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64

雪地生機 崇禮《倉41》

結合人類過去在雪地求生的經驗和現在趨向商業化的娛樂功能,倉41的外部輪廓與色調予人鮮明的第一印象。 2022北京冬奧後,伴隨大眾對冬季運動熱情大幅提升,滑雪聖地——崇禮,也浮現於大眾視野,曾經的小縣城被賦予嶄新的地域標籤、湧入大量嶄新的活力,商業思維與在地文化之間碰撞出嶄新的火花。   以不加矯飾的石板、大片鋁合外殼和鐵皮牆面組成工業化的門面風格。 有賴資深滑雪玩家們的大膽與熱情,一家兼具專業與創意的特色咖酒基地在此萌芽,受邀參與策略設計的打造,JUMGO建立了「北緯41度雪場酒倉」的概念,並為其命名《倉41》。  鮮明的紅色外觀,在雪地裡突顯出這座「雪場庇護所」。 吸收在地的文化養料,好的品牌理應融入當地環境,與其共榮生長。《倉41》的黃金運營時段與雪季密不可分,以「極地科考站」為靈感而建立的「雪場庇護所」概念,也一躍成為了雪白世界當中最為矚目的存在。 以多處反差建立空間層次   綜觀歷史,人類在南極建立科考基地的經驗還不到一百二十年,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些位於南極的建築首要考慮的是實用性,外觀設計和舒適度等等需求往往在設計過程中被推後或索性忽略不計。 與牆面和窗下堆積的殘雪相對,玻璃窗內的氛圍柔和溫暖。 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在這個地球上最寒冷且一年三百天天刮著八級大風的地方,活下去才是第一目標。 然而,在《倉41》的功能規劃中,設計師並不打算將極地環境嚴苛的要求照單全收,大片金屬外牆看似冷酷,但在倉門之後,內部刻意逆向營造的暖意即撲面而來,外剛內柔的反差為來客送上一份意料之外的驚喜。 舒適溫暖的室內空間,在雪地環境裡予人安心感。 通過空間規劃,採光面與背光面完全區隔,分別服務於白天CAFE及夜晚BAR的形態,在有限空間內以牆面和光線安排做到巧妙的分工切割。 採用暖色燈光的咖啡廳與以米白為顏色主調的設計搭配,令人放下強硬冷淡的心防。單人座與多人座用走道區隔開來,維持禮貌的分界。   小而精,是新生品牌的破圈利器,在《倉41》,不同的使用時段與不同的情緒變化都能尋到一處獨立空間,得到妥善收納。 靠窗的單人座加上坐墊,增加柔軟的堆疊,特殊設計的椅背帶有鮮紅的安全帶,與倉41的外部設計遙相呼應。 咖啡廳天花板和牆面、桌椅採用類似的原木材質,給予樸素輕盈的質感。 在寒冷中萌芽的生命力 「神說:『地上要長出青草、結種子的蔬菜和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在地上的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於是,地上長出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蔬菜,各從其類;又長出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看這是好的。」(創一11-12《新譯本》)。 從咖啡廳至酒吧之間的過道連接自採光面走向建築內部的暗面,以大片玻璃牆面和暖光舒緩過渡的過程,隔著玻璃,牆後的種子庫更是帶來照明以外的趣味。 保存種子,目的在於確保每當人們處於極端環境下,為了求生仍能耕種可持續發展並且多樣性的農作物。多樣性的農作物對人類的未來存續至關重要,而種子銀行可以保存大量農作物的野生近緣種,以保護物種多樣性和搶救野生作物資源。   不同植株在人工照明下姿態各異的生長。 通過獨立藝術家為《倉41》量身打造的「種子庫」系列裝置,在人工帶來的光與熱中,繽紛綠意以其不同階段各有特色的生長姿態,跨越區域和節氣的藩籬,參與冬季的崇禮,帶來盎然生機。   種子庫與培養基為空間增添生機。   與其搭配、為《倉41》獨立開發的家具在設計師的悉心安排下成為看客安放自身的「培養基」,植物與避寒的人群一同在此地溫暖的氛圍中舒展身心。 以玻璃罩和生長燈組合建立的培養基提供看客植物不同階段的狀態。 初具規模的雪地理想藍圖   《倉41》的建立,不僅僅只是一群理想追隨者的「生意」,更是為雪圈量身打造的「理想庇護所」。 崇禮距離北京260公里,不到三小時的車程,集中大量大型雪場,在興延高速新路段完工後,北京至崇禮驅車僅僅一小時,在京張高鐵通車後,從北京北站乘坐高鐵到太舞小鎮門口則僅需五十分鐘。   與咖啡廳活潑的氛圍相對,酒吧以不透光的深色調主掌大局。 此地雪期長達五個月,從每年十月底的初雪至隔年三月底春雪,可說溫度適宜,其中的萬龍滑雪場更是能開到翌年的四月底,這五個月中十二月至隔年二月為雪季巔峰期,滑雪的整體價格、人流量也會隨著雪季整體水漲船高。 圓潤的座椅和帶有弧度的天花板帶來包覆性的安全感。   不難發現,《倉41》的一切僅僅只是一個弘大計劃的起點,從最開始的小小理想到呈現後的快速出圈, 「倉」初具潛質,這個依託滑雪聖地而生的品牌,已經將其野心擴散至下一個坐標。 暖色調的畫作與低調的燈光,在帶有隔簾的座椅間,營造出宛如在小屋客廳裡閒坐的溫暖。   資料及圖片提供」JUMGO漿果創意 撰文」江瑜  

《映紀》再現風華!與過去對話的淡江校史館

Interior 364

「歷史是現在與過去無止盡的對話。」漫步在淡江校園中,滿目淨白的建築群矗立其中,彰顯著淡江大學所蘊含的樸實精神,白色有著純潔磊落、坦白無私之意。淡江校史館位於極其幽靜隱密的花叢中,1961年學校創辦人擇此處興建一棟白色別墅樓房作為在校宿舍,並考量來賓與校友聚會等機能,在周圍廣植花卉、構建涼亭豐富視景,因此雖位於校園邊陲,其與外側道路有著三層樓高的落差優勢,可擁攬縱日山河的海天綠景。   改造前,建築因久未整理而顯得些許黯淡。 然而,時過境遷,久未整理的建築逐漸消失於眾人眼中,許多學生緩步經過卻未曾停留,對於不明確的地標滿是疑問,各種猜疑在學生間口耳相傳,周圍人跡罕至,逐漸被綠意花叢淹沒其中。 為控制活動人流,校方決定進行修整,透過新舊結合賦予空間新樣態。 由於校園東側為教學區,西側以運動設施為主,整體呈現東高西低的地理環境,因此校方希望增添新語彙,平衡活動人流。為作改善,2019年校友會與董事會決議聚焦已年久失修的西側建築進行修整,設計師結合原有機能,將一樓改為校史館,二樓則規劃為創辦人紀念館,透過不同角度記錄校園故事,同時考量友善校園,在缺口處添入電梯,打造無障礙方盒空間。   在建築外牆鋪覆不鏽鋼鏡面,藉其反射倒映周圍景致,圍塑靜謐的盎然綠意。 校園早期建築多半是中西合璧,因此外觀延續「白色」作為基調,構畫寧靜之景,並保留建物女兒牆磚色,書寫老校友們的內心憶景,讓懷念在空間中迴盪不已。另外,原本因花叢而盡失色彩的綠意,設計師以巧妙手法將缺轉優,同時考量建築前方的邊坡,以及日照反射影響,在增添的新構造上披覆不鏽鋼鏡面,以內斂之姿承載盎然生機,與綠草如茵相互映襯。   作為入口端點的接待區,由外向內看如一道白牆,不以鮮明色彩強調校徽,而是藉光描繪其輪廓。 過去與未來 譜寫空間故事 整體動線依循展示內容的分類與排序布置,將一樓主入口位移至建物邊陲處(原車庫位置),並在立面鋪設不鏽鋼鏡面,延伸至原本顯得低矮的車庫,於其上描刻校訓文字「剛毅樸實」,透過質地反射倒映綠景、圍塑半戶外路徑,作為空間敘事的開場,佐以另側蕨類植栽勾勒豐富層次。 不鏽鋼鏡面延至入口處,放大空間視野,藉質地反射豐富層次,構築半戶外路徑作空間敘事開場。   保留原有地磚勾勒些許古意,並以白色調作為基底,搭配反光膜襯托文字,形塑純粹的輕盈之姿。 「歷史不斷被書寫,需為未來預留可塑性。」一樓作為校史展示,設計師保留地坪面磚反映歷史面貌,而空間則以白色作底,於其上貼覆反光膜襯托文字,彷似外牆亮光晴雨漆,透過光線的曲折營造文字漂浮般的輕盈感;二樓空間紀錄著創辦人生平,以灰色馬來漆作鋪陳,透過色彩差異,傳遞交織著過往與未來的寓意。 樓梯作為場域界線,區分一、二樓機能屬性,並在尾端設置曲面引導動線。 二樓展示創辦人生平紀錄,主要以灰色馬來漆鋪設空間,營塑愜意淨朗的氛圍。 沿著導覽節奏緩步徐行,順暢的動線予人輕快之感,悠久歷史則如長城般綿延不絕、和煦悠揚,在動線尾聲,設計師以型隨機能的手法,布置挑高梯廳作疊加,穿過一連串高度侷限及閱讀場景的積澱,嘗試突破既定視野,解放空間高度,結合其表面所覆不鏽鋼鏡面質地,將獨屬校園的大面窗景納入眼底,無形中相互融合,構建清雅而勾人心弦的質感韻味,與校訓「剛毅樸實」作呼應。設計師表示,當天氣晴朗時,隨著陽光輕灑而下,戶外的藍天綠蔭與方盒連成一片,將時間與空間緊密相繫、對映。   在動線尾聲,以傾斜天花的手法挑高梯廳,放大空間感受,搭配不鏽鋼鏡面的照映將戶外清新納入室內。   不同的敘事角度 設計師除依線性時間軸作規劃,構築時光荏苒意境,亦將空間比擬為書,與人物一同譜寫歷史風韻,將場域配置與動線相揉合,並延至天花、切入使用者閱讀視角,以傾斜方式形塑高低差,將展示牆高度掀至極致,包覆照明、空調、消防等設備,洗鍊空間輪廓,藉適當留白放大畫面,描畫清晰純粹的空間表情;另一方面以導覽者角度,將導讀的停留想像為頁籤,向上揚的圓弧曲面天花則暗示轉折節點,滿足內聚、停留、解說、討論等功能,烘托出舒暢而溫馨的氛圍感受。 陽光從外灑入,光影隨造型變幻,形塑豐富的多樣視感。 採光方面,由於外牆以修復與保留為主,因此未刻意更動開窗位置,不同於常見由外而內的引光,而是以電梯方盒的型態,從內向外推演,引日光肆意穿梭,隨造型變幻光影,感受在過渡間的鮮明變化。   廊道牆面記錄著創辦人的生平,如在凝固的空間中,穿插著動態時間感。 全作經過設計師的巧妙設計呈現嶄新面貌,不同於過去的定位不明確,周圍綠景依然低調襯托建築,不同的是,其純白之景引人駐足,如等待著被揭開神秘面紗驚艷眾人,如今,更是成為畢業生們拍攝學士服的選景之一,透過感受、知覺、經驗等元素妝點空間,使人愜意地沉浸其中,進行一場不可言喻的無止盡對話。   梯廳大面開窗引入充足光線,佐以透亮質地與外景相互輝映,賦予敞亮而層次多樣的空間感受。 映紀 設 計 者」大器聯合設計 / 鐘啓彰 攝 影 者」丰宇影像 / 趙宇晨 空間性質」公共空間 坐落位置」台灣 主要材料」耐候樹酯塗料 / 鏡面不鏽鋼   大器聯合設計 / 鐘啓彰 曾任職於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大硯國際建築事務所。認為室內設計目的應超脫裝飾與傳統裝潢的認知,追求低限與收斂的設計思考。每一項目皆因使用者目的及環境背景不同產生差異進而使空間具備個性與自身的表情。以匯集多年業界陶冶累積的設計經驗和專業涵養,擅長梳理故事敘事與作品的契合度,並從業主真切的需求出發,注重空間體驗使作品具備細膩情感與靈氣。   資料及圖片提供」大器聯合設計 編輯」林靖諺

二三國際《霓白皚宅》堆疊輕盈場景

Interior 364

江子翠重劃區因鄰近江子翠捷運站站,具有高鐵、台鐵、客運以及捷運雙線五鐵共構的交通優勢,加上附近即是板橋最為熱鬧的文化路大道,過橋即可進入台北市區,所以除了擁有地域關係的板橋在地客,也成為許多新興購屋族的首選地區。 空間呈現現代俐落且予人明亮舒適的感受。 《霓白皚宅》即是一間位於江子翠重劃區的住宅,屋主當初就是看準此區規劃完善的交通、商業與生活機能,還有休閒活動以及公園綠地。為了不辜負地理優勢,屋主選擇購入高樓層,將水岸景觀盡收眼底。 高樓層不僅擁有水岸景觀,採光也很充足。 居住成員為一對夫妻與兩個兒女。設計總監說道,屋主為金融產業背景,多年來早已習慣汲汲營營的生活步調,所以希望家中的風格是現代俐落且予人明亮舒適的感受。 選用柔和色調帶出空間的輕盈感,用偏暖調的象牙白,讓淨白的視覺之中多了份溫潤觸感。 為了回應屋主對於家的嚮往,設計團隊選用柔和色調帶出空間的輕盈感,用偏暖調的象牙白,讓淨白的視覺之中多了份溫潤觸感;揉合了溫度的白色,不再是靜默無語的色彩,而是用溫暖的語彙堆疊出輕盈的質感。 儲藏室,滿足屋主的收納需求。 將機能藏於無形 電視牆從窗邊一路延伸至入口玄關,結合了電視、機櫃、收納、展示以及一座鋼琴。這龐大的量體不單是公共空間的視覺主體,更滿足了屋主一家人的生活場景、收納需求與休閒嗜好。 電視牆從窗邊一路延伸至入口玄關,結合了電視、機櫃、收納、展示以及一座鋼琴。 為了讓這面櫃體不顯得過於沈重,設計團隊利用脫開營造出懸浮感,底座搭配灰色的大理石材增添層次,鑿空的空間則置入石製層板作為展示櫃,在線條的切割與燈光的輔襯之下,讓整體更顯輕盈與柔和。 餐廚空間,是家人平時相聚的重要場域。 這面牆作為場域中表情最為豐富的立面,設計師藉由脫開、懸浮、切割等手法,在比例劃分的結構裡,除了弱化龐大量體,還將機能藏於無形,並滿足對於設計美學的追求。 廚房,半開放式的設計讓公共空間更顯寬敞。 廚房透過玻璃結合鍍鈦收邊的拉門與人造石中島吧檯,為餐廚場域創造出多種隔間變化。平時輕食料理或簡單用餐時,可以敞開拉門讓公共空間更顯開闊與寬敞;需要大火快炒時,則可以闔上拉門阻隔油煙。 廚房,玻璃結合鍍鈦收邊的拉門讓屋主可依使用需求變換空間。 用設計勾勒自我天地 私區一共規劃了三間臥室。主臥室延續公區予人的溫潤調性,沒有過多繁複的設計或是過於搶眼的色彩,用淡雅的色調營造靜謐且舒心的休憩氛圍。床尾的櫃體則呼應電視牆的設計,利用線條分割將機能藏於無形,讓視覺更顯乾淨與利落。 主臥室,用淡雅的色調營造靜謐且舒心的休憩氛圍。 主臥室,櫃體利用線條分割將機能藏於無形,讓視覺更顯乾淨與利落。 而在國外求學的孩子對於臥室空間的設計都非常有想法,所以設計總監將他們對於空間的想像與喜愛的色彩,透過設計具體呈現出來。女孩房以淡粉色為基調,床底選用粉色燈帶呼應床頭壁面的霓虹燈飾,展現美式少女的夢幻氛圍。 女孩房,以淡粉色為基調。 女孩房,床底選用粉色燈帶呼應床頭壁面的霓虹燈飾,展現美式少女的夢幻氛圍。 男孩房則以藍色為基底,除了在燈飾中置入幽幽的藍光,書桌牆面的烤漆玻璃也帶有淡淡的藍調,讓藍不會過於沈重,而是優雅的點綴著空間。 男孩房,以藍色為基底。 男孩房,在燈飾中置入幽幽的藍光,書桌牆面的烤漆玻璃也帶有淡淡的藍調。 設計總監認為,家應該是每個人最放鬆、自在且感到舒適的境地,所以他希望讓家回歸於最原始、最簡單的樣貌;在《霓白皚宅》中他摒棄複雜的材質、繽紛的色彩,透過線條與塊體的穿鑿交錯,找到機能與美學的平衡。 二三國際有限公司 / 張佑綸 温奕謙 陳俊翰 馬焌容 是一群對生活充滿熱情與想法,並在業界擁有十餘年設計經驗的專業設計團隊。「生活為主、風格為輔!第一,永遠留給客戶!」是團隊共同的信念!全心打造機能與美學趨近完美、平衡的空間作品。團隊可以被信任與受託負,總是能夠將客戶對於家的夢想與想像帶到真實的世界。 資料及圖片提供」二三國際有限公司 編輯」歐陽青昀

台北田徑場設計優化 打造智慧化運動場景

Interior 364

杭州亞運台灣選手的亮眼表現、台灣大賽重回天母棒球場的座無虛席、台北大巨蛋啟用的熱門開幕戰、台北馬拉松疫後參賽盛況等諸多賽事,足可見運動瘋迷全台,民眾的熱忱與喜愛,彰顯著對運動環境的重視與標準持續提高。為回應大眾需求,在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指導下,台灣設計研究院自2022年起,開啟與台北市政府體育局的合作,進行台北體育館的品牌與入口空間再設計,無論是空間或數位意象體驗,其改造成果皆廣受好評。   台北田徑場入口,空間導入設計、美感體驗與智慧永續,優化整體使用感受。 今年的台北體育園區改造,主要聚焦在優化民眾運動體驗,以及智慧化場域的基礎建置,樹立「結合設計導入、美感體驗與智慧永續」的典範,期待以最佳運動場館的姿態,迎接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盛事。 從建築到城市生活 台北田徑場是台北體育園區佔地最廣的場館,周邊300公尺的暖身場,擁有世界田徑總會WA(World Athletics)一級跑道認證,可容納2萬名觀眾,在國際上是極具規模的田徑場。然而,位於市中心熱點的優勢,卻因土地被高度使用,使場館被台北社教館、松山運動中心、台北體育館、台北小巨蛋等大量建築所包圍,遮蔽了原本開闊景觀與鮮明地景,弱化了整體形象與功能,宛若一顆隱藏在松山區的藍色寶石般失了光彩。   改造前定位不明瞭,場地廣闊的優勢被遮擋,視覺上略顯黯淡。 為讓台北田徑場的定位更清晰,首要任務是提升場館的功能服務,以與周邊社群相互交流、發展,因此台灣設計研究院與台北市體育局合作,攜手沛肯品牌視覺、彡苗空間實驗、大予創意、台達電子樓宇自動化解決方案事業部等團隊,一同重整場域機能,制定空間設計與整體指標規範,共創獨一無二的運動基地。   統一使用材料及色彩語彙,賦予空間整齊明亮的視覺感受。 台北田徑場建造初期被賦予諸多機能,後因2009年聽奧重建啟用,政府決定僅著重舉辦專業運動賽事,並於平日開放予市民使用。因此,設計團隊歸納出「練跑」與「國際級田徑跑道」的特色,並分析諸多運動場館視覺案例,從「型」與「象」的概念中取得平衡,以「松山區隱藏的寶石」與「市民能量的場域」為主軸,延伸台北田徑場的六角輪廓,形塑匯聚能量般的類寶石符號,並應用在不同場域的視覺形象系統、文字圖標,及各區指示標誌,塑造一致性視景,改善入口繁多、佔地廣大的雜亂感,具備園區聯外的完美門面。   以「台北田徑場」的六角框架為靈感,描畫類寶石符號,傳遞匯聚能量的意象。 讓設計優化使用體驗 由於台北田徑場的經營模式在國際上少見,不僅要面臨設施環境維護的困難,亦要考量各族群在使用上的需求。為找出優化方向,設計團隊透過近半個月的觀察,鎖定使用頻率高的市民機能,透過深度訪談與研究,根據人流熱點、場內旅程圖、使用不便處(場館資訊即時性、開閉館時間、賽事活動查找)、使用規範與周邊功能等面向,制定設計方案。 從田徑場ABCD入口聯外道路空間改善著手,運用智慧照明優化夜間光環境。 在綜合考量下,以人流大的四個入口節點為序幕,重整門面與必要功能,並加設數位面板建構資訊界面,藉藍芽感測技術,滿足便利性與互動感。而整體景觀則著重改造夜間美感照明,運用台達電智慧調光與科技,提供安全舒適的光源環境。   透過使用者研究,規劃民眾所需內容,開啟與數位的對話交流。 整合不同資訊流與設備裝置,將科技適宜且有感的導入。 另一方面,原先場館缺乏室內迎賓空間與形象接待大廳,因此設計團隊將原選手入口,轉換為呈現台北田徑場歷史沿革、場館資訊、重點賽事介紹、傑出運動員推廣空間等展示區,以加深眾人對場館的印象。希望透過巧妙的翻新手法,為場館帶來嶄新面貌,賦予民眾更多元的別樣體驗。 敞開大廳構築民眾記憶,同時設置推廣選手與活動數位內容的版面。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編輯」林靖諺

2024月津港燈節 在新視界看見鹽水魅力

Interior 364

2024月津港燈節1月27日正式啟燈,今年以「夢想將近.鹽水新視界」為主題,象徵著鹽水正逐漸向世界綻放美麗色彩,共規劃藝術燈區、巷弄燈區、徵件燈區、新創燈區,以及大眾廟鹽水車站光環境等五大展區。 2024月津港燈節主視覺。   台南鹽水,因地形略微彎曲,狀似新月,故稱月津,是台灣南部最古老的區鎮之一,300年前更與安平、鹿港並列台灣幾處最重要的貿易水路之一,故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俗諺,後因鹽水港淤積日趨嚴重,水路交通沒落而喪失了經濟優勢;爾後,因著蜂炮的傳統文化特色在台灣打響名聲,時至今日,絢麗的火光成為感謝神明的謝禮,也凝聚了當地民眾,成為鹽水在地每年的大型盛會。   隨著年輕藝術家返鄉而舉辦的第一年月津港燈節,透過藝術的型態將更多文化元素帶入常民生活,逐步構起屬於鹽水的特色與驕傲,歷經了社會的動盪、文化的轉型、傳統信仰的建構、新希望的注入,讓世界看見鹽水成了一顆被埋下的種子。 新創燈區。裝置藝術團隊404 N.F、聲音藝術家張欣語《聲鏡》。   十多年來,數十組海內外藝術家團隊藉由各種藝術表現,傳達對月津港的一份敬意,在月光搖曳的河面上、樹張斜影的河畔邊,共創出每年精彩可期的年度燈節盛事;許多藝術家由此打開知名度,紛紛登上國際舞台。台南鹽水,在世界中開啟了新「視」界,走出屬於自己的步調,逐漸向夢想靠近。 徵件燈區。林建志《銀河旅人之夜》。   新希望的花火,是鹽水的祈望。承襲過往的文化,再藉由藝術、音樂等形式,將更多新穎元素注入生活,使人們利用嶄新角度欣賞和理解這片土地的豐富歷史,刻劃屬於鹽水的深度,成為身心靈得以棲息的場所。月津港燈節的光芒也在世界中閃耀,呈現在地文化特色,讓燈節成了鹽水驕傲的品牌。 徵件燈區。鄭兆麟《無限波》。   藝術燈區精彩作品 負責藝術燈區策展的都市藝術工作室表示,藝術燈區分為三大子題:以暖色的紅、黃光源為主的「新希望的月光花火」、繽紛色彩的「光影交錯的期待」以及藍、紫冷色調的「科技的光流脈動」,共計23件作品。 月津港親水公園作為藝術燈區的主要展區。    新希望的月光花火  都市藝術工作室:綻放。新視界 鹽水映照的不僅是人造與天造之光,更是人們對於土地熱愛與希望的嚮往,在月津港燈節裡,一代又一代的作品在這裡埋下希望的種子,透過月港,逐步綻放。   都市藝術工作室:竹夢 環環相扣的竹編象徵人與自然和物質之間的交錯與排列。暖黃色的燈以和諧的色調,代表著彼此之間共存的生活意義,在新視界中夢想被溫柔的包覆。   王志文:新鮮現撈 貓咪以潛伏的方式蹲坐在浮台之上,眼睛注視著前方水面下的小魚,配合右腳伸出的貓掌,讓主角貓和水中魚形成緊張的狩獵關係。   蔡昕默:神隱的線條 透過冷光線的巧妙運用,呈現出樹木的輪廓與線條,象徵著生命的流動與網絡。藝術家將大自然的元素轉化為作品靈感,勾勒出神秘而迷人的圖像。   都市藝術工作室:新視界的花園 作品由冷光線製作,以民眾參與的互動方式建構而成,希望藉由作品帶出在地民眾與鹽水之間的關係,構築這座城市的奇幻想像。   陳浚豪:夢的迴旋曲式 「翻紙花」是昔日傳統紙製工藝品,具有豐富的翻疊、轉動的造型效果。藝術家試圖改造這樣傳統的技藝,在約十米的腹地,構建出圓形的空間場域,利用量化方式創造嶄新的複數性視覺感。   步里赫森:月獸 把對月光的記憶擬態具現為幻想生物,從體內透出的錯落光斑流動變化,作為能源媒介與之相互了解,同一時間也能讓觀者與自身對話。   陳昱榮:鎏光 燈光流動映照出裝置本身曲面的色彩變化,作為光影流轉與反射的介質,透過幻彩膜的色彩折射,產生不同光影流轉的視覺效果。   森岡厚次 & 京都藝術大學:錦鯉 錦鯉是日本傳統的動物,也被稱為「游動的寶石」。牠們在水裡悠游創造出細膩漣漪,藝術家團隊將這些漣漪不斷變化的樣貌視為新視界的可能與變遷跡象,期待可以與鹽水進行新的交流。   蔡宜婷:微光曳曳 以馬達連動線性鋼材使其搖擺晃動,呈現光球活動的韻律變化,輕柔地搖曳彷彿是大自然的微笑,使人宛如置身於夢幻和寧靜的世界,感受著生命的脈動。 禹禹藝術工作室:內聚之光 作品在水面上浮起微微的圓,如同表面張力水分子的連結,呈現一種內斂卻又蘊含飽滿能量的狀態;漫射的光波是無數的相遇與相別,就像港灣中的水流將持續陪伴,創造新的視界。    光影交錯的期待  丁建中:FLIP-伴月 以夜光塗料發光的鐵件風動裝置為基礎,構想由八掌溪水路自橋南老街、鹽水八角樓再到月津港的昔日歷史,帶著風吹動過的痕跡脈絡,吹撫月港百年的繁榮。   凡京設計:平行之門 如果有道門,它開啟了與另一個平行時空的連結,那會是什麼模樣?藝術家希望邀請觀者在有限的時間裡,探索你所嚮往的理想生活境界,無論何時、何地。   郭嘉羚:雲的影子 雲的形象是一個介質,作品透過雲的輪廓、水波、光的疊合,試著呈現雲的消散與移動,隨著水波搖曳波動,在夜裡安靜地發光。   許巽翔 x Nathalie Gebert Creator:Nightscape Radiation 作品透過光的折射、反射和容器中不斷重新排列組合的玻璃珠,產生多變且豐富的光線變化,賦予了光線新的特質和特徵。   謝佑承:WindDots 受到環境和數位界面的啟發,藝術家將月津橋解構成逐漸變化的光簾,透過無數像 素的微小點,重新塑造空間的深度,探索風中色彩的微妙變化。   林晉弘:龍的鱗片 時逢龍年,藝術家製作與龍有關的主題。想像龍巨大而神秘的形象之後,覺得針對祂經過後留下的獸跡著手會是個有趣的角度,於是製作了浮在水上的龍鱗。    科技的光流脈動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沙盒再造計劃(月津版) 《沙盒再造計劃》探討人類與數位世界的依存關係。結合視覺藝術和聲音設計,創造出模糊了現實與虛擬世界的數位體驗;嘗試展現人類文明的發展和與科技的共存關係,是對科技進步的反思,也是對未來生活方式的探討。   盂施甫:相聚 作品是一件風動裝置構建的藝術裝置。由象徵自由、變動和生命流動的風,與代表持續、穩定和生命滋養的河交織交融,為月津港創造一種獨特的動態美感。   有用主張:彼端 每個人其實都是打開這個世界可能性的一把鑰匙。《彼端》轉化了鑰匙孔意象,結合燈光,讓懸空而立的裝置在環境場景下,彷彿透露出另一端未知世界的光芒,創造極具想像力的奇幻光景,也象徵鹽水邁向嶄新的視界。   廖建忠:春之螢 夜晚的湖面上,綠光點點,像是成群的螢火蟲般飛舞著。   周代焌:合理有光 概念源自於水下的世界,作品下方有著擬人化的呼吸光源,好似這條河在呼吸一般起伏,也透過著河裡光源的起伏,暗示著水下的世界充滿著無限生機。   大聲光電:空間劇場#5-古月號 作品創作的場域位於古月橋,是連結燈節與鹽水的重要入口之一。藝術團隊將投射燈架設於橋拱的中央,向兩岸發射光束,彷彿飛行器的機翼,再搭配為現地創作的獨特聲響創作,引領鹽水在新視界中自由遨遊。   2024月津港燈節 日期」2024年1月27日至3月3日 地點」台南鹽水月津港、鹽水歷史街區     資料及圖片提供」都市藝術工作室 撰文」陳映蓁

2024愛馬仕春夏家居新品

Interior 364

2024愛馬仕春夏新品發表。 愛馬仕Hermès發表2024春夏配件,新一季家居新品延續品牌重視藝術與工藝精神之理念,不乏有與藝術家合作之系列創作,製作或細節融入傳統工藝,饒富溫度與故事性。   2024愛馬仕春夏新品發表。 家居新品輪廓簡約,外觀多呈現低彩豐富的色調混搭,並針對日常使用提供豐富圖樣與尺寸選擇,十分容易互搭並用。畫面主題不乏馬術、運動、24等相關元素,呼應即將迎來的2024巴黎奧運,亦紀念愛馬仕巴黎福寶大道24號總店重新開幕一百周年,讓這些作品更具收藏與紀念意義。     Saut Hermès手繪漆木置物盒   Saut Hermès手繪漆木置物盒。   Saut Hermès手繪漆木置物盒。   Saut Hermès手繪漆木置物盒。   此系列手繪漆木置物盒重新詮釋Saut Hermès茶具的插畫圖案。原版插畫是由法國插畫家Jochen Gerner使用氈尖筆繪製,結合具象與抽象圖案,呈現賽場上可見的馬具或競賽道具,向在巴黎舉行的「跳躍的愛馬仕」馬術障礙賽賽事致敬。       H Riviera提花織羊毛與喀什米爾羊絨混紡靠枕 H Riviera提花織羊毛與喀什米爾羊絨混紡靠枕。 質地紥實的喀什米爾羊絨混紡製成,表材觸感柔軟舒適,幾何構圖配以品牌標誌色彩十分醒目,是坐椅上美麗且實用的物件。       Saut Hermès手繪漆木茶葉罐 Saut Hermès手繪漆木茶葉罐。 Saut Hermès手繪漆木茶葉罐。 Saut Hermès手繪漆木茶葉罐。 此系列手繪漆木罐詮釋法國插畫家Jochen Gerner所設計的Saut Hermès茶具的插畫圖案。罐身觸感細緻,盒蓋能緊密貼合罐體,可以完好保存茶葉或點心,有多種色彩與抽象繪圖,單看別有意趣,將它們齊同擺置也是賞心悅目的一景。        Objets du Faubourg提花織美麗諾羊毛與喀什米爾羊絨混紡毛毯 Objets du Faubourg提花織美麗諾羊毛與喀什米爾羊絨混紡毛毯。 毯面的九宮格構圖每格都有主題,整體畫面讓人聯想到貼紙簿,是義大利藝術家Gianpaolo Pagni的創作靈感來源。每格圖案以「三重斜紋」提花編織製成,細觀可見紋理層次豐富,生動重現出原始設計的鮮豔色彩。       Hermès Bricole手工刺繡喀什米爾羊絨毛毯 Hermès Bricole手工刺繡喀什米爾羊絨毛毯。 法國平面設計師Fanette Mellier結合手工刺繡「bricolage」拼貼藝術,拼出Hermès Paris字母,毯面呈現馬鞍雙針縫、鎖頭、馬鞭、馬蹄鐵等經典元素,細節上可見立體刺繡與玻璃細珠,令畫面顯得生動豐富且引人入勝。     Soleil d’Hermès瓷器花瓶 Soleil d’Hermès瓷器花瓶。 棕櫚葉圖紋出自插畫家Arielle de Brichambaut之手,白色陶瓷相襯亮黃色彩,表達向溫暖陽光致敬的設計理念。     Crazy H手工編織喀什米爾羊絨毛毯 Crazy H手工編織喀什米爾羊絨毛毯。 豐富絢麗的構圖是藝術家Tristan Bonnemain從包浩斯編織工藝汲取靈感,創作出的抽象畫面。製作過程極為講究,先以手工編織和染製近200片喀什米爾羊絨布片,再縫上喀什米爾羊絨薄紗底布,在在體現珍稀工藝。       Jumping H橡木托盤 Jumping H大托盤,橡木與Evercolor小牛皮材質。 厚實橡木製成,表材可見優美的木紋紋理,圓柱型手把包覆牛皮,不僅增加止滑、提升觸感舒適,皮革收邊亦體現出品牌工藝。 “Jumping H”小托盤橡木與 Swift 小牛皮材質。   資料及圖片提供」愛馬仕Hermès 採訪」Sumile  

《建築為何是這樣:藤森照信建築史的解題(2版)》

Interior 364

1946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的藤森照信是一位建築家、建築史家,專攻日本近現代建築史。藤森照信獨特的「藤森流」文筆,讓讀者在他幽默詼諧的帶領下,即使是建築難題也豁然開朗。 我要抽書!即刻前往>>> 《建築為何是這樣:藤森照信建築史的解題(2版)》 現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工學院大學特任教授以及江戶東京博物館館長的他,除了建築作品、論文論述,還有多部建築史、建築偵探以及建築設計的相關著作,其中《日本近代建築》(五南)為日本近代建築史經典之作,《建築偵探冒險.東京篇》獲三得利學藝賞肯定。其他還有《藤森照信之原.現代建築再見》全三冊、《人類與建築的歷史》、《天下無雙的建築學入門》(暖暖書屋)、《藤森照信論建築:建築是什麼》(遠流)、《建築偵探放浪記:順風隨心的建築探訪》(遠流)等暢銷書籍,備受讀者推崇。 藤森照信再度發掘建築史魅力,藉《建築為何是這樣:藤森照信建築史的解題(2版)》展現建築史深度的最佳讀本。用他累積多年的觀察與考證,以簡單易懂的敘事性方式、引人入勝的導引,帶領讀者深入思考「建築是什麼」,並發現「人類與建築」之間的緊密關係。 關於建築,您曾想過這些問題嗎:人類最初的建築是什麼?日本和洋併置式的住宅樣式是怎麼產生的? 起居室如何打敗其他空間成為整個家的重心?最原始的基督教堂為何是圓的?種種問題,藤森照信都將透過回歸建築的「歷史」研究與探索,來為讀者一一解答。  “建築物與地面接觸的那一點的設計,決定了建築是否真實存在於那裡。”–藤森照信  1974年,藤森照信與堀勇良等人結成建築偵探團,與日本各地的研究者共同調查地方殘存的西洋建築。1986年與赤瀨川原平、南伸坊等人組成「路上觀察學會」。1998年,以日本近代都市.建築史的研究(「明治的東京計畫」以及「日本近代建築」)榮獲日本建築學會獎論文獎。近年來他的創作重心為茶室建築、或小巧具童趣、或充滿實驗性的創作,展現了人與自然、土地的親密連結。 此書是藤森照信走遍世界建築遺址,博覽東西方建築群,遍訪職人匠師與建築家,經歷各樣建築創作之後,以其獨特的觀察、考證與觀點,對東西建築展開無盡提問,無限挖掘建築的魅力與深邃歷史,並提出重要的歷史議題與理解建築的方法。透過簡單易懂的敘事方式、引人入勝的解說,繁體中文版還特別增加圖片,讓讀者能更輕鬆理解內容話題,逐步帶領讀者深入思考「建築的意義」。 精彩內容搶先看 建築之所以為建築 地面生成建築物的實在感,使得建築成為建築。 建築物與地面接觸的那一點的設計,決定了建築是否真實存在於那裡。 建築是人所建造的,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是人所建造的,所以有好有壞,也有應該要表現什麼的問題。但因為是人造的,就像在繪畫或雕刻上表現自我實踐的完成性一樣,建築也有這樣的情形,所以基本上要讓人可以安心觀賞。有問題的話,都是在這之前發生的。 建築並不能像繪畫或是雕刻那樣,在工作室裡面創作之後,在某個地方的展覽會上展示。因為是人所造的緣故,應該是自我實踐完成的建築,卻不能隨意放置在哪裡,一定要放置在地球上某一個特定的地方,而且也只能建造在那一個地方。與繪畫或是雕刻不同,這是因為所謂的建築與廣大的大地,以及特定的某一地點,是不可分離地連結在一起。 這樣一講,當然會感到驚慌失措。對我而言,進入建築這一行將近二十年,只活在建築史研究的生活當中,所以不曾刻意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建築物蓋在敷地上,到底哪裡有問題啊?在土地上做基礎,在基礎上設基座,在上面豎起柱子和牆壁成為建築,這樣到底哪個地方會有值得思考的議題呢? 但現在不同了。就像空氣或重力那樣,原本是一般人所不太意識到的事情,而我卻察覺到了。在土地上乘放基礎與基座的這一點,就是在土地與建築物接觸的這一點上,產生了決定性的議題。 至於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發覺的,我仍然記憶鮮明。這是一九九一年三月的事情。那時我最初設計的茅野市神長官守矢史料館的建築工程剛完成,敷地內的植栽也種完了,只等之後開幕期間的某個週日,我到了工地現場,在沒有旁人的敷地稍遠處,眺望著如預期蓋起來的處女作。雖然是在那之前已經看過好幾次的景象,不知為何那時背脊突然閃過「不可以!」的感覺。那是從事建築偵探二十幾年期間,我從未體會過的感覺。在眼前矗立的並不是真正的建築。感覺就只是做得很好的模型,被放大到實體大小而已。 長野縣茅野市神長宮守矢史料館,1991年。 把接近恐怖的心情暫時放下之後,我不停凝視,然後思考。我在認真的時候一直都是這樣的,眺望與思考,可以在片刻將混亂混雜發生的原因釐清。建造得像倉庫那部分的土牆立起來的地方,是呈現淺淺的帶狀凹陷,因為這樣產生陰影,使得土牆和地面之間看起來像被切開來的樣子。那或許是視覺上模型化的原因吧。如果你家是木造的話,希望你走出去確認一下。在混凝土的基礎上,牆壁應該是垂直立起來的,但牆壁的部分一定會從基礎往外側突出數公分。我的處女作就是採取了相同突出的做法,因而生出陰影,損及上面的建築物與下面的地面之間的親和性、連續性。這麼一想,立刻拿起鏟子,把土堆到基座的周圍,消除陰影,回到原來的位置眺望,實物大的模型立刻就實物化了,建築物看起來是從地面矗立起來的。 分辨建築與模型的地方,並不在建築物本身的做法,而是建築物與地面的關係。地面生成建築物的實在感,使得建築成為建築。建築物與地面接觸的那一點的設計,決定了建築是否真實存在於那裡。 雖然發現了建築與地面關係的秘密,那麼,不管是觀看周遭的人也好,回顧過去也好,想不起來有任何論述這樣問題的先例。當然,「應該先研究地形而後建造建築,必須配合周邊的自然環境來配置。因為在大地上有該地固有的地靈。」如此的論述,在近十幾年的建築界屢見不鮮,像我這樣開始從事設計,也只能做到這樣地步的人是無須論述的,我一直以來都避免捲入這樣論述的圈圈裡。就像建築蓋在敷地上說不定是真有地靈的想法那樣,如果說裝模作樣的話,對於我這個裡面住著地靈的人而言,或更誇張說的話,對於「擁有內在地靈」之身的我而言,問題是或許有寄宿在地上的地靈(在歐美據說是稱為Genius Loci),與人類建造的建築物有關係,那麼呈現這樣關係的設計重點到底在哪裡?只要這件事情不弄清楚,建築物作為物質,對於只有能力為它創造形式的建築家而言,實在是困惑的事情。 看看周遭都只有場所精神(Genius Loci)論,毫無具體而重要的設計批判。依照「如果不具體就形同沒有」的建築憲法來判斷的話,在我發覺的「建築與地面的接點才是重要」的論說上,它的創新性與重要性兩件事情,希望得到讀者諸賢的認同。那麼,儘管可以隨興地說先說先贏,還是希望和至今的名建築與建築大師做完全的切割。一般讀者不知道的事情也許不少,但請暫時忍耐一下。 首先,先從柯比意大師開始。在二十世紀建築界鼎鼎有名,也是日本的上野國立西洋美術館的設計者。嫡系弟子眾多,如果說戰後日本的建築是以柯比意為軸心,由前川國男(嫡系弟子)、坂倉準三(同上)、吉阪隆正(同上),然後是丹下健三(二代弟子)所開展出來的話,這個說法是不會有錯的。 說到柯比意最初的名作,當推在巴黎近郊一九二九年落成的薩伏伊別墅,這建築真糟糕。對建築與地面論而言是最壞的範本,在地面上居然可以蓋成這樣,真是欺騙當時注目世界建築的年輕人,聲稱什麼底層挑高(pilotis),什麼空中花園來的。雖然說是庭園,不過是在屋頂上不在場證明式的種上點點綠意而已吧。說到底層挑高對外開放的獨立柱與它的空間,被塗白細細的圓柱,說來就像火柴棒,或者從比例來說就像紙捲香菸並排在一起,彷彿與地面的關係就是「無意識」的。他年輕的時候因為見到帕德嫩神殿,而放棄當畫家,轉而想當個建築家,這些好像只是說來好聽的。一生一次想批判柯比意的話,什麼話都會泉湧出來的,就先到此為止。不好意思的是,對於三十多年前讀到的唯一喜愛的法語著作而全部讀完的《邁向建築(VERS UNE ARCHITECTURE)》作者,真是對不起。 巴黎近郊薩伏伊別墅,1929年。 包浩斯的葛羅培斯又是如何呢?以白色的箱子與連續的大片落地玻璃窗而留名青史,但若看到代表作的包浩斯校舍的話,只有一樓的部分不是白色的,僅用灰色的水泥粉刷結束,也不用連續窗而顯露出柱型,而且比二樓以上的部分還退縮進去(正確地說應該是二樓以上比一樓還凸出去)。這彷彿是我在此文最初的地方所舉的惡例,和日本普通木造住宅的基礎一樣不是嗎? 成為柯比意與葛羅培斯的白色箱型住宅根源的是,一九二四年荷蘭風格派(De Stijl,蒙德里安也是它的成員之一)運動的里特費爾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著手設計的施洛德住宅(Schröder House),感覺上卻像是只是堆積在地面上的白色積木那樣。 引領一九二○至一九三○年代的白色箱子加上大玻璃的現代建築,概括來說是毫無例外的,在建築與地面的接觸點上是毫不在乎的。葛羅培斯也好,柯比意也好,主張二十世紀是科學技術的時代,摸索著符合那個時代的合理的、機能的,並且是國際性的建築表現是理所當然的。和地面、場所也好,和血肉、大地也好的關係,離科學技術時代的精神也太遠了,執著於各個土地也無法成為國際性,當時大家都是這麼想的。 柯比意與葛羅培斯的白色箱型住宅的根源,施洛德住宅,1924年。 在引領一九二○、一九三○年代的建築家當中,最早脫離白色箱型建築的是一九三○年代初期的柯比意。果不其然,我們的柯比意大師是與帕德嫩神殿相遇之後而才走上建築這條路的。把無論到什麼時候都無法察覺地面與大地的重要性的葛羅培斯丟在背後,開始轉而注意到建築腳下,注目到大地這重點。 對於大地的愛,對他而言,正確地說應該是對地中海大地的愛,是託付在兩件事情上的。一個是清水混凝土的外表,另一個是pilotis柱腳的新形式。 首先從清水混凝土開始。在一九三二年的瑞士學生會館,柯比意開始使用清水混凝土,強而有力的混凝土牆不再被白色的灰泥包覆而顯現出來。爾後,變成一味的使用清水混凝土了,為何如此?令人意外的,他並未正式而理論性的做過說明。柯比意在曾和包浩斯聯手的純粹主義(Purism)時期是那樣的雄辯,對於對立的保守勢力的古典主義陣營,甚至喊出自己是「建築十字軍」的口號,為何在脫離純粹主義之後,創造出從今天的觀點看來只有柯比意才做得出來的無數傑作。而進入人生後半段之後,凌厲的口舌卻變得穩重了。所謂知者不言,言者無知。 他在清水混凝土上看到了什麼,推測這件事情的線索,同樣存在於瑞士學生會館的牆上。在混凝土的牆壁中,堆砌嵌入著被切割而肌理粗糙的自然石塊。雖然未確認這些石塊的產地,卻是常見於意大利等地混著土色的大理石。在清水混凝土中置入等同於大地碎片的自然石材,推測他所注目是和這些相通的東西,應該是不會錯的吧。 接下來關於pilotis的形式。瑞士學生會館的pilotis支柱,放棄了在這之前慣用的細柱變成粗厚的,在建築中間化為一排並列的壁柱,但在形狀上垂直還是不變的。清水混凝土的壁柱強而有力,支撐著上層的地板。開始意識到建築的腳下一定是沒錯的,但符合這樣意識的形式還沒產生。發明並展現出任何人看了都會想模仿的造型的當然是柯比意,只是必須等到那個時候的到來。要等到戰後,一九五二年的集合住宅馬賽公寓(L'unité d'habitation de Marseille)。 在馬賽公寓,柯比意將厚重壁柱的下方收束變小,做成逆三角形。彷彿是楔子擊入大地一樣。眺望的人的視線,也沿著倒三角形的形狀往下,就那樣順勢被吸入地裡頭。二十世紀的科學技術所造就的鋼筋混凝土技術,被完全的使用,而且是嵌入大地與它成為一體化的形式。看到如此的展現,不禁自己撫胸放心,幸好不是與他生在同一時代。 以上是在現代主義的建築之中,關於在歐洲的大地如何被發現過程的素描。 馬賽公寓,1952年。下方收束變小的逆三角形厚重壁柱,彷彿是楔子擊入大地一樣。 那麼,在日本又是如何呢?因為一位在日本的美國建築家而意外的大地很早就被發現。如同在第四章的清水混凝土所述說的那樣,安東尼‧雷蒙是在全世界上最早言明「清水混凝土是大地的一部分」的人。 接續雷蒙的是丹下健三,他在一九三八年的畢業設計上,嘗試使用了學自瑞士學生會館的自然石壁,又在戰後的一九五二年他的出世作品「廣島和平中心」,實現了他在馬賽公寓施工期間參觀時感銘深受的楔形壁柱。更進一步的是柯比意的愛徒吉阪隆正,將他在馬賽公寓施工現場工作時體驗身受的逆三角形,採用在一九六五年的大學研修中心(Inter-University Seminar House)本館的整體造型上。 為了將大地與建築結合而構思出來的清水混凝土造的逆三角形,由丹下健三與吉阪隆正繼承,而在日本也得以實現。 爾後,雖然同樣作法的人不再出現,但有意識地認為建築與大地的關係是美好的建築家雖少,卻細涓長流而脈脈相承,直到今日。 近年來,生態保育派的建築家開始探尋大地與建築的關係,但他們除了一部分人之外,概括而言,不知為何對設計的關心薄弱,缺乏具體形式的觀察力與創造力。 丹下健三的廣島和平中心,1952年。 那麼,目擊柯比意回歸到大地的葛羅培斯或是密斯的所謂「包浩斯派建築家」的反應如何呢?二人被「血與大地」的納粹追殺而來到美國,成為戰後美國建築界的中心人物,但對於大地的覺醒終究是沒有的。 數年前才過世,被稱為美國最後的建築大師的路易斯康,在日本頗有人氣,也是以清水混凝土的作手著稱,確實洋溢著獨創的造型,但映在我眼中的只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建築基腳的作法,可以說看得出來他在建築與大地間接點上作法的迷惘,或許也可以說他缺乏應該如何設計的原理。與建築物上部明確的設計相較,這地方過於軟弱而曖昧。 葛羅培斯與路易斯康都是猶太人,也許因此缺乏對大地的意識也說不定。此外,在近代的建築大師之中,從大地吸取養分而確立自己作風的柯比意、萊特與高第,任何一位都是與土地密切連著的。 資料及圖片提供」遠流出版 編輯」歐陽青昀

建築大師Gio Ponti 雋永家具之選

Interior 364

Molteni&C展間,將經典之作融入當代空間。   對於設計迷來說,擁有經典作品向來是收藏譜中的必列選項,經典作品不僅象徵創作年代的文化與價值觀,標誌了設計者的美學內涵,更不乏提出新工藝與新思維,成為當時的象徵之作。然而,歷經悠長的時代歲月,許多經典作品僅能在拍賣市場上覓得,保存與修復狀況不一,收藏緣份全憑機運。幸而,許多重要家具品牌珍惜經典之作的文化底蘊與獨特價值,將其復刻再現,讓優秀作品能結合當今工藝重現於市場,為大師作品賦予新生,讓設計迷得以收藏。   其中,義大利Molteni&C於2012年與Gio Ponti Archives和建築師Gio Ponti的後代合作,攜手推出「Gio Ponti Collection」,把品牌博物館裡的經典之作復刻再現,向這位偉大建築師致敬。     Gio Ponti家具作品線條洗練優美,能相融古典或現代風格空間。   Gio Ponti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作品貫徹理性主義與簡約風格,同時蘊含了悠閒不羈的義式自由個性,其家具線條洗練優美,巧藏別致細節,不僅易於融入當代雅居,也能相融古典或現代風格空間。「Gio Ponti Collection」系列,是自Molteni&C品牌博物館中梳理資料,透過研究、品鑑,從中精挑選項,重製Gio Ponti為私人住宅、特別專案或小量生產的歷史性物品,不僅設計感與故事性並俱,更別具收藏意義。其中,有三件作品集雋永、舒適與實用於一身,值得收藏。        D.154.2扶手椅 Gio Ponti家具作品D.154.2。 D.154.2是Gio Ponti於1953年所設計的作品,原為他在委內瑞拉卡拉卡斯設計私人別墅Villa Planchart的其中一項客製家具。 Gio Ponti家具作品D.154.2。 D.154.2擁有柔美輪廓,外觀靈感來自Gio Ponti拉丁美洲的旅程經驗,擁有堅固且舒適的包覆式外殼及柔軟襯墊,曲線俐落地平衡了剛柔元素,整體線條慵懶亦不失優雅。 Gio Ponti家具作品D.154.2。 D.154.2扶手椅外殼線條像似抽象的心型,也像是元寶,諸多美好意義的聯想,讓它獲得許多藏家鍾情,作為訴情或祝福的暗語,也是Molteni & C的標誌之作。這件單椅在2016年榮獲Wallpaper Design Award。       D.151.4 扶手椅 Gio Ponti家具作品D.151.4。 D.151.4體現出Gio Ponti對航海家具的熱情,在戰後的1949年至1951年間,他曾經參與多艘遊輪的翻新或全新建造,並為其設計這款休閒椅。 Gio Ponti家具作品D.151.4。 最初為客輪設計的坐椅,擁有低椅身與高背、扶手,環繞型框架能把人擁抱其中,享受安穩舒適的包覆感,滿足久座亦舒適的人體工學。 Gio Ponti家具作品D.151.4。 D.151.4扶手椅結構上特意讓椅面與扶手、椅背略作脫開,避免縫隙卡住硬幣,是體貼旅人的設計小細節。除了面料觸感舒適,實木椅腳包覆黃銅更使整體倍增優雅且實用,流露出時尚感與奢華氣息,現今作為書房、會客室、更衣室、雪茄房、橋牌室用椅都十分適合。         ROUND D.154.5扶手椅 Gio Ponti家具作品D.154.5。 二戰後的50年代是Gio Ponti家具設計的轉折點,此一時期的作品特色偏重於融合機能與美學,為家具賦予新意。 Gio Ponti家具作品D.154.5。 ROUND D.154.5扶手椅當時即以圓形打破傳統家具輪廓,憑藉獨特造型與結構線條令人驚豔。 Gio Ponti家具作品D.154.5。 D.154.5 採用Vipla仿皮創新面料與防滑金屬椅腳,結構上展現60年代意喻開創未來的Space Age特色,當時的前衛感與圓弧線條,縱然迄今已有近70年歷史,依然顯得時髦有型,充分體驗大師Gio Ponti領先時代的不凡視角。    資料及圖片提供」Molteni&C 採訪」Sumile  

The Midnight Club 隱於都市的神祕酒吧

Interior 364

夜幕降臨、星月交輝,忙碌的上班族踏著輕快的步伐,在燈火闌珊的都市街道中來往穿梭,相談甚歡的人們、嚴肅疲憊的耳語,在繁雜的腳步聲中,或攜手、或獨身地尋找著放鬆據點,而位於東區的一間神祕酒吧悠然而至,不僅乘載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更可從中細品看似日常而絢爛的人生故事,提供一處悠閒愜意的消遣場所。 幽靜的光從窗景細膩穿透,營造神秘氣氛,引路人好奇駐足。   保留建築原有牆面,搭配燈光從下往上倒映出斑駁紋理,構畫老屋憶景。 The Midnight Club是間結合了懷舊與新潮的午夜酒吧,由於建築屋齡近40年,因此設計師決定保留原有斑駁感,嘗試從中注入嶄新語彙,構築極具老屋特色的流行新店。為滿足業主喜好,此作以工業風為主軸,將斑駁交錯的樑柱自然裸露,其牆面因侵蝕而留有的斑斑裂痕,如塗上一抹時間焦痕,訴說著一則又一則故事,呈現空間所蘊含的舊時景致。另外,為讓新元素與舊場景和諧相融,主要選用黑鐵、木絲水泥板、水泥地等材質,以其易銹蝕、稍微磨損的特點,隨時間流逝表現最原始的自然風貌。 空間色彩主要以深色調鋪陳,搭配暖黃光影營造午夜氛圍。 星月相映 與夜共舞 遵循空間脈絡,入口門片以黑鐵件構畫框景,佐以網狀玻璃營塑工業感。緩步而入,為更加突顯舊牆所富有的紋理質感,透過光影照映出牆面龜裂細紋,並添入現代語彙,勾勒舊物翻新之姿。整體布局主要分為動靜兩區,動區一樓藉隱約透出的燈光,倒映出交錯人影,構建熱鬧的神祕之景,引人駐足觀望。 入口門片由網狀玻璃與黑鐵件構組而成,勾勒出些許工業氣息。 作為空間亮點的吧台,酒櫃背牆以原有樑柱為中心,左側鋪設黑鐵顯其斑剝花紋,與右側舊牆相呼應,特別的是,為使新語彙與之相融,施作過程中,設計師將左側鐵件牆留置兩至三星期,經氧化後再塗上保護漆,呈現更加自然的磨損感,描繪一致性視景。 具色彩感的酒櫃牆以中央樑柱為中心,左牆鋪設黑鐵與右牆原始面和諧相融。 為契合店名「The Midnight Club」,在吧台上方裝飾以紗窗構組而成的星雲,以其柔軟性形塑輪廓,搭配吊燈營造午夜氛圍,並藉金屬網透出的隱隱光點,描畫彷若星空般的景象,讓人們無論身處何時,當沉浸在昏暗神秘的情境中,皆如接近午夜般地悠然閒適,打造不受外界影響、別有洞天的放鬆場所。 以紗窗的柔軟性質描繪星雲輪廓,佐以圓形燈飾呈現漫天夜空感。 動靜皆宜 由於業主在客源的定義上較廣泛,因此除了布置恬然小酌的悠閒場景,在二樓亦安排了寧靜柔和的餐酒館氛圍,透過舊牆的保留,表現其細膩裂紋以突顯懷舊風韻,並減少在裝修上的施作,圍塑素雅的視覺效果,同時滿足投影幕牆需求,藉間接光映烘托舊有場景,勾勒些許潮流韻致。 純粹素淨的二樓圍塑寧靜氛圍,細心規劃燈光引導視線;細看水泥地坪可見舊時留下痕跡。 另一方面,看似簡約大方的工業風中,設計師注入了許多巧思,為呼應主題午夜感,主要照明皆由下向上暈染,如夜晚的城市街景,漆黑暮色襯托著點點光景;為改善狹長格局所造成的擁擠感,設計師規劃燈光路徑,引導整體視線、放大空間感受。 樓梯第一階利用玻璃磚增添亮度作提醒之用,並保留玻璃裂紋與空間相呼應。 在機能上,考量顧客安全,樓梯第一階利用玻璃磚,搭配燈光顯其瑩透感,如發光體般提醒著酒酣耳熱的人們,兼具美感與功能性,設計師表示,起初因擔心具現代感的質地與空間不符,所以特別採用看似陳舊且留有磨損痕跡的玻璃磚,展現舊物故景。 為改善狹長格局的擁擠感,細心規劃照明路徑,放大整體視覺效果。 全作將空間設計與環境融合、形為一體,軟裝也與之配合以深色為主調,讓整體視覺聚焦在唯一彩色面吧台區,讓顧客進入場域,即能感受老屋的醇厚與流行的新潮所交織而成的午夜景致。 The Midnight Club平面圖。 The Midnight Club 設 計 者」隱作設計 / 鄭安志 廖圃陞 攝 影 者」Dayform Studio 空間性質」酒吧 主要材料」黑鐵、大理石、木絲水泥板 面    積」一樓:20坪、二樓:20坪   隱作設計 / 鄭安志 隱作設計創辦人經過台灣及上海多年豐富的行業經驗,積累了廣泛的空間設計項目,包括酒店、辦公室、住宅、餐廳、展覽室和醫療設施,才於2019年成立於台灣,這就是為什麼團隊對一個人在不同時間點的需求和問題擁有獨特的洞察力。團隊認為設計應該是生活中問題的答案以及使用者需求的轉譯,擅長從用理性的思維從空間中的問題找到答案,用感性的對話理解使用者最貼切的需求,回歸使用者需求及空間問題的整合,規劃出最貼近使用者需求的空間。   資料及圖片提供」隱作設計 採訪」林靖諺

T22北投宴暨綠色農場見學改造-推動在地綠色循環經濟

Interior 364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共同推出的「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2021年起以設計角度切入北投「都市農業」的發展瓶頸,以打造北投療癒系產業鏈為初衷,串連在地業者合作推廣地域品牌「北投宴(Grand Beitou)」。 T22北投宴暨綠色農場見學改造活動現場。   2023新一年度的「T22北投精緻型綠色農場見學改造」計畫,邀請CNFlower創辦人凌宗湧、Flavor風格美食指南創辦人暨執行長吳威賦、島內散步執行長邱翊與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代表陳浩宇擔任顧問團隊;與隨野家、二崎生態休閒農場、大梯田花卉生態農園,聯手設計品牌曲墨建築師事務所、雙好2byWu&Chen以及兩個八月biaugust Creation Office,從品牌經營、體驗設計、通路循環等多方角度切入「農場見學改造」,打造精緻綠色農場永續經營示範基地。 T22北投宴暨綠色農場見學改造活動現場。   另一方面,為實現「產地到餐桌」概念,以「地產地銷」循環經濟理念,與深耕北投且堅持採用在地栽種食材北投普羅旺斯bakery & café共同研發,聯合在地店家拾米屋、來來製麵,與隨野家、二崎生態農場、泉源農場和十八份農園自有農產品等6家北投業者,推出四款全新「北投宴產地伴手禮盒」,藉此讓更多人認識與接觸「北投風土」,開創自然生態與社會永續兼顧的新型商業合作模式,為地方農業注入活力。 T22北投宴暨綠色農場見學改造活動現場。   隨野家 × 曲墨建築師事務所:台灣柳杉構築食農教育空間 「隨野家」位於關渡平原農業區,為少數緊臨台北市區的綠地場域,都市發展、人口擴張及農業生產逐漸沒落等因素造成自然綠地逐漸被吞噬。隨野家重返30年前祖父曾經耕作過的良田,展開都市小型農業生產與經濟友善的計畫,致力於食農教育與永續推廣。 隨野家 × 曲墨建築師事務所。開門見杉:以自然野性的杉木樹牆作為空間的第一印象。   開門見杉:以自然野性的杉木樹牆作為空間的第一印象。 隨野家主理人林佳敏提到,他們重新審視了空間配置和動線規劃,發現改造前的教室為鐵皮環境,較為雜亂,且與後方的辦公室有著公私領域不明確的問題,再加上通風不良,容易造成環境悶熱;而廁所鐵皮氣息過重,且洗手台數量不足,另外,入口雖有標示需求,但因隨野家為預約制場所,不希望以固定式招牌呈現。期待透過改造加強使用效益,並提升場域的質感和舒適度。 杉野教室。剖成1/4圓的杉木保有原始樹皮,並以自然排列的方式,讓學習空間被包覆於原木之間。 曲墨建築設計師事務所的黃昱豪建築師分享,因對於動物生態僅片面理解,他特別花了幾天的時間與農家共同工作,更深入了解農場生態。而在改造上,團隊則提出「杉遍野」計畫,以天然杉木取代疏離冰冷的鐵皮,呈現食農教育空間的野性溫潤。過去因樹徑小無法取材、鮮少運用於空間設計的台灣柳杉末段,透過製材成1/4圓後保有樹型與樹皮,每一根紋理皆獨一無二,保有樹皮的自然野性姿態之餘,亦讓視覺效果層次感十足。 小蛋農教室。原為辦公區,現規劃為第二教室創造更好的分流。 小蛋農教室水平窗帶風景廣闊迷人,開窗設計帶來良好通風。 此外,也注重「農家可修」、「可逆式設計」等環節,邀請隨野家夥伴一起施作部分構件,強化對材料的理解與喜愛;木材則以螺絲與螺栓作為固定接合工法,設計時需考量製作安裝的工序,日後也能依循安裝邏輯逐一拆解,保有彈性變動及材料轉化應用的永續性,珍惜這片土地孕育出的天然資源。 叢間杉廁。廁所作為改造計畫的第二量體,延續教室區的1/4丸材設計脈絡,搭配底部既有紅磚質感。   空間內的工作桌、雞舍圍籬更是善用改造剩餘的碎木餘料,裁切後的碎木、自然剝落的樹皮及機具切割下的細木屑更成為雞舍內的乾燥與隔臭層,讓長於土地的樹木回歸土地,實踐取之於大地回歸於大地的想法。 餘料亦被應用於踏凳、展示底座等機能。 入口招牌設計的發想來自於農家販售的雞毛撢子將其綑綁成束的型態,頂部為一座雷射切割的隨野家母雞Logo,給予前來體驗的人清晰的方向指引,「隨野家」三字則可依需求自由裝卸。 以木材和母雞LOGO形塑造訪的第一印象。   杉遍野計畫個關於自然材料落實於環境中的探索,使人處處感知山野呼喚,空間改造加入柳杉末段的運用,也發掘出台灣林業於空間設計應用上的新思維。   二崎生態休閒農場 × 雙好2byWu&Chen:全台首間獨居蜂旅館招牌 「雙好2byWu&Chen」為「二崎生態休閒農場」打造了「都市綠洲守望者」品牌,成為落實永續生態農場的重要場域。 二崎生態休閒農場 × 雙好2byWu&Chen。 擁有能遠眺關渡平原與觀音山的絕佳坡面,美麗的景致與良好的環境,吸引野生昆蟲、植物來此定居,雙好2byWu&Chen以園區的四季生態為概念,將櫻花、獨角仙、楓香樹與獨居蜂化為品牌識別、指標系統與課程設計的元素。 以園區四季生態為概念。   同時觀察到獨居蜂「孤僻」的生態特性,特別取經城市獨居蜂教育單位「城市方舟工作室」,完成台灣首座招牌獨居蜂旅館,並開設季節限定「獨居蜂房生態體驗半日營」,建立農地循環生態系、實現食農教育現地體驗,以取得「綠保標章」認證為目標,成為都市綠洲的守護者。 台灣首座獨居蜂旅館。   大梯田花卉生態農園 × 兩個八月:視覺味覺雙饗宴 大梯田花卉生態農園位於陽明山竹子湖,過去曾以農作為主要經濟產業,隨後因著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引進外來種花卉培植,以階梯式五彩繽紛的繡球花海以及能一覽大台北盆地的獨家位置,成為陽明山竹子湖最吸睛的賞花打卡熱點。 大梯田花卉生態農園 × 兩個八月。   兩個八月biaugust Creation Office取繡球花聚合性花苞為引,定義出全方位的「圓滿花聚」品牌方針。以繡球花作為視覺與設計主軸,在全新的園區入口以石籠裝置與植栽搭配,營造出美觀、功能兼具的視覺意象,同時將視覺識別延伸至園區內指標、扇子門票、圍裙與名片,解決過往因指標繁雜的問題,提升整體賞花遊園體驗。 視覺識別延伸至園內指標。 透過改造提升遊園體驗。   在用餐體驗層面,更延續農場過去為慶祝收成,準備農家菜餚於田間共食的「割稻飯」為理念,精選陽明山當地的時令食材,結合品牌花卉意象,推出保留食材原味、兼具美味與健康的「花聚Blossom」餐盒,讓參訪者能夠全方位感受生態農場活力無限的魅力,進一步活化傳統農業觀光價值。 「花聚Blossom」餐盒。   首推四款「北投宴產地伴手禮盒」 由在地業者「北投普羅旺斯bakery & café」主導,聯合6家在地業者與農場「拾米屋」、「來來製麵所」、「泉源農場」、「十八份農園」、「隨野家」、「二崎生態休閒農場」合作、邀請雙好2byWu&Chen針對節慶送禮設計產地直送、體面大方的四款「北投宴產地伴手禮盒」,包括「醉冬桔桶柑酒禮盒」、「硫磺磚桶柑酥果醬禮盒」、「伴風味雙醬雞蛋麵禮盒」、「花果集香草莓果餅乾康普茶禮盒」。促進在地農產業鏈永續經營之餘,也讓民眾透過伴手禮盒展開與北投田野對話,時刻感受北投新鮮滋味。   醉冬桔桶柑酒禮盒。 硫磺磚桶柑酥果醬禮盒。 伴風味雙醬雞蛋麵禮盒。 花果集香草莓果餅乾康普茶禮盒。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撰文」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