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朱志康 作品背後的故事:成都方所書店、佐研院、擦亮HCG工廠

以「成都方所」書店聞名,朱志康是設計師、是藝術家,更是一名書店創辦人,曾以家具作品獲得iF與紅點設計獎,並參與 2016、2017 年威尼斯雙年展官方平行展、2022 年屏東落山風藝術季等,更是大獲好評的 2019 台灣設計展「超級南」空間統籌,如此多元的身分來自同樣多變的職涯。本期《室內 interior》專訪朱志康設計師,了解其從國畫到空間設計的選擇心境、對於設計的核心精神,並分享諸多精彩作品的背後故事。

上篇:朱志康 奇蹟從「不可能」誕生


將原有結構柱體以水泥包覆,打造神聖氛圍。

成都方所書店:空間會走出自己的命運

介紹朱志康的代表作品,不得不提曾獲選 14 間「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成都方所」,自 2015 年完工並獲得多座國際大獎肯定,引領中國複合式書店設計風潮,至今開業 7 年,許多書店更迭淘汰頻繁,方所卻仍然在成都具有一席之地,有許多人將之視為經典。事後回想,朱志康談道:「空間會走出它自己的命運」,儘管施工時遇到許多超出想像的突發狀況,甚至開幕前需要整個設計團隊進入現場協助,還擔心成品會不符預期,結果居然大受好評,讓追求完美的他體會,很多事情做就對了,不必過於擔憂,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命運。
 
詢問朱志康認為「成都方所」相較現在如百花齊放的書店,有何與眾不同的魅力?他也有點摸不著頭緒,「或許因為我們並不是為了『被看見』才做設計。」


以特殊鑄銅材質包覆手扶梯,打造「豁然開朗」的視覺。

他解釋,設計一開始單純是為了解決尺度過於巨大的挑高地下空間,位於千年歷史的大慈寺旁,以此連想到將書藏於洞穴內的「藏經閣」,洞穴內以大切面的水泥包覆空間兩排原有柱體,建構出宗教般的視覺比例,跳脫一般書店配置,閣樓的藏書櫃與穿梭書與書中間的空橋,在「不能增建夾層、隔間」的條件下,完美地滿足了書店的機能需求。此外,空間設計上運用許多壓縮後釋放的手法,如入口的電扶梯即以鑄銅包覆,像是進入山洞前的神祕隧道,透過「豁然開朗」的體驗,加深看到主殿時的感動。
 
近年許多「網紅」書店將「吸引人潮進入書店」視為首要,但拍照、打卡後的下一步是什麼?為什麼成都方所可以令人「進入後逛到不想離開」?儘管自己因為閱讀障礙而不喜歡讀書,朱志康卻十分喜愛逛書店,在設計書店時,他會將自己視為消費者,去思考如何做出自己會覺得舒適、想一直逛的空間,因此在真正下筆繪圖時,所有空間格局、動線皆已在腦裡設想好。他認為,舒適美觀的空間固然可以吸引客群,但最重要的是要讓顧客對此心有所感,享受書店所給予的閱讀氛圍體驗。


兒童區,以圓弧造型打造親民尺度。

 

Jolab佐研院:信任與誠實,成就美的殿堂

與提提研面膜創辦人李昆霖在朋友介紹下認識,兩人一見如故,第一次會議便談妥了佐研院的規劃構想,而也是因為他與朱志康內心皆有喜歡「挑戰」的特質,才有獲獎無數的「佐研院」誕生。建築外立面高聳,潔白的外觀有如美術館,內部為 2 層樓的 8 米挑高空間,除了作為研發、生產基地,也需滿足對外展示、參訪等需求。


Jolab 佐研院坐落於高雄,為研發、生產美顏保養品的工廠。攝影:李國民

在規劃的過程中,朱志康與業主不斷溝通、把原訂提案推倒重來,發覺其內心真正的想望,是要打造一間「外國人也羨慕的工廠」,如果面膜是塑造容貌之美的作品,「我們是不是可以把工廠做成美術館、藝廊?」乍聽瘋狂的想法,卻得到業主的信任與支持。除了外觀運用設計手法放大視覺尺度,內部也以色彩、比例塑造如殿堂般的氛圍,讓空間影響人們的情緒與行為,使進到工廠的員工及參訪者油生崇敬之心,抱持著製作與欣賞藝術品的態度對待手上的產品,成就最完美的專業。


全白外觀打造殿堂神聖感。攝影:李國民
 
基地位於高雄,炙熱的南部陽光使得建築綠化特別重要,朱志康將其拆解為頂部的空中花園與半室內空間的懸吊式花園,讓陽光經過雙層綠化的綠蔭間照射入無塵室,懸吊式花園空間導入空氣對流降低室內溫度,讓無塵室節約許多空調與燈光上的能源使用。

植物的自然生機亦應證了廠房的潔淨,如果在設備層內的樹都能存活,何況無塵室內的設備及產品。朱志康笑說,自己也是因為這次經驗開始相信植物有靈性,原本開幕前樹已經有點枯黃,大家都覺得它應該活不了,但開幕後在大家的關心下居然越活越好。


半室內空間的懸吊式花園。攝影:李國民
 
由於室內僅能做兩層樓且樓高 8 米,1 樓研發中心與成果展示區以階梯式的設計做分區,抬高的研發中心下方,規劃作為庫存及運輸的區域。朱志康更靈機一動將無塵室的參訪動線上移,運用挑高空間 4 米深的管道層,做了 60 公分寬的檢修貓道作為參觀通道,使參訪者自上而下觀看,除了避免打擾員工作業,亦能看見最真實的工作狀況。

他分析,「大家都說這是最美工廠,其實不是美,而是最真實的工廠。」員工會因為隨時可能有人來參觀,所以端正自己的姿態,參訪客戶也因看得見每個細處的乾淨整潔,對於品牌專業產生信任。在設計時,朱志康會將自己置入參訪者、員工、老闆三者不同的角色去體驗空間,模擬每個人的心態、與空間的互動關係。
 

將參訪動線設置於工作區上方,呈現真實樣貌。攝影:李國民

關於佐研院的故事,最著名的即是那簡潔俐落的屋頂,在設計師的堅持下完美還原了設計構想僅數公分厚的線條。縱然所有人都反對將原有屋頂拆掉重蓋,業主仍舊相信他,一同將 99 分的作品推向 100 分的完美,而成品也不負他的信任,獲得了好幾個國際大獎,並受到外國客戶的讚賞。朱志康認為,佐研院的成功,除了感謝業主的信任外,最重要的便是「誠實」,真誠地坦白自己的需求,雙方才能合作,探索出切中核心需求的作品。

 

擦亮 HCG 工廠:「我們只是擦亮原有的,卻讓所有人找回自信。」

朱志康與 HCG 的緣分,始於台灣設計研究院「 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 」中「打開工廠」的活動,媒合 5 組設計公司與陶瓷產業工廠,藉由設計將民眾帶入實際工廠製造現場。面對偌大的HCG廠房,設研院找來擅長操作大尺度空間的朱志康設計團隊,期待給予這個近百年的台灣知名傳產品牌嶄新面貌。然而匠人們對於品牌的堅持,使提案過程不如預期的順利,他說道:「我們雖然很苦惱,但也還好他們拒絕了之前的提案,讓我們最後做了更重要的事情。」


打亮 102 米長的隧道窯具。攝影:李國民

最後完成的成品令人難以相信,他其實僅點亮了幾盞燈,以「光」點出那些美麗卻未曾被注意到的角落,如半完成品的輸送帶、102米長的隧道窯具、大型吸塵機具等,透過最輕的手法巧妙揭露並轉換他們最熟悉的日常,並「還原」原始的方向指示系統,制定可延續執行的指標設計規範計畫,並以百年前的鐵板噴漆技術,噴上企業代表色的藍色,加強日式工廠的氛圍。
 
「你必須跳脫設計師的既有框架,去看到空間本質上最美的那一塊」,朱志康說明,像集塵塔隱身於工廠兩棟建築物之間的陰暗角落,平時無人聞問、只想快速經過,但當他們打亮之後,才發現巨大的藍色集塵塔猶如八爪章魚延伸出錯綜複雜的管線,讓老舊的工廠頓時成了賽博龐克電影裡的場景,員工們會來這裡拍照、打卡,連在此工作30餘年的廠長都說出「原來我們工廠這麼漂亮」。


還原百年前的鐵板噴漆工法,打造簡單易懂的方向指示標誌。攝影:李國民
 
「其實我什麼都沒做,只是擦亮、還原,卻讓工廠從上到下的同仁找回百年產業的自信與認同,這是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事。」他提到,許多人會請他改造、裝修老宅,但其實只要經過妥善的整理,老物、老屋都有其自有的歲月之美。

朱志康反省,「設計不能以保護為名,卻行破壞之實」,很多老建築被抽走內涵的人與物,覆蓋上精美的設計手法後,反而失去了原本的韻味,本次HCG工廠透過「不加也不減的設計」,卻保留了工廠本身的美麗,讓空間與其中的人事物,自己講述品牌的百年風華。
 


藍色的巨型集塵塔宛若賽博龐克場景。攝影:李國民


資料與圖片提供」朱志康空間規劃
採訪」林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