與表達性,當兩者交互作用,才能提供觀眾/消費者更多途徑,現在商業與文化者做事的方法涇渭分明,各自有各自的山頭,是否能達到互有所用,是林昆穎的理想。

因此今年提出「商策互用、商策合一」的訴求, 在文化概念展區放入商業流程,圖像授權與設計品牌展區分別策劃不同展覽,使三大展區互相佐證,呈現更具整體性的文博會。


2019 年台南藝術節「府城流水席」舞台照。圖片提供」豪華朗機工
 

變動的台灣

談起「相信律」的策展緣起,林昆穎分享道,來自他對於人性某一面的不了解。他觀察到,台灣社會有一股「變動」的力量,或許受到海洋民族的特性影響,也或許來自島嶼豐富的地貌與生態,人民生活型態講求快速與短暫,包容力強、能夠隨機應變,如同一部「混種」的引擎,塑造出多種文化交雜融合的社會風貌,並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出成功的方法,使得早期經濟起飛時能順利轉入加工、代工導向的社會,林昆穎認為,這樣的「變動」特性引領台灣擁有今日的成就,也是台灣最珍貴的特質。

然而,此種氛圍也令人擔憂,因為講求快速,人們常會忘記或忽略一些細節,「差不多就好」是台灣人普遍擁有的心態,所以食安、工安問題層出不窮。他提到,很多台灣人都會羨慕日本的職人文化,但我們捫心自問,是否重視每一個簽名承諾的瞬間?是否能夠日復一日確實每一次練習?


2017 年世大運聖火裝置。圖片提供」豪華朗機工
 
此次的「相信律」便是一次對於思考邏輯的整理,林昆穎承認,內容策劃或多或少帶有一絲說教的意味,但台灣已經等不及慢慢的啟發,而是需要「即刻開悟」,展覽期待大眾能在後果發生前提早想像,如果每次下決定時都能依據「簽名、評論、實現與分享」四個象限審慎思考,結果就能有所改變,他相信「只要一半的參觀者接受當下每個選擇的『相信』都會影響未來,那麼輿論就會擴大其影響力,我們的社會就能不一樣」。
 
為了使不同年齡層、背景的觀眾都理解展覽主軸,主題館內運用大量日常行為、景物,帶領觀展者進入你我生活的既視感中,並創造出展覽的既定流程與循環性,最後則是表演與沉浸式空間。其中表演更佔有特殊地位,林昆穎強調,相比無機的輸出物或展品,表演是由人來傳遞訊息,因此本次主題館中可以見到大量啟發式的表演,從入場參拜大廳的默劇、脫口秀,到共創神殿的 7 組表演者,人們可以輕鬆地觀察,也能深度思考,並走到外側的展牆,細細閱讀其上的文字與邏輯圖表,依照策展者給予的提示理出自我的思考脈絡。

 

外環的理性論述,探討相信的4個象限。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成為自己的資料庫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19 世紀英國文豪狄更斯寫於小說《雙城記》開頭的話語,用以形容今日依然精準無比。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文博會去年在開展前一個月宣布暫緩舉辦,儘管過程歷經波折,總策展人林昆穎卻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疫情的一年我們更向內探求,不做誇張的國際對話,而是將自身整理好再對外。」

在本次策展中可見到濃厚的內省氛圍,他舉例主題館「相信律」藉由討論與反思看待台灣目前的文化、人情味是否有改變的可能;地方總論館「北回朝聖路」則是由土地生長而出的自信,這條台灣的朝聖路串聯起花蓮、嘉義兩地,引申出台灣自豪的飲食文化,透過本次文博會的觸發,林昆穎希望將台灣的文化整理出一種樣態,可以告訴世界「我們有什麼」。


內環表演者呈現出感性現場。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主題「數據廟」,將每個人的生活、行為、方法都化成數據,這不僅是一個短暫如煙花的口號,更是林昆穎平日貫徹的邏輯,也是他鼓勵創意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隨時整理、歸納生命經驗,將自身視作資料庫。如果缺乏整理,所有的親身體驗只會是一段記憶,無法成為工具。他也分享自己整理「資料」的方式-「反覆問自己為什麼?」,從生活過程中練習判斷的方法,一一展開每個決定背後的原因,去研究自己的思考邏輯,「相信律」中的四個象限便是他歸納出的方法論之一。林昆穎相信,透過整理,從個人到品牌、企業、土地都能夠成為資料庫,下一次進行文化創造時便能夠從中汲取,作為推進島嶼未來的力量。


華山主題館-相信律。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