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60

  • 本作位在台中,外觀以大量玻璃磚與烤漆玻璃構築,讓整個量體的視覺效果更為輕盈俐落。

  • 玻璃磚牆面被視為引光入室的媒介,讓光線的流轉和變化成為空間的獨特表情。

  • 懸臂結構處增設多根柱體,確保結構穩固;以綠植弱化路沖問題,也劃出迴車道範圍。

  • 入口的沙盤演示區。具手工鏝抹肌理的塗料形塑出簡約韻味;地坪為仿水磨石的地磚。

  • 設計師將不可更動的柱體與接待櫃檯相結合,使其成為造型的一部分。

  • 地主要求需保留原始柱體,設計師將這些結構視為洽談空間的界定,將限制化於無形。

  • 除洽談區外,另外設有多間隱密性更佳的VIP室。

  • 廁所一隅。

  • 二樓。以具些微反射效果的材質作為樣品屋與外部交流場域的界定。

  • 二樓的咖啡吧檯,方便業主舉辦活動時使用。

  • 業主的招待會所。材料選擇同樣以自然感為主。

  • 依據建案鎖定之客群與坪數差異,賦予樣品屋不同的風格面貌。

  • 一樓平面圖。

  • 二樓平面圖。

智在設計|康智凱 / 達麗冶翠接待中心

城市裡的水晶盒體

  • 設 計 者」智在設計 / 康智凱

  • 參 與 者」沈千琪 高巧穎

  • 攝 影 者」朱逸文 楊佳穎

  • 空間性質」接待中心、樣品屋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夾板、矽酸鈣板、瓷漆、塗料、玻璃磚、木皮、鐵件

  • 面 積」450坪

  • 畢業於華梵大學建築系及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華梵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中華民國註冊建築師。

  • 透過旅行與觀察去探尋生活與美學的本質,並且藉由不斷的空間實驗,建構出不同於一般專業者的設計風格與空間想像。屢獲國際獎項如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台北設計獎、金點設計獎、IAI亞太設計獎、德國iF設計大獎、義大利A'Design Award、日本Good Design 設計大賞等。

  • 長期專注於接待中心與樣品屋的設計領域,將建築、室內、軟裝與藝術等範疇,整合運用於設計策略之中。

隨著賞屋者需求以及房市趨勢的改變,接待中心不僅肩負展示、洽談的機能,更需傳遞某種核心理念,以具特色、具故事的面貌呈現於大眾眼前。本案坐落於台中市區,鄰近車水馬龍的台灣大道與知名餐廳,純白色調與玻璃磚交織出的建築外觀,在水泥叢林的街景中格外醒目。
 
康智凱設計師表示,本案最為困難的環節在於整體結構規劃,基地前身為一間單層餐廳,作為接待中心的期間由建商向地主承租土地,地主提出「需保留原始結構體」的要求,遂留下多根厚實如巨石陣般的柱體,但因原始樓高較為低矮,且接待中心需增高至兩層樓,故有進行結構的重新設計,再委託技師確認安全性,而供電系統亦需重新分配並補強;另一方面,由於基地面積偏小、又有既有柱體的限制,施工上也較為侷限,過程可謂挑戰不斷。
 


從自然出發,重新詮釋材料與光線的關係

至於該如何讓新的結構與舊有柱體相互結合,並轉化為適切的空間尺度?康智凱說明,他將柱體視為一樓室內的界定,搭配對外窗形塑出多個洽談區,弱化龐大量體的存在感與可能造成的壓迫;而室外的懸臂結構可作為停車處,方便賞屋者進入接待中心,為強化結構性,增設了多根柱子,並以玻璃磚圍塑,視覺感受更為輕盈幹練,夜間打燈時也能創造虛化效果,細膩疊砌立面層次變化。
 
解決結構問題後,設計師便思索建案名稱所蘊含的意義,以及在設計上該如何與之扣合。「冶翠」二字,意指「翠取世紀,冶煉自然」,有鑑於此,全作遂利用大量的「玻璃磚」構築內外,玻璃磚是一種傳統材料,智在設計團隊重新詮釋玻璃磚的呈現樣態,讓原本遮擋光線的牆面轉化為引光入內的介質,以便從光線淬鍊出匠心獨具的室內表情。

康智凱分享,他希望接待中心的外觀乾淨俐落,因此所有的支撐結構必須想方設法隱藏,同時亦需滿足載重問題,最終便在磚與磚之間的填縫預留橫向位置,將鋼筋與十字固定架嵌接入內,形塑外立面輕巧靈動的質感,通透的特性讓光影折射有著萬千變化,卻保有充足的隱私性。他進一步解釋道,玻璃磚因需填縫而無法直接從下方打光,便改透過間接照明使光源沾附於上,藉此產生朦朧倒影之感。
 


在限制中探尋適當平衡

因基地較為侷促,入口剛好面對路沖,遂利用綠植和迴車道稍微化解問題,前述所提的既定柱體壓縮了室內可運用的面積,因此平面及動線以單純手法布局,一樓進入後首先到達沙盤模型區與放映室,向內走即為主要服務盒,包含接待櫃檯、洽談區;康智凱提到,櫃檯處亦鄰近一根柱子,他利用相同材料包起檯面與柱體,柔化量體感,創造和諧畫面。

二樓布局更為單純,設有咖啡吧、VIP室、業主的招待會所與三間坪數不一的樣品屋,考量到《達麗冶翠》的銷售客層設定為年輕人與首購族,小坪數的樣品屋以簡約調性為主打,貼近時下趨勢,而中、大坪數則注入些許古典語彙,勾勒低調的華麗氣息。
 
綜觀接待中心內部的選材,以塗料、仿水磨石磁磚、木皮為主,緊扣「冶煉自然」的精神概念,而局部點綴的鐵件元素則營塑了精緻的反射度。業主期許本作成為中部地區的指標建案,也期待創造台中地區性建商彼此互動的機會,故招待會所主要提供交流之用,落地窗、小型戶外庭院及玻璃磚帷幕讓室內充盈明亮採光,也捎來視線的延伸。
 
本作藉由玻璃磚錯落及虛實的安排,讓此處成為一處矗立於街邊、晶瑩剔透的盒子,裡面收藏著每位賞屋者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想望以及雀躍心情。


採訪」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