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敘思集|習茶有感

撰文及圖片提供」許純瑜

這兩年迷上喝茶。 想與大家分享由習茶中觀察到的細微小事。 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這門學問豐富的紋理,有如神木身體裡用時間刻劃成的層層年輪,在清晨的陽光照射下,散發出緩緩餘香。 細節的觀察 關於茶湯本身的表現,從每一杯茶湯的差異、入喉的滋味、呈現的色澤、杯底散發出來的香氣;到觀察事茶者的每一個動作以及辨認每個流程的深層意涵。在考量當下的氣溫、濕度與綜合環境條件之下,做出了什麼樣的判斷。 嚴謹地跟上每一個動作的流動與轉換,問自己是否能看出真正的差別,練習見微知著,即在當下全神貫注地感知每一個細節。盼望能經由一次一次的觀察尋找線索,彼此交換想法,以求真正的理解,進而享受其中。也藉由這全神貫注的過程,喚醒與打開感官,專注於當下,對周邊的一切保持開放,在生活中以敏銳的心態觀察體會周圍的事物。 茶與空間 內在的空間:講求內在的平靜和穩定,心是否安定下來。事茶者必須綜觀全局,做出適當的判斷,這樣才能泡出均衡美味的茶。喝茶的人能感知到事茶者的狀態,內在的空間是同等重要的。在生活中保持內在的平穩,時刻保持著覺知與內在的連結,以更好地應對各種情況。   茶湯的空間:美好的茶湯就像人與人的相處一樣,需要考量與因應其特質來發揮,平衡的茶湯有其獨特的空間和節奏。茶湯美妙地體現了不多不少,一切恰到好處,這種平衡同樣適用於生活中各個層面經歷的美好與和諧。正如同安東尼.德.聖修伯里於《風沙星辰》所言:「最終達到完美的時候,並不是因為已經無法再加,而是因為無法再減。」 喝茶的空間:布置一個茶席,它可以是個樸素的場所,體現了喝一杯好茶的簡單和自然的特質。茶席的設計和氛圍營造對於茶的體驗至關重要,在生活中創造簡約和平靜的空間,以促進內在的寧靜和安穩。   一致性與可控的變化 保持一致性的意圖,例如:注水要輕柔但穩定的練習,細緻和紀律同等重要。練習一個基本的功夫直到熟練,反覆練習嘗試,不斷地精進,直到真正地達到心中理想的樣貌。   需要謹記在心的是,有紀律地建立一致性,規則是建立感知的一種科學方式,將影響茶湯滋味的可控變因一一排列,水質、水的溫度、注水的高度與力道、茶葉本身的個性與特質,時時保有一致性的自覺,漸漸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這過程聽起來很沉悶,卻是必要的經過,經由長時間地練習一致,學會掌握變因,並且對於選擇有更深刻的理解,經由比對與探索所有可用的選項,達成一種穩定和平衡,我們有機會更自由地表達。   透過習茶的過程,體驗了喝茶的哲學,並將其應用到生活中不同的層面。通過觀察,專注當下、保持一致性和紀律、尋求平衡並透過練習達到純熟精通,讓生活的滋味更加豐富而充滿意義。  

Interior361

源起 「梳理好生活習慣,風格才經得起生活考驗」是我一貫的設計原則。首先以動線和機能妥善安排屋主的日常生活,再談美學,風格才能維持當初美好模樣,而什麼是「風格」?它是在某一時期,擁有相似特色的潮流,天時地利人和下的產物,背後有其歷史背景和時代意義,時至今日,「風格」詞彙的應用變得更為靈活。有時也很難定義HAO Design的設計風格,可能是因為我喜歡嘗試不一樣的事物吧,挖掘客戶的喜好和品味,探討空間與環境的關係,自然而然,每一件作品都有其獨特性,不拘泥於風格定義,反倒突顯了每一個家的生活品味(圖1-2)。 1. 不被風格定義的生活品味。 2. 案例分享House Gallery。 一個人的品味形塑出自我風格,空間也是,近幾年越來越多人重視「軟裝」,國外其實行之有年,對他們而言像呼吸一般自然,那麽何謂「軟裝」和「硬裝」呢?曾經有個說法,當你把空間倒過來,掉下來的物品即是軟裝,狹義指家具、燈飾、家飾品的搭配,看似簡單卻博大精深,事關美感、涵養、生活品味以及比例。   軟裝搭配的眉角 每次做設計我都會問自己:「從這個視角看過去,會看到什麼畫面?」空間就像一幅畫,分為近中遠景,由軟裝和硬裝相輔相成,後者以建材建構出空間背景,襯托出前者軟裝的精彩。一直以來,我始終秉持少量裝修原則,因為我知道裝潢完工不代表完成狀態,而是開始「現在進行式」。 家的樣貌會隨季節、喜好、家庭成員而改變,身為設計師,我們以專業滿足客戶現階段生活,但無法完全掌握未來狀態,唯有「留白」才能保有彈性調整的空間,沒有雕樑畫棟、也沒有布滿每道牆的收納櫃,僅只是留下一面白牆也是難得的,因為你知道自己不再需要那麼多,其餘空間以活動家具滿足生活需求和個人品味的追求,家具就像是家人一般,是帶得走的收藏,像我十幾年來收藏過無數家具,它們和我經歷過幾次搬家,有的轉手他人,有的依然和我們一起生活,每一道痕跡都是獨家記憶(圖3-4)。 3. 空間像是一幅畫,留白是為了裝載美好生活。  4. 空間像是一幅畫,留白是為了裝載美好生活   那麼我們會如何著手軟裝設計呢?在談美學之前,首先著重「生活調查」,以聊天方式循序漸進帶領客戶分享生活故事,包括需求、習慣、興趣、家庭背景與成員,也會視情況參觀目前住家,深入了解生活習性和家具使用狀況,這些前置作業是為了更好梳理收納與動線,再加上室內設計師的背景,我們可以更有效整合空間。 雖說設計已走向去風格化,但「風格」對一般人而言,有著共同記憶和語言,溝通上相對容易傳達想法,剛開始可以透過「風格」釐清客戶喜好,待雙方認知一致後,定調空間調性,並在設計階段整合軟裝,以Mood Board(情緒板)搭配家具與材質,3D圖營造空間氛圍,軟硬兼施下完成畫面整體性,過程包含油漆、壁紙、地板、窗簾、把手、開關面板等建材飾面的選配(圖5-6)。 5. 設計案例Mood Board,軟裝與建材之間的搭配。 6. 建材飾面Mood Board,確認畫面協調性。   除此之外,「比例」是美的原則之一,比例一旦失衡,再美的家具也是白搭,符合比例原則是我們必須事前把關的。從生活調查內容分析所需家具項目,配置於平面圖上確保動線和距離的流暢性,再以3D圖模擬家具放置在立體空間的視覺比例。   適性適所,彰顯軟裝之美 人體工學是另一種尺度概念,市售家具依據人體平均尺度設計與之適合、舒適的尺寸,但通常會因每個人的身高體型或使用習慣而選擇不同,如果習慣當沙發馬鈴薯,深度坐深的款式較適合;若希望頸部有支撐性,便需要討論沙發靠背的高低與否。使用習慣也會影響材質挑選,材質特性又牽涉到觸感和保養方式,彼此環環相扣,最終軟裝應回歸使用層面,唯有適性適所,「美」才得以彰顯,同時注重家具配置在該位置的擺放角度,是否能呈現設計本身最美的一面,可能是造型曲線、裝飾細節等等,接下來將帶你從作品觀察HAO式軟裝哲學。   現代人的居住習慣和以往不同,開放式格局模糊了客餐廳和廚房的界線,透過家具和設備區隔空間,同時串起生活動線。環顧四周,公共空間以多向型沙發為中心,低背無扶手的塊體設計,像是一座島嶼,歡迎從四面八方而來的人際互動,例如周圍的開放式廚房、書牆、陳列架和陽台,沙發就此脫離「靠牆」編排,解鎖更多格局玩法(圖7)。 7. 案例分享Warm Gray。 Living Divani Extrasoft像是放大版的樂高模型,有多種塊體尺寸變化組合方式,也可以倚靠著沙發席地而坐,適合寬敞的開放式格局、不拘束的生活態度,現場因應「暖灰」工業風的設計調性,我們在一片灰黑色的空間基底下,挑選暖色焦糖皮革,增添雅痞氣質,並搭配MOROSO休閒椅Take A Line For A Walk,亮黃色帶點俏皮個性,外型又有太空船駕駛座的霸氣,充分展現主人椅的氣勢(圖8-9)。 8. 沙發展現不受拘束的生活態度。   9. 陳列架上展示著一家人的生活故事。 藉由軟件豐富空間層次 此案延續空間的純淨,設計交由軟裝材質發揮,白色系雪花石邊几、羔羊絨沙發和珍珠掛畫,遠看內斂,近看發現不同材質紋理所散發出的質感,並在端景處點綴天然木質調,增添溫潤感受,Riva 1920 Curve長凳以整塊黎巴嫩香柏木雕塑出波浪外型,放在素雅的石材牆面之前,宛如藝術品般脫穎而出,細看實木裂紋與貝殼光澤表現出自然細膩的設計(圖10)。 10. 純淨的空間,以軟裝材質提煉質感。 我們觀察到空間的開放性與向光性,自由且舒適的Edra On the Rocks沙發便成為萬中之選,寬大的幾何座面像是七巧板變換自如,上方的長型靠枕彷彿一塊黏土,能彈性調整曲線角度,重量足以支撐人體倚靠的力量,又不至於重到人力無法搬動,滿足各種坐姿和坐向,悠閒享受日光沐浴和窗外風景(圖11)。 11. 可彈性調整的沙發滿足了情境轉換的可能性。   HAO擅長混搭材質、風格和品牌,最近很開心認識這位業主同好,兼具品味和個性的她,喜歡與眾不同,我們結合設計、藝術、時尚及潮流,在宛如畫布的空間中,盡情揮灑軟裝色彩。客廳先以弧形軌道拉簾修飾L型牆角,為背景增添層次,再以白色系Edra Standard沙發襯底,扶手和靠背像是一顆顆抱枕,手部輕輕按壓即可改變造型,側看凹折線條飽滿卻輕盈,顏色低調不失美麗,是為了襯托其他極具個人色彩的軟裝搭配。 12. 透過家具單品堆疊出生活品味。 Edra百合花扶手椅由六片花瓣和花萼滾輪所構成,花的型態完美呈現女主人姿態;Ligne Roset Togo沙發50週年紀念款,鮮豔的顏色、快樂和自由的筆觸,搭配BD Monkey邊几,搔頭傻笑的風趣模樣,成為孩子的專屬角落;鋪上moooi渡渡鳥藝術地毯,細緻的羽毛紋理栩栩如生,豐富空間材質變化。一切在滿足客戶需求和舒適體驗的前提下,表現屋主的獨到品味(圖12-14)。 13. 透過家具單品堆疊出生活品味。 14. 透過家具單品堆疊出生活品味。     回顧 族繁不及備載的軟裝心法,兼具理性和感性,是HAO歷經十年經驗淬煉而成,客人都知曉我們對於軟裝的重視,今年初團隊決定成立新品牌HAO’s Life,專注於軟裝設計,提供客人室內設計以外另一選擇。無論你正在裝修中,或單純想透過軟裝調整空間風格,我們皆以人為本,從「你」出發,混搭出專屬的生活品味。 軟裝設計」HAO's Life 攝影」Hey!Cheese、Dayform Studio  

Interior360

設計見問 │ 唔價

撰文及圖片提供」郭宗翰

正式就讀藝術設計學院前,我曾經專注一年時間在藝術課程。記得,當時班上最要好的兩位同學,一位來自香港,一位是日本人,因此開啟我對粵語的初步認識(至於日本同學,還是只能以共通語言溝通)。初學粵語時,特別引起我興趣的是「唔該」這個詞,特別是「唔」這個字,就我以前的認知,「唔」的國語字義是驚訝,但在粵語中「唔」有懷疑、拒絕之意,當「唔」與「該」合詞後,卻變成了禮貌的、感謝的正向意涵;所以我說「唔」這個字,是最稱職的雙面間諜,完美地遊走在粵語、國語之中,隨著情境、文化不同,各有詮釋。    近年隨著藝術市場蓬勃發展,愈來愈多人加入觀賞、收藏行列,「藝術博覽會」儼然成為類時裝周般的潮流活動,它在特定期間引起話題,透過媒體與社群緊密宣傳,藝博會的參與現場、出席嘉賓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談資,彷彿錯失了哪場藝博會,或是未受到特定藝博會的貴賓場邀請,就不再屬於某個圈子般,這種多方鼓吹的氣氛下,就連對藝術冷感的民眾也開始好奇參與,甚至興起購買作品的念頭。或許在多數人的心中,重視的並非藝術作品或內涵精神,而是藝博會是當今火紅的流行話題,投入參與的動機,恐怕自我展現更勝於藝術嚮往,此番現象的確讓人心生感慨!     曾經,設計產業也是火紅話題,無論電影、戲劇、網路、雜誌上均可見「設計」二字無所不在,席捲了大眾關注,就連年輕學子對就讀科系與未來志向都錨定在設計領域,明星的副業愛好也開始與設計有關;「設計」,讓人無限嚮往。但才過了近10年光景,當年旋風般的趨勢漸淡,摘下美好想像的濾鏡,卻是看到整體產業亂象叢生,人才的專業經驗無法獲得紥實訓練與傳承,初心淡忘、紛擾不息,就像看著話題退潮後的瘡痍岸地,對秉持初衷且默默堅守的有志者而言,情何以堪!    無論是藝術或設計,定義「無價」與「唔價」已變質成「包裝後進而炒作的話題」,而非「一步一履練就的設計底蘊」,因此當設計站在話題浪尖時,一切顯得價值連城,又在話題熱度褪去後真相浮現,變得讓人感慨萬千。不知,當紅的藝術產業浪潮褪去後,眼前的岸地風景又是如何,是留下閃耀的貝殼沙灘,亦或是徒留瘡痍面貌?但我依然期許著,設計產業的這片岸地,不再依賴話題熱度與追捧目光,而是在有志者的勤懇與重理中,再次回復成純粹美好的景色,沙灘在陣陣浪花淘洗下滌現理想,留下滿地的閃耀貝殼。  

Interior359

源起 一個十年(one decade)常被稱為一代,在消費者行為學上,一個十年可能改變消費者習慣及讓品牌力度下降,此外在晶片的先進技術下,出現越來越多改變使用者的方法,改變週期愈趨加快,許多產品在誕生時就已定生死,且絕大部分無法持久,像是因疫情爆紅的Clubhouse,隨著旅遊解禁、人與人面對面交談機會增加而急速萎縮。 然而,以建築物或室內空間來說,週期卻比產品服務慢了許多,其中影響因素廣泛,不僅需花長時間規劃、建造,亦需整合許多不同專業,且造價通常都十分龐大;由於大部分人以百年建築為目標,在建築教育理論中,教導學生要「追求永恆」與「成為經典」,讓建築變得神聖且不容挑戰,也因此從另一角度來看,每步決策都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可修正與改變的機會並不多,所以在沒有太多彈性與容錯的流程中,還是有許多設計不良或美學誤差的空間產生。  鳴日號  身為一位在千禧年受訓的空間設計師,在20年後的2020年代中,一方面要面對外界異常的流動狀態,另一方面要考量空間存在的經典性,在動與不動間的拿捏,比往年都來得更重要。參與鳴日號空間改造的過程即是如此,在動與不動間、在快速與緩慢間、在未來與經典間,歷經不斷擺盪創造如今的鳴日號。 乘風破浪 懷抱熱忱面對挑戰 2019年台鐵發表了郵輪式觀光列車,雖引起很大關注,批評聲卻也隨之而來,此時人們才驚呼原來台灣也有觀光火車。其實觀光列車一直都存在,只是較少引起大眾留意,一方面台灣幅員不大,用鐵道做觀光並不興盛,另一方面台鐵是以交通運輸為中心的單位,較缺乏經營觀光服務的資源,因此在參與設計之初,即以「美化」為出發點而非設計,如今回想,若當時堅持從美化角度看車廂空間,可能會是另一個災難。令人慶幸的是,不論是主責者還是顧問團,都抱持著非常開放且柔軟的態度,讓這項前所未有的「設計」專案得以推進。 在輿論一面倒的批評聲浪中, 合夥人邱柏文(Johnny Chiu)向外界寄出一封懷抱著熱誠、深信設計能解決問題的自我推薦信,歷經波折後,開啟了這次提案的機會。面對專案的不確定性與以「美化」為主的需求,我們大膽提出完全超出項目要求的想像,根據內心所想的美好畫面,先拋下公部門決策關卡,打造以世界角度看台灣的觀光列車。經兩週的緊密設計與提案溝通,與台鐵一同協力打破固有思維、擁抱改變,台鐵環島之星觀光列車在舊與新的平衡改造中,再次向大眾亮相,成為開啟全新台鐵美學的新契機。 對我們而言,「提案」是對鐵道旅遊的完整想像,「執行」則分化成多個階段逐步完成,由於對各方人馬來說皆是第一次,因此在決策時非常謹慎、仔細,直到完成列車空間及外觀改造後,才進行指標系統的更新。值得一提的是車頭設計,鳴日號是車頭與列車分開的舊型莒光號列車,因此透過將兩者相連,讓列車行進時可依靠車頭牽引,當此設計發表上線後,引起廣大民眾好評,促使我們順利實現「鳴日廚房」餐車。從最初提案到完成歷時三年,相比當初不斷受到挑戰的兩週提案,三年後得以完整體現,內心不禁感到特別激昂、感慨。 第一次提案 The Moving Beauty 「齊柏林教我們從天空閱讀台灣的壯麗,台鐵帶我們用速度記憶台灣的春夏秋冬。」走過132個年頭,台鐵跨越了所有台灣人的童年記憶,從城市開往鄉村、從家鄉開向遠方、從未知踏上旅程,駛過台灣四季,在列車裡的旅程就如一部慢活電影,體驗自然與城市交錯的感官享受,稻子時而金黃,時而翠綠,遠山有層疊也有迷濛,灰色也會染上蔚藍,隨著一道道窗外風光,構築我們的鐵路記憶,形成一幅「移動之美」。 「記憶」成為空間重點,旅人與歸人都將共同乘載著這段回憶,將超過70年的莒光號列車融合台灣文化精神,體現台灣的自然、在地、樸質、人文及共同記憶,重新建構那幅回憶中的「移動之美」。藉由捕捉在地色彩,體現「秋天的風」設計概念,就如乘車時輕柔吹拂的涼風般舒爽、迷人。為體現台灣高山秋天的橙紅,在視覺編排上,不著墨過於鮮豔的色彩,而是以粉膚、赭紅、白灰等柔和色調點綴。 樸實的土地記憶 改造前,藍色商務座椅就已存在,為不浪費預算將其部分保留,添加有著岩石紋路的白灰色座椅,與藍、白灰跳色,塑造如花蓮太魯閣岩石地貌與台灣四面環海的景象,像極了海浪拍打卵石的意象;與之相應的座椅頭巾,整體配色收斂許多,以電繡繡出台鐵工字軌標誌,讓設計達到極簡化;Yuma Taru老師的作品《島嶼四季》,以原住民工藝喚醒台灣最樸質的美麗。 外觀設計上,保留童年記憶中的莒光號橘,再漆上大片沉穩黑,營造尊榮與神秘感,從設計手法來看,上黑下橘的比例分割,讓火車在行駛中展現更細緻的線條感。 另一個重要概念是針對整個旅程的全設計。我們希望乘客從買票到搭上火車的那刻,即展開美好的旅途記憶,期待與體驗是可以被設計的,這些細微感受可能比空間所用材料更為重要,因此期望創造屬於乘客的空間,將窗外景致引入,就如日式庭園設計裡的「借景」概念,塑造串連天地般的車廂,「把台灣大自然、山水石頭等拉進空間,予人如搭上一台無框架自然列車的輕鬆自在。」讓列車不僅是單純的交通工具,而是能與乘客有所連結的載體。 細部設計 車廂內燈光刻意將原先6000k色溫燈光調低至3000k,降低原本過於明亮的感官刺激,讓視覺能暫時放鬆,不過光是這個更動便耗費相當大的精神,加上受到火車電力系統所限,在數次測試後才找到適宜光源。地毯是環保防水地毯取代原先列車藍色膠面地板,並縮小迎賓步道,將原先三排一列的座位視覺放大,符合車身予人尊榮體驗,同時利用皮革包覆所有不鏽鋼把手、安全握把,讓乘客除了視覺上的享受,在觸覺感官上也能得到柔軟反饋。 每個細部設計都經歷了好幾個月的設計、測試及打樣,突破台鐵傳統,從概念出發,與交通工具椅子供應商合作設計白灰色椅子,從羊毛染色開始,透過各種不同的色紗相組,構成我們所想畫面,相較於提案想法的大膽,無論是細部設計,還是預算掌握都非常謹慎,相信這是全民皆可進行檢視的案子。我想或許是這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過程,造就了如此令人滿意的成果。  最後的拼圖:鳴日廚房  從提案之初,就期望打造體驗台灣風土的鐵道之旅,我們認為最棒的旅程需五感並行,為付諸身心靈的實踐,味道與視覺同樣重要,尤其觀光火車是老車改造,並沒有高鐵般的速度,因此若想體驗慢的美與樂活,飲食便是重要一環,而「鳴日廚房」由此而生。當身處「鳴日廚房」,隨著列車移動,彷彿短暫駐留在每個城市中交流,將廚師、各地食材與風土搬上火車,沿途的特色佳餚成為旅程延伸,讓鐵道之旅更加在地化。 「鳴日廚房」仍是「鳴日號」的延伸,黑與橘的一致外觀,設計「R」標誌象徵Restaurant、Railway、Reimagination,突顯全新的餐廳列車,並且讓「R」貫穿列車的每個細節,融合台灣傳統編織設計的竹編椅,從立面望去彼此呼應。 「鳴日廚房」包含一個備餐廚房,一節26 人與一節28 人的餐廳車廂,並置入經典兩人桌、四人桌、吧台桌和包廂圓桌。將一座餐廳搬上火車需克服無數挑戰,以往一般餐廳座椅可依顧客需求移動,但法規上火車座椅必須固定,因此為呈現餐廳家具上的輕巧、進出的便利、還有乘坐的舒適度,一切都需重新設計;結構上採用創新的固定方式,讓乘客在搖晃的火車上,仍能使用高腳酒杯與精緻器皿,同時規劃順暢的上餐動線。 這次改造不再只限於局部,而是做整體性的空間再造,把列車拆除至如建築物般的毛胚狀態,打造全新的沉浸式體驗,同時運用台灣材料訴說這片土地的故事。 打破常規體現「台灣之美」 由於台灣四面環海,沿途面海及面山的位置固定,為打破固有的對稱車廂,在面山側規劃不對稱天花,延展自然元素,並在面海側放大窗框邊界,將窗景完整引入車廂,連結山與大海,乘客在沉穩靜謐的氛圍中,細品這高級饗宴及獨屬台灣的風景。此次改動挑戰了工程師極限,以不對稱天花配置空調與燈光,一進一出的出回風有著對稱框架,為貫徹設計思想,我們不容任何工程面功能性犧牲,因此以沖孔方式隱藏回風裝置。 為不受交通工具所限而犧牲感官舒適度,我們重新規劃照明,使用暖色調燈光圍塑溫暖的用餐氛圍,並在牆面置入一款燈具,其特殊的金屬材質可以任意揉塑,使每盞燈成為一件藝術品,此外運用竹編、木頭、石頭等捕捉在地色彩,喚醒台灣最樸質的美麗。「我們就是要打造一台在國外找不到的餐廳列車。」這是屬於台灣的最在地列車。另外,我個人非常喜歡吧台桌,以及圓形包廂座位,不同的座位模式,提供旅人們多樣視角及體驗。 回顧 鳴日號對我們而言是一項里程碑,所擔任的角色不只是在框架內做事的乙方,而是主動出擊、挑戰原有使用模式的倡議者,從空間設計者的角度出發,研究使用者模式的可能性,進而到整體的服務設計、體驗設計,讓場域產生與人交流的價值,進而連結品牌背後所蘊含的經營精神。與公部門(台鐵局)的合作,不敢說是最佳的工作模式,過程中有不少的磨合與妥協,卻也蘊藏了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這次經驗絕對值得反覆咀嚼、消化。「什麼是公共建設的主要目標?什麼又是非表象的公共美學?」我想沒有最佳解答,但鳴日號的設計絕對是一趟最值得回味的旅程。  

Interior359

接續2023年4月355期《室內interior》專欄的內容,文中透過《12M》一案,陳述了沉澱在我的設計歷程中,扮演一種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在沉澱前所產生的轉化,轉化所帶來的變化,成了沉澱消化過程前重要的養分。這樣的養分及轉化,將在本篇文章中來探討。   源起   觀念的轉化,帶給設計創意生命力無限的可能。   用上述文字作為此篇的開頭,來描述2018年至2020年這段期間,自己對於轉化的詮釋,於2019年至2020年之間完成的個案《TIMELESS》,或許可以用來表達我的認知。在這220平方公尺的空間中,如何結合知名建築大師所設計規劃的建物特色,並根據居住者的期待,將其精神層面延伸至室內,創造且完善他們對於未來生活空間的畫面,接著透過三大方向來和各位分享:一、準則/追求真理亦或是創意的束縛;二、真實的樣貌/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三、永恆的存在/規範下情感的流露。   在前一篇專欄文章中,引用路康曾表示過的一段話,「建築是一種哲理探討」。除了哲理的探討外,理論的準則亦為空間的完善訂下一定比例的方向。準則,是規範亦是邏輯,在面對不同類型案件的挑戰,透過理論來印證新的設計規劃,其方向的正確性及可行性,是案件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同信仰般,唯有真理,才是堅不可破。   準則/追求真理亦或是創意的束縛 美,是否有準則?這是一個具討論及爭議的話題,大部分人的回答可能是主觀的,本能的認為美就是美,醜就是醜,標準自訂。2019年接觸《TIMELESS》案件時,本人剛從研究所畢業一年,且於該年開始於大學任教,過往研究所的課程,大部份探討的是一種思考的邏輯及驗證,透過這樣的課程學習,開啟了本人有系統的整理過往工作經驗的點滴,使其有脈絡呈現自己對設計的論述,助益甚大,而這部份的架構及整理,對於未來執行《TIMELESS》時,提供了極大的落實依據。 且於任教時,和學生們分享設計進行過程的每個節點如何產生及連結,使之成為一個完善的設計方案,有著一套完整邏輯。設計將不再只是自圓其說,對於案件委託者而言,可以讓他們瞭解,所追求的美,部分的比例上是有準則存在的;而面對學生探討設計時,亦可以協助他們有系統的建立邏輯架構。   《TIMELESS》一案,基地位於台北市車水馬龍的信義路上,高聳的白色建築物,在一片都市水泥叢林中,顯得特別耀眼。該建築外觀設計規劃為著名白派建築師理查.邁爾(Richard Meier)操刀設計,他是紐約白派建築五人之一,善用純白色調和幾何元素、大面積的玻璃與自然產生另一種和諧的關係。 也因上述特色,在居住者委託案件時,期待自己居所的室內空間調性及特質,能夠延伸白派精神,該案室內為完全毛胚的狀態,且作為空間中最明顯的特徵三大圓柱,其存在倒是給予視覺上極大的震撼(對許多設計者而言,三根大圓柱的存在,可能有種欲除之而後快的衝動,眼不見為淨)。除了調性延伸白派的特質外,居住者對於空間的另一種想像畫面,在不違背且滿足生活機能的前提下,空間若能充盈美術館般的氣質,具流動、開闊的感受,這就是他們心目中的住宅。 類藝術中心的空間,展現居住者對於生活態度的期待及要求。   在看似簡單扼要的需求下,如何提出設計論述來佐證案件的設計規劃有其脈絡可循,且符合居住者的需求,就顯得至為重要。對於一個完善的設計規劃來說,所有的設計皆有其根源為依據,以《TIMELESS》案件來說明,白派建築物的外觀有形元素,和室內空間的相連性為何?首先我們先來瞭解《TIMELESS》的建築要素,幾何形、大面玻璃、純白色調,結合而成的一種和諧語彙(下圖)。 建築由圖表中的三大要素建構而成,這樣元素使建築能與周遭環境的融合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運用建築三大特色要素,在擘劃住宅空間時,我將建築的幾何形元素轉換成室內的線性結構,大面玻璃提供室內無限的「光」;建築的純白色調轉化成室內空間材質選擇的方向,透過材質的差異,探討細節的變化;其外部建築元素與室內彼此之間的轉化延伸關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下列圖表的表達,能夠更清晰地瞭解關聯性(下圖)。 於實際使用面積為220平方公尺的開闊空間中,該如何勾勒居住者所期待的的舒適感?答案或可從1929年西班牙巴塞隆納世界博覽會上的德國館,找尋蛛絲馬跡。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負責德國館的設計規劃,他嘗試提出了「流動空間」的建築效果概念。在當時年代可謂新建築的理念中,我們得知這樣立體的建築概念裡,它不會把不同的功能空間封存在一個立方體裡,而是將其從內部離心式地拋開。 藉此,高度、寬度、深度與時間在開放空間中趨於一種全新和諧的塑形表達,透過這樣的論述,《TIMELESS》整體空間規劃中,我們將不起眼的機能需求(如儲藏室)以方盒體的形式,置於各個不同場域的要衝;盒體不置頂的高度指引了空間的立面天際線,亦保留視覺上流動的感受,並以其為核心,往外擴散,建構各個不同場域之間的動線。 盒體的置入,使得各場域保有獨立性,但流動性又更加順暢。   而建築的三根大圓柱,在尊重原有建物的特色下,運用厚實片狀牆面的結構,將圓柱之間的關係加以串連,使其和諧結合且具強烈指引力。圓柱成了節點,被視為空間中不易處理的圓柱,在路康及史卡帕所提出的節點構成理論中,或許可以得到一些解決方案。 片狀牆面與盒體的建置,透過建物原有圓柱作為節點的串連,使得彼此的關係有著更深層的共鳴。 從原始的結構上看平面圖,三根斗大的圓柱,看似各自為政,其實,當我們仔細端看其關係,柱與柱之間是產生對話的。在我們置入片狀的結構,線性的隱喻使得柱與柱激盪出共鳴,圓柱成了線性的節點,彼此產生了分離與連結,這樣的連結,使得不同場域在共同的結構元素下產生了互動。而這樣的互動,強化流動空間的特性,透過等角圖示(下圖)可看出塊狀盒體與片狀牆面結合三根圓柱所形成的空間流動性。     平面的架構猶如人之骨架,其完善與否都必須有理論的支撐,所謂的理論就是這段章節當中所探討的準則。準則,是一種通用性的理論,在《TIMELESS》個案中,整體空間規劃的平面配置,引用了密斯的「流動空間」及路康與史卡帕的「節點構成及分離與連結」等相關論述。這樣的方式,仍在印證建構規劃的合理性,如同蓋一棟房子,其基礎地基的建造,決定了房子的堅固與否,然室內規劃,大部分的設計者都是為了完成一個美的作品,但美的定義為何?這是個非常主觀的問題,但我們相信對於美大眾是有普世價值的,而準則正是這普世價值的基本遵守方向。 片狀牆面與盒體的建置,透過建物原有圓柱作為節點的串連,使得彼此的關係有著更深層的共鳴。 1929年的巴塞隆納世界博覽會上的德國館,在1983年至1986年間由西班牙政府於現址重新複製,2022年時本人有機會親臨現場,這棟被世人視為亭子的建築物依然散發著其特別的韻味。 被喻為亭子的巴塞隆納德國館,其建築理論成了設計規劃過程中可被運用的準則。 2017年我也於威尼斯馬可波羅廣場旁,參觀了史卡帕的打字機博物館(Negozio Olivetti),這座於1958年完成的作品,也是20世紀義大利傑出建築代表作之一,其材質的運用及於空間中,分離與細節、分離與連結、片段性與整體感、量體與轉角等理論的呈現,告訴我們理論準則的重要性。準則/追求真理是創意束縛?或許準則是在我們透過創意追求美的真理過程中,一項重要的指引方向。是否是一種束縛,就端看每個人的認知。  打字機博物館,位於威尼斯馬可波羅廣場。   真實的樣貌/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 一個全白色的空間是否適合居住?這在國內住宅空間過往多以豐富材質堆疊而成的需求而言,較少能被消費者接受(近幾年已稍有增加),大部分的居住者對於養護上都抱著戒慎恐懼的心態。 材質不同肌理的呈現,豐富了單一色調的層次。 在《TIMELESS》一案中,居住者提出全白的概念時,其實是項挑戰,所謂的白,除了視覺觀感的白以外,該如何呈現優雅氣質才是一項重大的挑戰。「對我而言,白色包括所有的顏色,它最能有效反映出自然的色彩變化,譬如綠草、藍天、秋葉」,理查.邁爾曾這樣說過,對他而言,白是可以創造空間體驗的中性表面,隨著早晨、黃昏、四季遞換的過程中,形塑不同表情。正因為大家皆知理查.邁爾的理論,美妙且引人入勝,業主期待自己的居所能如理查.邁爾所言,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 材質不同肌理的呈現,豐富了單一色調的層次。   但真實的樣貌為何?的確,在各方條件下,幾何形的結構所產生的俐落畫面及大面落地玻璃所取得難能可貴自然光源,白色的特質顯而易見,但該怎麼將白色質地提升至一定程度的質感?白色的霧面馬來漆透著平整細膩的水波紋,在室內起了淡淡漣漪、質樸但展露出典雅感受的比利時白色泥土塗料、微帶理性靜如止水般的白色磐多魔,在單一色調的大空間裡,我們透過這三大方向的材質交叉運用,為居住者打造心目中的理想居所,單色卻豐富且充滿藝術氣息的空間孕育而生。 材質不同肌理的呈現,豐富了單一色調的層次。   那麼養護是否如傳言中困難?如要探討這樣的問題,或許要回歸居住者對於生活模式的習慣養成。這是一個非常直接的問答題,當我們期待這樣的生活空間時,設計者或許可以協助完成,然而後續使用者如未改變生活模式,其實是會大打折扣的。《TIMELESS》一案,居住者迄今使用了三年多,入住後陸續添購的軟件家飾,新的家庭成員也相繼加入這個美妙的空間,當我再次進入,只能說它更顯韻味了。真實的樣貌是什麼?就目前而言,一切事物是如此的美好。     永恆的存在/規範下情感的流露 永恆,是人們追求的夢想,無論是在生理上或是心理上。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建立,代表著人們對於來世、永生的期待,這樣的期待對於現代人們來說,意味一種永恆,追求存在的價值與存在的意義。該建築以《TIMELESS》命名,或許想要彰顯的是建物存在的價值性,相對於這座城市,它具有革命性及時代性意義,不因時間的流逝而萎敗,而是更形光耀。 光,永恆的化身。光的詮釋,來自於居住者情感的流露。 永恆,對它而言,或許已是一蹴可及,然室內空間如何創造它的永恆性呢?上述一、二項的論述裡,可以得知我們透過準則理論及材質的樣貌來探討本案的特性,而這些不外乎是形於外的形式,在該建案原有的條件上或許給了我們去尋找及探索永恆的可能性。建築結構體的坐向及材質運用,使得我們可以獲得一般建物較少擁有的優勢,那就是充足的「光」。自然光是多數人能理解且作為建築的原料之一,亦是主題與養分的素材,在路康的論點中,自然光與建築是密不可分的。1959年於奧特洛(Otterlo)舉行的「國際現代建築公議CIAM」指出,空間之呈現與光線密不可分,而光也是理查.邁爾設計規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光,相對於空間的轉化的確存在一種永恆的心裡感受,故在光影的變化下,我們領悟出「光的移動存在於時間的改變,光的轉化存在於空間人的行為」。日出、日落,隨著時間的移動,其光影呈現不同的變化,讓人們感受到光的真實存在。如果把光分成「灼爍之光(Luminous)」與「晦暗之光(Nonluminous)」,其實這兩者是一體的,然彼此之間的消長,來自於人自己本身行為的感受。 光,永恆的化身。光的詮釋,來自於居住者情感的流露。 《TIMELESS》內部的結構形式結合了建物本身條件,使得光和結構碰撞產生的光影隨著時間移動,而居住者情感抒發下的心境,則定義了此時此刻是「灼爍之光」或「晦暗之光」。光,是不可滅的元素,所有的人、事、物會老去或消逝,但唯一不變的是光,它將會永恆的存在,承載著居住者的情感。     回顧   轉化,是一種偶發性或是水到渠成的自發性,其實它的界線是模糊的。單就一個案件來探討,著實無法全面覆蓋的加以闡述完整,但對我來說的確是個轉折點,如何讓委託者能在眾多的競爭者中尋找到你並認同你,除了過往作品的呈現外,針對委託者本身的期待、需求,是否能夠提供一套客觀且具邏輯性的設計規劃,才是最主要的關鍵。 美,有準則嗎?回歸到先前討論的問答,或許大部人仍認為美是主觀的,且無法用準則來規範界定,但本人倒是認為美有一定比例的準則,此題仍是值得探討的議題,端看各位的思維。當我們在設計這條路上前行時,轉化後所產生的沉澱,是一種軌跡的探尋。為何會產生轉化?在我不斷地嘗試及探索可能性之後,某種程度上必然會建構出一套適用於自己的邏輯、準則,並轉化為我的設計架構。 「探索」,則是設計的必經之路,是外在還是內在?是表現還是隱藏?如不嫌棄,下回章節我將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歷程。

Interior359

源起 其實我沒有想像過自己的設計能在這世界上跑得多遠。抱持著開放心態,擁有完整的世界觀,一切皆可發生。我就是不刻意漸漸的在國外完成了不少設計作品。   到另一個國度去實踐創意,會讓你瞳孔放大,敏銳度提升,展現平時所隱藏的好奇心。在外國項目上,各個流程的狀態都會特別關注,從開始進行文化背景調研、到施工流程、所有與平常的差異性,通通都會變得有趣。整個過程中,設計師不只要挖掘異國文化風情,其實也同時在肯定自己的文化,這雙向的過程能使人成長。相比起來,我個人認為種種收穫都比不上能對自己作出全面重新認知更珍貴。     美國經驗 我很幸運能在美國實現三個作品,這些經驗給我很深的體會。還記得,接到第一個洛杉磯的案子委託時我興奮得睡不著,但踩進別人的地盤談何容易,精品酒店提案過關斬將後雀屏中選,來到執行階段才是惡夢的開始。這座精品酒店是一座受保護的百年建築,所以除了對接一般的專業,還需要與文化保護專家深度配合。從我的美國經驗,分享下列心得:   重新定義甲方期望 創造新亮點 因為精品酒店位在古建築裡,我發覺到甲方被許多保育規章和責任牽制。正所謂旁觀者清, 我們大膽提出將BAR放在門口取代一般的Check-in大廳,希望讓這棟老建築「活」起其實能夠提出比較顛覆性的設計提議,主要是被甲方的開放態度所影響。不同國家的甲方要求和接受能力都有差異性,只要能夠敏覺與理解,便能利於溝通並創造出驚喜!     發揮自身傳統美德感染他人 在實施酒店委託的過程中需要各方面專業的配合,溝通過程中,我總覺得美國那方對我有種種的刁難和不信任感,但我不氣餒,將它當成是一種磨練。我秉持東方傳統美德,都把所有事情忍耐、堅毅的一一克服。而過程中,他們的優越感常令我方有受打壓的感覺,但當我們團隊默默地完成項目並達到目標後,他們對我們曾經的貶低也隨之拋開,並發自內心地肯定我們的能力。     抱持自信 不被甲方牽著鼻子走 我覺得東方人會過於謙虛,甚至可說是缺乏自信,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總會更拼命地迎合對方的要求,但這樣的自我懷疑其實變相削弱了我們一些設計的能力。在合作的時候,我觀察到西方人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完美,不過他們非常有自信。我意識到亞洲設計師不要妄自菲薄,抱持自信不僅更能說服甲方,同時也能夠激發團隊。     保育不只是保留 而是感受歲月感 當時美國甲方特別請了保育舊建築物的專家作為顧問,而他對修復室內室外的一磚一瓦特別嚴謹,細膩得像博物館一樣。當初我知道這些百年古老建築會有特別補貼,便以為他們是出於這個補貼才大費周章。有一天,我在園子裡看到保育博士蹲在地上,非常認真地評估每一塊磚是否需要保留,並逐塊檢驗磚的損耗程度,對我而言,本來的磚其實不是特別好看,如果換上全新的磚效果會更美。我問他:「這事需要親自去做嗎?」他回道:「想想看,這一百多年間,同一幅地面被多少人走過?要是我能把部份磚瓦保留下來,未來一百年再讓新的人踏上,你不覺得很好嗎?」那一刻對我尤如當頭棒喝,當我再次看著一樣的地磚,頓時產生了另一種感覺。因此我了解到保留這些磚瓦不單是一種責任,更是保留著一些情懷。     精確的施工圖帶來精緻的配合成果 美國這個酒店案,我們很細膩地完成了設計圖紙,而他們也對應地反饋由施工方所製作的施工圖(shop drawing),在我們原有的設計基礎上再深化,並把實施各個節點清楚地詳細交代,這一點實在讓我驚訝。   當然這也代表我們每次審核後要再修改,我們付出的工作量及時間幾乎多加一倍。因為前製細節都定好,後面的流程幾乎不用操心,省略了很多現場的糾紛。   詳盡的圖紙對施工方也是有力的保障,各方審圖之後再做的調整,在計算費用等各方面都有條理和依據,確保了整體工程進度與實行順暢,不但幫助項目本身,更提高各個單位的配合度,前製期團隊的辛苦付出是完全值得的。       澳洲經驗 我和澳洲也挺有緣份的,迄今在那裡已經完成三個項目,目前手頭上也有一個案子正在進行。我想分享其中一個雪梨富人區的住宅作品,這是從建築到室內設計全方位打造的全新居住空間,為了它,我在當地做了許多研調,了解業主與當地生活上的點滴,重點是業主怎麼衡量奢華(luxury)的生活。     概念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第一個體會,是在與甲方提及設計概念時,他們不會以概念主導作品,反而希望以我們的設計概念為出發點,更希望著重精神層面上對生活品質的提升。這種期望就像欣賞藝術品一樣,即使藝術家不一定能清晰闡述自己的作品概念,只要作品能反映出個人獨特的魅力,就應該鼓勵對方發揮創意。相比之下,我們常被要求在創作意念上做文章或解釋背後的理由,反而會令我們失去許多的個人魅力(personal touch),流失掉部份創作特有的味道。     運用文化差異放大生活的尺度 作為地產項目的首要命題是如何提升一塊土地的價值。業主要面對的挑戰是這片優越小區裡林立獨棟House,但項目大樓不能僅編入一戶,必須拆開多戶銷售才能達到預設的經濟效益。當地對House和Apartment有著根深蒂固的概念,這兩者的高低地位不同。   我們運用這個「痛點」作為概念,把原本平凡的公寓格局改成為七個業主共同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一棟House。建築保留了House 的味道,七戶人家有著不同的平面規劃,根據不同方位為每戶分配私有花園、陽台和景觀,呈現出七種各具千秋的「家」。     Luxury 的定義不再僅有物質 我發現當地人對生活有深度的著迷,他們追捧“Enjoying the best of life!”的精神。“The best”可以是一段經歷、一支舞或一場日出......,與我們想像中的物質要求不同。對他們而言,充足的陽光和更寬闊的花園比表面看到的奢華感更為重要。     認識簡約和奢華之間的距離 設計師常以為運用極簡主義就能達到高級感而形成奢華。從這個案子我發現了自己對簡約的誤解:簡約本身具有減少之意但並沒有價值方面的看法。其實,簡約主義反映了人們渴望真實可靠的東西,只是一味追求簡化並不能達到真正追求的奢華型態。   因此我重新釐定了簡約和奢華之間的嶄新關係:「奢華的簡約」是要透過「精練」與重視「本質」所得出的一種結果。     回顧 旁人或許會認為能在外國設計案子挺威風的,但實際過程它必須比在地作品付出更多。坦白說,處理眾多的國外案子其實沒有為公司帶來重大的經濟效益,但我卻十分樂意去做。   對於設計師而言,我們一直在追求美,但很容易在凝視美的時候,忽略了美的內在;美,變成了我們在設計時的熟悉度,也是對我們現有觀念的強化。當我們投入文化不同、生活價值觀差異的國度去創作時,更能體會對追尋美的自我意識,因此承攬外國作品就像對不同價值觀的衡量有了新計算方法,過程裡從不同客戶、文化、體系身上吸收養分,豐富了自身視野與價值觀。   

Interior358

案例E. 懸吊桌 此案例我們將金屬與其他材料做結合,在這裡所使用的是引擎繩,企圖展現鋼材冷硬與線條構成韻律所帶來的張力。在幾何學中,有一種特殊曲面稱為「直紋曲面」(Ruled Surface),意指一個曲面能由直線通過的連續運動構成,如錐面和馬鞍面皆是,有許多建築型態也是由雙重直紋曲面構成,因而能採用直的鋼梁建造,既可減少風阻,又可以用最少的材料來維持結構的完整。 簡而言之,連續變化的直線可以用來詮釋一個曲面,而且特性是完全直線構成。此案例中我們透過在兩支不同指向的金屬管上沖孔、編號,並將孔洞依序以引擎繩穿越連線來構成直紋曲面所創造的懸吊結構,由於直線是連續變化的,所以穿孔位置在金屬管上會有偏移,這正好利用了金屬多軸加工的特性,在原管上的不同位置切割圓孔,同步還能將圓管相接處的特異角度進行切割以利更緊密的焊接。   完成金屬支架後,在工地現場我們僅需依照3D圖面,確認穿線順序進行穿線,穿線的過程完全依照編號順序,就像連連看一般,不會有任何因人產生的錯誤,依序號完成後自然能得到預期的成品,直線的連續且具有韻律的變化產生了曲面,是一種對於曲面的再詮釋,也因為材料的關係產生了結構張力,而這一切當然也有賴於金屬數控加工技術的精確。     回顧 我們在幾個案例中,企圖透過數位設計與加工知識以及不斷地實驗測試,想要追尋鋼鐵的系統效率、金屬的機械感、鋼鐵的柔軟性,結構破壞的可利用性等等多元議題。 金屬可以為人們帶來強烈的視覺和觸覺感受,從而豐富了空間的質感和情感表達。金屬一方面予人一種科技感和現代感,常與其他現代材料如:玻璃、混凝土等搭配使用,豐富空間層次感。另一方面,由於其硬質和冷調,易於營造沉穩冷靜的氛圍,提供一種專業、穩重的印象。然而不同的金屬材料又可帶來不同的視覺和觸感體驗,像是銅的暖意、鋼的冷硬、鋁合金的輕盈,這些感受都增進了空間的情感表達。同時金屬與其他材料的搭配使用也往往容易創造強烈對比,如:金屬和木質搭配能營造出現代與自然的對比效果,金屬和皮革搭配可以營造出冷硬與溫暖的對比效果。   這些單純的材料質性透過碰撞所產出的感受刺激,一直以來在空間設計產業中都不斷被成熟運用,也都能創造出許多精彩的畫面,人類直觀材料當下的感官知覺不一定能明白道述,但是內在感受是清晰的,在材料本身已經具有精彩面貌與質感的同時,我們應當善用當代技術的介入,讓材料被再定義,再詮釋。 鋼鐵材料,從小尺度看之,展現的是它的鋼性,如何透過數位思維深掘其鋼性,突破其過往的單一使用;自大尺度看之,展現的是它的韌性,如何透過數位思維,將其韌性再放大,打造前所未見的創作思維,其實是我們當代應該關注的課題。        

Interior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