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瓦豆製作:有燈就有人 有光就有故事 光環境獎作品故事(二)

銀座聚場


拱廊街。

這裡曾是人聲鼎沸的熱鬧商店街,落成於 1936 年,然而隨著商圈轉移,店家的鐵捲門一扇扇拉下。設計師江佶洋談起初次到訪此地的樣貌,漆黑的巷弄裡沒有商家也沒有人,一切寂靜無聲。因此在討論初期即定調「有燈就有人」的主軸,基地位於拱廊街中段,自巷口根本看不見立面,但只要建築前方有一盞燈亮起,便能吸引人一探究竟。

然而「要用什麼樣的燈?吸引什麼樣的人?」卻成為一大難題,既要能代表「銀座聚場」的精神,又必須融合於街區氛圍之內,一直到建築工程進入後期,他們才在 3 樓頂棚下找到「那盞燈」。


銀座聚場正面。
 
那是兩盞歷經風霜的日光燈,在國際商場成立時即存在,「我覺得日光燈是某段時期台灣人共同的回憶,很能代表台灣人
殷實個性」,江佶洋保留了它鏽蝕的原貌,僅將燈管改為現代光源以滿足省電與安全性;且因 3 樓屋簷下維修不易,又與建築團隊合作,從 2 樓咖啡廳窗框結構延伸出活動手臂方便後續使用。

設計師分享,這盞旭光牌日光燈已經陪伴在地居民 60 年,現在整條商場巷弄內只剩這兩盞燈會亮,藉由重新修復,它便能伴著銀座商場再下一個十年、下個世代。

 
銀座聚場的 1、2 樓為咖啡廳,照明需要能吸引人,但光線必須溫柔、不打擾鄰里作息。1 樓吧台區特意將地坪打亮,營造出水的意象,並使用磁磚、磨石子等材質仿擬「浴池」,呼應基地易淹水的環境;吧台上方的吊燈則改造自建築舊有的木窗框格紋,作為視覺重點,引起路過行人的好奇。



1樓咖啡廳。

3 樓以上則是旅店,照明保持低調安靜,維護住客的隱私,僅貼心地在枕頭上方、走道轉折或盡頭處以小檯燈、壁燈作為提醒。空間整體皆以結構隱藏照明,許多鐵構看似窗框、扶手,或 3 樓洗手台上的結構,卻兼有燈具機能,使光在精心巧思下看似自然地從適當的位置透出,溫馨的氛圍滿溢整個空間。

設計沒有標準答案

具有劇場及藝術背景,在處理老屋照明規劃時,江佶洋大多聚焦於空間脈絡及當代人在空間中的行為,理解空間的前世今生、未來會如何運用,再來討論需要什麼光線、怎樣的燈。「我覺得最難的是設計沒有標準答案,它可能在這個空間裡合理,到下一個房子就變不適合了。」為了給予每一個使用者切身的光,瓦豆團隊常花費許多時間來回探討,如銀座聚場5 層樓約 40 坪的空間,便花費了 3 年才完成。


4樓民宿。

過程中常被工班質疑「沒有人這樣做」,江佶洋解釋,他們不是刻意不一樣,而是希望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樣子。如果設計的成品與個人的家庭、成長經驗相關,或許它就會被好好對待,再流傳給下一代,讓燈不再是用壞即丟的產品,而是精神象徵的具象化,使百年之後的子孫有故事可以向他們的後輩訴說。

 

瓦豆製作有限公司

2014 年《瓦豆.光田》榮獲老屋新生大獎金牌。2018 年《台中舊酒場雅堂館D.E棟照明規劃》、2019 年《新竹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光環境規劃》分別入圍兩屆台灣光環境獎。2021 年擔任文博會花蓮館燈光設計,獲得紅點設計 Best of the Best 大獎、Japan Good Design Award。



圖片提供」瓦豆製作、一起設計、叁捌地方生活
攝影」李易暹
採訪」林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