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72

Bluerider ART全新個展! 「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

藍騎士藝術Bluerider ART台北.敦仁展間,近期推出藝術家「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Willi Siber : Baroque Pearls)個展,展出牆上裝置、雕塑等多達十數件新作。以大自然為靈感,將觸動希伯感官的上施瓦本巴洛克教堂輝煌,如同跳脫常規、飽滿渾圓的「巴洛克珍珠」,以不規則形狀傳遞真善美寓意,表現其對自然與生命的歌頌,承載著巴洛克的華麗,為物體注入感性靈魂,在形變與材料轉換中,帶領觀者進入如聖樂般洗滌心靈的震撼。   《Wood wall object》,2020/2021,木材、鉻瓷釉。   希伯長期以抽象裝置創作聞名。作品承襲德國南部上施瓦本地區巴洛克藝術與文化的風貌,受大自然風景的滋養,將巴洛克華麗的色彩與律動以及對大自然的全心感動,融合轉化為抽象作品。藝術家表示其作品始終是自由且獨立的物體,不需要敘事性地解釋。基於物質的可塑性,著重於對形狀、色彩、質地的探索,試圖顛覆觀者的視覺認知。   《Tafelobjekt》,2023,琺瑯、纖維板。   展出焦點之一大型4米三聯幅作品《板面物體》(Tafelobjekt),以光滑表面強化木質纖維板的有機圓弧體,漸變的光線反射,隨觀眾移動帶來如四季變幻的起伏畫面,趣味感十足。另外二張黑、白新作,對稱凹凸、陰陽調和,如同珍珠般的觸感挑動神經。   《Stehende》,2023,烤漆、鉻瓷釉。   知名的鋼材雕塑系列《站立》(Stehende)與《木質牆面裝置》(Wood Wall Object)覆蓋著源於巴洛克的華麗色澤,鮮明的亮面烤漆,彷若大自然般靈巧生動。 藝術所擁有的多重樣貌 在長達45年的創作歷程中,威利・希伯始終圍繞著材質、形狀、色彩與光線不斷探索。希伯對形式性的研究,推翻傳統框架,將幾何形狀、線條與顏色共構成對「美」與內心感知的詮釋。延續對形狀與色彩間的交互,創作出形體間的矛盾感,嘗試混淆熟悉的感知,形成希伯獨特的藝術語言。 《Color blocks》 ,2024,合成樹脂、木材。   創作早期以繪畫為主,之後因繼承父業木材廠,逐漸對雕塑及立體裝置產生興趣,1980年後漸以木質材料為主要創作媒介。希伯曾表示:「我的創作源於改變。」木頭的生硬質感在弧線刨塑下,轉化為帶有韻律的圓弧形狀,創造意想不到的外觀形式。   《Sculpture》,2023,鋼、纖維板。   希伯從木材、鋼到纖維板,嘗試著一切可能性的突破。著名的鋼材雕塑系列中,扭曲的金屬由硬化鋼組成,這類材質即便在極端的承重負載下也不輕易斷裂,經希伯之手,呈現玩趣如吸管彎曲的輕盈。看似簡約,卻是一系列複雜的精密工藝與上色掌控,無縫焊接的物質性與明亮色彩起到相互作用,顛覆觀者對金屬輕重的認知趣味。   《Sculpture》,2022,鋼、鉻瓷釉。 此次展覽呈現希伯一系列特別創作,貫徹對於材質的優雅轉化,將巴洛克戲劇風格及大自然風貌,幻化為令人驚歎的抽象作品。 威利・希伯:巴洛克珍珠 時間」2024年9月7日至11月10日 地點」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   資料及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編輯」林靖諺  

室內35 │ 游雅清 《室內interior》是陪伴設計師成長的平台

Interior 372

游雅清 游雅清設計空間 主持設計師 作品《陽光禮讚》獲得2012年TID Award 居住空間類 | 複層TID獎作品《立樺建設忠孝無極》獲得2020德國iF Design Award、義大利A'design Award、德國Iconic Award 游雅清的設計趨向均來自於生命的覺察與關注,為每個不同的室內空間,揉和延展出更精彩而獨特的空間性格。作品強調彰顯空間的人文氣質,使設計不只是純粹的視覺或裝置藝術,而能因應不同的空間特質,與人產生對話,且重視使用者的細膩感受,精心規劃映托空間、風格獨具的構圖。     請簡述自己。 人會隨年齡經歷有所轉變,在不同情境也會浮現各種面向。身為設計師,我性格中自信、直率果斷的特質,使我面對工作裡大小決策能迅速判斷、精準呈現於空間作品。然而私下的我對人對事溫和隨興,兩相對照,是明顯有所切換的。因此我認為毋須對現階段的「自己」下定論,替自我保留彈性,自然不會對他人評價過於患得患失。     回顧自己的35歲? 我在倫敦求學時攻讀視覺藝術,已立定志向進事務所,希望累積建築、室內設計的實務能力。回台灣後積極投履歷、進入了「竹間建築事務所」跟隨簡學義老師工作學習,累積非常扎實的設計思考與實踐方法。   幾年過去,35歲那年適逢我創業第三年,幸運承蒙建設公司青睞,接連承接兩個頗具規模的公設設計案,無論量體、建材應用或創意發揮,皆讓當時的我獲得突破的能量。那時的我正努力追尋嶄新的設計策略,同時對空間裡的曲線、弧面感到興趣,便試著應用於這兩個案子,並完整地執行至工程尾聲。當時自己的熱切及設計活力,仍歷歷在目,無論學習或創造能量,都是充滿爆發性的一年。     35歲的我不停地追尋嶄新的樣貌和手法,或許稍顯稚嫩,但有充滿爆發力的熱情。     與《室內 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在英國讀書時即有閱讀《室內 interior》的習慣,回國後剛入事務所上班時,記得簡老師有座書庫存放琳瑯滿目的建築書籍,而唯一一本空間設計雜誌就是《室內 interior》,且依每期出版順序陳列,是我每月必讀的雜誌。   2012年,我在台南設計的自宅《陽光禮讚》榮獲TID Award,首度登上《室內 interior》,難忘當時替自己雀躍和驕傲的心情。不過如今回頭檢視,該案恰逢35、36 歲獨當一面、設計能量爆發的年紀,創作亟欲突顯創意及個人理想,假如交給現在的我,其實不一定會追求完美、卻會更和諧。   例如當時我利用許多錯層、高低差連接空間,並以光影作為視覺軸心、表現空間的生命力;以視覺張力來看確實達成目標,但更上一層去體現空間的生命力、情感柔軟度的抽象感受,尚有著力空間,也是多年後再回顧才有的設計體會。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陽光禮讚》。著重思考日光與空間、生活與鄉里的關係,以竹籬概念平衡引光與隱私,靜靜紀錄時光。(詳見《室內interior》232期)     您認為《室內 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室內 interior》是設計圈的標竿,對我們五六年級生而言,登上這個媒體正如獲得TID Award 一樣具備公信力及困難,一年裡有個案子能刊載在《室內 interior》就很開心,至今仍懷著這般情懷在看待這本雜誌,可以說《室內 interior》是陪伴我們這些設計師一起成長的平台。     至今在《室內 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最特別的首個作品是《陽光禮讚》,又因為是個人私宅,入選《室內 interior》刊載給予我鼓勵,無論設計能量或個人情感,皆錨定了一個生命階段的理想。   第二重要的作品是同樣在台南的《夕日細語》,它甚至獲選為《室內 interior》326期的封面,對我而言皆是重要而榮耀的作品記錄。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夕日細語》。以珊瑚橘基底的底色增添溫度,明晰光影軌跡,納入室內造型,讓空間與日昇日落無聲對話。(詳見《室內interior》326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 美學? 早期設計時,我會努力說服業主接受我的創意,急著替設計概念爭取更多表現空間。但年紀漸長、人生狀態和課題不停滾動更迭,我轉而希望在主觀創意及使用者理想間取得平衡,並將折衷拿捏視為這份工作給我的個人課題。   因為設計,我總在不斷打磨執念的過程找尋更全面的提問與解答,換個角度想,這是人生中極美好的事。   前陣子聽聞甘泰來老師可愛且率性說:「就隨順吧⋯⋯」我認為那也是現階段自己的設計軸心和生活哲學,隨順我心不是期盼完美,而是各方狀態的和諧圓滿,不隨波亦不勉強。以此態度注入設計,我希望作品不僅實踐某種表面狀態,還能帶入生命深度與廣度,持續透過作品傳達這份心境。     您對未來的期許? 無論是年少的熱血勇敢,現在的內斂沉穩,都在作品裡留下思想軌跡。我將持續在設計道路上應對人生的問題,從中淬煉並勉勵自己不斷精進。我認為工作與處世皆然,隨順因緣、由衷感到平穩自在,自然能表現在設計與空間氛圍,何時何地皆流動而敞亮。     《室內 interior》已經35 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在台灣,《室內interior》是以客觀、專業角度去審視設計作品的媒體,多年來記載無數優秀的設計作品、傳承美學視野,無論從前或當前環境,能成長到35 歲皆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尤其持續地輸出紙本,更顯珍貴。也感謝雜誌團隊們的付出,不忘初衷,維持設計產業裡眾人仰望的紙本媒體價值,無論未來雜誌經營方向會隨時代變化如何調整、多元化,我都給予深深的祝福,願《室內interior》的視野觀點能持續流傳。     謝謝雜誌團隊因應時代的努力,或許日後方向會更多元,但我認為《室內interior》紙本的價值不會因此被抹煞。     資料及圖片提供」游雅清空間設計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江瑜

室內35 │ 陳連武《室內interior》是呈現台灣設計的掌鏡人

Interior 372

陳連武 城市設計 設計總監 德國iF設計獎、德國red dot紅點設計大獎、日本G-mark Good Design Award、美國 IDEA傑出工業設計獎 出生藝術世家,父親為東方畫會創始人之一陳道明先生。畢業於台北淡江大學建築系,並以第一名的成績保送研究所。後赴美國紐約一年進修經歷,養成其獨樹一格的設計風貌。於1999年成立城市設計,定位為專業的室內設計司,提倡『後風格主義』,主張設計不該被風格所侷限,而是挑戰曾經的創意,顛覆已發展的形式與思維,注重將設計概念的完整且流暢地體現於空間中。     請簡述自己。 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從小就知道想往設計領域發展,擁有這份天賦並運用它幫助別人,認為這是自己來到世界的使命。我把設計當作是面對真實世界和真實自我的途徑,透過設計試圖更了解自己,也更認識世界;對我而言,設計也像是人生的課題,或者是一場修煉,這個修煉至今持續進行,未來會走往哪個方向我不確定,只能說我非常感謝,也會繼續努力。     回顧自己的35歲? 我的35歲適逢千禧年,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我深刻認識到人生無常,間接促成我毅然前往紐約再深造,把身處異國的自己當成一塊海綿,竭力吸收不同文化的養分,更新對設計的理解。紐約多元融合的文化,讓我深刻的意識到不該困守於狹隘認知,在異國時我接納了形形色色的風土民情養分,觸動我想挖掘自身多樣面貌的企圖,這都要歸功於當年出行的決定。至今,我依然希望能一直保持35歲時的精神,放開心胸,多看、多體驗。     35歲的我決定到異國充電,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竭力吸收不同文化的養分,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和更新對設計的理解。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在我讀研究所時,當時的室內設計類雜誌較傾向裝潢,並不是那麼強調設計與空間的關係。但是在《室內interior》出現後,它讓我驚訝,覺得建築人也應該讀這本雜誌,它點出了室內和戶外、和建築之間的關係,以及設計與空間的關係。後來,自己投入室內設計領域後,想讓作品登上《室內interior》的企圖也在我的心底萌發。   作品第一次登上《室內interior》是在1996 年,它給予我很大的肯定。在完工後業主特意寫給我一封感謝函,信裡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原來,設計師也是創造幸福感的工程師。」   這是多麼大的鼓勵!我一直把它當成座右銘,這是一份非常溫暖的動力,讓我覺得自己能透過設計給予別人幸福感,這封信促成了我的使命感,對我而言,美的本質應該要能讓人碰觸到幸福,如果人們能夠透過我的設計,從日常中感受到美好,甚至產生幸福感,那才是我身為設計師一直在追求的目標;要貫徹它其實並不容易,在學院裡我們學習到各種關於美的標準,如何拋開過去訓練的認知,把為他人建構「幸福」作為重心,是我「修煉」的一部份,同時也是我對設計的反思。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空間尺度和分際》。在重新規劃布局後,搭配玻璃材質連貫空間,將美景引入業主與家人共進晚餐的天倫之樂。(詳見《室內interior》51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這35年來市場變得更多元,《室內interior》也面臨了需要明晰自身定位的問題。我發覺《室內interior》走向一個有趣的方向,借用電影《美國情人夢》的橋段比喻說明,有個配角拿著一部攝影機,對著一個空中飄舞的塑膠袋聚焦拍攝了三分鐘,即便沒有一句台詞,這個過程也讓人感覺到難以描摹的美感,這份美需要一個人來掌鏡、挑選,最後呈現在觀眾眼前,要如何切割、放大,這個過程是很重要的。   《室內interior》就是這個掌鏡人,從空間切入作為出發點,是一個很棒的開始,但是你們並不自滿於此,還與時俱進地發展出更多元的面貌,這點也使我聯想到自己的美學。   美不是只有一種風格,它有各種層次和面向,以前的我對《室內interior》會存在一種固定印象,認定你們只會刊登某種風格的作品,但是如今的《室內interior》讓我放下這份成見,我會想先投稿,讓你們看看我的作品,再來交流彼此的想法,從中開啟另外一個審美角度的鏡頭,看到更多不同方向的思考。   我期許台灣設計界能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每位設計師的主張都如此不同,作品五花八門,當一個平台能夠像《室內interior》這般,用相對客觀的角度和不帶刻板印象的視角去呈現作品時,才是一個真實的台灣設計呈現。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湖濱散記—獻給父親》是我和父親的聯合創作。空間裡的藝術作品是我父親的畫,我父親在2017年逝世,作品的刊登則在2018年,在我心裡,這個作品是獻給父親的致意。   空間規劃裡,要揀選哪些畫作、對應哪些家具和設計,都是我與父親對話的一種方式,透過這樣的思考,讓我理解了藝術的存在不應該被侷限在美術館,它也能融入生活,透過空間做到更好的表述。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湖濱散記—獻給父親》。取用梭羅《湖濱散記》華爾登湖及木房子的意象,凝鑄於空間,將其父陳道明八幅抽象畫作自藝廊攜入生活場域,詮釋畫作與空間的雙聯展。(詳見《室內interior》294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有了孩子之後,我對設計和生活有了不同解讀,已經超越對美的追求。對現在的我而言,有一件事情是能夠超越美的,那就是愛。   當你將關愛之情投注於設計,對業主的關懷會讓你看到空間不同的可能性,就好像以前我會希望行李箱保持乾淨純美的狀態,但是當我發現自己的孩子在上面貼滿心愛的貼紙時,我會捨不得撕下來,也在那一剎那從對美的堅持進一步跨入對愛的包容。   每個住宅空間都承載著家庭成員的互動與情感,我必須在這當中投入關愛之心,才能把各方面都料理完全,用更寬廣的視角與更柔軟的心態去看待,才能讓使用者在空間裡感受幸福。我不太刻劃風格,更樂意用「後風格」來定義自己,「後」這個字,可以解釋為在風格之後,也可以是反風格的意思。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貼合業主的需求與期待,呈現獨一無二的靈魂。     您對未來的期許? 導演李安曾經說過,風格是一種心魔。如果你執意要表現出某種特定風格,它反而會限制你的發展。反觀創作這件事,如果我執著於表現自己,它反而會侷限了設計能量,我希望未來能在持續變化裡嘗試更多挑戰,湧現更多創作能量,並且從中獲得樂趣。   我認為心態保持快樂有益於創作,我不認同堅守苦行僧般的嚴肅情緒,即使面對挑戰也會抱持與業主一同「遊戲」的愉悅心態,讓彼此激發創意的火花,用開放心態理解對方生活,明晰出「家」的形貌。   我發現,縱然業主對居家懷抱不同期望,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期待「精緻」,這份「精緻」正是「城市設計」的專業體現,「精緻」是設計、機能、美學、溝通、服務的總合,我期許團隊能不斷打磨、提升,一同交流、學習,踏實且認真地對待每一天。     《室內interior》已經35 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媒體需要考量很多面向,比如市場定位和觀眾喜好,但是如果顧慮這些,就會在創作時絆手絆腳,我覺得《室內interior》很勇敢的地方在於,能放下來自市場與流行的束縛,專注思考要為讀者呈現什麼樣的美學內涵與設計內容,請繼續保持這份純粹。同時,也希望今後能透過《室內interior》將台灣的作品推廣出去,讓更多人看到台灣設計的多元與精彩。     《室內interior》一直專心思考要為讀者呈現什麼樣的美學與設計,請保持下去。 資料及圖片提供」城市設計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江瑜

室內35 │ 方俊傑 《室內interior》是一部活歷史

Interior 372

方俊傑 形構設計Morpho-Design 總監 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 兼任助理教授 形構設計以型態/構造為主軸,為使用者創造空間的獨特性及專屬性,慣於打破既有空間框架,強調型態置入空間後的設計探索,構成美學與生活啟發,藉由當代技術到構造型式的運用全面整合空間機能、使用行為、實務建構、落實效率,以達數位工匠之設計精神,貫徹空間機能的適任性、製造技術的工藝性、當代科技的智慧性與形態建構的藝術性。   請簡述自己。 我不擅長表達,但是談到專業領域就能滔滔不絕,抗壓力很高、組織能力也不錯,意志堅定。   上大學前曾經歷過一次重考,考上建築系,因為覺得自己入學的機會得之不易,就學期間十分刻苦,幾乎不太回宿舍,從大一到大五都是處在高強度的學習狀態,自覺這樣持續加強學習,壓縮休息時間能提升吸收知識的效率,這種態度也影響了日後投入職場的自己。     回顧自己的35歲? 35歲正是一頭熱的時候,約莫是留學回台的第六年、也是「形構」創立的第六年,我們做了一些關於型態的探討工作,特別聚焦在數位設計和數位製造這一塊,為此成立了DMO,也就是Design & Make Organization 組織。   這個組織包含我跟我哥總共五名成員,匯集了成員的瘋狂想法,我們想創立一所學校,專注於傳授與研討數位設計和數位製造,學校是提供養成的園地,但是人們進入職場後,很多業界的工具或技術其實已經邁向下一個階段,身在職場中的人卻沒有進一步學習的管道,我們的課程就是專門為實務的、製造的,理性的、非常設計層面的人所規劃。   我們想在DMO 辦展覽、挖掘台灣優秀的製造廠商,再把他們介紹給所有設計師。將這個組織定義為一個體制外的、設計製造的、跟空間相關專業的學校。在組織成立的第一年,甚至將所有的活動集結成冊,直接出書﹔所以說35 歲那一年,感覺是很瘋狂的。   DMO 的活動在前幾年逐漸緩下來,停止於疫情期間,它的階段性任務已完成,恰好「形構」原址也在疫情時租約到期,就搬過來承租DMO原本的聚點。DMO 和「形構」在本質上很相似,公司裡能看到很多奇奇怪怪像實驗品的物件,也因為有這些累積過程,才有機會在《室內interior》開闢專欄,分享有關特殊製造的知識。     35歲對我而言是很瘋狂的一年,特別聚焦在數位設計和數位製造,和同好一起成立了DMO。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我印象中大約是就學時期,去書店找設計相關資訊時就留意到,在2010 年從英國學成返台加入「形構」後,開始接觸室內設計工作,對《室內interior》也投入了更多關注。   第一個投稿刊登的作品是牙醫診所,當年的台灣診所開始重視美學,尤其牙醫和醫美,因為診所偏向商業空間,需要吸睛,所以讓我們有機會實驗將特殊型態介入空間,我們在每一個作品都盡可能嘗試置入一個特殊型態的研究,展現空間型態的概念變革。這段累積也讓我們開始接觸到很多加工產業,開始建立知識體系,甚至將它運用在住宅設計。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潔品牙醫》。異質型態開始置入看診空間,在不同區域對感官帶來的擾動,是我們開始嘗試型態構成重要的開端。(詳見《室內interior》203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室內interior》就是「室內」一詞的代言者。《室內interior》是一部活歷史,完整記載台灣空間設計領域的演變,想看歷史、演變過程或台灣不同時期流行的風格走向,我覺得閱讀35 年來累積的《室內interior》,就差不多能整理出台灣空間設計史的大致脈絡了。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如果一定要舉出「形構」最具特色的內容,最直接的投射應是曲面的木樁和曲面的金屬板實作,它很直接地反應了型態構成,以及「形構」 努力的方向。   過去做牙醫診所設計,作品裡都有完整的曲面來因應人的使用。到後期,我們開始嘗試表層型態以外的可能,越來越重視單元構造,尤其住宅設計上,使用了木筒、木樁的連續曲面的數位切削,這些作品可能讓大家印象比較深刻, 也是對「形構」最精準的定位。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誠泰大院》。首次將型態與數位加工及材質特性徹底整合邁向型態構造構成的更深入研究,型態構成的韻律感,真實的擾動空間的感知。(詳見《室內interior》279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型態構成。在台灣,大家很怕談型態,我覺得某種程度是因為在校期間老師會一再重複提醒不要形式操作,在這種氛圍下大家不太願意只談型態,我們有點反骨,我們就是直接談型態構成,覺得型態是一個人感知空間最直接的點。   型態的構成有非常多樣的狀態,假設我們談的型態是表皮,構造構成就是內在的骨骼,就像人體,我們看得到表皮,但看不到皮下的構成;構成可以讓人看到一個型態發展的韻律、趨勢,跟整個姿態,所以我們非常重視構造。這是我 們很重視、也是不變的精神。     您對未來的期許? 保持樂觀。身在設計產業裡,大家都知道很辛苦,對這個行業的甘苦談,我能想到的就是一直熬夜加班。   這是我們選擇的路,一個專案要怎麼完成是個人的選擇,是否在精力耗盡的情況下還要加班熬夜來完善工作,也是個人的決定。促使我們投入的,是設計師內心不想放過自己的執著,想讓這樣的心態一直處於「熱情」而非「負擔」,關鍵就是保持樂觀。     《室內interior》已經35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個人覺得很有意思的是,35歲對設計師來說正是報名新銳設計獎的最後年限,與已經35歲的《室內interior》類比,人的35歲大概要扣掉前面18年的養成過程,才能說自己開始成熟了,可以為自己負責、下決定,但《室內interior》在誕生的那一刻就必須很成熟,他得是一個大人,對讀者才有足夠的說服力,走過35年的時光,我覺得此時的《室內interior》應是呈現一個老頑童的狀態。   希望你們持續的成熟、專業,同時依然保持赤子之心的創造力和純粹。     希望《室內interior》持續的成熟、專業,同時依然保持赤子之心的創造力和純粹。     資料及圖片提供」形構設計 採訪」室內編輯部、江瑜

室內35 │何俊宏《室內interior》是設計師的精神食糧

Interior 372

何俊宏 紐約Pratt Institute室內設計碩士、丹麥DIS建築及設計課程研究、紐約Gene Kaufman Architect P.C.設計師、香港商穆氏設計規劃有限公司設計師,2005年於台 北成立創研空間設計。   創=開創力 / 創造力,研=研究力 / 思考力;創+研,為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左腦與右腦的並用,有生活的實用,有心靈的感觸,用心思考、熱情創造,希望用設計團隊對空間的看法與詮釋,提供給客戶不同的空間體驗與感受。從潛藏於基地與人物的時空背景理出脈絡,去詮釋、表述設計的獨特與專屬;不僅是美學感官的外顯訴求,更強調符合本質文化的內在精神,蘊含著對於當下生活浪潮的反思。     請簡述自己。 我是位室內設計師,我想,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應該都需要擁有理性與感性並存的思維,因為我們得感性的幫業主思考空間故事、理性地實踐設計理想並控制預算,情感與邏輯兩方面必須獲得平衡。對我而言,心靈跟質感的契合,一直都是我所追尋的方向,我不會刻意去浸淫於美的議題中,但藉由旅行、閱讀或生活中不經意的觀察,都是我汲取靈感的途徑。     回顧自己的35歲? 35歲時是我的創業初期,之所以決定創業,是因為我領悟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需要借助團隊的專業去觸及更多不同的設計面向,當時不論是設計方向或公司的營運流程,都還在摸索的階段。回頭望向那時的我,雖然不至於青澀,但作品的確比較稚嫩、小清新一些,不過設計的純度很高,十分專注於細節的操作,這些經驗的累積造就了現在的我。     35歲的階段是創立公司的初期,當時的創作風格較為清新而純粹,對細節要求亦一步步探索;這些經驗累積成就了現在的我,使我更有餘裕去面對所有的委託。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室內interior》創立35週年,我應該30年前就知道這本雜誌了,大學時期經常透過《室內interior》閱覽前輩大師們的精彩之作,對我來說是每個月必讀的刊物,這個閱讀的習慣從求學時期一直延續到現在,彷彿是設計界聖經一般的存在。第一次以「創研空間設計」的名義登上《室內interior》,大約是在2006年,我記得當時非常開心創業後的作品能被雜誌收錄。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關於生活的第一音節》。2006年完成的案子,剛好是設計師35歲時的作品。第一次操刀獨棟住宅,從室內到庭院到外觀,回首再看依然可以感受到當時對設計的熱情。(詳見《室內interior》157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市面上設計雜誌百家爭鳴,我個人覺得《室內interior》不論是在專業度或整體內容的投入程度,都是最深入的一本。《室內interior》的選案標準是有一定的高度在,因此作品能被編輯團隊收錄刊登,對設計師而言都是很大的肯定;雖然雜誌的定位可能比較偏向服務專業人士,但我相信業界內的設計師朋友們,對《室內interior》的評價應該都跟我差不多。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其實能被《室內interior》選錄刊登的作品,對我來說都是一種肯定,每個案子我和團隊同仁都非常認真對待,也仰賴客戶端的配合,最終才能成就出完整的面貌。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其中一個作品,就屬280期報導的《A'tolan阿都蘭》,它不是以設計案的形式發表,而是編輯利用特別企劃的方式做了十分深入的分享及剖析。這個案子有別於傳統室內設計的邏輯,特別講究空間與環境、自然之間的關係,是公司成立以來獲得諸多迴響、國內外獎項的作品,可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A'tolan阿都蘭》。10年後另一個獨棟私宅,非常規的案子,坐擁更大的基地與更廣闊的景致。設計心態也更成熟,能夠靜靜梳爬出10年來設計的脈絡及軌跡。(詳見《室內interior》280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每個案子都有不同的特色和條件,以《A'tolan阿都蘭》這個案子為例,我會希望從基地和時空背景去梳理出空間脈絡,或是由業主個性、喜好中探尋值得切入的要點,就像是從蛛絲馬跡中找到線索,並透過符合當代美學的設計語彙和元素做出回應,賦予每個空間最適合的詮釋。   設計這份工作可以比擬成一場遊戲,會遭遇很多挑戰,如何思考、尋找線索,進而提出解方,好似一個個等待破解的關卡,我覺得跟業主溝通、與同仁相互激盪,到最終成果的展現,這些過程都是設計的醍醐味,我也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您對未來的期許? 公司發展日益穩定,同仁各司其職,共同分擔工作,讓我能投注更多心力和時間好好發想設計概念;也期許自己能以更輕鬆、有餘裕的心境來面對各種設計委託,團隊能繼續產出優秀的作品,並獲得更多肯定。當然也希望能持續在《室內interior》或其他國際媒體刊登我們的案子,讓更多人認識創研空間設計。     《室內interior》已經35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室內interior》在設計師族群的定位,始終都是業界的標竿,同時也是精神食糧,我希望《室內interior》可以一直維持在這樣的高度,讓設計師們有可以遵循的方向,且能不間斷地提供我們展現的舞台。     《室內interior》可說是設計師的精神食糧,期許雜誌能一直維持這樣的境界,提供我們表現的舞台。     資料及圖片提供」創研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採訪」陳映蓁

室內35 │李智翔《室內interior》連結設計者與產業的媒介

Interior 372

李智翔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建築研究 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室內設計碩士   「水的形狀來自承載的容器,以無垠想像適應環境變化。」成立於2008年的水相設計跨足室內與建築領域,秉持設計應如「水」的初衷,純淨、有機又多變,本質上保持其原有的簡潔性,意念上展現無框架的可能性。重要得獎紀錄包括Frame Awards、亞太室內設計大獎APIDA、金點設計獎、台灣室內設計大獎等。   請簡述自己。 我的個性有點猶豫,對任何事情都抱持質疑的態度,不論工作或是生活,制式的規劃對我而言不是這麼適用,我習慣因應當下狀況隨機調整,順著節奏自然推進;此外,我也是個謙卑、善於反省的人,時常回望自己的歷程,思索不足的面向該如何精進,這樣的性格使我不自滿於現況,會不停督促自己往更多方向做嘗試。     回顧自己的35歲? 35歲大概是我創業的第7年,對我而言,35歲到40歲這個區間,是非常掙扎、糾結的時期,雖然已有就業、操刀案子的經驗,但依舊徬徨猶疑,覺得不論是設計、人際關係、情緒等事物的處理都不夠成熟,無法達到自己的期望,經驗的累積好像也還不足以支持下個階段所需的能量,總之是非常挫折的歲月。   我曾讀到某位建築師的「水龍頭理論」:把自己的思緒訓練得像水龍頭一樣,可以隨時切換,對我來說蠻受用的。心境的轉換需要經過練習,一路上遭遇的各種挑戰都是在磨練能力,而引領我繼續前進的信念,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朝一日能登上國際性媒體,這是很有效的策動,達成目標後,所有的痛苦和錘鍊都成為最好的養分。     35歲是一段掙扎的時期,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我感到徬徨,透過不斷的磨練和調整心境,逐漸領略到設計的樂趣。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大學畢業後我前往紐約和丹麥哥本哈根學習室內設計和建築,學成回國打算進入業界工作,但因我在台灣非本科出身,完全沒有任何資源和門路,當時便決定去書店翻閱設計雜誌,嘗試從中找尋有興趣的設計公司。在翻閱《室內interior》的時候,我發現裡面刊載眾多大師級前輩的作品,質量非常高,讓我對台灣的設計產業有了初步理解,亦透過雜誌企劃的內容從中獲得了豐富的知識,感謝《室內interior》在十幾年前給了我很好的指引。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影子的香氣》。歐若莊園是一間販售法國有機精油的台灣形象店,香氣本身是無形體的嗅覺概念,即便存在、漫溢卻又因看不見而感覺虛幻難以保存,這和影子的本質極為相似。因此在空間架構中,嘗試以抽象的植物形體(如蒙德里安的作品)與具象的植物形體交錯運用。(詳見《室內interior》195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就我的觀察,《室內interior》是一本跟每個世代、國際趨勢和設計產業有深刻連結的雜誌,尤其在尚未有過多網路媒體的年代,大家都是藉由紙本雜誌、書籍來吸收新知,《室內interior》就是非常好的媒介。另一方面,也因為定價平易近人,對於學生或剛就業的年輕設計者來說,雜誌亦成為他們和產業、國際接軌的窗口。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截至目前我們大概在《室內interior》發表了28個案子,型態跨足住宅、商空與地產,我認為最具意義的作品是首次被收錄的《影子的香氣》,若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個案子或許不夠成熟,應用的元素與手法也還有很多檢討的空間,但我想陳述的觀點有被編輯團隊看見且理解,這對當時年輕的我而言是很大的鼓勵。   第二個案子是286期的《分子藥局》,是水相設計首次登上封面的作品,這個震撼的經驗讓我意識到原來公司的作品已有足夠能量被選作雜誌封面。也因為《室內interior》的肯定,我和團隊一直相互鞭策,期望能成為設計界的好學生,讓所有創作都能對外產生更多共鳴。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分子藥局》。一如MOLECURE源自Molecule(分子)與Cure(健康)拆分重組的取意寄望,回歸到製藥原點,從自然界萃取分子合成對人體有治癒功能的藥品,發展出綠色實驗室「green in the lab」的空間定位,將「原始」與「科技」看似衝突的特質結合,正如不同分子撞擊形成新的化合物。(詳見《室內interior》286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我深信美學的狀態是需要靠不斷的探索,藉此找到合適的脈絡,美學是一種很主觀的判定,現階段的水相設計,致力於更抽象地解讀作品,地理條件、人文因素等面向皆是案件發展的重要線索,再整合成清晰、具邏輯的思路,替設計灌注更深層的意義,並延伸出形而上的議題跟行為;也期許這些被我們埋入的線索可以讓空間的使用者獲得更多樂趣和感動。   我是一個很「雜學」的人,文學、藝術、時尚等領域都有些許涉獵,並非單純專注於某種哲學性或辯證性的思考,如何活用這些資料庫,讓它轉化為設計策略,這種靈活的思維能賦予成品更多元的變化,扣合水相設計的宗旨:如水一般不受既定框架限制,而是能因應不同時空背景產生相應的秩序及狀態。     您對未來的期許? 我希望水相設計團隊可以保持對設計的熱情,案件從發想、執行到完工,會面臨許多困難,期許團隊同仁可以維持同樣的熱忱去面對不同挑戰。此外,我們還有很多範疇尚未涉足,有緣份的話也希望能多方涉獵並跨足不同領域,畢竟設計的深度廣闊,我們需要持續的投入且精進。     《室內interior》已經35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如同我年輕時跟隨《室內interior》的腳步進入設計產業,期望雜誌未來依舊保持這樣的高度,成為每個世代遵從的守則,並指引出正確的設計方向,讓年輕設計者能參考前輩的經驗,並挖掘更多設計的可能性。     《室內interior》引導我踏入室內設計領域,期許未來能保有這樣的高度,替年輕世代指出正確的前進方向。     資料及圖片提供」水相設計 採訪」陳映蓁

室內35 │康智凱《室內interior》是專業的指引與溫暖的陪伴

Interior 372

康智凱 畢業於華梵大學建築系及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華梵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中華民國註冊建築師。長期透過旅行與觀察去探尋生活與美學的本質,並且藉由不斷的空間實驗,建構出不同於一般專業者的設計風格與空間想像。長期專注於接待中心與樣品屋的設計領域,將建築、室內、軟裝與藝術等範疇,整合運用於設計策略之中,並屢獲國際獎項如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台北設計獎、金點設計獎、IAI亞太設計獎、德國iF設計大獎、義大利A'Design Award、日本Good Design 設計大賞等。     請簡述自己。 我是一個習慣把自己放在第二順位的人,不論是家庭、朋友關係或工作,我都傾向先考慮其他人的感受,也因為隨和的性格使然,習慣以傾聽的方式取代強勢的主導。這種個性反映在工作上,其實我覺得是有助益的,因為我會將業主的需求擺在第一位,從提案、溝通到執行,都能換位思考,並以利他的立場角度去做思考,我發現這種方式有助於工作的推進。     回顧自己的35歲? 回顧一路走來的過程,其實我的設計歷程還蠻坎坷的,並非一帆風順。因緣際會下與之前的學長合夥,雙方決議專精於代銷跟房地產領域,也由於我的建築背景,有能力操作一些造型特別的接待中心量體,所以委託案量有了大幅成長。35歲剛好碰到台灣房地產代銷非常蓬勃的盛況,我們可說是如魚得水,幾乎投注了所有的精力,除了睡覺外都在工作,雖然很辛苦,但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建築,同時能接觸到室內設計、軟裝等面向,是我設計能量最旺盛、最有舞台的時期,非常開心。也因為這些歷練,從中梳理出公司的know-how及流程,讓我們能在最有限的資源和時間內,創造具有一定品質和辨識度的作品。     35歲剛好碰到台灣房地產景氣起飛的盛況,我傾盡全力投注於工作,雖然很辛苦,但這是最有舞台的時期,能盡情發揮自己對建築與室內的熱愛。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大學就讀建築系時,不定期有書商來學校舉辦書展,以前室內設計相關的書籍其實不多,因此我對《室內interior》印象很深刻,猶記當時翻閱雜誌時,發現裡面刊登了許多神級般前輩的作品,質量非常高,且內容訪談亦十分深入,讓人驚艷於台灣的設計竟然可以做得這麼好。大學購入的《室內interior》我到現在都還留著,是我培養設計思維很重要的媒介,直到現在也都保持著閱讀的習慣,執業後也很榮幸陸續有案子被收錄,對我而言,《室內interior》就像是殿堂級的存在,雖然有著很高端的品牌定位,但在設計的路上,又很親切溫暖的陪伴我們,提供很大的幫助。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浮山-富邦豐泰接待中心》。企圖在自然資源極為豐富的新店山上,提出一種既能滿足銷售行為的展演與期待,同時又能夠尊重自然與環境永續的平衡策略,以及反省空間專業者在這個產業環節裡,對於自然環境所能深化的態度及堅持。(詳見《室內interior》257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坊間雜誌百百種,每本都有自己專屬的定位,《室內interior》不論從作品的篩選,或是企劃的角度,都可以清楚讓讀者理解雜誌欲傳遞的理念;也因為嚴格的收案標準,因此能刊登在雜誌上的設計案都可說是一時之選。   近年來我因為加入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CSID)的關係,認識了非常多的同行,聚會時大夥會一起討論工作、互相支援,那在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設計師朋友也都會分享案子被《室內interior》收錄的興奮之情,若能登上封面更是一大鼓舞,大家都很在乎是否能獲得雜誌的肯定。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299期刊登的《好好生活實驗室》是截至目前為止我心中最特別的案子,也十分榮幸被選作封面,當時深感榮耀的心情還記憶猶新。這是一個實品屋規劃,我們進到現場後,不僅進行了建築界面的收整,也透過橫拉窗與家具配置,重新梳理場域和內院植栽台灣五葉松之間的關係,創造更深刻的連結。那我認為這個作品的最大收穫就是引領我思考如何透過家具,彈性定義空間屬性,也讓我有機會跨足家具設計領域,以大膽的實驗概念提出延伸餐桌和摺疊沙發的雛型,藉此滿足我們所設定的空間串聯目標。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好好生活方實驗室-年豐七也實品屋》。以一棵樹作為內觀的中心,是設計者賦予這座建築個性的核心概念。同時,試圖將所有面對這棵樹的介面給打開,讓每個空間都能與這棵樹產生對話,藉此尋找各種生活可能性、說著不同的故事,最後建構出對於家的想像。(詳見《室內interior》299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這一、二十年台灣房地產歷經許多起伏,建商代銷的想法與策略也一直隨趨勢滾動轉變,因此我也需要因應時代需求不斷修正設計思維。我一直覺得設計這件事並非設計師炫技的表演舞台,必須在論述中突顯建案條件和賣點,並以此延伸出空間脈絡。在我的字典裡,沒有「好」的設計,只有「對」的設計,因為我們最終的成果,都還是以協助業主銷售為最主要目的,我的設計必須要能解決問題,希望在各種限制下梳理出適合的方向,並依循建案定位產出最恰當的方案。     您對未來的期許? 我專注於房產範疇的接待中心與樣品屋設計已經十餘年,在這個影響台灣居住美學與生活模式的重要領域,希望公司的作品能有小小的影響力,從建築型態、材料到室內的家具與飾品等,不論是環保永續的可能,甚至是對於原創和品牌的態度,都能從每個案子中獲得一點潛移默化的改變,最後累積成全面的價值觀,讓設計領域的各行各業都能被社會充分理解與尊重。     《室內interior》已經35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媒體型態在近年有著劇烈轉變,自媒體也日漸蓬勃,這幾年我有看見《室內interior》因應時代而做出的努力,除了發展數位平台外,也推出了很多不同的企劃,我覺得這都是很好的方向。也期待《室內interior》之後有機會針對設計背後的考量或現實層面等議題,向設計師跟讀者做更深入的剖析,讓我們能在漂亮照片之外,更深入理解設計發想,我相信這對年輕的設計師、甚至是產業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室內interior》因應時代轉變做出了許多努力,同時亦維持著本質的純粹,非常難能可貴。     資料及圖片提供」智在設計 採訪」陳映蓁

室內35 │陳鴻文 《室內interior》引領設計前行的重要推手

Interior 372

陳鴻文 HAO Design好室設計創辦人。 喜愛感受空間的故事性與材料的真實細節,以高雄為起點,開始在世界各地拓展空間可能性,讓使用者在美好的體驗中增進與空間的對話與互動,進而堆疊出空間專屬的故事與獨特的個性。 好室設計理念:「美好生活,於室於心」,空間不論奢華或簡約,最終還是以「生活」為本,你的日常才是空間載體的核心價值,設計團隊相信,梳理好生活習慣,風格才經得起生活考驗,當你與空間多了對話、發展出專屬的個性,會看到彼此有更好的互動方式。   請簡述自己。 我的個性屬於行動派,熱愛旅行、冒險,支持我持續走在設計這條路的動力在於,我十分享受替業主打造家宅的過程中所發生的驚喜或收穫。大學時期主修電腦動畫,主要針對遊戲、動畫等虛擬場景做建構,某次剛好有機會到室內設計公司實習,協助將2D線稿轉化成3D透視圖,我發現設計產業可以跳脫電腦螢幕,親自觸摸到材質、跟人互動連結,而最終落實的作品更是能夠感動人,便決定要往室內設計這個範疇努力。     回顧自己的35歲? 35歲大約是我創立「好室設計」的第6年,也是職涯中最辛苦、最戰鬥的時期,因為兩個孩子正好處於兩、三歲的階段,如何適切拿捏工作、生活和育兒之間的平衡,是我面臨的一大課題;35歲也剛好是台北辦公室的成立初期,那時候公司亦承接了許多海外委託案,我在不同的城市、國家奔波,真的非常忙碌。開始養育孩子後,在與他們互動、教養的過程中,也學習到很多知識,這些從生活中獲得的啟發亦會同步內化成我的設計思維。現在回過頭看,很謝謝當時的自己有堅持下來。   35歲是我最戰鬥的時期,必須兼顧工作、生活與育兒,也因來自各地的設計委託,忙碌奔波於不同城市。不過這些歷練也都轉而成為我的設計能量。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大學畢業前夕,我便決定要投入室內設計相關工作,在外島澎湖當兵的日子,因為沒有太多休閒娛樂,我埋頭於閱讀中,嘗試從書本和雜誌吸收最新的設計趨勢和作品新知,《室內interior》即是我當時訂購的雜誌之一,我會藉由翻閱雜誌鎖定自己喜愛的設計公司,再去網咖進一步搜尋該公司的背景與理念,《室內interior》也可以說是我退伍後投遞履歷的指引。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意存自然》。當時這樣的空間布置格局算蠻大膽的嘗試,拿掉原本的電視牆,把寬敞的空間感留在房子正中心,旋轉電視另一面是孩子的繪圖處,沒有大長桌取而代之是樹下用餐的意象,可隨著節慶布置小圓桌的小樹。(詳見《室內interior》248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台灣的紙本媒體數量在近年來大幅減少,而且關注於室內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又更少,《室內interior》能夠堅持35年真的非常不容易。我個人認為,雜誌定義了台灣每個時代的設計風格,是引領設計前行的幕後推手,編輯團隊的選擇、取捨都會牽動產業的方向,深刻影響著從業者或是準備進入行業的學生們。另外,由於《室內interior》對於話題的包容度很廣泛,並不會侷限於某個類型,因此讀者可以透過雜誌輕鬆吸收關於深度專題、國外建築介紹或品牌新品的介紹。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踏入室內設計行業後,我內心一直期許有朝一日自己的作品也能被《室內interior》收錄,還記得第一次登上雜誌大概是我創業的第4年,當獲知案子獲得編輯團隊的青睞,對我而言是非常大的鼓舞。255期的《宜用宜憩》則是我心中最特別的作品,它協助我梳理出公司的設計脈絡,定下與業主共同探尋生活型態的流程,藉此構築專屬的住宅面貌。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宜用宜憩》。以屋主的生活重心規劃格局,廚房餐桌連繫家的情感,每位家庭成員喜好的品味皆融於風格中,可以看到不同元素的混搭,跳色工業家具的線條表現讓水泥基調的空間有著多變個性。(詳見《室內interior》255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我認為設計是具有「目的性」的,若從屋主角度出發,設計者就可以找到最適合的空間表情以及動線規劃,也因此,我相信每個設計委託都是一場與家庭成員共創的旅程,我們一起剖析日常習慣、興趣喜好,從大方向形塑設計概念,並保留一定程度的彈性和留白,藉此收容不同階段的生活轉變。   室內設計是一個高度客制化的工作,做法跟設計模式都要取得居住者的共鳴,我和團隊同仁都非常認真在過生活,來找我們討論住宅設計的業主通常也都對生活藍圖很有想像,因此前期的溝通交流是至關重要的環節,透過彼此的經驗反饋逐步調整設計雛形。     您對未來的期許? 這兩年公司陸續舉辦多場家具展覽,因為南部在這方面的資源較少,希望可以推廣讓更多人知悉軟裝的價值。軟硬裝之間的尺度拿捏是需要經過訓練的,我期待同事精通軟硬體兩方面的能力,藉由實際的體驗、深入的涉獵,去培養敏銳靈活的運用手法,才能提供業主最專業的建議。   創業至今,最挑戰的部分即是需要保持不斷成長的腳步,現今生活型態不停變化,甚至因為疫情關係,施工模式也有了大幅變革,如何因應市場趨勢滾動調整公司人力及資源,也是我必須持續學習的議題。     《室內interior》已經35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恭喜《室內interior》35歲!這是非常令人敬佩的里程碑,作為引領設計風氣的平台,《室內interior》的多元包容性是我最欣賞的特質,鼓勵雜誌繼續堅持下去。人手一機的時代,雖然可以從網路快速獲取資訊,但紙本雜誌依舊是無法取代的存在,不論是翻閱的動作、紙質的觸感、閱讀的時間,都是讓人感到放鬆平靜的時光,希望大家多支持紙本媒體。 《室內interior》的多元包容性是我最欣賞的特質,是引領設計前行的重要媒介。   資料及圖片提供」好室設計 採訪」陳映蓁

室內35 │曾致豪《室內interior》記錄我不同時期的設計印記

Interior 372

曾致豪 向度設計設計總監 團隊擅長從不同的面向與角度去探索、感受空間特性,試圖將人的感性與空間的理性、本質相互結合,創造出心之所向而富有溫度的場域。重要得獎紀錄包含台灣TID Award、德國iF Design Award、台灣Golden Pin Design Award金點設計獎、台灣TINTA金邸獎、日本Good Design Award、香港APIDA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等。     請簡述自己。 我是一個情感蠻豐沛的人,我認為自己是感性的設計工作者,但致力在感性的想法中融入務實的理論。從事室內設計,需要拿捏好感性思維跟理性空間的平衡,我希望設計不僅專注於表象的美,而是可以和生活產生實際的串連;很多人一輩子可能就買一個家,那每個人對家的想像都有美好憧憬,因此我覺得室內設計師是一個很神聖的工作,因為業主願意相信你,把家交給你擘劃,讓你成為他的造夢者。     展望自己的35歲? 在我的規劃中,到了35歲時應該要可以獨當一面,更專注於家庭、生活和工作,並以學習的心態去面對所有挑戰。我目前算是個人工作室的型態,說實話,一個人的時間和能量是有限的,因此期待可以組織自己的團隊,帶動公司的成長,並嘗試除了住宅外的更多設計可能。創業以來,我蠻積極參與獎項的評選,原因是希望驗證自己的實力,並作為設計職涯的里程碑,也時刻鼓舞自己不忘初心,以單純本質完成每個客戶的委託。     展望我的35歲,期望能組構自己的團隊,多方探索設計可能,並持續以學習的心態擴展眼界和能力。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從國小到國中,我是體育班學生,到了高中我開始思索未來,發現自己因為日本節目「全能住宅改造王」的影響,對室內設計產業有很深的嚮往,所以毅然決然重考,進入相關科系就讀,也因為我的起步比別人還要晚,對於課業和學習我全心投入,甚至寒暑假都積極爭取至事務所實習的機會。   大學階段老師要求我們做案例研究,我到台中勤美誠品翻閱雜誌時,認識了《室內interior》。對我而言,《室內interior》承載每個時代設計師的想法,讓設計學子有跡可循,透過雜誌報導的案例、平面圖,獲得珍貴的觀摩機會;當時因為常拜讀多位前輩的精彩作品,激起我到他們麾下學習的欲望,我的第一份工作更是從《室內interior》中選擇了崇拜的設計師,進入他的公司歷練,因此《室內interior》可以說是我設計生涯的明燈。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頭。層/之間》。自然與建築之間,因為串連在一起,而創造了無限可能,交織出屬於這個場域自己的溫度與寧靜。(詳見《室內interior》322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室內interior》記載了許多前輩大師的設計想法,也梳理出跨時代的設計脈絡,讓我們可以從中學習、有機會互相交流精進。現今網路上雖可輕易搜尋到設計案例的圖片,但雜誌中編輯團隊的文字說明,可以讓人更清楚了解設計的核心概念以及內含的keyword;也因為《室內interior》具世界觀的觀點,亦時常收錄國外優秀作品,讓國內設計者更全面理解世界的設計趨勢。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347期刊登的《光與暗》。基地坐落於台南,可將安平運河的晨昏景致盡收眼底,這是個接待會所屬性的空間,因此我大膽調整了格局,利用多功能、彈性的方式安排隔間,讓室內相互鏈結;另一方面,屋主喜愛全黑色調的放鬆和沉靜,我透過不同紋理的黑色材質提點出光影的自然變化,進而創造獨特的情境氛圍。這個案子實踐了我對於空間可能性的探尋,也更理解如何運用設計手法彰顯光影流動,並在統一調性下保有細膩的層次。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光與暗》。如果黑色是混沌,是光讓一切有了萬千表情,像生活其實極可能是一場沒有盡頭的追尋,唯有家,才讓那些無處安放的煩雜與困惑獲得釋放。(詳見《室內interior》347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我非常重視氛圍的營造以及客戶的情緒感受。前期的設計發想時,我習慣將自己投射進空間,去試想假如我是使用者,怎樣的環境會感覺舒適?同時,我也深信平面配置就如同空間骨骼,生活品質的好壞跟動線有著強烈關係,因此格局的安排亦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在執行設計案時,則盡量將裝飾性元素和人為光源的存在降至最低,嘗試回歸空間本質,由基地環境跟結構出發,藉由純粹的筆觸描繪人與自然的互動。     您對未來的期許? 目前承接的案子多為20坪左右的小宅,放眼未來,除了團隊的組建外,我亦期待因為新血的加入,我們能往尺度更大的住宅委託前進。此外,也希望能開始承接商業空間的設計,讓自己在各個領域皆能獲得訓練,藉此衝擊並活化自身的設計思維。     《室內interior》已經35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感謝《室內interior》從我大學開始的一路陪伴,自己開業後,也陸續在雜誌上發表了多個有趣的作品,很開心雙方可以有這麼頻繁的連結。《室內interior》不僅梳理出每個時代的設計精髓,也牽起設計師們的交流,讓整個產業共好;對我而言,更是生命歷程中的重要存在,記錄我不同時期的設計印記,也因為雜誌多元的包容性,讓我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見。祝福《室內interior》可以繼續蓬勃發展!     《室內interior》是我生命歷程的重要存在,記載了不同時期的設計面貌,很開心可以跟雜誌有這麼緊密的互動。     資料及圖片提供」向度設計 採訪」陳映蓁  

室內35 │ 方俊能 《室內interior》是一部活歷史

Interior 372

方俊能 形構設計Morpho-Design 創辦人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 學士學位 形構設計以型態/構造為主軸,為使用者創造空間的獨特性及專屬性,慣於打破既有空間框架 ,強調型態置入空間後的設計探索,構成美學與生活啟發,藉由當代技術到構造型式的運用全面整合空間機能、使用行為、實務建構、落實效率,以達數位工匠之設計精神,貫徹空間機能的適任性、製造技術的工藝性、當代科技的智慧性與形態建構的藝術性。   請簡述自己。 我是一個做任何事情都會全心投入的人,這份特質並不限於工作,也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遇上感興趣的議題,我都會忍不住追根究底。     回顧自己的35歲? 在我的印象中,35歲時懷抱強烈的求知欲,對於各方面的挑戰、吸收和應用的強烈欲望,反映在工作上,這份特質呈現出包羅萬象的空間風格,雖然作品產出速度不快,但對生活中的一切都躍躍欲試。   那時候的公司已創立約八年,「形構」做的事情其實始終如一,整個公司就像一個實驗小組,推進參與者不斷湧現求知慾。只是同樣的行為,放在當年的環境裡顯得前衛,我們其實也經歷過一番掙扎,因為創作思考並非主流,在堅持貫徹初衷的道路上,也遇到許多瓶頸,設計風格並不是那麼容易被大眾所接受,但即便歷經艱辛,我們依然堅守初衷。   在當時,作品的實驗與探索上,商業空間相對有比較多的發揮機會,尤其許多牙醫診所都希望擁有醒目的新貌,因此我們在跳脫主流之外,做了許多不同嘗試,儘管面對市場的壓力和質疑,依然努力往目標前進。由此開頭,後來才陸續有住宅設計的嘗試。   35歲的我懷抱著強烈求知欲,對於各方面的挑戰、吸收和應用的強烈欲望,反映在工作中,呈現出包羅萬象的空間風格。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我大學時期在學校舊書刊的拍賣會上第一次看到《室內interior》,看過許多設計雜誌,《室內interior》是我持續訂閱至今的選擇,雜誌刊登的作品和文字內容對我而言是特別的。《室內interior》收錄的作品都具有相當水準,進入業界後我理解到《室內interior》有自己的評選堅持,因此作品能被錄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我自己也下定決心,把它訂定為必須達成的目標。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潔品牙醫》。異質型態開始置入看診空間,在不同區域對感官帶來的擾動,是我們開始嘗試型態構成重要的開端。(詳見《室內interior》203 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室內interior》是台灣空間美學領域不可或缺的存在,對我們同業而言,它給予我持續學習的動力,我從中看到許多自己無法想像的創意,雜誌裡刊登的作品都具有一定水平,更重要的是對於社會大眾,它傳播了整個時代的空間風格和演變過程。 在《室內interior》,無論作品是否符合主流審美,都可能憑藉自身的優秀進入讀者的視野、形塑讀者的美學概念,所以我覺得《室內interior》是非常優秀的引導者。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第一個刊登的作品對我來說最具意義。大學時期就持續閱讀《室內interior》,它在我心目中成為一個指標,所以當自己的作品《潔品牙醫》登上《室內interior》時,對我而言意義格外不同。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誠泰大院》。首次將型態與數位加工及材質特性徹底整合邁向型態構造構成的更深入研究,型態構成的韻律感,真實的擾動空間的感知。(詳見《室內interior》279 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創作過程的多方探索一直是我設計上的重心,「形構」團隊堅持從思考到實務創作都身體力行的實踐,是不曾改變的精神。我始終堅信,數位技術能為設計帶來不同的面向,電腦運算與人腦思維肯定不同,它的結果來自大數據的累積和運算,能提供更多發展的方向,拓寬個人想像的極限。                                       「形構」在生產製造方面與數位技術有深刻的聯繫,喜歡在探索中尋找樂趣,認為每個空間都有它本身應該呈現的精神,透過數位工具,能在既有條件下發展空間可能形貌、各式各樣的詮釋手法。在這個探索過程裡,我們也始終謹記設計服務的對象是人,因此如何結合人腦與電腦的優勢,讓方案給予業主最佳的五感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您對未來的期許? 在入行初期,我曾經短暫遵循常規的工作內容,卻日漸感到動力流失。後來在結合數位工具與傳統技術的探索上找到新契機,現在的我對設計依然充滿熱情,只要能到工廠做實驗,不管時間早晚、天氣如何,都甘之如飴,這份動力讓我積極的思考和實踐,好奇接下來還有哪些可能性。 「形構」特別注重數位工具,積極使用它落實製造生產,認為這是對時代變化的考察。現在的數位軟體不斷推陳出新,對我們在設計思考產生大幅影響。在空間的成形和製作上,我們尤其重視過程,希望善用數位工具來翻轉傳統加工業,讓雙方找到共通語言,達到善用人力、技術的目的。這需要從傳統室內設計師的經營概念轉向數位工具思考,背後有很多工匠手藝的參與和投入,這件事情讓我產生前進的動力。 對於新工具和傳統概念的融合的可能性是取之不盡的,尤其當今缺工時代,它是一個值得全心投入挖掘的領域。除了自己的實踐,我也希望能把數位技術的運用與經驗推廣出去,祛除大眾對它的恐懼,儘管如今的AI被宣傳得神乎其技,但說到底它依舊是一項工具,比起擔心人類被它取代,不如向AI學習,找到駕馭它的方法。   《室內interior》已經35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我覺得《室內interior》越來越有深度,尤其專題內容寫得很深刻。仔細想想,與我當初剛接觸到的《室內interior》相比,當時的內容較著重於作品本身,現如今的《室內interior》逐漸傾向探討作品背後生成的過程,我覺得這很重要,每個設計人在作品背後經歷過什麼?思考過什麼?這個變化在我看來已經是一種大躍進了,引導我們在觀看作品時,所見的不只是成果,也透析了作品背後的內涵。 時代一直在變,可是做任何事的初衷都不能變質。從大學至今,我看到《室內interior》從過去的作品、人物介紹,到現在更深層的討論、延伸到整個設計相關的企圖,呈現出更加豐富的內容,也希望《室內interior》能秉持這樣的精神,回應時代考驗。 《室內interior》現在更深層的討論、延伸到設計相關的企圖,希望能持續秉持這樣的精神,回應時代考驗。 資料及圖片提供」形構設計 採訪」室內編輯部、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