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及圖片提供」許純瑜
當我仰望高聳入雲的山林,這樣的風景是經過漫長歲月才能長成的景象,從種下一棵樹到看到整片森林的繁茂,可能需要數十年,甚至更久。當人們種下一片樹林時,並不是為了今天或明天的回報,而是為了未來的幾十年、乃至幾百年。這種長遠思維,正是《深時遠見》(The Long View)書中所強調的理念,鼓勵我們以更宏觀的時間觀來規劃和實踐,從而實現真正的發展願景。 探討透過改變時間概念,實現更長遠的永續發展,這個觀點對於我們在成立公司十年之際,規劃未來邁向下一個階段有著深刻的啟發。尤其在倡導功利主義的社會氛圍下,注重短期收益的商業環境中,導入長期思維的思考愈加顯現其重要性,長期思維能夠幫助企業在充滿未知的創業環境中保持平穩和方向,通過遠見卓識,讓經營目標不限於追求短期的成功和回報,從而制定更長遠的計畫。 轉換視角 採取調整視角的思維轉變心態,有助於縮短當下與未來自我之間的心理距離,推動有利於長期的決策。正視每個選擇對未來的影響,將能更適切地應對市場波動,並且能夠將追求即時可見的成功及短期營運目標的思考方式,轉換為對於研究開發、人才培育和環境永續等長期投資的重視,著眼在能為未來帶來顯著效益的策略。 利他共好 在企業經營中,長期思維不僅僅是關注於公司的持續成長與獲利,更應該包含對社會和環境的責任。以利他共好為前提的理念,在制定營運方向時,考慮到如何創造價值並促進社會的整體福祉,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共好雙贏。 始於當下 企業在追求長期目標的過程中,必須從現階段開始制定目標和落實執行。這意味著需要在日常運營中,積極培養長期思維的文化,並融入到每一個思考及決策過程中。具體來說,這包括定期進行策略規劃評估,投注資源於研發和創新,重視人才的培訓和發展,並建立有效的組織機制,以確保每一步都朝著長期目標前進。 長期思維在企業經營中的應用,可以用「水窪」、「河流」和「大海」來比喻和探討,象徵著企業在不同階段和目標上的策略和視野。 水窪:短期目標與即時收益 「水窪」代表短期目標和即時收益。初創企業常依賴小型、快速的項目來獲得現金流和市場資源,但過度依賴短期收益會忽視長期規劃,最終陷入資源枯竭的困境。因此,企業需要超越這一階段,尋找更持久的資源和成長途徑。 河流:中期策略與持續發展 「河流」象徵中期策略和持續發展。河流的水源穩定,流動性強,能夠連接不同的區域,代表企業在經營中逐步積累匯集的資源和經驗。這些河流不僅能夠滿足當前的需求,還能夠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支持,多元化的經營觸角,保持靈活應對市場環境。 大海:長期願景與可持續發展 「大海」象徵著企業的長期願景和可持續發展。大海廣闊無邊,代表著企業的終極目標和使命,長期願景不僅包含了面對環境與社會的承諾,以及面對未來世代的責任。透過建立如同大海寬廣的長遠目標,提升品牌價值和文化影響力,能夠在長期營運中保持穩定成長。 以日本軟銀集團為例,創始人孫正義以長遠眼光描繪願景,提出「當你迷路時,看看遠方」。這句話提醒我們,在面對不確定性和挑戰時,應該平衡短期收益與長期發展,通過轉換視角來提升決策的長遠性。 「利他共好」的理念能夠在實現企業利益之餘促進社會福祉,這是建立長期成功的重要基石。而長期思維的實踐需要從當下開始,每一個決策都應該考慮其對未來的影響,這樣才能夠在充滿變數的環境中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並在長遠眼光的時間觀之中保持創新思維。
Interior369
撰文及圖片提供」郭宗翰
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會崇拜各領域裡備受矚目的明星;但是能讓人由衷尊敬的,卻是無我而大為,致志理想的實踐者。 已經忘了第一次寫「設計見問」專欄時,究竟投入多少時間,因為對於長年習於使用線條表達思維的我,突然轉變成以文字作為語言,著實不易;只記得這些年來,每每在構思專欄內容時,就如同從業二十多年來每一次的設計創作過程般,從無到有逐步成型,使我更加深刻體會,原創就好比修行,是層層淬煉的結晶,著實不易。 「無我.大為」的精神 第一次閱讀太宰治的小說,約莫是在剛留學回台的起步階段,為了增進自己的中文造詣,在書店選書時偶然機緣下認識了這位作家,我特別喜愛《人間失格》一書中,太宰治以文學底蘊為基礎,將艱深轉化成白話,讓文字易於理解,並從嘲諷自我的呈現,從而批判著現實世界裡人性惡醜的一面。 前段時間,觀看了電影《食神》,相較於常常被人提起的超現實撒尿牛丸情節,我反而特別喜愛電影裡周星馳以市井為背景,用無厘頭式的幽默表演,反諷現實社會裡種種的霸凌不公、恃強欺弱。其實,這樣的情景不乏發生在我們周遭,我本以爲只要是真心熱愛某種專業而投身其中,縱然有時曲折脫軌,堅定的初衷終究會將人導回正道,但問題就往往就浮現在各專業領域裡充斥著別有目的從業者,他們並非完全真心實意,而是為了人設和頭銜而來,用「偽理想」的外衣包裝,達到自身真正希冀的功利目的,如:名聲、財富、人脈……等,就像《食神》在電影裡透露的另一層寓意:「人們總是為了想得之物,成了不應為的人」。 《人間失格》與《食神》之所以經典,或許是因為兩位創作大師在某種程度上全心投入、無我與堅持不懈下的結晶,造就出偉大的原創作品,使人震撼、咀嚼、信仰。 筆者以為,或許堅持投入原創的路上,就必須捨棄自身私念,投入一種純粹卻熾熱的創作心境,就如太宰治或周星馳兩人,他們雖然藉由不同創作形式來傳遞思想與體悟,但卻抱持著相同的精神核心,就是不譁眾取寵,不盲目於追隨主流甚至抄襲,即使在過去的某些時刻不被認同與理解,甚至遭受批評,但仍然堅守本心,用時間佐證路遙知馬力,最終成為該領域認可的人物,處在不同時空的倆位大師,卻都因相似信念,殊途同歸地成為老子智慧裡「無我.大為」的奉行者。
Interior368
撰文及圖片提供」何宗憲
源起 空間設計師往往在創作的過程中把自己當成一位導演,希望透過作品盡情地揮灑創意,有時會將生活的體驗呈現在作品中,將設計從商業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設計師一直羨慕藝術家在創作上的那份灑脫,究竟設計是否是一種藝術的表達方式?著名設計師Charles Eames 給出了答案:「我更願意說設計是一種目的性的表達,它可能在之後會變成藝術。」 我認為設計師與藝術家同樣的要用創作去發掘自我;設計是我們的調色盤,讓我們從中成為表達內心的畫家,把最真實的自己呈現出來。我相信設計師需要運用藝術心態去創作和表達,而在這方面我發現兒童的能力比大人更高,兒童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對象,這次專文就讓我們從新的角度去上一堂兒童美術課。 自我的解放 我一直深信每位藝術家心裡面都藏著一個長不大的小孩。只要你帶小朋友去看藝術展,他們的反應通常離不開「這些畫我也會畫啊!」每次聽到句話,我們都會連忙以大人的價值觀對兒童進行一番洗腦,試圖解釋關於藝術品所謂的「高度」,然而卻忘了兒童只不過是用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去看待藝術。換言之,要是藝術是以自我情緒表達的方式去創作,兒童就是箇中高手。畫畫本身就能解放小朋友的想像力和行動力,設計師亦需要再度擁有自我情緒的表達和自我解放的能力。 為了達到自我表達情緒,許多事物需要重新設置、打破原有框框,才能呈現更自由的狀態。在我為兒童設計的美術畫室《52 Arts》裡,把在桌上作畫的型態,改成讓兒童可以直接站著在牆面作畫,傳統的畫架則變成牆上的一種裝置,讓不同身高的小朋友也可以盡情的作畫,並且感覺自己像大人般專業地繪畫。這麼一來不但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同時也帶來新樂趣。 《52 Arts》美術室裡「站立」的作畫牆。 另一個例子《NUBO》:空間裡用一面玻璃形成整片塗鴉牆讓小朋友一面嬉戲玩耍,一面創作,盡情揮灑創意而不亦樂乎。小朋友這種出於本能的投入狀態令我非常羨慕。要是身為成年人的設計師也有那麼一片「塗鴉牆」能隨心所欲地進入這種純粹狀態,簡直是創作者的夢想。塗鴉牆上沒有束縛,沒有目的性,只有顏料和同伴們單純的繪畫時光,讓人自由自在地抒發情緒。成人世界往往有太多規則條件,磨滅掉這種難能可貴的自由,我們需要打破規範找回那失去的自我情緒以解放自我! 《NUBO》整片塗鴉牆令小朋友不亦樂乎。 繆思的呼喚 在古時候,羅馬人相信每個人與生俱來心裡都住著一個靈感女神繆思(Muse),也可理解為天賦。Muse是身心和靈魂的嚮導,負責我們的創造力、想像和感知,在日常生活透過我們自然的本性,去轉變物質、時間和空間。然而在不同的領域裡要喚出繆思,需要從小就找到與內心繆思聲音的連結,並且不能隨著逐漸成人而忘記與內在的繆思連結,否則就會缺乏靈感與感知力。 《52 Arts》用畫畫顏料做為兒童美術空間的主調。 為了使兒童美術培訓中心《52 Arts》充滿“Muse”,我直接用擠出來的顏料,再用筆觸所畫出的線條環繞著整個空間,用色彩呈現開放感的設計,希望讓小朋友去接收這個空間帶來身心開放的狀態,不讓他們被束縛在沉悶美術課中,主動令他們去接觸心中的Muse! 《52 Arts》走入畫布的美術教室。 為了釋放繆思,《52 Arts》的隔間也反映了同樣的想法。我把教室的門面設計成一張畫布,小朋友要進入不同的教室上課時,要先打開包裹著的畫布。在畫布上面,我放了很多幅名畫裡面的人物,有些是一個視窗,能讓小朋友從互動中打開,有些設計成是一個小門讓他們鑽進去。這些安排,讓他們每一次去接觸美術的環境時,都有嶄新的狀態,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耳濡目染地接觸到偉大作品中的人物。 《52 Arts》走入畫布的美術教室。 心理距離的把控 設計師每天忙碌地工作,常常不自覺地遺忘掉最重要的心理管理能力。我們常常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在找尋答案的過程裡迷失了自己。失去心理的距離會讓人無法冷靜地從不同角度去檢視問題的本身,而過分地用力,加上不同方面的動機和壓力,往往令人失去客觀的看法。感覺就好像在考試前硬要把書本內容全部背起來,考完試後卻對內容毫無頭緒,讀書全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情感上完全沒有投入到學習心態。設計也一樣,我們的確要記住設計的目的,同樣需要投入情緒,也要提醒自己理性客觀,保持一種心理距離。 《希平幼兒園》打破舊格局的兒童美術教室。 我跟《希平幼兒園》的校長探討過心理距離這個問題。美術室雖然理論上是教室,但要是刻意地讓小朋友去學習美術,甚至在封閉式的環境下要求他們去創作,是一種本末倒置。於是我重新去規劃美術課的體驗,整座空間以一個畫廊為中心點,環繞著五間教室,而每間教室彼此完全開放互通,最終的目標是希望所有的創作能一起展現。由於空間已經打通了,不管是個人獨立創作或是小組合作的不同需求,場地能靈活地配合,我們只運用簡單的弧形做一個形式上的劃分,讓自然的光也與空間形成一體。我希望不僅有在教室內創作的小朋友能夠有不一樣的體驗,同時也鼓勵老師們去發掘不同美術創作的合作性,擺脫封閉式美術教室的傳統型態,從而實踐一個又一個創新的教學方式。 《希平幼兒園》打破舊格局的兒童美術教室。 打開五官放飛自我 除了畫畫,音樂和戲劇也是令兒童打開五感,能盡情放飛自我的媒介,透過肢體的控制和認知來真實表達自己的能力。在設計兒童表演劇場《MEIYI》時我一點也不敢含糊,為它做了非常專業的配製,我同時也設置了一間錄音室,而在外面等待錄音的空間,我特別做了一個等候裝置,在座位上只要你發出聲音,後面的燈就會隨著音響而擴散。這雖然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互動裝置,但這樣的小巧思已經能啟發到兒童對於聲音感受的趣味性,也可以舒緩他們在錄音前緊張的情緒。 《MEIYI》錄音室外的互動裝置:聲控發光座位。 藝術的呈現上若能加入遊戲的成分,絕對有助於情緒投入,放大創作的效果。玩樂的力量可以促進正面的投入感,讓情緒更加高昂,而往往能夠時刻保持好心情的人,在面對問題要作出決策時都更能偏向採用創新手法,獲得的結果往往比情緒低迷下的決策更好。 《MEIYI》錄音室外的互動裝置:聲控發光座位。 回顧 對兒童來說,藝術就是創造遊戲的一種起點,更是探索與發現的一個過程,所以快樂學習是一種動力,也是自我情緒的釋放,是兒童與外界對話的一種獨有形式。也許大人都把藝術看的太重,覺得所謂的藝術可以是無實際用途的物質,更像一種精神消遣。感覺藝術是高高在上的,跟大眾有一定的距離,使得我們在面對它時都壓抑了自身的感受與天賦,忽略了在藝術中尋找自我、情緒釋放等機會。我相信熱愛藝術是我們的天性,看待藝術不只會有一個角度,它不應該只是擺在博物館裡供人欣賞,更不是僅能遠觀的距離。藝術可以走進我們的生活,因為藝術創造的原動力,就是我們對於自由表達的需求和好奇,人們能參與和推進,也許這正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
Interior367
撰文及圖片提供」許純瑜
淡水河,匯聚著城市的風華與繁盛,擁有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底蘊。對於居住在台北的人們而言,這條河不僅是一道廣大流域,更是一條承載著記憶與情感的母親之河。春日陽光明媚,微風拂過,我們決定選擇這條河道,作為航行練習的第一步,感受她獨特的氣息與迷人風采。 船上的時光,是一種嶄新的體驗,是簡樸而自給自足的。在有限的空間和資源的條件下,學習充分運用每一個資源,並且尋找各種方式來解決問題。「航行不是為了規避風暴,而是學習如何航行於風暴之中並穿越它。」-約翰.霍爾登.霍蘭德(John H. Holland)。 身為船長,肩負著船體與所有船上人員的安全與責任,是一項需要全方位觀照與感知的任務。航行時須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細心觀察環境變化,小心規避河上的障礙物,感受因潮汐而產生的河面起伏,留意河水沖刷的淺灘區域、觀察水深是否足夠以免擱淺,注意水流是平緩或湍急,以選擇航線讓船身安穩通過,記憶沿途河況及地景以便日後往返時能有所依據,並與其他船隻保持良好的溝通與避讓關係。預先瞭解天氣預報,當氣候開始變化,有時風起吹來一陣陣浪,航向與航速也因此需要相應敏銳地調整。在夜幕低垂的夜間航行,也要時刻保持警覺,維持航行安全。 沿岸風情盡展眼前,淡水河兩岸古老的建築與豐富的生態景致,彷彿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船隻穿梭其中,船上三五好友相聚、迎風而行,即使烈日當空也大感暢快。沿著淡水河岸航行,歷史的痕跡隨處可見,相對於往日在陸地上觀看,從河的這一面看去,竟產生了全新的視角,見到以往從未發現的景觀,例如紅樹林的自然生態,或是深藏於河岸的秘密基地。 這些古老遺跡見證了台灣歷史的變遷,也是淡水河流域文化的寶藏。而在這片土地上,生態豐富多樣,珍稀的鳥類、植物和動物盡展生機,自然與人造風景在這裡和諧共處,展現著生命的奇妙和生機,為這片美麗的土地增添了一道獨特的河岸風光。 航行於母親之河,從領域的探索到沿岸風景的欣賞,每一刻都是對自然、歷史和生命的思考與領悟。航行者在孤獨中尋找自由,在挑戰中尋求成長,船上的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通過團隊合作完成任務,也增強了船員之間的信任和情誼。同時也學習以另一種視角觀察事物,尊重自然的規律與力量,並勇敢地面對未知,是一次充滿意義與啟發的旅程。
Interior367
撰文及圖片提供」王菱檥
源起 “A great building, in my opinion, must begin with the unmeasurable, go through measurable means when it is being designed, and in the end must be unmeasurable.” 這是一段節錄至 20 世紀偉大建築師路易斯.康(Louis Kahn, Architect)的話, 他闡述一個偉大的建築是無法被丈量的,也許設計過程可以丈量,因為設計其實是一連串的數據以及事實,才能形成空間,但到最後一定要無法丈量,他想 說的是建築背後的精神,這些無法丈量的精神將讓建築成為感動人心的存在。 丈量 路易斯.康也說道:「大自然的一切只要是實體存在都可以被丈量。一段海的旅程可以計算距離,可以規劃時速跟到港 時間,這些框架形成了人對於路程的想像,在固定的期待值內完成移動,到達目的地。」看到路易斯.康的這段話,很真實映照在澎湖輪的專案上,一趟五、六個小時的密閉空間,是一趟可被丈量的旅程,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 在時間上,我是要只花一小時搭乘飛機抵達目的地?還是忍耐五小時待在船艙空間?是因票價比較便宜?還是我沒有選擇了?另外,在空間上諸如座椅的大小、臥鋪的寬度、燈光的明暗等因素,亦是旅客可以丈量的範圍。於是我們便要問自己,若在這些之外,有沒有機會留下無法丈量的體驗呢? 有意識的設計 「設計」這兩個字往往讓人想像到美學,但美學並不是設計的終點,在我看來比較像是手段,一種與業主、大眾溝通的手段,「美」是設計的附帶品,如果單單只用美學來闡述此專案,可能就低估了多方的努 力,因為30年長久行駛於台灣本島與澎湖之間的交通船台華輪,已經相當破舊不堪了,必須購置新船來滿足航運需求,離島地區的建設、地方觀光及經濟的發展不能只靠空運,航運亦承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購置新船的同時,也是一個全新機會設定未來離島 航運發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政府聯合了台灣設計研究院,將台灣的海洋公路打造成品牌,企圖加強台灣海洋的發展,相對應的,船舶及其設施皆需創造新思維,澎湖輪便被納入交通部航港局「Taiwan Hi藍色公路」裡的其一專案中,希望可以成為台灣藍色公路品牌的具體呈現,重新檢視搭交通船的經驗。 當台灣設計研究院開始著手整合藍色公路時,澎湖輪已經由拿下經營權的台灣航運,發包給專業做RO-RO船(滾裝船)的日本內海造船廠(日方有其基本設計方案)。我記得剛開啟動會議時,五、六個單位一同開會,我甚至搞不清楚不發言的人是誰,因為需考慮票價因素,船速必須有其成本考量,因此航程需維持在五個小時左右,而且航程中手機收訊不良,無法提供良好的網路訊號,十分挑戰機不離手的現代人。 於是,時間成為我們設計中最重要的考量條件,在有限空間中,經過時間的發酵,我們開始有了新的期待,如果這艘船是澎湖島嶼的延伸,那是否我已經開始享受登島而不是登船?希望嶄新的船體,所提供的空間氛圍足以轉變情境、轉換心境,是一種「有意識的設計」,跳脫只是美學,設計應承載著海洋、觀光、使用者等意識,有意識地讓空間變成無法丈量的設計。 不可丈量的緩慢 澎湖輪定點航行於高雄港與馬公港,不僅作為商務與運貨用途,大部分亦用於觀光行程。對於旅客而言,普遍對澎湖的印象,除了海鮮、仙人掌等名產外,我相信就是那份獨屬島嶼的慢活與悠閒,在陽光灑落的沙灘上,感受著舒適休閒的島嶼度假氛圍,這是澎湖給人的第一印象。隨著潮汐緩緩消逝的腳印、潛水時在海中優雅前行的身影,以及日出時海平面不同層次的藍色,澎湖彷彿被按下了慢速鍵,將時間凝結在悠閒的藍天碧海之中。 在交通工具追求快速便利的今天,我們該如何販賣「緩慢」,以結合澎湖的悠閒和船的徐徐前行:無論是躺在甲板上感受航程,或者坐在船上吹著海風欣賞海景,又或者品味澎湖美食。首先,在船的空間中,主要引入溫潤的木質元素與不同層次的藍色調,木質調除了傳遞濃厚的人文色彩,更帶出了緩慢旅行的低速度感。這讓人們感受到從「交通工具」轉變為「觀光旅遊」的截然不同氛圍,使船本身成為旅途中的目的地,從登船開始就瀰漫著美好的旅行氛圍,置身其中感受滿滿的設計細節。 設計五面向 船的外觀上,我們大膽將白色船身搭配大面積藍色,底部與海平面之間,色塊輕輕地脫開,彷彿在水面上翩翩起舞,營造出漂浮在水面上的輕盈感。黑色曲線勾勒出船首,既優雅又不失氣派。橘色的線條為整體添加細節,帶來向前的動力感,同時向全國宣告,台灣正邁向下一個海洋旅遊的可能性。 空間分割 合適的設計無需額外增加預算,運用材質的轉換、 分割,將不同的意涵、氛圍、儀式帶入空間。臥床區使用木材質地,圍塑出溫暖舒適的睡眠休憩區;臥榻前方鑲入一條細長的藍色地坪作點綴,讓使用者能下意識在臥床區塊脫下鞋子。戶外座位區地坪,亦使用不同顏色作分割,製造出地毯意象,在平面空間中形塑立體包覆,為乘客捎來安全感。餐廳靠海的一排座位,座椅特別選用不同於其他座位的色彩,增加可擁攬極佳海景的獨特性。 材料 與澎湖當地地景呼應的材料與色彩,利用配色帶出澎湖品牌,並且避免用過多材質及顏色,讓空間顯得簡約而大氣。 座艙 座艙是最長時間搭乘的空間,燈光成為很重要的元 素,運用間接照明,營造抬伸的視覺效果,減少直接照明的嵌燈數量,確保乘客搭乘的舒適度。 指標 指標系統在公共交通運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降低指標的色彩,與空間環境融合,達到和諧美感。 旅客梯 船舶停靠在港口,旅客進出船體需要依靠旅客梯,客梯已經長達30年的歷史,整體與新船並不相搭,因此我們運用簡單的帆布包覆以改善燈光,注入品牌視覺,延長旅客體驗使其完整。 回顧 這艘船不僅是一趟旅行的交通工具,更是一場澎湖之旅的開端。船上不僅承載著旅客,還載滿了對澎湖美好的期待和對海洋旅遊的熱情。在這片藍色大海上,搭乘這艘船,彷彿航行於悠閒美學的詩意之中, 讓每位旅人都能在緩慢航程中,感受到海洋的美與澎湖的獨特魅力。搭船的意義,或許對每個人來說皆有所異,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擁有舒適空間時,能讓旅人得到喘息的機會,在視覺與感受上得到一份悠閒之 感,暫時忘了時間的框架,成為不可丈量的回憶。
Interior366
撰文及圖片提供」許純瑜
每當冬季來臨我踏進雪地,迎來期待已久的滑雪之旅。站上雪原感受刺骨寒風恣意穿越鼻腔、經過每吋肌膚,令人精神抖擻;雪花一片片在身上輕輕飄落停留,進入了一個寂靜且立體的視覺空間,身體與自然融為一體,這個時候,時間似乎消融了,全然地投入在當下,感官開啟,彷彿天地間只剩下自己倏然站立,活著的感覺愈加真切。 這是一次身心提振的心流體驗,挑戰自我極限,感受生命的活力。在這個冰雪覆蓋的天地中,追尋熱情所在,享受滑行樂趣,展開一場屬於個人的極致探索。 開始之前,首先要真正地信任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勝任眼前的任務。透過反覆的練習和經驗積累,讓身體的肌肉能夠記憶動作和適當地反應。這樣的肌肉記憶會在需要時自動啟動,在滑行時自如地應對挑戰。培養肌肉記憶是滑雪運動中重要的一環,猶如初次學會騎腳踏車的過程,一旦形成這樣的機制,便可看似不費力地前行,應對各種極端狀況。 保持穩定的核心力量,覺察環境的變化並且靈敏地調整,以便在雪地滑行時保持流暢與平穩。在這片遼闊的天地中,探索新的領域,抵達未曾去過的地方,不斷發現更多潛在的可能,一邊滑行一邊有餘裕地欣賞沿途風景,那種身心合一、完全沉浸在當下所帶來的滿足感與快樂,是一種積極的內在反饋力量。 真正的行動成為了探索之路的起點。實際踏足於雪地之中,才能感受到風雪撲面而來的觸感,雪板與雪坡摩擦時發出清脆的沙沙聲響,或是狠狠摔倒時那無情又紮實的痛覺。這樣真切的行動是打開世界的鑰匙,走出舒適區,勇敢面對未知,就有機會發現更多精彩與樂趣。 充滿變數的雪地環境就像是遍佈可能性的探險場,每一個轉彎、每一種地形都是全新的發現。在這裡找出自身潛藏的力量與思想的啟發,覺察更多想像之外的視野。 最終,這場內在的冒險將引領自身經歷真實的轉變。就像在滑雪過程中,每一次的轉向、每一個挑戰都是一種轉換的可能。這不僅是開展身心感知極致的運動,更是對於自我認知的提升。透過這場旅程,成為了自己內在世界的冒險家,經歷著深刻的體驗,發現了更純粹、更豐富的生命之美。在這次雪地的探索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熱情,沉浸於自然之中,成為冬季旅程中最美的一幕。
Interior365
撰文及圖片提供」方信原
迎來2024年的開始,準備完成四部曲的完結篇,亦是四部曲的首章。開篇之前,再次感謝《室內interior》給予本人這樣的機會,能於此刊物雜誌,透過文字、照片的梳理與紀錄,除了讓自己回顧過往十年的設計時光,也能與設計界的朋友們分享這樣的過程。 十年,是段不算短的歲月,就一個人的人生時間軸而言。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期待值皆不盡相同,對於成就的定義自然也就有所不同。設計,這是個產業?工作?還是興趣?每個人的看法及詮釋不同,最終所得到的結果其意義必然不同。十年光陰過去,就個人而言,平靜安穩的思維取代了過往積極爭取認同的行為模式,尤其是在2019年開始於大學任教之後,對於知識的傳承及看法亦趨覺得重要。而這些過往的產生及演化,在於質變的過程,而質變前的「醞釀」就成了基底變化的重要過程。 源起 醞釀,本質產生質變前的必然過程。 設計,對許多人而言,仍是一種夢想落實的美好代名詞,這是個人執教五年,和學生們相處一段時光之後,對於設計所下的初淺見解。從他們稚嫩卻充滿期待的眼神當中,大數據般地抽樣探討,大致不出上述的範疇。回過頭思索自己的想法,年輕時不也是如此。然相較於他們,本身因非科班出身,跌跌撞撞,悲觀一點的說法,就是可能走了不少冤枉路;積極正面一點的思考,就是提醒自己除了不斷地補充知識之外,更得進一步有計畫地建立起自我的學習架構,這絕非一蹴可及。 當時資訊並不像現在流通快速,當然,現在過度流通的環境下,亦衍生出許多弊病,這不正也是告訴我們,凡事必有正反兩個面相,取決於你(妳)如何取得平衡。在這樣的學習架構下,不得不感謝當年在大元建築暨設計事務所時,那些對我不離不棄,且用心指導我的前輩們、於李肇勳設計事務所時,讓我能夠獨當一面的長官。計畫性地學習下建構了個人初步的設計思維邏輯,但這一切畢竟是在一個體制下運轉,對於一位從純藝術科班出身的我來說,設計提供的是否也是另類的藝術創作,設計中的準則、機能與個人情感的投射是否會衝突呢?在當時,內心確實充滿了問號。 而這些問號,在2013年一個案件中,得到了個人認為的答案。《初始》,案件的名稱,如同文字的字譯,一切回歸最根本,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出發。透過三大方向,來和大家分享如何自我醞釀:一、閱讀 / 逐漸消失中的行為模式。二、反芻 / 各種可能性的疊層架構。 三、質變 / 它,本質中的另一面向。 閱讀 / 逐漸消失的行為模式 數位科技尚未如今日如此發達之際,訊息的傳遞及工具的運用,亦未如現在快速(如今人手一機,所需要的資料上網查閱,大都能得到想要的訊息)。書籍、雜誌的閱讀,就成為相關資料的攝取及運用的來源,在那個年代裡,各式各樣的設計書籍、雜誌普遍的盛行,透過採訪文字的描述及圖片的介紹,使得閱讀者對於案件形成的來龍去脈,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及認識。 知識的汲取,方式不分新舊,老方法亦有可取之處。 或許此時的你(妳)會認為數位科技的資料提供,亦可完整報導及呈現,和紙本所提供的資料其實不相上下;的確,表面看來是無太大的差異,然而,過程卻是大異其趣。紙張的運用,千年來從未改變,直至電腦的發展、數位科技的延伸,才慢慢開始改變了人類的習性。書籍的閱讀其行為模式為「翻」頁,數位則為「滑」頁,這個小動作,看似非常小的行為模式差異,其中卻隱藏著極為細膩的思考方式邏輯的建立,這份細微不同或許只有身在其中之人才能領悟。現在的我,雖然開始使用平板電腦,但對於重要資訊(料)的取得,仍大量運用書籍、雜誌的閱覽,收集取得所需的資料,因為那小小的行為模式,讓我多了不同層面的思考。 生活中的小角落,他人的片段卻是我的全部。 當時市面上設計相關雜誌百家爭鳴,有以報導國內設計生態為主的雜誌,亦有以國外案件為主的外雜。設計定位應該是每位設計者自我期許的一部分,這部分學校不會教(更何況非科班出身的背景),如何去自我發掘,閱讀變成為我相當重要的過程,可能骨子裡有著藝術創作放蕩不羈的因子,特別喜歡閱覽外雜,驚艷於每個案件畫面的呈現,無論是創意的表達,還是規劃的邏輯,延伸至材質的運用,色調的搭配等,乃至最後拍攝角度的展現,都和國內雜誌多數呈現的設計有所不同(2000年至2010年)。 閱讀,邏輯架構的一種模式。 年輕求學階段的純藝術教育養成,使得本身對於情感面的置入,用於設計上的佔比較為明顯,質樸中的人文氣息、修養心性的禪,都是自己期待可以完成的案件空間調性,只是在當時,社會環境的氛圍非為主流。雖如此,仍持續閱讀外雜,任何相關的作品、文章都不放過,因為期待的那一天終究會到來,果然,2012年末的一日午後,機會悄悄地來叩門了。 單一色調下不同材質肌理的運用,除豐富空間的樣貌,亦表達居住者對非物質性精神生活的追求。 這是一對年輕的夫妻,女主人剛從法國巴黎完成服裝設計的學習,學成歸國。海外的求學過程是艱辛的,為了圓夢,願意居住於條件沒那麼好的環境中,但這反倒成了他們的幸福回憶。 生活空間如果是時間軸的延續,規劃上各項概念的運用,在過去式、現在式、未來進行相互層疊。生活的容器,將是另類的溫度計。 在當時,大部分的設計多以白派為主軸的現代空間或是美式、新古典、新中式的風格等大行其道,在這樣的空間訴求中,該如何呈現?書籍上的畫面快速地在腦海裡出現,藝術的因子不安份地活躍了起來,心中那份可以包容一切人事物的灰色,再次浮現,過往屢次建議給客戶的「灰」,在多次失敗後,此次終於獲得客戶的認同。 序列賦予了生活儀式感,材質給予了生活的記憶及溫度。 許多人一定會質疑的問,灰色和閱讀的關係是什麼?因為閱讀,從國外案例得知它的可行性,也因為喜歡及好奇,深入的研究與探討,當事物成形不再只是快速的表面化,透過閱讀反覆思考自己的定位。「翻」,如果我們把它解釋為翻來覆去,或許就可以了解「閱讀」的箇中道理;可惜的是,現在求快速節奏的大環境中,都覺得半刻停頓是一種浪費及損失,但省略了這個短暫的停頓,失去的或許會比想像中更多。 反芻 / 各種可能性的疊層架構 灰,一個名詞、代名詞、形容詞。如果站在藝術的方向來看,灰是一種意境,這個意境代表著使用者的思維,從人、事、物的角度來說,都各有解讀。幽暗中光影的流動、粗糙中帶有溫暖的肌理,物質變化所訴說的時間軸,這些對空間情感上的表達,某個程度而言,它不是絕對值,而是一件現在進行式的獨立事件。只是這個獨立事件,由法國巴黎轉移至台北,如何去消化且表達這樣的事件空間,單一的處理方式或許無法解說如此豐沛的情感追求,多樣化的處理,一不小心,不僅無法表達,更有可能變了調。 灰與白,水泥的手感肌理與冷噴漆的細緻,除了不同材質碰撞之外,訴說著居住者對生活上各項事物的拿捏與期待。 閱讀的過程,尤其是長時間的累積,腦海中的畫面是如此清晰,縱使只是談論「灰」亦是如此。當我們把相關資料抽取之後,經過比對,其實是可於其中尋找出蛛絲馬跡;抽取、比對,我可能會用牛的飲食模式「反芻」來形容。過往有個壞習慣(這個壞習慣至今仍然持續中),翻閱過的雜誌會不定期反覆翻閱,或許一次、或許無數次,每每回閱之際,同一作品,閱後仍有不同收穫,每個案子的背後,其開始概念、乃至於落實呈現,有時絕非畫面上我們皮層看到的那般;看到的或許只是形體,而非背後真正的核心。多次反覆的閱覽,因心境的不同,所得的領悟亦有所差異。不同領悟所產生的各種可能性,疊層出來的架構有時的確是非常縝密且多樣的。 從縫隙中看生活,見微知著。 單一且多樣的處理,是《初始》這個案件處理過程中的核心主軸。單一灰色系的定調(唯一可惜之處仍在於大面積天花板未能獲得業主首肯,採用灰色的漆面處理),如何紀錄當時於巴黎老宅生活的場景,另一方面又思索著如何表達這樣場景下的非物質層次生活感受,而這份感受是豐足的。 簡易質樸,非物質性生活的空間。 非物質感受的材質特性選擇成了規劃的首選,灰色的水泥特殊塗料於當時的運用算是少見,為求精準表達非物質的精神生活層面,由施工單位特別調製所需的原料(和目前市面上大量使用的單一配製塗料有所不同,畢竟當時是2012年,塗料尚未大量引進國內),周遭相互配合的材質肌理及色調反覆推敲,將各種可能性的架構排列出來,最終以生鐵板在不多加防護的方式,置於壁面及重要的節點。 時間軸下的必然。 未防護的生鐵板接觸空氣中少量的水份所產生的氧化作用,其自然形成的鏽痕逐步地擴散,隨著時間軸的移動逐步形成空間的另一種樣貌,時間的流動軌跡,是可以被看見及體驗的;而舊木的運用,亦隱喻著時間的痕跡,兩者相疊,一靜一動之中,時間,這個人類無法控制的自然元素,於此展開和人的對話。杉木紋混凝土與青磚的置入,除了追求單一色調於規劃過程中豐富的材質肌理變化之外,更多的是,希望材質背後可以傳遞另一層意義,如青磚於建築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混凝土除了是建築材料外,其肌理所產生的完美與不完美之間的碰撞,想傳遞的是居住者對於生活上人事物的看法。 多樣材質卻是單一色調的空間,此時的單一色調已不能用灰色階如此簡單的色系一詞來形容定義,更加明確的表達,應該是除了透過材質的特性外,整體空間在其彩度、明度的低度設計呈現下,形塑出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而這空間無關乎風格、主義,而是把各種可能性,經過反芻,將其層疊架構起來。 質變 / 它,本質中的另一面向 會用這個小標作為本篇專欄主題的第三個標題,或許它和主題不符,但卻有些許的關聯。近日和國內一位極為優秀的中生代設計師餐敘,席間我們探討了本質於質變的關係。本質,或許它是與生俱來的,可能來自於原生家庭與成長環境,而質變則是來自於你(妳)接觸外來事物後,所影響本質上的一種根本變化。 質變的根源或許來自於本質的啟發,2013年《初始》案件結束後,回想過程中的思索,改變了未來對設計的思維及生活上各事物的看法。體驗成了各種事物落實的核心價值。 質變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也可能完全不會發生,質變本身沒有對錯好壞之分,無從評斷優劣,為何如此?探究其理,如產生質變,變化的多寡及程度,某個程度而言,來自於原有的本質。本質會告訴你(妳)或無形影響對於外來事物的接納度。譬如,本質中的我,或許有輕微或嚴重的社恐症(我的好友如此認為),如果是,不正也印證了我不喜社交,但卻間接培養出閱讀的習性;因閱讀而喜歡探索各項事物,反芻思考自己的喜好,無論於設計工作或是生活態度,對自己獨特喜好的部分更是鑽研,譬如歷史、人文等,並進一步安排規劃落實,例如旅行。 質變的根源或許來自於本質的啟發,2013年《初始》案件結束後,回想過程中的思索,改變了未來對設計的思維及生活上各事物的看法。體驗成了各種事物落實的核心價值。 2013年《初始》這個案件執行時,對我而言,過程中逐步認識自己的本質,而最終完成時,也感受到自己的質變,這個質變目前停止了嗎?我想應該還沒,因為我的本質告訴我,一切尚未停止。會用這個小標題來書寫,無非是想和設計工作者分享,認識自己的本質、傾聽自己的聲音,因為本質中的自己才是最完美的。 質變的根源或許來自於本質的啟發,2013年《初始》案件結束後,回想過程中的思索,改變了未來對設計的思維及生活上各事物的看法。體驗成了各種事物落實的核心價值。 回顧 「醞釀」,質變的催化劑。這個動作、過程將不會停止。在每個階段的產生或是改變之前,醞釀是不可避免的一個過程,只是每個人的方式不同,而方式的不同來自於對自己本質上的認同為何?2013年就我而言是改變的一年,這個改變延續至今,十個年頭過去了,雖然期間有過探索、轉化、沉澱,然經歷這些歷程後,回想起來,仍回到最初的原點,重視本質的醞釀,將產生你意想不到的質變。 質變的根源或許來自於本質的啟發,2013年《初始》案件結束後,回想過程中的思索,改變了未來對設計的思維及生活上各事物的看法。體驗成了各種事物落實的核心價值。 一年以來,透過四篇專欄,紀錄了過去十年的轉折,沒有犀利的筆鋒(自知文筆不佳),然透過直白的文字表達和讀者們分享,無論您是否為設計工作者,或是正準備成為設計工作者,於此祝福各位在工作、生活上一切順心,成為期待中的自己。 質變的根源或許來自於本質的啟發,2013年《初始》案件結束後,回想過程中的思索,改變了未來對設計的思維及生活上各事物的看法。體驗成了各種事物落實的核心價值。
Interior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