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HIO 赤身燒肉》 是來自日本福岡的人氣燒肉品牌,台灣首間店選址在林森大道台北的中山北路上。主理人期望以低調隱匿的氛圍來打造高質感的用餐體驗;行舍空間事務所為呼應品牌精神,藉舞台式的服務場景傳達出職人對於懷石系燒肉的專注感受,透過粗曠的設計元素對應精緻的線條比例,打造專屬訂製的用餐體驗 。
《USHIO Taipei 赤身燒肉台灣店》選址在台北的中山北路上。
曾勇傑設計師說道,當初他與業主在選址時就花費了一大心力,如何找到符合品牌形象又能傳達業主想要空間的氛圍,是他們選址時的重點之一,最後因緣際會下在中山北路上找到一間屋齡約有七、八十年的老宅。這棟位於城市角落的房屋,它靜謐、不張揚,低調又內斂,同時帶有歲月的氣息,令業主深深著迷。
以低調隱匿的氛圍打造高質感的用餐體驗。
低調內斂的高級饗宴
《USHIO Taipei 赤身燒肉台灣店》採全預約制,所以它無需顯眼的招牌,而是透過材料切割、燈光點綴打造一處會引人好奇的低調門面。《USHIO Taipei 赤身燒肉台灣店》選用內斂的黑色作為主色調,搭配肌理清晰的石皮堆疊,與左鄰右舍明亮的傳統台灣式店面形成強烈對比。
門面選用內斂的黑色作為主色調,搭配肌理清晰的石皮堆疊。
建築共有兩個樓面,1樓為主要的用餐區,設置板前料理區,後場規劃為備餐廚房,2樓則以私人包廂為主,佈置四間包廂與一個板前料理區座位,多樣化的座位形式,從兩人約會、家庭用餐到私人宴會,可以滿足不同人數的客群。
1樓為主要的用餐區,設置板前料理區。
2樓則以私人包廂為主,佈置四間包廂與一個板前料理區座位。
《USHIO Taipei 赤身燒肉台灣店》沒有傳統燒肉店的喧囂嘈雜,比起熱鬧活躍的氛圍,品牌更注重賓客用餐時的服務體驗。品牌認為,不單菜品是藝術,料理過程也是一段精彩的表演,所以空間以板前料理區作為設計核心展開。
空間以板前料理區作為設計核心展開。
主廚以位於中央的料理區為秀場,將肉品從分切、斷筋、修清、燒烤、擺盤道上菜,每道程序都在賓客的眼前完成,透過舞台式的感受與視覺衝擊,讓用餐不只是味覺的享受,而是融合視覺、聽覺、嗅覺以及觸覺的五感體驗。
透過舞台式的感受與視覺衝擊,讓用餐不只是味覺的享受,而是融合視覺、聽覺、嗅覺以及觸覺的五感體驗。
新與舊,動與靜
曾勇傑設計師提及,初期雖然為了整理屋況就耗費了一大心力,但他仍然希望能保留老宅精神,透過新舊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為了讓原始的建築結構得以被延續,透過調整樓板與開洞位置,重新規劃空間的垂直動線,同時梳理出前後場的關係。
為了讓原始建築結構得以延續,重新規劃空間的垂直動線。
除了新舊結合,中山北路上的綠意也是設計師希望置入空間的元素之一。二樓樓面保留了建築原本的窗戶,而這面窗剛好可以看到樹梢風景,這幅會隨隨光線、四季變化的框景與空間的靜謐形成對比。不僅如此,天花板還保留了原本的屋脊,搭配斜頂架構呼應老屋語彙。
天花板保留原本的屋脊,搭配斜頂架構呼應老屋語彙。
《USHIO Taipei 赤身燒肉台灣店》強調與懷石系料理、空間氛圍與精緻服務,所以選用石皮、碳化木、泥土質感的塗料等粗獷質材對比細緻體驗,並在質樸的視感之中,用精緻工藝、現代線條、異材拼接與儀式感的燈光配置,為靜謐的空間質感增添律動感。
透過粗曠的設計元素對應精緻的線條比例。
質樸中仍帶有日本職人的工藝精神。
曾勇傑設計師說道,此作不僅是一個室內設計作品,更是一個品牌再造的過程。用大地色系加上深色調色彩,帶出時尚的現代感,透過格柵、柚木元素的運用展現日式精神,希望藉首間台灣店的設計,找到品牌未來的定位與方向。
在過道之中,利用儀式感的燈光配置昇華體驗。
大地色系加上泥土質感的塗料,展現日式精神。
設 計 者」行舍空間事務所/曾勇傑
設計團隊專注於儀式感的核心精神,追求高質量的設計與多元性的創作思維。對於空間投入情感,深刻探討人與場域關係的連結性,透過不斷創新的思考架構實現各種對於空間的體驗想像,在理性與感性之中萃取空間中最平衡的美感。
資料及圖片提供」行舍空間事務所
採訪」歐陽青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