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53

  • 客廳的木作格柵天花,整齊線條拉長視線擴大視野。

  • 餐桌上方設置薄膜天花, 圍塑場域感, 並讓光線自然聚焦於此。

  • 為弱化冰箱帶來的壓迫感,在櫃體頂部與天花板間預留空隙,並規劃矮櫃,滿足備餐、品酒、擺飾等機能。

  • 分隔梳妝桌與就寢區間的石牆,鏤空的設計讓視線貫穿空間,同時與層架作連接。

  • 主臥更衣室以木皮和線板細節裝飾,營塑溫潤柔和氛圍;透明玻璃門讓視線具穿透力,連貫整個場域。

  • 小女兒房以木格柵搭配弧形天花,營造自然簡約的空間氛圍。

  • 大女兒房起居室規劃線板及壁爐造型的收納櫃,打造多彩溫暖的小天地。

  • 更衣室利用鐵件木作、皮革門片、抽屜等簡單的異材質輕巧堆疊,呈現高雅質感。

  • 1、2樓平面圖。

  • 3、4樓平面圖。

  • 5樓平面圖。

直序設計|陳君哲 / 層層與然

異材堆疊的豐富住宅

  • 設計者」直序設計 / 陳君哲

  • 參與者」蔡欣芸

  • 攝影者」墨田工作室

  • 空間性質」住宅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大理石、海島型實木地板、實木木皮、馬來漆、鍍鈦金屬、 黑鐵、不鏽鋼、強化玻璃、夾砂玻璃、馬鞍皮革

  • 面積」100坪

  • 項目年份」2022年

  • 「直」:美是直覺,生活積累產生的完美平衡。
    「序」:空間中層次、架構、邏輯、思維所堆疊的場域精神。

  • 設計自空間中最原始的調性著手,運用光線、自然與材質,淬鍊出空間本質;一景一處,生活即為如此。這樣的經驗滿足設計團隊持續前進,為了體驗蒐集每一個生活中的片段。

基地是一棟透天住宅,立於市區巷弄中顯得靜謐而雅致。整體布局根據屋主一家習慣,將各樓層機能規劃的清晰明瞭:1樓是車庫、衣帽間以及接待客人的視聽間;2樓是客廳及餐廚區等公共領域;3樓為主臥室,4、5樓則分別是小女兒及大女兒的寢居空間。由於棟距較小,設計師特別在後方規劃小窗戶,前方則設置大面窗戶,便於引入長向光線提供良好採光;整體以穩重石材搭配溫暖實木皮,在光影照映下展現勻稱視感,營造柔和的居家氛圍。

石與木

在2樓客廳,設計師規劃木作格柵天花,透過其整齊線條引導視覺,放大整體空間視野;餐桌上方設置薄膜天花,其透亮效果搭配吊燈光線,均勻柔和的聚焦於餐廳,展現多元光感。藉由不同材質的天花,不僅定義場域間的關係,更豐富了視覺享受。另外,客廳主要利用仿石材拋磚鋪設地板,增加其耐用度,並在客廳布置地毯,框架住沙發與茶几間的關係,不僅滿足機能需求,亦展現豐富質感;餐廚區則安排木地板,圍塑廚房中島和餐桌兩區域;設計師認為,兩區雖在同個場域,卻可細緻轉換樣式,豐富空間細節。

客廳的電視牆是空間主要亮點,洞石上細微的橫向自然縫,看似密接卻紋路交錯,而一旁設置的不鏽鋼圓柱展示櫃,其通透性搭配石牆,使場域在「虛實」之間取得平衡,形塑既簡約又豐富的場域。而開放式沙發後方,則以木皮收納櫃襯托出現代質感;餐廚區根據屋主需求,設置三個隱藏式冰箱,為弱化高櫃體帶來的壓迫感,特別在頂部與天花板間預留空隙,並在中間規劃矮櫃,不僅展現柔和的層次感,亦滿足備餐、品酒、擺飾等靈活機能。


用材料描繪個人色彩

步上3樓廊道,設計師為柔化沉重牆面,特別規劃展示櫃打造舒適端景;視線延伸至主臥,則運用了石材、格柵、木皮等材質,延續2樓語彙作整體搭配,而木作格柵牆與床背烤漆收納櫃,則形成視覺上的明暗對比,設計師將櫃體拉出,用於收納的同時,也包裹結構原有樑柱,並在房內鋪設實木皮地板串聯整合空間,塑造其自然奢華感。

材料運用也別具巧思,穿隔在就寢區與梳妝桌間的石牆,中間的鏤空設計,不僅讓石牆與層架相互連結融合,更令視野有穿透感;另外,在石材的襯托下,將馬鞍皮革、鍍鈦訂製吊燈、層板鐵件等材質和諧融合。當視線穿過玻璃門,是充滿木作風格的更衣室,以木皮和線板作細節裝飾,不僅豐富視覺,更弱化石材帶來的冷硬感,呈現典雅輕柔氛圍。

4樓是小女兒房,根據喜好以簡單自然語彙為主軸,規劃木格柵收納櫥櫃,並搭配弧形柚木皮天花,為空間帶來趣味性的高低層次;而門旁則設計立面弧形牆角包覆木柱,柔化生硬角落形塑安穩氛圍。乾淨簡約是這間臥室的代名詞,在牆面嵌燈光影照映下,展現其細膩紋理,猶如一幅天然畫作,為場域增添生動氣息。

5樓則是多彩鮮明的大女兒房,天花以木作格柵及線板造型,界定起居室和就寢區,並在空間中添加淡雅的綠色,連貫兩區域。在空間的細節處,設計師則規劃局部線板裝飾,搭配壁爐造型收納櫃,為場域注入典雅氣息;而在烤漆牆襯托下的奢石,則顯得質樸高雅,豐富空間表情。在空間右邊是更衣室,主要採用鐵件木作、皮革門片和抽屜等材質輕巧融合,展現雅致質感。

全作透過石材、格柵、皮革等異材質的層層堆疊,在簡潔明快中增添奢華高級感,重現細節並優化平面,豐富垂直語彙,滿足屋主一家的喜好與機能需求。


採訪」林靖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