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70

巷弄間的街邊藝廊 小停院

3+2設計利用擅長的美學思維,賦予一棟50年老公寓煥然一新的模樣,同時也美化了周圍雜亂的小巷,引入綠意盎然的生機,使得鄰里環境更加宜人舒適,近期,更與一葉藍朵設計共同發起了「小停院-街邊藝廊計畫」。 由3+2設計與一葉藍朵設計共同發起的「小停院-街邊藝廊計畫」,靈感源自於柏油路上的「停」字。   隨著越來越多路人、遊客在此停留、駐足觀望,「走入巷弄間,不自覺被窗內的景色吸引而停下步伐,好奇地探頭往內窺視」,這是小停院的起心動念。轉角巷弄的柏油路上,剛好印有一個大大的路標「停」,意在提醒用路人到此處需要慢行觀察,這也是小停院希望帶給來訪者的體驗:讓生活的步調稍作停留,不要那麼快、那麼趕,坐著休息一下吧! 3+2設計透過擅長的美學設計,讓老屋有了全新的樣貌,搭配上蔥鬱綠意,打造宜人的巷弄環境。   街邊藝廊 種下美的種子 首展邀請「大塊文化」一同為南港老城帶入藝文氣息。 小停院首展邀請大塊文化,擷取繪本《種子和風》的精彩片段與旅人共享。 由留法藝術家王妤璇,與《阿鼻劍》編劇馬利、剪紙藝術家楊士毅共創的浪漫繪本《種子和風》,此次展覽將書中的精華片段以窗貼及複製畫的型態,展現在轉角空間以及周圍店家的牆面,期待與旅人們不期而遇;也藉此呼應大塊文化的品牌核心:「A place where something interesting is happening」(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展期至2024年8月30日,邀請大眾一起走入《種子和風》的情感世界,從中探尋不同的人生視野。 《種子和風》繪者-留法藝術家王妤璇。 透過窗貼、複製畫等方式,將藝術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現出來。   小停院的展覽內容不拘形式,任何能與民眾拉近距離的展演方式都是團隊欲嘗試的方向,目前也與圖文插畫家、台灣品牌及在地藝術家陸續洽談合作,同時,也串連昆陽周圍店家,形成區域的共融連結,希望從這小小的巷弄種下美的體驗、四處發芽,讓每間店面都有機會成為城市中的一道美景。   透過窗貼、複製畫等方式,將藝術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現出來。 小停院-街邊藝廊計畫 日期」2024年8月30日前 地點」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398巷1弄2號1樓     資料及圖片提供」3+2設計 編輯」陳映蓁

世界名作登高美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盛大展出

Interior 370

年度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近期在高雄市立美術館揭開序幕,展出55幅近百年藝術史的經典鉅作,一同探索畢卡索、安迪.沃荷、杉本博司等知名大師作品,飽覽世界級名作。 高美館《瞬間》展場一隅。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是英國泰德美術館歷年展期最長特展之一,高雄作為英國海外唯一展出站,呈現國際級私人珍稀收藏,展出20世紀最關鍵繪畫與影像作品,從繪畫與攝影的互動關係,穿梭百年攝影與繪畫,交織出不同時期的創作瞬間。   百花齊放的世紀作品 第一展區「攝影時代的繪畫」,以20世紀繪畫受攝影影響所發展出的新風格,呈現繪畫回應攝影帶來的挑戰,展出畢卡索(Pablo Picasso)〈水手〉、〈女子肖像〉及畢生代表作之一〈哭泣的女人〉,以多重視角摺疊,描繪經典瞬間。第二展區「拉鋸」,展現藝術家利用繪畫素材與技巧表現層層交疊的構圖。 畢卡索〈哭泣的女人〉。  傑夫.沃爾(Jeff Wall)《突如其來的一陣風》拍攝超過百張照片,擬仿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的作品,以巨幅燈箱形式呈現觀眾眼前。   第三展區「如畫的場景」引人走入繪畫與攝影界線模糊的場景,傑夫.沃爾(Jeff Wall)的創作挑戰「攝影紀錄真實世界」的概念,《突如其來的一陣風》經過縝密的編導設計,拍攝超過百張擬仿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的作品。   衫本博司《海景》系列。 大衛.霍克尼〈藝術家肖像(泳池與兩個人像)〉,大型巨作高美館登場,曾創下在世藝術家拍賣最高價紀錄。 第四展區「凝視的詩意」表現新一代攝影藝術家從傳統繪畫汲取養分,打造新的觀看方式,以壯觀的大尺幅照片、工整構圖,觸發對觀看行為的反思。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以攝影探索影像製作的結構本質;而杉本博司《海景》系列,呈現各地大海影像,傳遞普世通用且永世不變的概念。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以拍攝的照片作畫出〈兩支蠟燭〉,展現繪畫創作賦予攝影真實存在的意義。 第五展區「歷史取鏡」展現繪畫所賦予攝影真實存在的意義,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以拍攝照繪出〈兩支蠟燭〉;威爾漢姆.薩斯奈爾(Wilhelm Sasnal)的攝像繪畫中飽含歷史、新聞和記憶元素,顛覆傳統攝影與繪畫既定印象。 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自肖像〉,是藝術家創新嘗試的代表作。 第六展區「融合新境」匯聚藝術家們多方探索繪畫的創新嘗試,推翻繪畫至上的觀念,本區名作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自肖像〉,就透過絹版印刷工藝打破自畫像真實性的神話,呈現最具代表性的普普藝術,展現對後世無數創作者的影響力。   讓藝術融入生活 高美館致力打造親近藝術的無限可能與多元形式,串連高雄品牌響應藝術,邀請高雄品牌永心鳳茶旗下月光茗酊室,聯名《瞬間》調飲,以「杯中的美術館」為系列主題,從安迪.沃荷〈自肖像〉為發想,調出「自畫像的異想」無酒精飲料,多變層次味覺與畫作相呼應;而飲品「飄盪的湖中輕舟」也幻化出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作品中的加拿大湖泊,結合在地風土食材傳遞清新風味。   結合永心鳳茶品牌聯名《瞬間》調飲。 民眾不只從視覺欣賞作品,還能喝到名作的飲品創作,透過藝術體會美好生活。高美館化身為時代的載體,讓觀眾置身在巨幅作品中穿越繪畫與攝影的旅程,看見藝術作品的文化脈絡,展現當代社會與視覺藝術的指標性藝術作品。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 時間」2024年6月29日至11月7日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資料及圖片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編輯」林靖諺

室內35 │ 郭宗翰 《室內interior》是最好的舞台

Interior 370

石坊空間設計研究 創始人&總監 英國北倫敦大學建築設計研究所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講師 郭宗翰設計師擅長運用建築的線性語彙以及原創的材質肌理營造純粹、大器美學的靜謐空間,並賦予作品獨具生命力之氛圍,透過人文厚度植入,構建空間生活的哲學,觸動人們對空間美學的無限想像。 請簡述自己。 若以材質為喻,感覺從事設計行業至今的這段造程,自己就像黑鐵,會隨著時間而氧化,改變表面材質的表情,但本質內核依然。也像清水模,用於裝飾建築的表面會隨著時間影響,外表打磨出不同的肌理表情。也如同草木、礦石,因為吸收自然界的各種養分,生長出不同的枝枒和年輪,就像自己持續吸收來自各種環境的資訊,或是面對不一樣的挑戰,與時俱進做出不一樣的調整。雖然這些材質最初給人的感覺都比較森冷、剛毅,隨著時間、年齡和環境,或是種種不可抗力的打磨,開始產生一些始料未及的改變,變得更溫潤。但是,無論外表如何變化,其實深藏於內在的本質始終如一。 回顧自己的35歲? 35歲時是 2010年,正好是處在心境「由動轉靜」的時期。所謂「由動轉静」,大約是從25歲從英國回到台灣為始、35歲為終,在設計界歷經十年左右的狀態,還有許多想法和衝勁都尚未統一,還有很多想追求和想嘗試的部分。35歲以後的自己經過前面十年的歷練,過往經歷隨著時間沉澱在內心,把想法濃縮和調整,開始步入一個比較冷靜的狀態,大概也是在那時才慢慢摸索出日後的自己想要前進的方向。 35歲是心境「由動轉靜」的時期。過往經歷隨著時間沉澱,把想法濃縮和調整,慢慢摸索出日後的想要前進的方向。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第一次看到《室內interior》雜誌時還在英國讀書,因為認識一位台灣同學,被他正在閱讀的雜誌勾起興趣,對於當時更習慣閱讀外國雜誌的我,第一次看到台灣竟然有這麼專業的空間設計雜誌,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沒有網路,紙本媒體當道的環境中,《室內interior》不管是版型設計、編排,都具有相當國際化的專業素質。直到1998年,我剛從倫敦回到台北實習,第一件事就是去誠品書店買了第一本屬於自己的《室內interior》。從自身角度出發,正式認識《室內interior》大約是在1998年,但有實際接觸是在2006年第一次在《室內 interior》發表作品。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光舞迴旋曲》。空間若是戲臺,光線必是醉人的舞者,賦予空間路徑可迴旋、律動的特質;讓居所擁有「親自然」、「與光共舞」的特色。(詳見《室內interior》第160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放在當年,《室內interior》本身的質感已經是走在時代前端的國際化雜誌,現代人受到網路薰陶、平日接收訊息的速度太快太多,個人認為《室內interior》之於台灣的設計產業,最重要的部分還是在於一本初衷,雜誌繼續維持這樣的理念,讓台灣有熱情、有創造力的設計人公平競爭,呈現出真正有趣的、或是對業界有啟發意義的作品。《室內interior》最重要的部分,就在提供一個最好的舞台,無論是年輕或資深的設計師,都有機會在這個專業的平台上發表自己的原創作品。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應該是2023年發表的 《光之旅程》。對我而言最特別的意義在於它是個複層的空間,位在大樓的頂層,是少數同時具有建築和空間元素的作品,從建築到室內空間完整呈現,整合兩者概念並彼此相融。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光之旅程》。在動線旅程裡光與景是空間重點,以引光與切割的手法創造框景,利用垂直向度構成迴遊式動線,構劃同感光景變化與偶藏驚喜的旅程。(詳見《室內interior》第346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從美學的部分,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來看。第一個部分是空間的平面配置,希望能夠塑造出足以引發使用者共鳴的動線旅程。其次在立面分割,無論是在使用材質、分割手法等方面,都希望能夠達到中庸適切,不要過度切割,也不要過度補貼不必要的材質。最後,是所謂空間氛圍的拿捏掌握,我希望能堅持原創精神,它不是追求標新立異,而是在堅持原創的基礎上營造空間氛圍,針對不同的空間條件與使用者需求而創作。 對未來的期許? 對自己最大的期許是能回到「見山是山」的狀態。希望自己看待設計的心態能夠回到18、19歲時,那種做設計、念設計,學習設計的純粹狀態,那個時候看待設計,感覺一切都是美好的、有趣的,沒有包袱的往前走。但是經過一些實務的操作,從當初學習到現在也已經三十多年了,中間經歷許多轉折、很多改變,又調整回來,如今還是希望能回到當初的純粹心境。 《室內interior》已經35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謝謝《室內interior》雜誌的一本初衷。在現如今的時代環境裡,很難得還能看到這樣一個純粹的,給室內空間、建築的設計人公平競爭的平台。如果要說鼓勵的話,還是希望可以看到《室內interior》有下一個35年。 謝謝《室內interior》雜誌一本初衷,讓年輕或資深的設計師有機會在這個平台上發表原創作品。 資料及圖片提供」石坊空間設計研究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江瑜  

室內35 │ 胡廷璋 《室內interior》記錄台灣每個時代的優秀設計者

Interior 370

覺知造所 主持人 胡廷璋設計師認為空間應能使人更容易進入當下感受與存在,而非成為阻礙。作品善於將美感融入生活,減化與日常需求無關的線條與設計,盡可能的讓空間回歸到人與人間最純粹型態。重要得獎記錄為德國iF 金質獎、台灣TID 金獎、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等。 設計工作僅為其日常中一個面向。除此之外,他亦是日本裏千家茶道講師與唎酒師,短暫兼職任於劇場表演,研修居合道,並透過書寫分享設計工作以外的角度與觀點。 請簡述自己。 主觀與直覺感很強,可以很快地接收與連結訊號找到需要的答案。最近發現自己的心態越來越兼容,不再固執「堅持」捍衛自己的觀點,尊重觀點殊異其實是時間問題,對方的時間軸可能還沒經歷這個階段,強行催促他接受一個答案,反而會讓他錯失自己思考的過程,因此在對方不需要的時候,不要硬是做那個「劇透」的人,導致對方失去興趣而錯失解題的歷程;現在的我正學習克制自己的「劇透」欲望,希望對方的觀點也能被看到,會開始思考用什麼方式讓彼此觀點能達到和諧,希望透過設計實現對方的夢想,協助他傳遞自身觀點。   回顧自己的35歲? 35歲的我正在夢想中的室內設計公司裡學習和工作,接觸到很多不一樣的案子,接觸到很多不一樣的人,雖然經手很多很有趣而且龐大的專案,但我更想深入去了解身處其中的人們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好奇在空間裡面的人會看見什麼樣的事物、有什麼感受,這讓我想要了解更多事物,去理解更深的層次,也在當中開始反思,並進一步探索自己想要成為一位什麼樣的設計師。 35歲的我更想去了解身處空間裡的人會看見什麼樣的事物,也開始反思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設計師。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我回台灣之後進入事務所工作,下班後常在深夜時去敦南誠品翻書,第一次翻閱《室內interior》雜誌時,看到陳瑞憲老師的作品就入迷了,驚艷於雜誌內的設計者和設計作品,開始不時去翻閱雜誌,追蹤喜歡的設計師的新作品,每一次都讓我有新的刺激,並且在翻閱過程中感到充實。 2018年時覺知造所剛完成第一個案子《心傳動物醫院》,我其實一直不確定自己做的設計是不是正確的?能否被市場接受?被看到?設計師其實少有途徑去具體了解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我希望能得到更多他人的反饋,所以投稿給《室內interior》,想知道在一本我很喜歡的雜誌裡面,他們會從什麼角度看待我的作品,或在市場上可能被如何評價。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心傳動物醫院》,用土壤作為空間材質輔以柔和光線,勾勒出動物基因裡對洞穴本能感到安寧平靜的形狀。(詳見《室內interior》第312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室內interior》歷史悠久,記錄了台灣每個時代的優秀設計者、設計空間和觀點,設計師、創作者都會選擇在《室內interior》發表作品。我覺得很幸運,能有這樣一本雜誌來記錄我們的脈絡,讓後人可以繼續觀看過去、放眼未來。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對我來說最特別的作品應該是《裊緲蜂巢》這個案子,這座酒吧跳脫尋常設計,它一方面摘取很多無法被控制的元素,一方面又很理性規劃,是兩者濃縮後的設計,它的本質是衝突的,所以很特別且難再複製。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裊緲蜂巢》,用纖維紙與六角鐵網的皺褶取代燃香捏塑出環繞空間中炊煙裊裊。凝聚成巢形塑空間,以此帶出酒吧名稱的隱喻。(詳見《室內interior》第338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我認為空間就像是一個托盤。它承載著盤中的物體,無論是杯子、器皿,或呈現一個很珍貴的寶物,托盤的作用其實就是襯托所承載的物品,讓它們可以被打亮、被人看見。空間也是,應該照亮使用者,只要把人放在對的地方,他的生命就會閃閃發亮。 您對未來的期許? 我希望自己可以永遠保持著好奇心與渴望探知。 《室內interior》已經35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希望《室內interior》可以繼續挖掘新的創作者,更多的設計,跟更新的觀點角度。 希望《室內interior》可以繼續挖掘新的創作者,更多的設計,跟更新的觀點角度。 資料及圖片提供」覺知造所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  

室內35 │ 周正峰 《室內interior》是推廣與教育設計資訊的平台

Interior 370

周正峰設計工作室 主持人 周正峰設計師於2002年取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建築學士學位,2005年取得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進階建築設計碩士學位。2016 年開始兼任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設計課講師。2013年成立「周正峰設計工作室」,致力於追求簡單深刻的事物。希望透過明晰的概念及淨簡的空間,帶給人心境的安定與寬廣。 請簡述自己。 不愛說話,喜歡獨處,曾經喜歡熱鬧,不過現在更享受和家人相處的時光。喜歡凡事都能夠盡量簡單,不管是工作上,還是處理生活中各方面大小瑣事的決策。 回顧自己的35歲? 那是十三年前,當時還在替前老闆的事務所工作,隔年就因為成家立業,為了有更多陪伴家人的時間,選擇獨立創業。那時花了很多時間在家裡,一方面是為了照顧孩子,另一方面是因為接手的案子正好都和住宅有關;對內有很多家庭瑣事,對外則接觸到居家空間的設計,內外的生活都與「家」的概念相關,因此導向更多思考設計與「家」的關聯性到底該怎麼拿捏。 35歲後獨立創業,內外的生活都與「家」的概念相關,因此導向更多思考設計與「家」的關聯性。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室內interior》的品質很好。留學回國後,我去書店翻閱雜誌,從鎖定的幾個業界相關雜誌中,選定了《室內interior》。第一次透過《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對當時的編輯文字感到驚豔,也基於對其專業性的肯定,能放心地把自己的作品交給對方。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淨簡哲理 │ The Element Apartment》,是獨立創業後的第一個住宅空間設計作品。開始認真摸索自己,排除雜念,將本質反應在空間裡。(詳見《室內interior》第282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推廣和教育。《室內interior》不太會去迎合大眾,內容也不侷限於某些特定類型,主要是以品質作為評價標準,所以對專業設計者來說這是一個很有公信力的平台。而對年輕設計師、以及想認識設計師的一般民眾來說,《室內interior》也是一個很好的媒介。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永恆的十年》。屋主很特別,他跟我一樣相信住宅有多元面向,不應該只有一種公認的規格,希望以他們的生活模式來打造生活空間,他也很樂意跟我一起投入尋找一種新的、詮釋住宅空間的方法。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永恆的十年 │ KOA Apartment》,根據屋主的要求,希望未來十年的住家,有地方睡、坐、吃、洗即可。著重在有大桌子可用和足夠讓孩子奔跑的空間。(詳見《室內interior》第333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我其實不太談美感。回憶我的工作模式,都是與屋主討論如何使用,主要是從滿足功能為發想,先提出空間使用方面會出現的問題,再以解決問題的思路作為設計核心。在解題的過程中,如果可以先從中尋出一條最精簡的解法,以此為基準,描繪的平面也會非常地有次序,從平面的次序感再衍生成一個立體空間,它就會是一個穩定的畫面,這是我最喜歡的設計方式。 您對未來的期許? 在處理《永恆的十年》時,我遇到一個瓶頸,因為它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可以將住宅空間的拆解做到極致,經過這次極致的拆解和重組,我覺得自己已經達到一個個人很難再突破的境界,希望未來的我能持續有新的動力,在設計方面能繼續找到新的突破點。 《室內interior》已經35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謝謝《室內interior》讓我學習,也謝謝它幫我推廣作品。希望《室內interior》能繼續為所有從事室內設計的業者提供一起努力成長的動力。   希望《室內interior》能夠繼續為所有從事室內設計的業者提供一起努力成長的動力。   資料及圖片提供」周正峰設計工作室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江瑜  

室內35 │ 李中霖 《室內interior》讓設計師持續努力的動力

Interior 370

雲邑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總監 李中霖設計師於2000年成立雲邑室內設計公司,作品曾獲德國紅點獎、德國ICON 金獎、美國IDA 金獎、日本JCD 銀獎、日本GOOD DESIGN 獎、英國FX 獎、韓國K-DESIGN 金獎、義大利A'DESIGN 金獎、亞洲設計獎金獎、2007至2018年台灣TID 獎、香港APIDA 銅獎、上海金外灘獎金獎等獎項肯定。善用大膽、衝突的設計手法,在大鳴大放的衝突感中,平衡空間不可或缺的機能和舒適性。 請簡述自己。 擇善固執、始終如一,內在具有執著與衝突,兩者並存且不矛盾。在設計手法和待人處事方面,我感到自己內在的想法常常出現互相衝突的情況,有時會對人十分熱絡、樂於和某些對象接觸,有時卻又只想窩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悄悄窺探外面世界的動靜。 回顧自己的35歲? 很拼命,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壓力來源大多來自於經濟和工作。當時的台灣設計行業可謂百花齊放、競爭激烈,正處於35歲時的自己帶領著剛剛發展有成的公司,為了不被追上、也追求更多進步而竭盡心力,每天從早上九點工作到晚上九點,對家庭的參與度較少。近五年我和親人的關係歷經變遷,加上公司也發展到新的階段,對生活重心的安排開始有所改變。   35歲正處於百花齊放、競爭激烈的環境,為了不被追上、也追求更多進步而竭盡心力。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在創業之前就有耳聞《室內interior》雜誌,在公司草創初期,為了深入了解業界動向,我會到誠品書店購買設計相關的雜誌,對《室內interior》雜誌的內容品質感到驚豔,開始訂閱。2000年第一次投稿,很幸運地被採用,至今回憶起來仍然記得當時欣喜的心情。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呼吸》。位處桃園縣大溪頭寮,基地坐擁於得天獨厚的湖光山色之中,設計引入地理條件及自然環境,為從事電子業的業主打造休閒渡假的心靈居所。(詳見《室內interior》第113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室內interior》雜誌作為公眾媒體,為設計師提供了一個優秀的平台,讓作品被《室內interior》發表、被大眾看見,對於每位在台灣空間美學領域努力的設計師,都會是很強烈的創作動力。儘管如今紙本雜誌的市場大不如前,《室內interior》在業界對設計師而言依然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大概可以提出三項來討論。首位就是當年第一次發表的案子,對雲邑公司而言,那是一個即將開創新時代的起點。第二則是二十五週年的特別企劃,被《室內interior》選為六年級的代表,除了激動和開心同時也有被肯定的感覺。最後就是作品入選《設計大觀》年鑑。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光年》。幾番轉折的連續面,既是生活空間,卻富含極其動態的劇場效果,比真實素描還逼真的壁紙,賦予視覺虛實的刺激與想像,強烈的隱喻和故事性,從此誘發探索慾望;徹底推翻尋常認知的包袱。(詳見《室內interior》264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希望每一個空間作品都能表現出設計師原創的部分。縱然放眼當今業界鮮少有百分之百原創的作品,但設計者最起碼要做到不耽溺於過去的成功案例,持續挖掘、發展新的可能性,每一次創作都應視為給自己重新挑戰的機會,不要複製已經做過的東西。既然自詡為設計師,我認為在原創的部分仍應保留更多堅持。 對未來的期許? 希望設計風格能更加趨向小眾,但是更深入貼近業主的需求,引導對方將腦海中尚未成形的設想和期許提出,並且盡力還原,以設計師的專業做出更完美的實現。 《室內interior》已經35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室內interior》雜誌在台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業界指標,它包容多元的風格和始終如一的質量,在紙本媒體經營不易的現在,依然希望《室內interior》能夠繼續堅持理想。 《室內interior》包容多元的風格和始終如一的質量,希望能夠繼續堅持理想。   資料及圖片提供」雲邑設計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江瑜  

室內35 │ 甘泰來 《室內interior》是承先啟後的引導者

Interior 370

齊物設計事業有限公司 總監 甘泰來設計師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碩士(榮譽獲獎畢業),康乃爾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研究,東海大學建築學士,致力於發展創意空間設計。設計空間涵蓋飯店、餐飲、娛樂,經營項目包含房地產開發、創意空間等。曾獲中國國際建築師裝飾及設博會最具影響力設計師、現代裝飾國際傳媒獎、TID Award 等。善於以創新思維賦予作品特殊亮點。 請簡述自己。 整體而言,現在的我越來越趨於平常心,專注度更提升,漸漸擺脫了外界的影響,面對執行設計案的改動和調適,心態也越發平靜。另一方面,因為在大學兼課的緣故,持續與台灣室內設計的年輕學子的互動,加上原本工作接觸的客戶半數以上都是年輕人,也因為自己的設計項目傾向娛樂業餐飲、酒吧,與年輕客戶接觸機會較多,感覺自己隨時間積累了更多成熟、智慧之餘,也始終秉持著一顆年輕的心。 回顧自己35歲時的模樣? 當時的自己充滿了好奇心,衝勁十足。從工作的角度出發,我對每個設計相關領域都抱有強烈的求知欲,什麼都想嘗試,這是和現在的自己最大的差別;但並不代表現在的我放棄了挑戰新事物的欲望,只是相較於35 歲,現在的自己更加清楚知道,哪些部分值得投入更多心力,也會比當年的自己鑽研得更深入。 比起深入某個特定面向,35歲時的我更傾向拓展知識面的廣度,從行動上可以看出與現在的明顯差異。另一部分原因是,35歲時的體力更好,能接受在短期內馬拉松式的出差和開會,現在的體力已經無法負荷這樣的持續性操勞,體能上的落差也影響了自己在工作上的心境,相較於年輕時的緊繃,如今自己已經能做到用更鬆弛、富有餘裕的心態進行。另一個明顯差異體現在工作上與他人的互動,近年來我與同事在工作上的互動比例開始調降,時間更多應用在與不同的專業領域的廠商交流,一方面年輕時的自己可能沒有意識到與產業交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當時也沒有如今的機遇和資源;相比之下,可以說現在的轉變是一種順勢而為。 35歲時充滿了好奇心,衝勁十足,對每個設計相關領域都抱有強烈的求知欲。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在出國讀書前就知道《室內interior》。就學期間我閱讀的相關雜誌都以外國刊物居多,在沒有網路和自媒體的時空下,《室內interior》是台灣少數質感和內容都足夠專業的雜誌之一,加上當時的自己雖然學習建築,但也開始對室內設計感到興趣,因此留意《室內interior》。 2006年正式以「齊物設計」的名義發表作品。對許多初出茅廬的設計團隊來說,我認為能在《室內interior》持續性發表作品或表達自己的理念,本身就代表一種榮譽,我也相信,即使在現今的網路時代,作為一個實體雜誌,《室內interior》對設計師依然意義非凡。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中友百貨酷玩街頭服飾館》,整體設計擷取象徵歡樂節慶氣息的煙火為靈感,圓環天花板利用水晶珠織構兩朵煙花,揭示這場火樹銀花的華麗秀。(詳見《室內interior》156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室內interior》本身具有「傳承」的價值,因為它正好橫跨傳統媒體和網路世代之間的特殊性質,對於設計相關的領域而言,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平台,就個人的角度來看,甚至可以說《室內interior》是一個具有時代使命的雜誌。 除了媒體不同,《室內interior》也橫跨了這個行業內的歷史,倘若將五年訂立為一代設計師起落的單位,三十五年也已經歷了七代的演變,從任何一個時間單位來看,《室內interior》都見證了台灣設計師承先啟後的過程。 除了傳承,《室內interior》也承擔一個歷史性的記載,即便所有媒體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但是《室內interior》作為一個開創性、具有交流與分享功能的平台,加上持續累積的記錄,幾乎可以作為初時設計理念尚且模糊的台灣設計師的概念發聲。 如今時代改變,資訊傳播形式也有大幅改動,設計業在發展中融合了更多樣化的元素,在這個時間點,《室內interior》的意義恐怕不僅止於歷史傳承,也應該引導接下來的設計師們摸索出符合這個時代的設計觀念。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德杰羽森》。在新冠疫情後,這個作品讓我對接待中心的處理和空間尺度有一定突破,空間量體和在地景觀的對話在設計裡呈現有趣的火花,透過建築與環境的互動,提升抽象概念的意義層次。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德杰羽森》藉由呼應基地周邊綠帶,順勢形成這座建物不規則的曲型量體,進一步由外至內形塑層層遞進、豐富及生動的空間體驗。(詳見《室內interior》340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以如今的自己來說,我已經不再受限於特定的美學概念,因為過去累積的經驗和知識,對接下來的道路也更有把握,能夠自然地順勢而為。即便在過程當中,不乏積極努力的空間以及對新事物的嘗試,但是應對新的挑戰,我也已經成竹在胸,不再拘泥小節。 對未來的期許? 希望能持續投入教育界,保持年輕和勇於開創的心態。沉浸業界多年,能夠和年輕學子交流,對自己而言,是一種正向回饋。它是與年輕世代保持聯繫的方式、教師和學生之間媒合的過程,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些知識和經驗的交流,是對社會的回饋,從自身的角度而言,教學除了能深入了解年輕人對設計行業的看法,透過討論和問答,也是對自己正在進行的工作有更深入的探索,在許多議題和觀點上,延伸更多新思路和可能性。 室內設計是一項團隊合作的成果,不管是與客戶的討論,還是同事之間的交流,都綜合了多方投入的努力和心血,只要有互動,人就能獲得持續性的成長,維持開放的心態,就能在不同領域汲取自身所需的養分。 《室內interior》已經35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室內interior》自創辦至今,經歷了前期的開創,到如今累積了種種歷史的紀錄,以及傳承的精神,在下個階段,我會鼓勵你們再一次開創新的局面,不僅單指版面,我更看重議題的創新,期許在未來和年輕人、和當代空間能有更強烈的聯繫,擴大原先以《室內interior》實體雜誌為主的受眾範圍。 期許《室內interior》雜誌未來和年輕人、和當代空間有更強烈的聯繫。 資料及圖片提供」齊物設計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江瑜  

室內35 │ 方信原 《室內interior》是我設計職涯的良師益友

Interior 370

設計師方信原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及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大元聯合建築暨設計事務所及李肇勳室內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常透過城市旅遊的方式,進行城市人文的觀察及研究。事務所致力於將低度設計運用於各項規劃,並探討人們在低度的空間裡,各層面所產生的影響。   公司作品多次登上國內外知名媒體,如德國《PLACES Of Spirit》、義大利《ELLE DECOR》、義大利《Marie Claire Italy》、紐西蘭《Home Living》、俄羅斯《Interior the best》等等刊物,並獲得如台灣TID Award、香港APIDA獎、中國IAI獎、英國WAF INSIDE Awards、德國iF Award、德國Red Dot Design Award、德國German Design Award、義大利A’Design等國際大獎。   於設計上持續以現代主義、宋代美學及侘寂文化為架構而成的低度設計為主軸,將文化、藝術、環保等相關元素,整合運用於生活及空間的設計中。     請簡述自己。 設計執業者一定要足夠認識自己,同時理解自身特質,並保有一定程度的敏銳度,才能幫業主達成他們想追求的境界。外界常說我是個孤寂的人,平心而論,我認為自己感性中帶點憂傷、高傲中帶著包容、奔放中隱藏著平靜、自我中存在一定的規律、脾氣不好但其實很溫柔,總而言之就是擁有一顆不安分的心。     回顧自己的35歲? 我的35歲可能是一段慘澹時光。設計專業得不到認同,心境極度負面,有一種懷才不遇的惆悵。實不相瞞,那時的我因為不諳行政、會計等庶務工作,導致背負了上千萬的負債,偏偏我又是一位偏執性格的人,不願也不想放棄對藝術美學的追尋,因此案件的委託執行不像其他設計公司那般源源不絕,大概耗費了六年的時間才終於讓公司營收損益兩平。人生就像是一條單行道,只能前行無法後退,現在回想起來,很感謝這段人生低潮,它鍛鍊了我的心境、磨練了我的能力;也因著自己的不懈堅持,時至今日我收穫了許多惺惺相惜的夥伴,不論是同業好友的互相交流,又或者是業主的理解與肯定,都十分珍貴。  35歲的我正經歷人生低谷,但也成為促使自己前行的動力。這段歲月造就了現在的我,不忘初衷、擇善固執。      與《室內interior》的緣分從何開始? 我在金門當文書兵的時候,就期許自己退伍後能進入室內設計產業工作,由於我並非本科生,因此《室內interior》成為我最喜歡閱覽的雜誌,嘗試透過當中闡述的資訊、前輩的經驗分享獲得新知,並學習如何應用。早期金門的書籍都靠空運,我甚至會算準時間前往書局購買最新期數的雜誌,對我而言,這本雜誌就像是入門磚,也可以說是教科書,它打開了我的眼界,引領我逐步進入室內設計領域。   創業後,當然也很期待自己的作品有朝一日能登上《室內interior》,初期雖然「屢戰屢敗」,但我還是保有持續閱讀雜誌的習慣,從中了解市場上的趨勢和流行,並鑽研作品的精神跟觀點,終於在2001年以《The Library Cafe》咖啡廳空間首次刊登於雜誌上,現在想來還是極其寶貴的回憶。 第一次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作品《The Library Cafe》,一間以「閱讀」為出發點的咖啡店,透過單純元素的呈現,表達對各種可能的包容,如同知識提供給我們各種可能的想像及探索。(詳見《室內interior》109期)     您認為《室內interior》雜誌之於台灣空間美學領域的意義? 我用四個字來說明:承先啟後。在1989年,雜誌的創刊是非常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讓大眾接收、看到更多面向的視野,這對台灣美學發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也讓室內設計一詞不再只是流於形式。早期《室內interior》也曾舉辦建築師或設計師的座談會,有點像學術研討,大家互相交流切磋觀點,這些精彩的言論深深影響著後來的學子,其中也包含我。這些精闢見解若沒有透過媒體傳遞出來的話,它就無法發揮這麼大的影響力,所以說《室內interior》肩負著室內設計產業發展的前行一點也不為過。   由於時代和世代的快速變遷,出版界的面貌也更多元,我認為《室內interior》是非常公正的存在,它並非侷限於特定觀點,而是關照人文藝術、擁有高度包容性。紙本閱讀是一種手指和紙張碰觸的過程,這是一種充滿溫度的記憶,跟數位互動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 2018年發表的《亭仔腳Din-a-ka》,是我認為最特別的作品。這個案子背後蘊含的意義旨在深入梳理住宅和居住者的關係,業主是一對退休的夫妻,我們藉由家具的陳列方式形塑他們深感懷念的舊時生活畫面,空間的所有布局和語彙亦非刻意為之,而是依據過往經驗所做出的回應。   公司的案子時常被認為「冷調」,我想,《亭仔腳Din-a-ka》應該打破了這個既定印象,因為這是人文韻味濃郁的案子,它透過嚴謹的設計理論重現感性的記憶,讓居住者彷彿走進時光隧道般,重溫美好點滴;同時,這個作品的靈魂也成為近期作品《12M》的啟蒙,讓我更加專注於居住者對於生活型態的探索。 至今在《室內interior》發表的最特別作品《12M》,包覆了一個人對生活的各種探索,當空間不再拘泥於形式後,空間的靈魂將和人的靈魂形成一種永存的精神。(詳見《室內interior》355期)     您所主張並實踐的空間精神/美學? 《亭仔腳Din-a-ka》的設計發想,驅使我開始探究空間擁有的更多可能性、提醒我應該更加著重於精神層面的表達。設計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你無法模組化套用同樣的方案在不同委託者身上,設計者應該真切理解業主內心所需,並懂得同理共鳴,再以縝密的結構思維打造真正的的專屬境地。     您對未來的期許? 30歲的我,有著強烈的比較心態;40歲的我,雖然仍有比較心態但看得更淡;50歲的我,更著重於自身,踏實認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我期許未來的自己可以過好「想過」的生活,並把每位業主交代的事情做到最好。   今年公司營運十分忙碌,據我的印象好像是先前不曾出現過的盛況,我發現過往十幾年的努力、扎根是值得的,所有曾遭遇的低潮都化為養分滋養著我,也讓我更堅信,只要你足夠努力,終究會被外界所見。     《室內interior》已經35歲,請給我們鼓勵與話語。 如果用擬人化形容《室內interior》,那就是「良師益友」。它陪伴我走過人生的低谷,也陪我迎接事業高潮和平穩,提醒我不要忘記初衷。也很感謝雜誌認同我的作品並和讀者分享,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鼓勵,我亦會藉由觀摩別的設計師作品自省自己的不足,是非常好的交流平台。   《室內interior》是我設計職涯的長輩,我期待雜誌日後能呈現更多不同的面貌,《室內interior》作為老字號品牌,有著豐厚的底蘊和能量,衷心期待能續寫風華,創造設計產業的凝聚力。 《室內interior》是我的導師也是我的朋友,期許雜誌能續寫風華,再現凝聚力。  資料及圖片提供」瑋奕設計 採訪」陳映蓁

蔓生時尚《MEDUIM WELL杭州店》

Interior 369

運用不同色調和材質,描繪品牌logo形象。 女裝設計師品牌MEDUIM WELL概念首店設於杭州,WoodoStudio設計團隊以自然元素為構想,嫻熟使用自然簡單的材質建立眾對品牌精神的理解,用硬性結構做出軟性有機的表達,通過自由組合的衣架及家具柔和劃分動線,營造店內舒適氛圍。   仿漂流木造型所製的布料沙發,以材質和外型塑造的反差散落在店裡的每個視覺點,近一步強調品牌特色。 自店外觀望,立面大片落地窗予人明亮的第一印象,木質邊框帶來穩定的邊界,讓視線聚焦在宛如舞台的陳設風景,淺粉的螢幕底色襯托繡在米白布料上的logo,對比不同於門框上的店名,透過不同型態傳遞品牌多樣化的質感。   用於懸掛衣物的可自由拼裝的木桿,是實用性和視覺效果並俱的裝置,佔據了空間的主視覺,形塑出有機弧度。 以自然元素「莖」為概念而展開   收銀區的長桌、更衣間形塑為塊狀量體,建立空間層次,場域大量空白用以展示品牌服飾,衣架採用木質結構打造根莖綿延婉轉的柔軟姿態,弧形線條柔和了空間方正的輪廓,牽引來客探訪店裡更深處的內涵。   藉由衣架連接不同材質的牆面。 MEDUIM WELL室內空間設計中採用許多動線變化,從而讓空間由內至外形成有趣互動,通過空間量體的安排構成視覺轉折,立面的玻璃窗和承重柱上安裝的鏡面,進而投射出豐富的觀看視角,軟裝家具的定位不僅暗暗引導賓客放緩腳步,細賞展示櫃中的飾品,或是就地尋到可休憩的角落。   不同空間量體飾以編織紋理的牆面,建立視覺層次。 空間整體色調極力取用建材的自然原色,主要以米白配搭木質、編織,烘托布料柔軟舒適的質感,照明規劃以重點鋪陳或間燈光源為凖,突顯立面或天花板的內挖、鏤空等細節,當人們穿梭在空間中,可感受空間柔和的線條,或是衣架宛如是萌發自山壁間的藤蔓,從而加深品牌與自然元素的意象聯繫。     粉玉大理石桌面與灰牆遙相呼應,以柔和色調和絢麗紋理增加主色調的活力。 以自然愜意的氛圍發揚品牌精神   開闊的空間裡,吧台兼收銀區是由粉玉大理石砌造的長桌,以礦石的沈穩增添質感厚度,搭配編織木牆面紋理豐富空間表情,柔和色調減緩石質的沈重感,暈染著不同功能空間的邊界。自收銀空間往外延伸大理石展示台,緊鄰的灰色梳紋的泥牆在不同空間區域之間創造分隔感。   天花板與高低不同的牆面錯落接面,以光影的參差衍生空間切割細節。 空間細部,處處可見運用自然的材料打造,加以玻璃的剔透,襯托品牌首飾,形成新的點綴。WoodoStudio設計團隊始終掌握自然概念,用全新的空間材料形式賦予品牌新姿態,加深品牌在消費者中的識別度與記憶點,讓空間感受深刻地與自然意蘊串連。   與粉玉大理石並列的灰色梳紋泥牆,通過不同紋理展示不同風格,傳遞品牌多樣可能。 資料及圖片提供」木斗設計 撰文」江瑜  

「Q POWER」展覽登場!LGBTQ+原創作品的多元面貌

Interior 369

台北當代藝術館於MoCA Studio推出「Q POWER」展覽,與社團法人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首度攜手合作,並邀請微波造浪黃遠君擔任策展人精心策劃,期望透過藝術的力量,呈現LGBTQ+社群豐富的生活樣貌,以創造更多元共融的社會。 「POWER」展區,藉不同的展出方式,呈現展覽所想表達的多樣風貌。 台灣於2019年通過同婚專法,然而,LGBTQ+社群在日常生活及社會結構中仍面臨許多誤解與偏見。本次展出25組入圍大平台Q POWER五大獎項作品,包含「Q Video影像創作獎」、「Q Music音樂創作獎」、「Q Campaign創意行銷獎」、「Q Literature文字創作獎」、「Q POWER精神獎」,以多樣的創作形式呈現LGBTQ+故事,展現當代多元性別樣貌與生命能量。   與「POWER」展區不同的「fear」展區,以黑色為主景,傳達展區之意。 彩虹窗景輕訴故事 進入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六扇彩虹窗景,象徵著本次展覽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以及追求性別平權的目標。展間的作品配置打破獎項分類,將相似主題分為「fear」和「POWER」二大區塊:從情感/情慾的初探到面對性別認同的困境與挑戰,以及逐步追尋自我認同並邁向自信與驕傲的過程。 透過鏡面走道的布置,在與身影的交織中,流暢貫穿各個展區。 二區塊以鏡面走道貫穿連結,象徵透過閱讀他人的故事,看見自己的身影,並從中獲得力量。每件作品雖各自獨立,卻能窺見其些許共通,透過不同媒介反映台灣當代LGBTQ+社群樣貌。 展區外部走廊設計五彩繽紛的窗景,當陽光穿透而入,照映出令人驚艷倒影,呼應展覽主題。   在分享中創造影響力 走廊設置觀眾互動區域,觀眾觀展後可留下自己生命中面對恐懼與展現勇敢的故事,以此回應展覽期許,透過各種不同的生命故事發揮影響力,進而推動同理與尊重多元價值觀。 「放膽追尋」區提供觀者自在暢談的天地,透過分享創造更多可能性。   台北當代藝術館長期致力於以藝術呈現各種社會議題,這次透過影像、音樂和文學等方式,跨越性別的隔閡與邊界,呈現多元性別族群的聲音與生活樣貌,期許我們的社會能朝向更友善、更尊重多元性別的方向邁進。   Q POWER 時間」2024年6月22日至8月11日 地點」MoCA Studio台北當代藝術館 相關展覽與活動資訊請見台北當代藝術館官網。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編輯」林靖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