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作品

張媺媺設計工作室|一方庭公設

輕鬆自在享受日常片刻

  • 設 計 者」張媺媺設計工作室 / 張媺媺

  • 參 與 者」盧宣名 劉威羚 蔡詩潔

  • 攝 影 者」吳啟民

  • 空間性質」大樓公設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磁磚、石材、木皮、實木、障子紙、藤編

  • 面 積」695坪

  • 多年前在書本裡看見一句話:「詩人說,玫瑰不是詩,玫瑰的香味才是。」視覺香味難言傳,是種感受,沒有理論,純粹來自於靈魂。如何傳達空間的玫瑰香味,成為團隊的設計工作中,最深沉的思考與講究……。

  • 重要得獎紀錄:2015年台灣TID Award複層住宅、2019德國iF Award-坤山接待中心。

《一方庭公設》一案位於台中捷運北屯總站附近,基地呈長條狀,縱向直跨前後兩條街,長度將近150米,共劃分為ABC三棟建築物,彼此之間以廊道作為連結。張媺媺設計師表示,在規劃公設空間時,首先需要克服的問題即是過長的動線,第二個則是前後棟基地高度差距約290公分,如何整合限制、將劣勢化為優勢,是她思索的重點,也是這個案子的有趣挑戰。

有鑑於此,設計團隊於前後棟各做一個入口門廳,將150米的入口動線折半,利用較短的距離到達各梯間;針對高度落差的部分,則選擇在C棟大廳做一支具有視覺張力及機能效果的大型階梯,解決高低差異所產生的不協調感。



建案分為ABC三棟,且長度將近150米,設計師在前後棟各做一個入口門廳,縮短住戶抵達公設空間的距離。
 

四大關鍵切入公設設計

將近700坪的公設面積共規劃了11個單元空間,包含兩個大廳、會客區、多功能室、兩個視聽室、大型閱覽室與溫書區、茶室、健身房、電影院、韻律教室等,整體而言是相當完善的規劃。



基地位於新興開發區,公設面積充足,尺度開闊。
 

共規劃11個空間,此為韻律教室。


設計師說道,由於建案坐落於台中的新興開發區,主要鎖定的核心客層為年輕人以及小家庭,因此,在公設規劃上,以「自然」、「親切」、「自在」、「輕鬆」為關鍵字,期待在公共空間裡的住戶或造訪者,皆能愜意地在這裡行走活動,能輕鬆的親近每個空間,並產生良好互動。


除了天花板上的直接投射照明,櫃體內的間接照明對空間的柔化和飾品展示皆有良好效果。


擺飾飾品亦依循上述原則,加入一些具溫潤手感或手作的物件,藉此帶動氣氛,例如閱覽室除了擘劃閱讀機能,也提供手沖咖啡設備及黑膠唱片機,讓使用者在視覺之外亦能滿足味覺、聽覺等感官享受。


閱覽室備有黑膠唱片機、手沖咖啡等設備,滿足感官的各種體驗。
 

軟裝物件亦為全作的重要環節,強化層次與氛圍。


突顯綠意優勢 打造療癒環境

位在B棟的茶室為全案亮點,設計者刻意將茶室的入口拉到建築物外,必須經過蜿蜒曲折的景觀庭園,好似遊園般沐浴於自然景色中,而茶室的進出動線更是故意延伸至空間後方並做轉折,打開茶室大門時即可將剛剛行經過的盎然綠意及前方倒映著樹影的生態水池庭園盡收眼底。


茶室的進出動線特意規劃於空間後方並做轉折,借此沉澱心境。


進入茶室後映入眼簾的即為室外青翠茂密的植栽與粼粼水流。


設計師分享,對於五感的體貼照顧是團隊不停反覆琢磨的環節,透過轉折規劃巧妙營造出被自然圍塑的茶室意境,令她十分滿意,鋪設於地面的榻榻米,樸質觸感和溫度亦著實讓人放鬆,在在緊扣設計主軸。


茶室內斂樸質的調性與戶外庭園景觀相映成趣。

 
為了解決建物高低落差而設置的壯觀階梯,其端景的庭園景致恰與茶室同一片,美麗的景觀強化了人們在行進過程中的期待跟驚喜感;階梯保留右邊200公分作為行走之用,其餘面積則釋放為休憩空間,設計師抽掉一個樓梯的高度,將其改成適合乘坐的座椅區,讓階梯除了行走外,也能兼容表演、活動等舉辦的可能性。


壯觀的階梯解決了前後棟基地高度差距的問題,端景綠意也十分引人入勝。
 

階梯除了滿足行走機能外,亦釋放一部分改為座位區。


整體公設的材料盡量單純化,以大量木皮及磁磚作為主要建材,利用溫潤木質平衡磁磚的堅硬,障子紙做成的光牆散發柔和朦朧的氣息,為空間定調,其餘層次則透過軟裝形塑。設計團隊利用輕鬆又不失美感的思維,構築專屬於住民的共享空間,融合蔥鬱的庭園景觀,讓日常生活多了一處安放身心的角落。


大面積利用木頭材質,創造天然溫潤的質感。


障子紙光牆的透光性映照出獨特紋理,亦使空間調性更為溫煦。


 
採訪」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