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70

巷弄間的街邊藝廊 小停院

3+2設計利用擅長的美學思維,賦予一棟50年老公寓煥然一新的模樣,同時也美化了周圍雜亂的小巷,引入綠意盎然的生機,使得鄰里環境更加宜人舒適,近期,更與一葉藍朵設計共同發起了「小停院-街邊藝廊計畫」。 由3+2設計與一葉藍朵設計共同發起的「小停院-街邊藝廊計畫」,靈感源自於柏油路上的「停」字。   隨著越來越多路人、遊客在此停留、駐足觀望,「走入巷弄間,不自覺被窗內的景色吸引而停下步伐,好奇地探頭往內窺視」,這是小停院的起心動念。轉角巷弄的柏油路上,剛好印有一個大大的路標「停」,意在提醒用路人到此處需要慢行觀察,這也是小停院希望帶給來訪者的體驗:讓生活的步調稍作停留,不要那麼快、那麼趕,坐著休息一下吧! 3+2設計透過擅長的美學設計,讓老屋有了全新的樣貌,搭配上蔥鬱綠意,打造宜人的巷弄環境。   街邊藝廊 種下美的種子 首展邀請「大塊文化」一同為南港老城帶入藝文氣息。 小停院首展邀請大塊文化,擷取繪本《種子和風》的精彩片段與旅人共享。 由留法藝術家王妤璇,與《阿鼻劍》編劇馬利、剪紙藝術家楊士毅共創的浪漫繪本《種子和風》,此次展覽將書中的精華片段以窗貼及複製畫的型態,展現在轉角空間以及周圍店家的牆面,期待與旅人們不期而遇;也藉此呼應大塊文化的品牌核心:「A place where something interesting is happening」(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展期至2024年8月30日,邀請大眾一起走入《種子和風》的情感世界,從中探尋不同的人生視野。 《種子和風》繪者-留法藝術家王妤璇。 透過窗貼、複製畫等方式,將藝術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現出來。   小停院的展覽內容不拘形式,任何能與民眾拉近距離的展演方式都是團隊欲嘗試的方向,目前也與圖文插畫家、台灣品牌及在地藝術家陸續洽談合作,同時,也串連昆陽周圍店家,形成區域的共融連結,希望從這小小的巷弄種下美的體驗、四處發芽,讓每間店面都有機會成為城市中的一道美景。   透過窗貼、複製畫等方式,將藝術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現出來。 小停院-街邊藝廊計畫 日期」2024年8月30日前 地點」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398巷1弄2號1樓     資料及圖片提供」3+2設計 編輯」陳映蓁

世界名作登高美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盛大展出

Interior 370

年度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近期在高雄市立美術館揭開序幕,展出55幅近百年藝術史的經典鉅作,一同探索畢卡索、安迪.沃荷、杉本博司等知名大師作品,飽覽世界級名作。 高美館《瞬間》展場一隅。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是英國泰德美術館歷年展期最長特展之一,高雄作為英國海外唯一展出站,呈現國際級私人珍稀收藏,展出20世紀最關鍵繪畫與影像作品,從繪畫與攝影的互動關係,穿梭百年攝影與繪畫,交織出不同時期的創作瞬間。   百花齊放的世紀作品 第一展區「攝影時代的繪畫」,以20世紀繪畫受攝影影響所發展出的新風格,呈現繪畫回應攝影帶來的挑戰,展出畢卡索(Pablo Picasso)〈水手〉、〈女子肖像〉及畢生代表作之一〈哭泣的女人〉,以多重視角摺疊,描繪經典瞬間。第二展區「拉鋸」,展現藝術家利用繪畫素材與技巧表現層層交疊的構圖。 畢卡索〈哭泣的女人〉。  傑夫.沃爾(Jeff Wall)《突如其來的一陣風》拍攝超過百張照片,擬仿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的作品,以巨幅燈箱形式呈現觀眾眼前。   第三展區「如畫的場景」引人走入繪畫與攝影界線模糊的場景,傑夫.沃爾(Jeff Wall)的創作挑戰「攝影紀錄真實世界」的概念,《突如其來的一陣風》經過縝密的編導設計,拍攝超過百張擬仿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的作品。   衫本博司《海景》系列。 大衛.霍克尼〈藝術家肖像(泳池與兩個人像)〉,大型巨作高美館登場,曾創下在世藝術家拍賣最高價紀錄。 第四展區「凝視的詩意」表現新一代攝影藝術家從傳統繪畫汲取養分,打造新的觀看方式,以壯觀的大尺幅照片、工整構圖,觸發對觀看行為的反思。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以攝影探索影像製作的結構本質;而杉本博司《海景》系列,呈現各地大海影像,傳遞普世通用且永世不變的概念。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以拍攝的照片作畫出〈兩支蠟燭〉,展現繪畫創作賦予攝影真實存在的意義。 第五展區「歷史取鏡」展現繪畫所賦予攝影真實存在的意義,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以拍攝照繪出〈兩支蠟燭〉;威爾漢姆.薩斯奈爾(Wilhelm Sasnal)的攝像繪畫中飽含歷史、新聞和記憶元素,顛覆傳統攝影與繪畫既定印象。 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自肖像〉,是藝術家創新嘗試的代表作。 第六展區「融合新境」匯聚藝術家們多方探索繪畫的創新嘗試,推翻繪畫至上的觀念,本區名作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自肖像〉,就透過絹版印刷工藝打破自畫像真實性的神話,呈現最具代表性的普普藝術,展現對後世無數創作者的影響力。   讓藝術融入生活 高美館致力打造親近藝術的無限可能與多元形式,串連高雄品牌響應藝術,邀請高雄品牌永心鳳茶旗下月光茗酊室,聯名《瞬間》調飲,以「杯中的美術館」為系列主題,從安迪.沃荷〈自肖像〉為發想,調出「自畫像的異想」無酒精飲料,多變層次味覺與畫作相呼應;而飲品「飄盪的湖中輕舟」也幻化出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作品中的加拿大湖泊,結合在地風土食材傳遞清新風味。   結合永心鳳茶品牌聯名《瞬間》調飲。 民眾不只從視覺欣賞作品,還能喝到名作的飲品創作,透過藝術體會美好生活。高美館化身為時代的載體,讓觀眾置身在巨幅作品中穿越繪畫與攝影的旅程,看見藝術作品的文化脈絡,展現當代社會與視覺藝術的指標性藝術作品。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 時間」2024年6月29日至11月7日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資料及圖片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編輯」林靖諺

「Q POWER」展覽登場!LGBTQ+原創作品的多元面貌

Interior 369

台北當代藝術館於MoCA Studio推出「Q POWER」展覽,與社團法人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首度攜手合作,並邀請微波造浪黃遠君擔任策展人精心策劃,期望透過藝術的力量,呈現LGBTQ+社群豐富的生活樣貌,以創造更多元共融的社會。 「POWER」展區,藉不同的展出方式,呈現展覽所想表達的多樣風貌。 台灣於2019年通過同婚專法,然而,LGBTQ+社群在日常生活及社會結構中仍面臨許多誤解與偏見。本次展出25組入圍大平台Q POWER五大獎項作品,包含「Q Video影像創作獎」、「Q Music音樂創作獎」、「Q Campaign創意行銷獎」、「Q Literature文字創作獎」、「Q POWER精神獎」,以多樣的創作形式呈現LGBTQ+故事,展現當代多元性別樣貌與生命能量。   與「POWER」展區不同的「fear」展區,以黑色為主景,傳達展區之意。 彩虹窗景輕訴故事 進入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六扇彩虹窗景,象徵著本次展覽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以及追求性別平權的目標。展間的作品配置打破獎項分類,將相似主題分為「fear」和「POWER」二大區塊:從情感/情慾的初探到面對性別認同的困境與挑戰,以及逐步追尋自我認同並邁向自信與驕傲的過程。 透過鏡面走道的布置,在與身影的交織中,流暢貫穿各個展區。 二區塊以鏡面走道貫穿連結,象徵透過閱讀他人的故事,看見自己的身影,並從中獲得力量。每件作品雖各自獨立,卻能窺見其些許共通,透過不同媒介反映台灣當代LGBTQ+社群樣貌。 展區外部走廊設計五彩繽紛的窗景,當陽光穿透而入,照映出令人驚艷倒影,呼應展覽主題。   在分享中創造影響力 走廊設置觀眾互動區域,觀眾觀展後可留下自己生命中面對恐懼與展現勇敢的故事,以此回應展覽期許,透過各種不同的生命故事發揮影響力,進而推動同理與尊重多元價值觀。 「放膽追尋」區提供觀者自在暢談的天地,透過分享創造更多可能性。   台北當代藝術館長期致力於以藝術呈現各種社會議題,這次透過影像、音樂和文學等方式,跨越性別的隔閡與邊界,呈現多元性別族群的聲音與生活樣貌,期許我們的社會能朝向更友善、更尊重多元性別的方向邁進。   Q POWER 時間」2024年6月22日至8月11日 地點」MoCA Studio台北當代藝術館 相關展覽與活動資訊請見台北當代藝術館官網。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編輯」林靖諺

誠品畫廊北京 35週年收藏展二

Interior 368

誠品畫廊在2024年3月8日於北京798藝術區成立新據點——「誠品畫廊北京」。開幕展「鑠:誠品畫廊35週年收藏展」便規劃分成三個檔期展出,以誠品畫廊35年來的收藏為軸心,用逾百件作品來梳理華人現代至當代藝術的發展軌跡。 展場空間。(誠品畫廊提供) 五月中迎來「鑠:誠品畫廊35周年收藏展二」,共展出24位藝術家的作品。從陳道明(1931-2017)到、陸亮(1975-),這20餘位藝術家的出生年代橫跨二戰期間至1970年代中期,從他們的繪畫、雕塑、複合媒材和空間裝置之作,可探見現代主義思想的衝擊及至當代藝術的實驗性格,當中不乏在地關懷的追求,和對於媒材與空間思考的辯證,總體展現出20世紀中葉以降藝術發展的軌跡。 現代主義思想的衝擊及至當代藝術的實驗性格 陳道明、霍剛是1950年代末台灣現代藝術先鋒團體「東方畫會」成員,戰後遷居台灣的他們,在現代藝術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畢生鑽研具東方精神之抽象藝術,同樣戮力於抽象領域的後繼者。 霍剛,90-3,1990,油彩/畫布,60 x 50 cm。(誠品畫廊提供) 19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受到國際矚目,徐冰、蔡國強、展望等創作展現強烈的觀念性,其藝術思路與形式對於華人當代藝術的開拓皆具有啟發的意義。身為1990年代中國繪畫新生代的劉小東、喻紅、王玉平等人,也以新表現的手法刻畫中國社會變遷下的「人」之百態。 劉小東,記憶樹一,2014,油彩/畫布,200 x 400 cm, set of 2。(誠品畫廊提供) 黃銘昌、蘇旺伸、連建興也以繪畫回應台灣社會轉型下的地景變遷,分別採取照相寫實技法和魔幻現實情境的描繪以茲表達。鄭君殿則以重覆的「色線」作為繪畫的基本單元,重新探索自印象派以來,顏色互補、光線與空間關係的視覺命題。 展場空間。(誠品畫廊提供) 池農深、王淑鈴的繪畫以抽象為主,兩位同是長年寓居海外的女性藝術家,前者觀照身心漂浮的狀態,後者將母體文化融入西畫流動性的線條當中。本身是亞歐混血的謝素梅,其藝術實踐總能靈活地游移於雕塑、影像或裝置之間,展現聲音與圖像、自然與文化、心靈與空間的感知體驗。 謝素梅,鞦韆,2007,動態霓虹燈雕塑,霓虹燈、變壓器、電動系統,280 x 42 x 21 cm, Ed.1/5。(誠品畫廊提供) 郭旭達的雕塑是各種「形」的構成,回歸造形本質性的探索;林延、郭思敏、洪藝真的創作都具有建築的結構性,也在材質解構的過程中找尋新語境。 洪藝真,無題,2006-2007,壓克力顏料、油彩/畫布,51 x 51 x 6.5 cm。(誠品畫廊提供) 藝術反映時代的流徙,也映射個人的微觀生命,歷經時間的淬煉,這些作品已不僅是從現代走往當代藝術的引領者,其兼容並蓄的內涵,也為誠品奠定了獨樹一幟的文化底蘊。 展場空間。(誠品畫廊提供) 展覽資訊 展期」2024年5月10日至6月30日 地點」誠品畫廊北京|100000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797路B06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1:00~18:00(週一休館) 資料及圖片提供」誠品畫廊 編輯」歐陽青昀

《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衛星展區 以攝影記錄人類當代文明的發展面貌

Interior 368

忠泰美術館今年與攝影展覽基金會、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跨國聯合製作,將國際巡迴攝影藝術展《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引進台灣。繼主展區忠泰美術館本館3月開幕之後,首度嘗試將部分展覽內容以衛星展區型態,延伸至NOKE忠泰樂生活3樓Uncanny空間。 《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於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的衛星展區。   主展區以「蜂巢」、「流動」、「說服」、「控制」、「破裂」、「未來?」等6個全球化影響下的顯性現象主題,Uncanny衛星展區則以「逃離」、「孤獨相伴」2個主題,探問地球村中,人類在集體生活浪潮下,心理與精神層面的狀態。 入口處畫面作品為馬西莫.維塔利〈拉莫斯公共海水浴場〉。   雙展區的8個主題關注21世紀以來,全球化下的人類集體生活樣態,從居住和旅行、生產和消費方式,到工作和娛樂、思考和創造、合作和衝突,透過攝影藝術的媒介,記錄和詮釋人類當代文明的發展面貌,邀請觀者反思人類的現在與可預見的未來。 展覽聚焦人類在集體生活浪潮下的心理與精神狀態。   衛星展區主題一 逃離:世外桃源 「逃離」一詞除了指離開一個地方,也被用來形容掙脫某種身體上或精神上的束縛。對於遭受戰爭與衝突摧殘的人們而言,「逃離」是實際行動的逃出危險場域,一如在忠泰美術館主展區展出的「破裂」主題作品呈現的戰爭、難民等議題;而對於生活在太平盛世的群體,「逃離」一詞則呈現擺脫一切、解放身心靈等積極多元的含義。在衛星展區中,藝術家們透過觀察拍攝休閒娛樂產業的現況,紀錄並揭露產業背後的真相。 「逃離」主題區。   馬西莫.維塔利(Massimo Vitali)〈拉莫斯公共海水浴場〉中人山人海的泳客,似乎訴說著一種全球性的集體儀式,人們抵達世外桃源,短暫遠離日常塵囂。奧拉夫.奧托.貝克爾(Olaf Otto Becker)長期關注北極的環境災難,〈Point 660,2,2008年8月,北緯67°09'04'',西經50°01'58'',海拔360公尺〉雪地上著多位拍攝紀念照的遊客,而北極熊、海豹等原始住民早已不見蹤跡。 「逃離」主題區。 羅傑.艾伯哈德(Roger Eberhard)《標準》系列作品為其遊歷世界各地時,拍攝同一連鎖飯店的房間和房外景色,東京與威尼斯兩個城市的文化背景、風土樣貌有著極大差異,然而畫面中的客房卻如同複製貼上般雷同,世界似乎越來越同質化。 「逃離」主題作品。羅傑.艾伯哈德《標準》系列,拍攝下世界各地的希爾頓飯店標準客房與窗外風景。   衛星展區主題二 孤獨相伴:人與人的連結 人類是群居動物,具有高度社會性需求。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曾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類尋求各類社交生活的夥伴,卻也追求個體性的差異,我們孤獨地來到並離開這個世界,卻又過著集體生活。藝術家們透過攝影作品,展現且強化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 「孤獨相伴」主題區一隅。   多娜.施瓦茨(Dona Schwartz)以父母與孩子為題,分別呈現兩個系列作品-《準父母》與《空巢族》。《準父母》系列中捕捉了不同類型的伴侶們期待著新生命到來的心境;《空巢族》系列則僅餘留父母在場的畫面,陳述父母如何逐漸接受成年子女離巢的事實。 「孤獨相伴」主題作品。多娜.施瓦茨的兩個系列作品《準父母》(左)與《空巢族》(右)。   圖中作品為藝術家卡斯奧.瓦斯康塞洛斯作品〈上空〉,取材自藝術家拍攝的各種空照圖。     《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衛星展區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6月30日 地點」NOKE忠泰樂生活3樓Uncanny空間     資料及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編輯」陳映蓁

北美館2024 X-site計畫:林木林

Interior 368

由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主辦的「X-site計畫」自2014年開始以戶外廣場為基地,X蘊含著未知數,期待揉雜當代性、實驗性與公共性,為鼓勵跨域、整合多元藝術類型與議題研究的創作計畫。第11屆X-site計畫於日前開展,跨領域團隊「感想工作室」(office one senses, OOS)從繁茂枝葉相互疊襯的想像之中汲取靈感,將森林的恆常意象與細碎光影轉化為動態建築空間《林木林》(Analogue Forest),邀請觀眾遊走於一片透過類比自然而幻化出的森林。 「感想工作室」團隊合影。 走入美術館的森林 《林木林》坐落於北美館前的戶外廣場,環境主要以青色的蛇紋岩板鋪就而成,被周邊繁雜的交通網絡與人造景觀所圍繞,並夾雜著零星的自然。基地由階梯劃分成三段高度遞進的平台,同時也是訪客步行至美術館主入口的必經之地。團隊透過類比的手法,擷取漫步林中的體感記憶與空間經驗,創造出舒適且流動開放的自由建築。 《林木林》外觀圖。 《林木林》外觀圖。   作品整體由25座不時微動的樹柱及一片幾近無重量的黑色網布屋頂所構成,在北美館戶外廣場強烈的日照和簡明的空間秩序下,盡可能地定義出大面積的遮蔭;為固定幾乎沒有重量的頂棚,整體建築的量體大都集中在各個以「自由站立」(free standing)置放的無基礎柱體上。 《林木林》外觀圖。   單元本體由花旗松集成材以強化螺栓與五金組件接合而成,趨近中心的單元隨著高度與重量的增加而漸趨恆定;中央的柱體則同時作為整體空間的核心,伴隨向四面降下的棚帳,串連成相互牽動與平衡的柱網結構系統。在類比森林的同時,也擬合了以秩序理性為底的基本(fundamental)之建造經驗與建構語彙。 《林木林》內部圖。 《林木林》內部圖。   樹柱在其中創造了一個多向的異質性場域,除允許風、光、水進入內部空間,訪客在這座「森林」中亦能深入漫遊,或穿越或停留。在動態互動層面上,柱體將隨著風力、雨水甚至人群的觸碰等外力,而產生微小的搖擺與轉向,伴隨著光影於通透針織網布中游移的過程,呈現出層次多變的移動風貌。巨大的量體也將觀眾從複雜的城市環境中切分開來,並建構出一幅漫步在本未存於此地的森林場景。 《林木林》內部圖。   獲獎團隊表示:「這座(美術館)廣場作為城市中一處蒸騰浮動的空白,我們決定為人們帶來一座臨時的森林,它矗立在離土的迷惘之中,並化為了一種未知-進入這座森林的人們從城市的脈絡中脫離,樹柱的搖擺之間,是探索的起點亦是歸處。」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林木林 日期」2024年5月11日至7月21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資料及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編輯」陳映蓁

石事日常-蛇紋石與生活的100個靈感

Interior 367

享譽國際、台灣的自產石材「蛇紋石」,自1950年發現至今已超過70年的歷史,從公園常見的石桌石椅、人行步道都有它的蹤跡,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石材。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的《石事日常》特展,延續其以花蓮產單一石種為主題的石展,推出結合藝術裝置、設計品牌、生活物件等橫跨10家花蓮在地石材加工業者、超過20家以上品牌、藝術家、設計師的生活展,讓台灣產的蛇紋石有了全新的藝術演繹。 石事日常主視覺背板牆。 蛇紋石的興起轉型 《石事日常》特展由寧淨國際團隊策展,與深耕花蓮在地、以研石造物為品牌開發石材產品的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及以蛇紋石為靈感的設計品牌VERDE任意設計有限公司共同企劃,巧妙將日常生活常見的蛇紋石復古物件與當代藝術、現代生活風格進行搭配,展出超過100個靈感物件,充分突顯蛇紋石的各種可能性。 展場空間。   將蛇紋石復古物件與當代藝術、現代生活風格進行搭配重譯。 產自花蓮的蛇紋石,自1950年代在花蓮縣壽豐鄉發現至今,以翠綠如山的色澤紋理廣為人知,甚至獲得聯合國大會演講台的指定使用。其後,除了建築的運用外,全台灣的公園桌椅、人行步道碎石拼貼、老屋磨石子等也常有其蹤跡;展覽嘗試透過物件、人物採訪等方式,探討逾70年歷史的蛇紋石,隨著時間演變的應用轉換。 蛇紋石空間應用:台北納達瑞克酒吧。 蛇紋石空間應用:台北興波咖啡101店。 蛇紋石的藝術演繹 本次主視覺及展場設計則是與可以工作室COYI STUDIO共同規劃,主視覺的蘋果色綠呼應蛇紋石的風格綠,作為象徵白日夢與靈感的橢圓形圈起展區的靈感。空間則以溫潤的日系木質色為主要調性,將花蓮藍天、綠樹與海浪作為背景,100種蛇紋石物件擺設於挑高9米的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大廳;入口意象從高陽益實業的大型原礦、到加工半剖面與蛇紋石設計品牌VERDE的甜甜圈邊桌,呈現蛇紋石從礦山走到工廠、再走入生活的過程。 花蓮的自然景色化身為展場背景,在通透明亮的空間中展演100種蛇紋石的生活靈感。   在挑高的落地窗區域,更邀請質物霽畫主理人、家鄉也在花蓮的藝術家李霽,創作大型裝置作品《Touch》與昌展石業的山形蛇紋石結合。山形蛇紋石來自花蓮公園常見的蛇紋石石桌、石椅的半成品,以堆疊方式與藝術作品交融,呼應玻璃窗外樹景、海景、大型石雕作品,寓意石中迸出生命的意象。 藝術家李霽《Touch》與山形蛇紋石大型裝置&館藏花蓮在地石雕作,劉金德《展望》。   窗台前則有蛇紋石石狗與石椅的組合,石狗來自花蓮縣萬榮鄉、德魯固族在地石雕家劉金德的《展望》,以台灣土狗為靈感,利用生動的線條表現高度生命力;觀者可坐在椅凳上,與身旁的石狗向外遠眺,感受花蓮土地獨特的人文風情。   蛇紋石的多元面貌 大型木桌展台區擺設超過20家品牌、藝術家的蛇紋石相關作品,品項從早期由同達大理石出產的蛇紋石烤肉盤、杯墊、鎮一大理石的桿麵棍,到近期新發展的薄板、水刀、波浪建材等,與強調邊角料再生的永鉅石業設計的馬賽克磚和馬賽克拼花等;同時也展出加入更多藝術設計、異材質結合及石材多元應用風貌的招財盤器、造型花器、香氛產品、曲面鏡子等。 超過20家品牌、藝術家的蛇紋石相關作品,詮釋蛇紋石的豐富面貌。 以雕刻機製作而成的台灣蛇紋石立體地圖。   為了讓觀者對石材與生活的搭配有更深的共感,亦與眠豆腐合作,規劃人氣產品眠豆沙的沙發體驗區,形塑舒適柔和的居家氛圍,並展出愛烙達的蛇紋石壁爐、奇鈺家居的DIY地墊與一片大理石鐘、與無氏設計創作的編石桌,共構更多石材相關的生活提案。 與生活風格品牌眠豆腐合作,規劃眠豆沙沙發體驗區。   石事日常-蛇紋石與生活的100個靈感 時間」2024年6月30日前 地點」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大廳)     資料及圖片提供」寧淨ninjin 編輯」陳映蓁

建築師給予時代的對話 │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

Interior 367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於3月底揭幕,展覽由三位建築學者吳光庭、王俊雄和王增榮共同研究策劃,用建築梳理台灣歷史脈絡。全展聚焦於1949 至1983 年間,回溯年代起點,正值戰後初期的混亂局勢,嚴重干擾了台灣重建復興的速度。此時亦是戰前日本營建體系與戰後中華民國體系交接之際,以政府遷台後至北美大樓完工,台灣建築師的培育和發展就此打下基礎。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主視覺。 在1949至1983年間這段時間內,因日治時期殘留的影響、國民政府的政策、美國的政治援助、民間藝術家的活躍以及社會對美好生活的想像,種種因素匯集形成社會對於建築界的影響,最終塑造成當年的建築風貌。《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以六個子題為切入點,內容包含兩百餘件作品、建築圖面、模型、檔案與影像紀錄,讓民眾從建築的型態,反推當時的建築師如何構思和設想,以此還原他們生長的年代,探尋建築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和意義。       序曲|美援 文化交織的時代 「美援」為展覽揭開序幕的起點。影像畫面捕捉了台日人打包行李被遣返的情景,姜阿新洋樓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這棟耗時三年建成的大樓,結合美國援助帶來的資金和西洋建築風格,承襲日治時期融合洋、和、台三方文化的建築風格,在當時可說是獨樹一幟。     北美館典藏,鄧南光《戰後在臺日人拍賣家當》攝影作品(1946年),以在台日人被遣返的照片揭開整個展覽的序幕。© 臺北市立美術館。   中國復古 讓古典結合新穎工法 國民政府遷台,意圖在台灣重新建立家園,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推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政策。透過國民政府為了維護中華文化大力推行的中國傳統,此時期的建築呈現用現代新穎的工法配合傳統元素之特色,像是:參考中式宮殿的對稱格局、變形傳統青銅器的紋樣作為窗花的設計,以及仿木結構上的彩繪等等,種種特點在前國立臺灣科學館和南海學區都可見一斑。   姜阿新洋樓。建於1949年,費時三年完工,為姜阿新製茶事業上招待貴賓的場所,也是戰後第一座新建的建築。彭玉理設計。建築模型由中原大學建築系製作。© 臺北市立美術館。   中國現代 傳承文化的在地演譯 與政府極力推崇的傳統文化相對,在威權統治的影響之外,台灣的民間的思想崛起,加上民間藝術家的共襄盛舉,逐漸衍生出獨屬於他們的一套審美。中國現代風建築的發展始自王大閎1953 年建立的自宅,提取合院建築和蘇州園林的精神,加入西方對空間簡潔通透的理解,以現代工法實踐在地化的設計。在這個子題中,透過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國父紀念館等模型,可以微觀這段時間的建築師如何調適和消化來自不同文化體系的洗禮,和對自我定位的叩問。   成功大學總圖書館(1959年),王濟昌、吳梅興、陳萬榮、傅立爾共同設計。戰後的台灣在發展工業時並不具備任何基礎,在成大重點發展,並以此為基礎將之升級為大學,最初六個科系都和工程有關。© 臺北市立美術館。   在地現代 大膽思考與落地實踐 同一時期,第一批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建築師開始嶄露頭角,不同於在負笈海外的訓練背景,台灣本土育成的建築師對在地環境和民族性有不同於前者的理解,不僅日治時期本土鮮少有針對建築專業的相關訓練,在歷經戰亂後成立的建築系,師資亦極度不足,老師少有實務經驗,因此學子往往需要透過多方渠道自學、實踐。   臺北市立美術館(1983年),高而潘設計。這棟建築從外部觀看呈現井字型,大廳極大,將近三百坪,因沒有承重柱,身在其中的感受非常空曠,宛如室外的廣場,充分展現這個時期的建築師實力和審美素養。© 臺北市立美術館。   短短數十年間,在上述艱難環境中培育的建築師交出了優秀的成績單,建築呈現了大膽思考與務實實踐,像是三信家商波浪大樓,發想於極端實用主義走道設計,不僅具有意外的美觀,從建築橫剖面圖紙上的公式和數字,展現了在電腦繪圖、計算尚未普及的年代,建築師以超群的結構計算與設計能力回應艱困的挑戰,展現出建築師本身驚人的實力。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1963年),陳仁和設計。波浪狀結構極為特殊,其穩定性在台灣常常出現地震的地理環境中備受考驗。© 張文睿。 非典型 現代洗禮中的宗教建築 在眾多建築中,不屬於政府也不屬於民間、在這當中最難以歸類的部分就屬於「非典型」的範疇。在戰後,天主教的勢力大幅擴張,教徒在此時突然激增,許多傳教士散落在世界各地積極推廣。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1960年),賈斯特斯.達興登設計。全台首座清水模建築,充滿宗教色彩。© 臺北市立美術館。 在1950年代末期,德國人戰後為了傳教而建立的菁寮天主堂便是當中的代表,經過在地化洗禮,在保留教堂輪廓的基礎上於細節裝飾中加入大量農村元素。與之相對,同屬於宗教建築的寺廟則可一觀指南宮與北投行天宮,建築師同樣保留傳統形象的輪廓,結合大量現代建材和工法,留下現代化的痕跡。       新生活 現代化的陣痛與發展 隨著經濟起飛與急速都市化,政府在1950 年代興建公共住宅、也鼓勵民間投資興建公寓住宅,「新生活」展區中展示了當代台灣在財富頂層族群居的住宅—林肯大廈,以及中央新村的模型。   中興新村(1957年)模型。整體都市設計參仿英國倫敦「新市鎮」創建模式而設計建造完成,成為辦公與住宅合一之田園式行政社區,社區內植被高度綠化,社區內巷道採囊底路設計,建築密度適當易形成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濃厚情誼。© 臺北市立美術館。 在此期間,現代建設和舊社會的生活空間開始起了摩擦,出現道路修建與民居的衝突,從社區的設計、建立,和這些建設在時光中的演變,可以看到人們對過往的省思、對生活最美好的期待,以及對未來發展的盼望,台灣建築在現代化過程歷經的陣痛與發展,歷歷在目。     以建築為時空的窗口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全展重點聚焦於戰後的建築,延伸探討它們背後形成的歷史事件和社會變遷,透過每一階段的變化來見證,讓觀者的視野從建築師本身的經歷、擴大到當代人們的生活環境和價值觀。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現場。© 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策劃之一建築學者王俊雄先生指出:「建築是一種社會溝通。」這句話成為全展的最佳註解。深入全展的脈絡與內容,可見台灣在1949 年至1983 年期間,建築吸收的養分不僅止於嶄新的建材和工法,還有來自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與文化交織,建築所展現的姿態,是一位位建築師根植於這片土地,吸收並反芻這段時光的台灣所能給予他們的種種養分,進而反饋於社會的產物。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現場。© 臺北市立美術館。 建築留下的歷史不僅僅是一個畫面或一段文字,它們保留了一個年代的人們的生活遺跡,即便隨著科技進步、人們與世界的互動模式已經不再同於往日,或許過往建築的功能也顯得不合時宜,但它們卻保留了人們自始至終,對理想生活始終如一的追求,也記錄下我們每一次嘗試、向理想社會邁進的努力。   資料及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採訪」江瑜

國際藝術力併發!與城市同步「2024高雄獎」

Interior 366

「2024高雄獎」於近日舉辦頒獎典禮,以城市為名的藝術獎邀請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王文翠,及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總監何恩禮出席授獎,並由謝其軒、陳彥齊、胡家瑜獲首獎殊榮,此外,自創辦以來,首度選出原住民藝術家為首獎得主。另外,何創時基金會贊助書法篆刻類特別獎由段沐獲得,五大創作類項共優選5位、入選獎18位,入圍作品於高美館四樓展至4月28日。 頒獎典禮大合照。   作為發掘藝術新銳平台,高美獎致力於培養藝文人才,近年更因應時代趨勢,高雄藝文領域持續蓬勃發展,透過高雄獎的能見度,提供藝術家具開放性與正向競爭的創作平台,豐富台灣藝術文化能量,同時強化青年職涯機會,從軟體到硬體,翻轉出多元的藝術跨域發展,讓在地邁向國際格局,創造高雄人的美好生活。 2024高雄獎展覽空間一隅,攝影」Studio Millspace。 「建設」是城市的外顯,「文化」展現城市靈魂,落實「文化是生活,藝術是日常」的生活韻味,並以「輕軌」作為串連市民的橋樑,一同構築美好生活;「美術館」作為高雄靈魂所在,結合長者優惠、偏鄉藝術學習,弭平不同族群親近藝術,實踐藝術文化平權。   得獎作品  首獎  胡家瑜 / 洪水過後有島嶼 以布農族神話表現傳統與現代的交會,孕育新生代南島青年的自我認同,交織出新型態自我意識。 胡家瑜《洪水過後就有島嶼》,攝影」Studio Millspace。 謝其軒 / Good morning! And 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 打造無法抵達的樓梯,透過鏡面、水面等反射性的媒材,映照觀眾受困於彼岸的肉身,隱喻著時代性的困境。 謝其軒《Good morning! And in case I don_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攝影」Studio Millspace。 陳彥齊 / 把聲音轉小 讓觀眾置身於蟲鳴與莫札特歌劇的奇幻場域中,兩種音響對抗交織,象徵個人與各種體制的拉鋸。 陳彥齊《把聲音轉小》,攝影」Studio Millspace。  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  段沐 / 書譜:萬物演算 透過AI機器學習模型分析傳統書寫,創造新舊時代演譯的融合。 段沐《書譜:萬物演算》,攝影」Studio Millspace。  本屆高雄獎深具原生力量,許多創作來自對日常的省思,關注時代發展,展現身分認同上多元族群的生命共同體關係,藝術家創作的媒材跨越屬性,更增加了科技感,融入人工智慧(AI)、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等創作表現。高雄獎與時俱進,評審機制讓創作者直接與評審交流,使年輕藝術家不僅是參賽,同時參與正向交流的專業對話,高雄獎作為藝術發聲與共振平台,為未來藝術創作創造更遼闊的發展趨勢。 2024高雄獎於高美館四樓展覽室登場,攝影」Studio Millspace。   在跨領域趨勢下,藝術得以與不同產業結合,與城市同步邁進,提供高雄活力思維與前瞻視野,高美館表示,選在台灣美術節前頒發高雄獎項,期許藝術能量滿溢城市,將台灣推向世界。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6月29日,高美館將與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合作展出《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展覽,為大家帶來異同凡響的視覺饗宴。   實驗性四樓展覽空間展出,為高美館改制行政法人為徵件計畫量身打造的展覽環境。 2024高雄獎 時間」2024年2月10日至2024年4月28日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更多展覽資訊請至高美館官網。   資料及圖片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編輯」林靖諺

Tiffany & Co.紐約旗艦店化身藝廊!《Culture of Creativity》Peter Marino 藝術基金會展

Interior 366

傳奇建築師Peter Marino與藝術的關係向來錯綜多元,被譽為跨域實務的先驅。此次他與國際精品品牌Tiffany & Co.合作,2024年5月20日前於紐約第五大道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旗艦店The Landmark首度舉辦Peter Marino:《Culture of Creativity》展覽。 《Culture of Creativity》展出一隅。   旗艦店內的藝術對話 Peter Marino將他私人收藏從位於紐約州南安普敦的Peter Marino藝術基金會(Peter Marino Art Foundation),帶進了Tiffany十層樓旗艦店其中兩層專門的展覽空間,展出來自26位藝術家近70件當代藝術作品,以及Peter Marino四十多年來收藏的各種媒材創作作品,和一系列1880年代Tiffany & Co.傑出的純銀作品。 《Culture of Creativity》展出一隅。   Tiffany & Co.執行長Anthony Ledru表示:「非常榮幸與Peter Marino攜手為The Landmark旗艦店首次大型展覽進行創意合作。他是深富遠見的建築師,為我們集結了各式藝術作品妝點10層樓的空間,賦予第五大道旗艦店全新面貌。」 《Culture of Creativity》展出一隅。   《Culture of Creativity》展覽將Peter Marino藝術基金會的藏品陳列於整體空間,與旗艦店展出的同一群藝術家近50件作品進行交流對話。Peter Marino則說道:「此次展出的作品代表了我個人逾40年的收藏,同時也呈現了旗艦店藝術策展和藝術品訂製的靈感來源。展覽重點在於並列呈現旗艦店陳列的同一群藝術家作品。」 《Culture of Creativity》展出一隅。   《Culture of Creativity》展覽向Tiffany & Co.深遠久廣且舉足輕重的創意致敬,亦確立了旗艦店作為紐約文化機構的地位。自1837年創立以來,藝術與工藝一直是Tiffany的品牌基因,1853年,品牌開始展示外借來的藝術品,供顧客在購物時欣賞;19世紀末,創辦人Charles Lewis Tiffany之子Louis Comfort Tiffany擔任品牌首位藝術總監,帶領Tiffany邁向藝術和珠寶設計新紀元。 《Culture of Creativity》展出一隅。   品牌與Paloma Picasso、Andy Warhol、Frank Gehry等眾多藝術先鋒建立了悠久的創意合作關係,《Culture of Creativity》除展出當代獨特的作品外,也展出了上述藝術家部分創作,彰顯Tiffany & Co.不遺餘力推廣藝術表現的心意。 《Culture of Creativity》展出一隅。   《Culture of Creativity》展覽於紐約旗艦店增建的三層樓玻璃建築其中兩層空間舉辦,如欲預訂免費門票,可前往官網進行預約。   《Culture of Creativity》展出一隅。   Peter Marino:《Culture of Creativity》 日期」2024年3月4日至5月20日 地點」Tiffany & Co.紐約The Landmark旗艦店 門票」可至官網預約免費門票     資料及圖片提供」Tiffany & Co. 編輯」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