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源起  “A great building, in my opinion, must begin with the unmeasurable, go through measurable means when it is being designed, and in the end must be unmeasurable.” 這是一段節錄至 20 世紀偉大建築師路易斯.康(Louis Kahn, Architect)的話, 他闡述一個偉大的建築是無法被丈量的,也許設計過程可以丈量,因為設計其實是一連串的數據以及事實,才能形成空間,但到最後一定要無法丈量,他想 說的是建築背後的精神,這些無法丈量的精神將讓建築成為感動人心的存在。 丈量 路易斯.康也說道:「大自然的一切只要是實體存在都可以被丈量。一段海的旅程可以計算距離,可以規劃時速跟到港 時間,這些框架形成了人對於路程的想像,在固定的期待值內完成移動,到達目的地。」看到路易斯.康的這段話,很真實映照在澎湖輪的專案上,一趟五、六個小時的密閉空間,是一趟可被丈量的旅程,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 在時間上,我是要只花一小時搭乘飛機抵達目的地?還是忍耐五小時待在船艙空間?是因票價比較便宜?還是我沒有選擇了?另外,在空間上諸如座椅的大小、臥鋪的寬度、燈光的明暗等因素,亦是旅客可以丈量的範圍。於是我們便要問自己,若在這些之外,有沒有機會留下無法丈量的體驗呢? 有意識的設計 「設計」這兩個字往往讓人想像到美學,但美學並不是設計的終點,在我看來比較像是手段,一種與業主、大眾溝通的手段,「美」是設計的附帶品,如果單單只用美學來闡述此專案,可能就低估了多方的努 力,因為30年長久行駛於台灣本島與澎湖之間的交通船台華輪,已經相當破舊不堪了,必須購置新船來滿足航運需求,離島地區的建設、地方觀光及經濟的發展不能只靠空運,航運亦承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購置新船的同時,也是一個全新機會設定未來離島 航運發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政府聯合了台灣設計研究院,將台灣的海洋公路打造成品牌,企圖加強台灣海洋的發展,相對應的,船舶及其設施皆需創造新思維,澎湖輪便被納入交通部航港局「Taiwan Hi藍色公路」裡的其一專案中,希望可以成為台灣藍色公路品牌的具體呈現,重新檢視搭交通船的經驗。 當台灣設計研究院開始著手整合藍色公路時,澎湖輪已經由拿下經營權的台灣航運,發包給專業做RO-RO船(滾裝船)的日本內海造船廠(日方有其基本設計方案)。我記得剛開啟動會議時,五、六個單位一同開會,我甚至搞不清楚不發言的人是誰,因為需考慮票價因素,船速必須有其成本考量,因此航程需維持在五個小時左右,而且航程中手機收訊不良,無法提供良好的網路訊號,十分挑戰機不離手的現代人。 於是,時間成為我們設計中最重要的考量條件,在有限空間中,經過時間的發酵,我們開始有了新的期待,如果這艘船是澎湖島嶼的延伸,那是否我已經開始享受登島而不是登船?希望嶄新的船體,所提供的空間氛圍足以轉變情境、轉換心境,是一種「有意識的設計」,跳脫只是美學,設計應承載著海洋、觀光、使用者等意識,有意識地讓空間變成無法丈量的設計。 不可丈量的緩慢 澎湖輪定點航行於高雄港與馬公港,不僅作為商務與運貨用途,大部分亦用於觀光行程。對於旅客而言,普遍對澎湖的印象,除了海鮮、仙人掌等名產外,我相信就是那份獨屬島嶼的慢活與悠閒,在陽光灑落的沙灘上,感受著舒適休閒的島嶼度假氛圍,這是澎湖給人的第一印象。隨著潮汐緩緩消逝的腳印、潛水時在海中優雅前行的身影,以及日出時海平面不同層次的藍色,澎湖彷彿被按下了慢速鍵,將時間凝結在悠閒的藍天碧海之中。 在交通工具追求快速便利的今天,我們該如何販賣「緩慢」,以結合澎湖的悠閒和船的徐徐前行:無論是躺在甲板上感受航程,或者坐在船上吹著海風欣賞海景,又或者品味澎湖美食。首先,在船的空間中,主要引入溫潤的木質元素與不同層次的藍色調,木質調除了傳遞濃厚的人文色彩,更帶出了緩慢旅行的低速度感。這讓人們感受到從「交通工具」轉變為「觀光旅遊」的截然不同氛圍,使船本身成為旅途中的目的地,從登船開始就瀰漫著美好的旅行氛圍,置身其中感受滿滿的設計細節。 設計五面向 船的外觀上,我們大膽將白色船身搭配大面積藍色,底部與海平面之間,色塊輕輕地脫開,彷彿在水面上翩翩起舞,營造出漂浮在水面上的輕盈感。黑色曲線勾勒出船首,既優雅又不失氣派。橘色的線條為整體添加細節,帶來向前的動力感,同時向全國宣告,台灣正邁向下一個海洋旅遊的可能性。 空間分割 合適的設計無需額外增加預算,運用材質的轉換、 分割,將不同的意涵、氛圍、儀式帶入空間。臥床區使用木材質地,圍塑出溫暖舒適的睡眠休憩區;臥榻前方鑲入一條細長的藍色地坪作點綴,讓使用者能下意識在臥床區塊脫下鞋子。戶外座位區地坪,亦使用不同顏色作分割,製造出地毯意象,在平面空間中形塑立體包覆,為乘客捎來安全感。餐廳靠海的一排座位,座椅特別選用不同於其他座位的色彩,增加可擁攬極佳海景的獨特性。 材料 與澎湖當地地景呼應的材料與色彩,利用配色帶出澎湖品牌,並且避免用過多材質及顏色,讓空間顯得簡約而大氣。 座艙 座艙是最長時間搭乘的空間,燈光成為很重要的元 素,運用間接照明,營造抬伸的視覺效果,減少直接照明的嵌燈數量,確保乘客搭乘的舒適度。 指標 指標系統在公共交通運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降低指標的色彩,與空間環境融合,達到和諧美感。 旅客梯 船舶停靠在港口,旅客進出船體需要依靠旅客梯,客梯已經長達30年的歷史,整體與新船並不相搭,因此我們運用簡單的帆布包覆以改善燈光,注入品牌視覺,延長旅客體驗使其完整。 回顧 這艘船不僅是一趟旅行的交通工具,更是一場澎湖之旅的開端。船上不僅承載著旅客,還載滿了對澎湖美好的期待和對海洋旅遊的熱情。在這片藍色大海上,搭乘這艘船,彷彿航行於悠閒美學的詩意之中, 讓每位旅人都能在緩慢航程中,感受到海洋的美與澎湖的獨特魅力。搭船的意義,或許對每個人來說皆有所異,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擁有舒適空間時,能讓旅人得到喘息的機會,在視覺與感受上得到一份悠閒之 感,暫時忘了時間的框架,成為不可丈量的回憶。

Interior366

每當冬季來臨我踏進雪地,迎來期待已久的滑雪之旅。站上雪原感受刺骨寒風恣意穿越鼻腔、經過每吋肌膚,令人精神抖擻;雪花一片片在身上輕輕飄落停留,進入了一個寂靜且立體的視覺空間,身體與自然融為一體,這個時候,時間似乎消融了,全然地投入在當下,感官開啟,彷彿天地間只剩下自己倏然站立,活著的感覺愈加真切。   這是一次身心提振的心流體驗,挑戰自我極限,感受生命的活力。在這個冰雪覆蓋的天地中,追尋熱情所在,享受滑行樂趣,展開一場屬於個人的極致探索。   開始之前,首先要真正地信任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勝任眼前的任務。透過反覆的練習和經驗積累,讓身體的肌肉能夠記憶動作和適當地反應。這樣的肌肉記憶會在需要時自動啟動,在滑行時自如地應對挑戰。培養肌肉記憶是滑雪運動中重要的一環,猶如初次學會騎腳踏車的過程,一旦形成這樣的機制,便可看似不費力地前行,應對各種極端狀況。   保持穩定的核心力量,覺察環境的變化並且靈敏地調整,以便在雪地滑行時保持流暢與平穩。在這片遼闊的天地中,探索新的領域,抵達未曾去過的地方,不斷發現更多潛在的可能,一邊滑行一邊有餘裕地欣賞沿途風景,那種身心合一、完全沉浸在當下所帶來的滿足感與快樂,是一種積極的內在反饋力量。   真正的行動成為了探索之路的起點。實際踏足於雪地之中,才能感受到風雪撲面而來的觸感,雪板與雪坡摩擦時發出清脆的沙沙聲響,或是狠狠摔倒時那無情又紮實的痛覺。這樣真切的行動是打開世界的鑰匙,走出舒適區,勇敢面對未知,就有機會發現更多精彩與樂趣。 充滿變數的雪地環境就像是遍佈可能性的探險場,每一個轉彎、每一種地形都是全新的發現。在這裡找出自身潛藏的力量與思想的啟發,覺察更多想像之外的視野。 最終,這場內在的冒險將引領自身經歷真實的轉變。就像在滑雪過程中,每一次的轉向、每一個挑戰都是一種轉換的可能。這不僅是開展身心感知極致的運動,更是對於自我認知的提升。透過這場旅程,成為了自己內在世界的冒險家,經歷著深刻的體驗,發現了更純粹、更豐富的生命之美。在這次雪地的探索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熱情,沉浸於自然之中,成為冬季旅程中最美的一幕。  

Interior365

迎來2024年的開始,準備完成四部曲的完結篇,亦是四部曲的首章。開篇之前,再次感謝《室內interior》給予本人這樣的機會,能於此刊物雜誌,透過文字、照片的梳理與紀錄,除了讓自己回顧過往十年的設計時光,也能與設計界的朋友們分享這樣的過程。 十年,是段不算短的歲月,就一個人的人生時間軸而言。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期待值皆不盡相同,對於成就的定義自然也就有所不同。設計,這是個產業?工作?還是興趣?每個人的看法及詮釋不同,最終所得到的結果其意義必然不同。十年光陰過去,就個人而言,平靜安穩的思維取代了過往積極爭取認同的行為模式,尤其是在2019年開始於大學任教之後,對於知識的傳承及看法亦趨覺得重要。而這些過往的產生及演化,在於質變的過程,而質變前的「醞釀」就成了基底變化的重要過程。   源起   醞釀,本質產生質變前的必然過程­。   設計,對許多人而言,仍是一種夢想落實的美好代名詞,這是個人執教五年,和學生們相處一段時光之後,對於設計所下的初淺見解。從他們稚嫩卻充滿期待的眼神當中,大數據般地抽樣探討,大致不出上述的範疇。回過頭思索自己的想法,年輕時不也是如此。然相較於他們,本身因非科班出身,跌跌撞撞,悲觀一點的說法,就是可能走了不少冤枉路;積極正面一點的思考,就是提醒自己除了不斷地補充知識之外,更得進一步有計畫地建立起自我的學習架構,這絕非一蹴可及。 當時資訊並不像現在流通快速,當然,現在過度流通的環境下,亦衍生出許多弊病,這不正也是告訴我們,凡事必有正反兩個面相,取決於你(妳)如何取得平衡。在這樣的學習架構下,不得不感謝當年在大元建築暨設計事務所時,那些對我不離不棄,且用心指導我的前輩們、於李肇勳設計事務所時,讓我能夠獨當一面的長官。計畫性地學習下建構了個人初步的設計思維邏輯,但這一切畢竟是在一個體制下運轉,對於一位從純藝術科班出身的我來說,設計提供的是否也是另類的藝術創作,設計中的準則、機能與個人情感的投射是否會衝突呢?在當時,內心確實充滿了問號。 而這些問號,在2013年一個案件中,得到了個人認為的答案。《初始》,案件的名稱,如同文字的字譯,一切回歸最根本,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出發。透過三大方向,來和大家分享如何自我醞釀:一、閱讀 / 逐漸消失中的行為模式。二、反芻 / 各種可能性的疊層架構。 三、質變 / 它,本質中的另一面向。 閱讀 / 逐漸消失的行為模式 數位科技尚未如今日如此發達之際,訊息的傳遞及工具的運用,亦未如現在快速(如今人手一機,所需要的資料上網查閱,大都能得到想要的訊息)。書籍、雜誌的閱讀,就成為相關資料的攝取及運用的來源,在那個年代裡,各式各樣的設計書籍、雜誌普遍的盛行,透過採訪文字的描述及圖片的介紹,使得閱讀者對於案件形成的來龍去脈,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及認識。 知識的汲取,方式不分新舊,老方法亦有可取之處。 或許此時的你(妳)會認為數位科技的資料提供,亦可完整報導及呈現,和紙本所提供的資料其實不相上下;的確,表面看來是無太大的差異,然而,過程卻是大異其趣。紙張的運用,千年來從未改變,直至電腦的發展、數位科技的延伸,才慢慢開始改變了人類的習性。書籍的閱讀其行為模式為「翻」頁,數位則為「滑」頁,這個小動作,看似非常小的行為模式差異,其中卻隱藏著極為細膩的思考方式邏輯的建立,這份細微不同或許只有身在其中之人才能領悟。現在的我,雖然開始使用平板電腦,但對於重要資訊(料)的取得,仍大量運用書籍、雜誌的閱覽,收集取得所需的資料,因為那小小的行為模式,讓我多了不同層面的思考。 生活中的小角落,他人的片段卻是我的全部。 當時市面上設計相關雜誌百家爭鳴,有以報導國內設計生態為主的雜誌,亦有以國外案件為主的外雜。設計定位應該是每位設計者自我期許的一部分,這部分學校不會教(更何況非科班出身的背景),如何去自我發掘,閱讀變成為我相當重要的過程,可能骨子裡有著藝術創作放蕩不羈的因子,特別喜歡閱覽外雜,驚艷於每個案件畫面的呈現,無論是創意的表達,還是規劃的邏輯,延伸至材質的運用,色調的搭配等,乃至最後拍攝角度的展現,都和國內雜誌多數呈現的設計有所不同(2000年至2010年)。 閱讀,邏輯架構的一種模式。 年輕求學階段的純藝術教育養成,使得本身對於情感面的置入,用於設計上的佔比較為明顯,質樸中的人文氣息、修養心性的禪,都是自己期待可以完成的案件空間調性,只是在當時,社會環境的氛圍非為主流。雖如此,仍持續閱讀外雜,任何相關的作品、文章都不放過,因為期待的那一天終究會到來,果然,2012年末的一日午後,機會悄悄地來叩門了。 單一色調下不同材質肌理的運用,除豐富空間的樣貌,亦表達居住者對非物質性精神生活的追求。 這是一對年輕的夫妻,女主人剛從法國巴黎完成服裝設計的學習,學成歸國。海外的求學過程是艱辛的,為了圓夢,願意居住於條件沒那麼好的環境中,但這反倒成了他們的幸福回憶。 生活空間如果是時間軸的延續,規劃上各項概念的運用,在過去式、現在式、未來進行相互層疊。生活的容器,將是另類的溫度計。 在當時,大部分的設計多以白派為主軸的現代空間或是美式、新古典、新中式的風格等大行其道,在這樣的空間訴求中,該如何呈現?書籍上的畫面快速地在腦海裡出現,藝術的因子不安份地活躍了起來,心中那份可以包容一切人事物的灰色,再次浮現,過往屢次建議給客戶的「灰」,在多次失敗後,此次終於獲得客戶的認同。 序列賦予了生活儀式感,材質給予了生活的記憶及溫度。 許多人一定會質疑的問,灰色和閱讀的關係是什麼?因為閱讀,從國外案例得知它的可行性,也因為喜歡及好奇,深入的研究與探討,當事物成形不再只是快速的表面化,透過閱讀反覆思考自己的定位。「翻」,如果我們把它解釋為翻來覆去,或許就可以了解「閱讀」的箇中道理;可惜的是,現在求快速節奏的大環境中,都覺得半刻停頓是一種浪費及損失,但省略了這個短暫的停頓,失去的或許會比想像中更多。   反芻 / 各種可能性的疊層架構 灰,一個名詞、代名詞、形容詞。如果站在藝術的方向來看,灰是一種意境,這個意境代表著使用者的思維,從人、事、物的角度來說,都各有解讀。幽暗中光影的流動、粗糙中帶有溫暖的肌理,物質變化所訴說的時間軸,這些對空間情感上的表達,某個程度而言,它不是絕對值,而是一件現在進行式的獨立事件。只是這個獨立事件,由法國巴黎轉移至台北,如何去消化且表達這樣的事件空間,單一的處理方式或許無法解說如此豐沛的情感追求,多樣化的處理,一不小心,不僅無法表達,更有可能變了調。 灰與白,水泥的手感肌理與冷噴漆的細緻,除了不同材質碰撞之外,訴說著居住者對生活上各項事物的拿捏與期待。 閱讀的過程,尤其是長時間的累積,腦海中的畫面是如此清晰,縱使只是談論「灰」亦是如此。當我們把相關資料抽取之後,經過比對,其實是可於其中尋找出蛛絲馬跡;抽取、比對,我可能會用牛的飲食模式「反芻」來形容。過往有個壞習慣(這個壞習慣至今仍然持續中),翻閱過的雜誌會不定期反覆翻閱,或許一次、或許無數次,每每回閱之際,同一作品,閱後仍有不同收穫,每個案子的背後,其開始概念、乃至於落實呈現,有時絕非畫面上我們皮層看到的那般;看到的或許只是形體,而非背後真正的核心。多次反覆的閱覽,因心境的不同,所得的領悟亦有所差異。不同領悟所產生的各種可能性,疊層出來的架構有時的確是非常縝密且多樣的。 從縫隙中看生活,見微知著。   單一且多樣的處理,是《初始》這個案件處理過程中的核心主軸。單一灰色系的定調(唯一可惜之處仍在於大面積天花板未能獲得業主首肯,採用灰色的漆面處理),如何紀錄當時於巴黎老宅生活的場景,另一方面又思索著如何表達這樣場景下的非物質層次生活感受,而這份感受是豐足的。 簡易質樸,非物質性生活的空間。 非物質感受的材質特性選擇成了規劃的首選,灰色的水泥特殊塗料於當時的運用算是少見,為求精準表達非物質的精神生活層面,由施工單位特別調製所需的原料(和目前市面上大量使用的單一配製塗料有所不同,畢竟當時是2012年,塗料尚未大量引進國內),周遭相互配合的材質肌理及色調反覆推敲,將各種可能性的架構排列出來,最終以生鐵板在不多加防護的方式,置於壁面及重要的節點。 時間軸下的必然。 未防護的生鐵板接觸空氣中少量的水份所產生的氧化作用,其自然形成的鏽痕逐步地擴散,隨著時間軸的移動逐步形成空間的另一種樣貌,時間的流動軌跡,是可以被看見及體驗的;而舊木的運用,亦隱喻著時間的痕跡,兩者相疊,一靜一動之中,時間,這個人類無法控制的自然元素,於此展開和人的對話。杉木紋混凝土與青磚的置入,除了追求單一色調於規劃過程中豐富的材質肌理變化之外,更多的是,希望材質背後可以傳遞另一層意義,如青磚於建築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混凝土除了是建築材料外,其肌理所產生的完美與不完美之間的碰撞,想傳遞的是居住者對於生活上人事物的看法。 多樣材質卻是單一色調的空間,此時的單一色調已不能用灰色階如此簡單的色系一詞來形容定義,更加明確的表達,應該是除了透過材質的特性外,整體空間在其彩度、明度的低度設計呈現下,形塑出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而這空間無關乎風格、主義,而是把各種可能性,經過反芻,將其層疊架構起來。   質變 / 它,本質中的另一面向 會用這個小標作為本篇專欄主題的第三個標題,或許它和主題不符,但卻有些許的關聯。近日和國內一位極為優秀的中生代設計師餐敘,席間我們探討了本質於質變的關係。本質,或許它是與生俱來的,可能來自於原生家庭與成長環境,而質變則是來自於你(妳)接觸外來事物後,所影響本質上的一種根本變化。 質變的根源或許來自於本質的啟發,2013年《初始》案件結束後,回想過程中的思索,改變了未來對設計的思維及生活上各事物的看法。體驗成了各種事物落實的核心價值。 質變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也可能完全不會發生,質變本身沒有對錯好壞之分,無從評斷優劣,為何如此?探究其理,如產生質變,變化的多寡及程度,某個程度而言,來自於原有的本質。本質會告訴你(妳)或無形影響對於外來事物的接納度。譬如,本質中的我,或許有輕微或嚴重的社恐症(我的好友如此認為),如果是,不正也印證了我不喜社交,但卻間接培養出閱讀的習性;因閱讀而喜歡探索各項事物,反芻思考自己的喜好,無論於設計工作或是生活態度,對自己獨特喜好的部分更是鑽研,譬如歷史、人文等,並進一步安排規劃落實,例如旅行。 質變的根源或許來自於本質的啟發,2013年《初始》案件結束後,回想過程中的思索,改變了未來對設計的思維及生活上各事物的看法。體驗成了各種事物落實的核心價值。   2013年《初始》這個案件執行時,對我而言,過程中逐步認識自己的本質,而最終完成時,也感受到自己的質變,這個質變目前停止了嗎?我想應該還沒,因為我的本質告訴我,一切尚未停止。會用這個小標題來書寫,無非是想和設計工作者分享,認識自己的本質、傾聽自己的聲音,因為本質中的自己才是最完美的。 質變的根源或許來自於本質的啟發,2013年《初始》案件結束後,回想過程中的思索,改變了未來對設計的思維及生活上各事物的看法。體驗成了各種事物落實的核心價值。   回顧 「醞釀」,質變的催化劑。這個動作、過程將不會停止。在每個階段的產生或是改變之前,醞釀是不可避免的一個過程,只是每個人的方式不同,而方式的不同來自於對自己本質上的認同為何?2013年就我而言是改變的一年,這個改變延續至今,十個年頭過去了,雖然期間有過探索、轉化、沉澱,然經歷這些歷程後,回想起來,仍回到最初的原點,重視本質的醞釀,將產生你意想不到的質變。 質變的根源或許來自於本質的啟發,2013年《初始》案件結束後,回想過程中的思索,改變了未來對設計的思維及生活上各事物的看法。體驗成了各種事物落實的核心價值。 一年以來,透過四篇專欄,紀錄了過去十年的轉折,沒有犀利的筆鋒(自知文筆不佳),然透過直白的文字表達和讀者們分享,無論您是否為設計工作者,或是正準備成為設計工作者,於此祝福各位在工作、生活上一切順心,成為期待中的自己。 質變的根源或許來自於本質的啟發,2013年《初始》案件結束後,回想過程中的思索,改變了未來對設計的思維及生活上各事物的看法。體驗成了各種事物落實的核心價值。  

Interior365

  GRG天花 GRG 相對來說是已經存在較久也較成熟的材料,其成形的過程,玻璃纖維的貼附是最關鍵的步驟,也因為玻璃纖維的特性而達到抗裂的特性,我們主要也是看到這樣的特性有助於特殊造型的長久耐用,加上玻璃纖維的貼附是以人工於一個底模上依循模具造型進行貼合,我們能可善用對於木料 CNC 的加工理解,來製作模具,接著再翻模加工成 GRG。   至於同樣需透過 CNC 的切割過程,為何不如第一期(CAD & CAM |木料,詳閱《室內》354期)所述,直接製作木料作為成品,這層面的討論關係到幾個因素:一、考量對於完成空間的材料感受、色彩感受、甚或構成感受;當選擇以GRG來完成時,背後意味著已經決定空間的成形會走向更簡潔俐落的造型姿態,強調其造型連續性而非造型構成性,後處理更偏向粉刷、塗裝等等,嘗試在既存的材料限制下達到最大程度的視覺連續。二、實際面的重量控制,GRG的概念就像是將骨骼轉變為皮層,底模是骨骼,利用骨骼的型態翻轉成為皮層,最後只留下皮層來展現型態,造型的自重自然可被降低,對於後續現場的搬運組裝、固定,及空間自身的結構安全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作品六。 透過上述特質,我們便可將其利用在天花管線條件複雜,或原始空間建築結構低矮時,以輕薄的皮層依天花狀態創造起伏造型,爭取天花高度,以「作品六」為例,該案的玄關有一大樑橫跨,切斷了空間的完整性,若以高低立體天花作為解套,玄關既有的整體性及視覺連續性便會被削落,於是我們利用 3D 檢討,以樑為最低點,越過樑後往上抬升,建構一連續曲面變化的造型,並逐漸轉為平面 (漸削面),同時考量造型輕量化及視覺連續,因而採用 GRG工法來執行此案。 作品六。 整體造型天花,在經過加工機台等級、搬運、組裝等評估,決定分成三塊,每一塊一人便可搬動,2人可以執行上抬的高空作業,在經過CNC加工底模完成後,便進入GRG製作,同時為每一單元製作木框邊緣,一來加強邊緣強度防止崩裂,二來有利於現場組裝的固定,可直接當成固定板件。造型完成後,現場的組裝,在兩位師傅的執行上,僅花費2.5小時便完成安裝,後續則可直接交給油漆或塗料進行完成面。 作品七。 此一經驗讓我們知道GRG在造型及完成面上依舊精確可控,其造價計算以「面積」為主要依據,而造型部分若由CNC執行,其複雜度與造價則無太大差異。在「作品七」中,我們便成功利用此特性,將立體的曲面範圍縮至最小,同時延伸最大化平面的曲線,令需要特殊加工的曲面得以控制造價,利用現場師傅能製作的2D曲線加強整體視覺效果。因加工物件與現場師傅都有造型相關的工作內容,我們反向的再次利用加工特性的時間可控,讓造型提前進入工廠製作,因此此案是造型先行安裝定位,周邊構造再依據造型進行縫合,達到雙方面的銜接順暢。  作品七。   回顧 在本期的材料多樣性論述中,不管是石材、壓克力、GRG,都是立基於前兩期(詳閱《室內》354期、358期)所談到的加工法的延伸運用,不難發現其運用邏輯其實是互通有無的,從CNC的加工向度思考、雷射切割的原理、3軸以後的加工廣度、材料特性的設計反饋,我們以「設計工具的劃時代影響力」為題,分別談論不同材料運用的「設計思考」。   一直以來,我們深感「知識沒有化為力量」,過去我們思考「從設計到製造」這樣的順序、上到下、前後因果,專業絕對分工的結果,反而讓各個專業被困在自己的巢臼裡,在當代其實已經不再是絕對的關係,我們開始要思考「當設計與製造」這樣同步、相互反饋、互通有無的狀態,才是當前新科技、前衛工具、跨領域、設計思考等熱門議題需要被關注的新關係。我們因為看到工廠而有設計啟發,因為看到加工方式而有新的構造突破,因為看到材料極限而有新的設計思維,因為新工具而有跨產業的新語言能對話,也因為新技術而看到未來產業可能改變的契機以及可優化的關鍵。   一個技術的成熟加上一個新通訊的出現,往往預告一個時代變革的來臨,機械設備加上航運、空運便是清晰的例子,當代數位技術加上網路通訊,勢必具有影響力,只是我們身在其中尚未能夠意識到這股洪流,「數位工匠」的新概念企圖整合傳統與先進、機械與手工、數位與工藝等等原本分屬兩端的論點。   空間設計在台灣是相當成熟的產業,在亞洲也有一定的高度,多年來在各方努力下,包含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所舉辦的TID台灣室內設計大獎,也已在國際間累積了一定成績,每年透過各種國際交流、國際獎項,讓全球看到台灣設計的軟實力,我們對於室內設計的細節、材料活用、設計論述都不斷地在同業的互相激勵與交流下持續進化。   細想,早期裝修師傅兼做設計的年代,造就了施工者對於工法、構造、甚至物件搭配比例、人因尺度,透過實際案例不斷的累積孕成一定的敏感度與水平,老師傅在「工藝」層面更有一定程度的講究。接著台灣逐步進入到設計與營造專業分工的時期,但大眾對設計付費的觀念缺乏,設計產業也在這樣的氛圍裡經歷辛苦爭取專業認同,終而在經歷網路爆發、資訊普及後,設計產業正向健康的生態逐步受到社會認同,慢慢顯得健全且透明,也透過這股力量同業間開始啟動交流、相互學習,彼此激勵的共好時代。2020年初,台灣covid-19疫情爆發,短短2~3年間,因為疫情,許多產業回流,國內技術、房市因而產生波動,許多技術被激發出來,也有產業停擺大受影響,許多領域在這個期間重新思考、重新定義而有了再出發的契機,空間產業開始真正思考現場施工的必要性,也企圖尋求更大程度工廠加工、現場快速組裝的可能性。緊接著疫情末期,工料雙漲的不可逆狀況,更加顯示自動化生產及製造的未來趨勢,人工變得更珍貴、更彰顯其過往累積的經驗技術,也開始看到有人開始加入數位加工領域尋求轉型,將複雜、反覆的生產動作交給機器以換得更穩定的品質,這樣的轉變勢必直接影響前端的設計思考、設計產出、出圖作業等等面向,也幾乎奠定了當代新工具新技術對設計影響的根基。   面對疫情後,人口結構改變、材料科技日新月異、AI人工智慧的突襲,這些炸彈式的影響觸及各個層面,我們依舊認為數位工具的運用勢不可擋,數位加工更是未來控制成本的不二法門,數位加工所帶來的設計思維,可謂是破壞性進化,直接對應的設計工具或數位語言逐漸成為未來設計產業必備的技能。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因素造就出獨特的產業環境,各大城市幾乎皆能在1.5小時內觸及各式加工產業,加工端也往往已經是在技術層面領先許多領域並且不斷進化中,城市中小型的產業聚落、材料聚落也都高密度的存在,觸手可及,同時設計產業也在文化深度上不斷的透過策展一波波的加強衝擊、累積厚度。這樣的現象是台灣的優勢,歷經多年所累積下來的豐厚資產,只需要我們秉持開放心胸,放下過往身為設計上位者的驕傲,走入工廠、觸摸製造,樂觀面對新工具媒材,便能真正看到當代工具所帶來的劃時代影響力。  

Interior364

人造石 人造石與天然石材有本質上的不同,人造石是透過不同材料的複合而成,有人為而成的優勢,卻也缺乏天然石材的自然紋理。人造石於空間中的運用,偏向更實用面,像是備受清潔考驗的檯面、門檻等等,而人造石材因具有樹酯的成分,因而具有彎曲可控性。 我們實地走入工廠,看到人造石的烘烤加熱環節,其用意在使材料透過加熱變軟,在降溫的過程中利用時間差進行造型捏塑,這樣的特性造就了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人造石檯面收邊,看似一體成形的面盆、水槽、缸體等等。在理解這樣的加工特性後,知道人造石在加熱後柔軟與冷卻過程的可塑性,成了設計上造型突破的要素。 作品二。 透過人造石的材料特性,我們思索著這樣的特點潛藏無限可能性,特別是在造型上,透過加熱彎曲,冷卻定型,容易維護清潔,可打磨細修等等特質,便開始思考利用木料CNC的加工知識,來作為人造石塑型的底模,加上CNC 的精準度及造價可控,便能解放人造石的造型約束,甚至可以透過現場底模組裝,現場加熱人造石來進行造型製作,並透過打磨來順修銜接處。   以「作品二」為例,我們不僅能透過數位工具判斷底模所需製作的密度,同時可以針對人造石板片大小,加熱難易度,甚至現場運輸限制來規劃石板大小,再依尺寸現場加熱封板。 作品二。 在多場人造石的加工經驗累積後,我們深刻感受到這樣的加工法,在現場的後半段依舊大幅度的依賴人工及手技,加上石材現場打磨所造成的粉塵,以及雖然控制了底模,但石材加熱塑型依然沒有估價標準可循,往往演變成造型難易度的感受式報價,在未能更有效掌控各層面下,我們暫緩了這樣的施工選擇。數年之後我們再次因材料的選擇上需要使用人造石材,而有了再一次挑戰跟面對的態度與視野,在「作品三」這個案例中,我們放大了數位工具板片計算、裁切精准度、微幅加熱加工、極少化現場打磨等等特性,以摺紙與漸削面的概念完成電視牆面到吧台的造型整合。 作品三。 我們理解人造石在拆板後,透過結合能達到看似一體成形的效果,即使較大的形體面積,依舊能透過豐富的表情變化在膠合後創造看似完整的量體,「作品三」將幾個造型區塊切分出來,透過精確的安裝討論後於數位軟體中拆板,於工廠加工切割過後運送至現場的人造石板材,就像大型模型零件般,依序排列,組合階段也僅需依照圖面編號進行拼圖及固定。由於每個板片的形狀尺寸各異,組裝上不易出錯,每片板子有自己的位置及角度,只需依序拼圖便可完成連續的折面、圓弧、漸消等等效果。 作品三。   壓克力天花 同樣是透過加熱彎曲塑形的材料還有壓克力。過去,我們對壓克力的理解多半侷限在廣告相關產業、燈箱外殼及薄型展示台等運用,厚度也都比較薄。但其實壓克力的厚度若超過2公分甚至來到15~20公分,便開始具備結構強度,現今常見的水族館缸體便是由壓克力所構成,甚至可做成透明無邊際泳池,其厚度達到10公分以上並與鋼構結合,便具有支撐力以抵抗水壓。壓克力的材料特性同樣能透過加熱烘烤過程,逐步施壓對其進行造型,並於冷卻後定型,同時能透過化學膠合使板片之間的銜接幾近看不出接縫。   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在「作品四」我們思考著透明造型天花的可能性,在一般常態下,第一個思考的面向都會是玻璃,但玻璃的造型加工造價及難度都過高,想做到大尺度的效果並不容易,我們轉而思考壓克力的可能性,透過研究及加工認識,從材料加工特性中看到機會,壓克力也能透過慎選好的品牌來解決過去年久黃化的劣勢。 作品四。 了解了基本的加工原理、造型潛力,接下來便是該如何在設計上追求極致甚或延伸材料特性。在空間發展的階段,我們所掙扎的便是吊裝結構,以跨越近3*4米的透明天花因為視覺穿透的因素,思索著讓懸吊的結構優雅並具有實質作用,也反覆在3D環境中檢討安排管線及基礎照明,數位模型除了讓我們對於型態的發展有所依據,同時可讓我們模擬施工現場的組裝工序及碰撞,在與材料端多次的來回檢討下,雙方開啟了互相激盪的過程。 作品四。 就造型而言,材料端並沒有嘗試過如此複雜的形體,而我們也對於材料的真實能耐尚有許多未知,透過數位軟體與3D 造型的協助,將曲面造型不斷修正並由材料端協助進行專業的壓克力結構模擬。我們共同發現,透過曲面造型本身對一個大平板產生型抗作用,同時削弱中央區材料自重,便可能創造完全自我支撐,無須任何懸吊輔助的巨型透明天花。我們也利用這樣的數據不斷修正型態與起伏程度,在所有檢討達到最理想的平衡並找到最佳厚度後便定型。   作品四。 這是一個可貴的專業對話與材料突破。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藉由過去的經驗理解,壓克力的切割斷面其實具有強烈的導光作用,若我們可在此巨型曲面上進行線條的切割,這些切割線便可轉換光的姿態展現壓克力的另一種表情。透過CNC的知識,對於壓克力塑形的理解,我們以縮小比例的模型進行測試,以CNC翻製公母石膏模,用以對抗加熱後的壓克力高溫,在壓克力達到溫度標準產生軟化時,開始將壓克力放入公母模之間,並逐步地進行壓制,完成後的比例模型,以石膏模重複做了幾個試樣,作為燈光線條的測試模型,不同線條在光的照射下確實如我們所想,清楚的以條狀的方式重新詮釋透明曲面,也透過這樣的實驗了解線條的切割必須在造型之後,避免線條隨著形體壓製而變形。 作品四。 所有的前期測試耗時數月,開始要進入1:1的正品階段,材料端也於加工廠中透過模組系統組裝出特殊尺寸的加熱烤箱,同樣透過CNC製作了公母模,並利用起重的升降原理製作了逐步微調壓製的升降機構,於前期的材料運算與空間檢討中,我們已確立只需分割成兩大塊便可運送進入空間,僅需一條接縫便可完成透明天花。 作品四。 加熱到壓模再到逐步冷卻的過程一個單元耗時一天,並需要人員於旁邊隨時注意溫度、材料變化等等細節,每一個升降壓製的幅度不能過大避免壓克力破裂,最後壓製完成的造型壓克力完整的服貼於模具上,等待下一個加工階段。 作品四。 完成後的曲面壓克力,接下來的挑戰是進行導光線條的切割,由於造型起伏大,決定採用雷射切割的原理來進行刻線,但因造型板片過大,難以找到契合的雷射切割加工機台,材料端同樣利用原理,自行改裝雷射切割機,將機台底部挖除,使雷射可以穿越機殼直達壓克力板,並透過自製軌道完成於大型波浪起伏的壓克力上進行雷射刻蝕的任務,這樣的自造、製造精神著實令人感佩。 作品四。 兩個大型壓克力單元,透過前期數位環境的檢討,經過吊裝順利進到現場,也依照預先規劃順利地安裝上天花,並於事先預留的木作構造中進行結合,完成無多餘支撐或懸吊的透明天花,材料端也在現場進行專業膠合,整體呈現宛如一體成形。   作品五。 「作品四」最具價值的回饋莫過於材料特質探索的過程,透過數位工具與軟體的計算,完成了造型並直接回應力學構成的結果,這樣的探索過程讓設計端與材料端都獲得雙方所推崇的共創狀態,以工具的協助、相互的激盪,成就突破以往的成果,讓身處不同領域的我們有了專業上的對話,這是傳統設計製造關係中難以類比的狀態。也因為這次完整的經驗,讓我們在過程中經歷的失誤、發現、預料之外,都成了日後再次執行的養分,也確實透過此次經驗,在「作品五」中更快速、精確且更經濟的完成了一個小尺度的家具構造。  

Interior364

源起 新工具新媒材的設計影響與電腦輔助設計到製造觀的論述,本期將談論其他廣泛應用的材料,當中包括石材、壓克力、玻璃纖維強化石膏(GRG),這些材料上分別具有不同的材料性質所能對應到的適當加工方式,但整體離不開電腦輔助設計到電腦輔助製造的範疇,我們也在材料的理解與加工的限制中進行相互的探索與材料極限的測試,這樣的過程是不管對材料端或製造端一路到設計端都極其寶貴的經驗累積。   設計的創新落實根基於材料與加工理解之上,它可以是限制設計也可以是突破設計的兩面刃,我們認為在突破的觀點上,實質進入工廠是關鍵要素,因為單純材料的推銷,透過有限的語言,我們只能理解其表面,難以深入,但以設計專業者的創意腦,進到工廠看到產製流程、加工作動、設備限制等等,往往就可激發出全然不同的創作思考,也可以讓工廠內長期專職加工的作業員,看到全然不同的設備運用觀點,跳脫長期反覆、單一的加工理解。   以相同的加工原理來看,不同的材料特性會有相對應的細節調整或設備差異,這不僅能讓我們在面對材料進行更多辯證性的反思,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樣的經驗與過程回到設計上的推翻與啟發,形成設計、材料、製造三個領域相互影響也相互輔佐的狀態,如此才能期望未來從設計面到落實面都走向更高品質,更精細更具有工藝性的作品,這是在設計質量已經很高的台灣,下一步追求從工程到工藝的另一個產業層次。     我們認為,只有產業線上所有相關領域的共同進化,才能展現真正的影響力,也才能看到未來的可能性,單一專業領域的突出,對整個設計環境而言並沒有太多幫助,甚至可能因刺激不夠而停滯不前。     石材加工 天然石材從礦區到加工廠,通常是以大顆原石進場,在加工廠內經過大板裁切、烘烤以後,上膠、修補瑕疵等等多道工序,生產出我們常見的石材板料,也由於天然石材具有紋理上的天然不可控特性,以及相對應的材料重量,故在工程上多以板料為主作為空間的完成面,以展現天然石材的價值。 作品一。 從石材加工的理解,我們可以閱讀到加工設備裡有裁切機、水刀、多軸加工機及人力加工等等不同區域,不同的加工設備皆有不同任務與限制,我們對於這樣加工過程的理解及加工限制的知識,重新思考石材在空間展現中除了單純板面貼附,還有甚麼可能及想像,同時期望達到電腦輔助設計到加工的過程能做到的材料特殊運用、合理造價與施工可控等等要素。   以「作品一」為例,我們企圖將天然石材做更全面且整體的包覆,並利用不同轉折的陽角與陰角,來展現空間中的光影變化。此案石材包覆可概略分為三種等級,第一為常見的平板貼附,第二是轉角單曲面包覆,第三則是在三維空間中,兩側牆面加上天花的三向包覆。石材板片的完成面貼附工法較為常見且成熟,也是空間中最大面積,相對的造價及工法多為可控,而牆角單曲圓弧包覆,在石材施工上於近代也越來越常見,由於此型態製作不算特殊,在石材加工上已經具備純熟工法及造價評估,此類圓弧包覆通常會將石材切為多段小的斷面進行圓弧構成,黏著後再打磨加工處理,使完成面顯得滑順且看不出接縫,這也是石材具有一定厚度所衍生出來的打磨加工特質。 作品一。 在執行上,最難的部分是空間角落的三向轉角處,因觸及三個面向,因而成為雙曲面,如同一個球體的局部。在傳統工法中若依舊採用人工研磨,雙向曲面的滑順程度將難有標準,於是我們思考多軸CNC加工機能如實表達3D中的三維物件的特性,並確實加工切削成實體,思考在石材切割階段便可將其切割為塊狀立方體而非傳統板料,接著將此立方體單元借助多軸加工機消除不要的部分,獲得內凹或外凸的空間雙曲轉角單元接頭,透過這樣的思維計算出所需最小單元及數量。 作品一。 回顧「作品一」,實際三維切削的數量很少,特殊加工依然在可控範圍達到最高視覺影響力。當三種石材面向結合為一體時,便可展現整體的力道與震撼,同時透過圓弧的光影特性,讓空間轉折變得柔順平滑,使整體空間宛如置身天然洞穴中,是我們在此案透過數位思維所達到的效果。 作品一。 以空間中石材使用的全面性來看,真正需要進入特殊加工的部件,數量很少,便可達到整體有別以往視覺經驗的效果,是我們認為數位加工思維所帶來設計上有價值的反饋。  

Interior364

設計見問 │ 白日夢冒險王

撰文及圖片提供」郭宗翰

曾有人問我,從事設計工作這麼多年,如何看待後浪推前浪。我認為,後浪推前浪是自然現象,無須焦慮;如同早期專欄裡提到的「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觀看一座山,當你身處的高度不同,所見山貌也隨之不同,並非山貌改變了,而是人的心境不同所致,能登多高,憑己之力,盡力而為,若是到了極限,不妨就停留在自身能及的高度,好好欣賞這個高度能見的景色,隨緣且坦然。   前些時候,無意間看了一部電影《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它上映的時間是在2013年,為何相隔10年才看?純粹是我個人並非班.史提勒(Ben Stiller)的影迷,但去年看了他主演的《邁耶維茨家的故事》(The Meyerowitz Stories),卻打從心底喜歡這部描述家庭關係卻滿是諷刺的喜劇小品,從一位非電影專業但熱愛電影的觀眾角度來看(註1),此片的觀影心境發生在全無期待之中,最終卻以內心無限省思而結束,著實有趣,進而讓我好奇打開班.史提勒(Ben Stiller)的另部作品《白日夢冒險王》。   電影內容描述主人翁華特.米堤(Walter Mitty),每日默默在雜誌社裡專注做好自身工作,卻因時代變化以及公司環境日漸功利等因素,使得他每日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漸漸失去肯定,加上不善社交的個性,甚至被主管視為職場上的失敗者。一天,華特.米堤被交付尋回底片的任務,那是雜誌出版的最後一期封面,他只好踏上尋找封面照攝影師的旅途,然而攝影師居無定所,華特.米堤在尋人過程裡經歷大大小小的挑戰、認識形形色色的人物。電影的最終,從我的角度來看,就如同超人英雄電影一般~正義得以伸張,英雄正是那位備受國際肯定的攝影師,他關注到幾十年來,在這間老牌雜誌社裡始終有人以認真敬業的態度,默默呵護他的攝影底片,並沖洗成如他所預想的影像呈現,於是他擔當濟困扶危的英雄,在電影最終幕,以鏡頭紀錄下華特.米堤正認真看著底片的剎那表情,並指定以此張照片作為最後一期紙本雜誌的封面,封面上寫著:「獻給成就這本雜誌的人」。當然,整部電影也藉由主角個性在功利社會中的種種不易,探討人的努力不應該只為追求光鮮亮麗的人設,或是讓人覺得厲害的頭銜,努力的動機應當是追尋夢想、實踐自我理想等議題,著實振奮人心且發人省思。   這或許也是在過去二十多篇專欄之中,只有像Appear & Disappear,On Weathering 等少數幾篇談論我對設計的論述,我書寫的內容並非單純講述自己的設計概念或方法,更多是著重在分享「設計態度」的重要,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純粹的認定任何有底蘊的成功,必定有著正確的態度一路相隨。在此,以《白日夢冒險王》祝福仍在設計道路上默默誠懇努力的各位,期許你們也如主角華特.米堤一般,遇見那位懂得欣賞你們踏實認真的伯樂,更像電影內涵所述,體悟設計上的所有努力並非只為企求光鮮人設或是厲害頭銜,而是為了追尋夢想、自我實現。最後,藉此與近五年來閱讀「設計見問」專欄的各位道謝,期許我們縱然處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之中,能持續透過文字書寫與閱讀,為彼此互動勉勵。    註1.以非電影專業的業餘人士來說,我算是重度的電影觀看者,還在租DVD或藍光的年代裡,我每個月大約能看十幾部電影,從百視達全盛時期租到它全球門市逐一凋零,見證了DVD產業的盛衰。  

Interior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