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天蓋地的紅色毛線如血液織繫著輕舟、黑色則如同夜空包裹燒焦的鋼琴,這樣夢境一般的場景,是塩田千春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作為 25 年創作生涯最大型且全面性的展覽,本展由日本東京森美術館館長片岡真實(Mami Kataoka)策劃,展出超過 100 件雕塑、行為藝術錄像、攝影、素描、舞台設計及其相關圖稿等,2019 年在森美術館展出時,130 天內吸引超過 66 萬人參觀,藝術如何走出學院受到普羅大眾歡迎?一如展覽名稱「顫動的靈魂」,塩田千春的作品不僅給予觀眾直面靈魂的震撼,更象徵著藝術家看似纖細卻無限漫延的生命。


《去向何方?》。攝影」林冠名
 
此次移師台北市立美術館,樓高、動線、空間氛圍皆與森美術館不同,作品都是到現場研究完空間之後,思考觀眾的感受,再重新編製。策展人片岡真實亦說明,作品呈現依據空間會有所更改,如入口處的第一件作品《去向何方?》,一艘艘以白線細密纏繞的船懸吊半空中,緩緩向上航行,卻看不見最終目的地,藉此意味著現代人每日收到過多資訊,卻受其迷惑,反而不知道該去向何方。此作在森美術館安排於入口的電扶梯上方,利用燈光照明襯托,觀者從下方隨著白舟而上抵達展覽。但在北美館則安排在入口長廊處,觀者則是沿著白舟向前,兩側為大面落地窗,利用自然光與玻璃倒影襯托展品如夢似幻的氛圍。
 
提到塩田千春,多數人腦中會浮現的第一幅作品即是《不確定的旅程》,透過滿室的紅線彼此糾纏表現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狀態,映照出藝術家內心世界的一角。鐵製的船則來自塩田小時的回憶,每次回到位於高知的老家時,都必須坐一個晚上的船,船上那種搖晃、不安的感覺帶給她相當深的印象,如同渺小的人類處於浩瀚的宇宙中。


《不確定的旅程》。攝影」林冠名

塩田與紅線的緣分開始於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的作品《手中的鑰匙》,她提到,日本與台灣對紅線都有相同的意象,便是牽起人們的緣分,除此之外,紅線也能代表血液、血管的顏色。除了紅色,塩田的作品中也常使用黑或白的線條,她將立體空間視為畫布,以作畫的概念創作,因此作品中常使用黑線描繪框線。而白色象徵純潔、從什麼都沒有的空間開始,卻也代表著結束、死亡,同時具有起始與結束的意含,成為她較常使用的色彩。
 

藝術中的死亡與重生

塩田千春將生命歷程完全袒露於展品中,展覽特別展出她的第一幅畫作─《蝶倚向日葵》,童稚的線條與色彩出自 5 歲的塩田,她描述彼時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卻已經能繪畫,12 歲時便立志成為藝術家,一路學習、磨練技巧從未放棄藝術之夢,但進入京都精華大學美術學院就讀油畫科後,她卻開始徬徨,發覺自己不管怎麼畫都會有其他人的影子。


《成為畫》。攝影」林冠名

作品《無題》是她的最後一幅油畫作品,放棄畫筆後,某天晚上她做了一場夢,在夢中她成為一幅畫,不停思索著如何移動身體才能成為傑出的作品,醒後她將夢境場景化為行為藝術作品《成為畫》,以畫布包裹周身,並潑覆紅色瓷漆,瓷漆接觸皮膚不僅難以清洗,更會造成傷害,但對塩田而言,這是她首次將自身全部投入,真正地展現出她所欲表達的情感。此後她開始創作裝置與行為藝術,如第一件嘗試用線跳脫二維空間的創作《從 DNA 到 DNA 》,是她感到蛻變重生的轉捩點。展覽依時間順序將《蝶倚向日葵》、《無題》、《成為畫》與《從 DNA 到 DNA 》等 4 件作品並列,呈現出塩田千春藝術生涯的初始,死亡,與轉型的重生。
 
塩田的創作始終與生命經驗緊密扣合,探索諸如死亡、生命、記憶、界線、身分認同等普世都會有的疑問,呈現出糾結、纏鬥等難以表達的情緒。如《靜默中》便來自藝術家9 歲時的記憶,看見鄰居家因火災而燒黑毀壞的鋼琴,帶給她相當大的畫面震撼,20 年後將其化為作品,黑色的絲線由鋼琴中向外延伸,塩田以細線代表音樂,呈現出鋼琴彈奏的模樣。展牆上她寫下「有些事物深深沉入我的心底,有些則無論多麼努力嘗試,也難以物質或語言的形式捕捉其樣貌。但它們卻是沒有形體的存在,一如靈魂。」


《靜默中》。攝影」林冠名

1996 年塩田千春前往德國就學並遷居柏林,那時圍牆倒塌不久,整個柏林瀰漫著一股特別氛圍,分別 28 年的東西德各自有不同的文化,撞擊出新的想法與機會,吸引許多藝術家前往。她思索著這些擁有相同國籍、說著相同語言的居民,如何看待生活、看待彼此?她跑遍大大小小的工地,蒐集了被丟棄的舊窗戶,在作品《內與外》以象徵交流的窗戶建構出一道圍牆,反思柏林圍牆倒塌後城市中人事物的轉變。


《內與外》。攝影」林冠名
 

連結靈魂的細線

被策展人片岡真實形容是「沒有展出、不創作會活不下去的人」,在 2017 年收到森美術館辦展邀請時,塩田心想「活著真好!」老天卻在此時給予一個殘酷的考驗─她被診斷出癌症復發,歷經半年的治療後,塩田隨即投身於展覽準備之中。她描述治療的過程,人躺在病床上接受一個個不同的醫療儀器與療程,身體越來越健康,但靈魂卻感覺跟不上身體,身體彷彿不是自己的,她開始思考,當下的這些想法與情感,在肉體消失之後會去哪裡?本次展覽中的最新作品《外在化的身體》即呈現出藝術家的徬徨,以紅色網狀牛皮連結攤放的手腳青銅鑄模,藉此與身體對話,表達身心碎裂的束縛感,呈現出想要聯接靈魂與肢體的渴求。
 
在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後,塩田開始思考靈魂,因此展場動線的最後一個作品即選擇《關於靈魂》,在影片中她從寵物切入,一題題深入詢問這群德國孩童:「靈魂是什麼?靈魂在哪裡?是什麼顏色?動物是否有靈魂?人死後靈魂是否會消逝?」等問題。塩田分享,這件作品的創作動機來自她女兒,癌症復發時,女兒才大約 10 歲,身為母親,她非常擔心自己不在後女兒怎麼辦,孩子會怎麼理解死亡,她也很好奇跟女兒差不多時代的孩子們怎麼思考靈魂這件事情,因此才有了這個計畫,也透過影片召喚觀者一同思索存在的意義。



《外在化的身體》。攝影」歐陽青昀

劇場作品

除了視覺藝術創作,本次展覽更特別展出塩田千春為9部歌劇和戲劇表演擔任舞台設計的作品,展覽中分別以紀錄片、模型和手稿呈現其空間藝術與舞台設計間的關聯。塩田表示,舞台設計與藝術作品最大的差別在於觀眾的時間性,美術館不太會限制觀賞的時間與角度,但舞台有固定的表演時長,觀眾僅能坐在座位上欣賞,因此如何在種種框架內呈現視覺震撼及表演主軸,成為每次設計的重點之一。

在創作時,她會特別重視表演者與舞台的積極關係,如 2011 年創作歌劇《松風》舞台時,她以黑網在舞台上築起一件跨距達 14 米、高度 10 米的巨型裝置,舞者們可在網上交錯攀爬。此外,與藝術創作不同,舞台設計需要與整個團隊合作,需要多方配合、參考他人意見,塩田非常享受這種和眾人一起創作的感覺。


劇場設計展區。攝影」林冠名
 
本次疫情中佈展,也是一次團隊合作的精彩作品,塩田先與 7 位團隊人員來台隔離 14 天,同時間北美館事先完成展場隔間、硬體等施工,塩田團隊則以技術顧問性質指導台灣約 50 人的專業團隊佈展,如何將錯綜複雜的細線拉好、做出藝術家希望的效果,在時間與默契的培養下逐漸加快流程,花費約兩周的時間通力合作完成本次盛大展覽。策展人片岡真實提到,在疫情下,許多美術館都只能改以線上虛擬方式,但她認為實體美術館有其重要性,親身體驗、沉浸於藝術品空間中,會帶給人與照片完全不同的感想,希望本次的展覽能為觀眾帶來思考生命的契機。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日期」2021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17 日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1A、1B 展覽室(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 181 號)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撰文」林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