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思講堂|設計,是一種思考習慣

撰文及圖片提供」劉冠宏

「思講堂」第一講談教育,第二講分享執業心得,本月第三講將概略性由設計本質開始闡明。   若由設計實際執行的時間進程分析,可以將設計切分為觀察問題、管理資源、提出方法,以及最後執行,四個階段的專業操作。   觀察研究 提出看法 設計首先是對於某個對象或某個議題進行觀察與探討,找到可以創造或是優化的機會,提出看法或訂定目標;之後檢視所能動用的資源進行管理,或者特別去找尋、開發資源,然後擬出一個清楚可行的方法,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是不解決問題,但能表達某個觀點,最後是按部就班執行完成。   對設計最大的誤解是只以最後執行結果來衡量設計價值,或是認為設計只是提出解決方法,因此常見以最後可見的成果,進行量化來計價,或是委託人僅想要一個解決方案。但實際上設計從前段的觀察與定義問題便開始,一直到最後的執行結束,才算是基本的設計工作完成。   前段的觀察研究工作是長久累積的設計能力展現,是廣泛歷練的能力檢視,其內容包含天分與敏銳度,包含個人哲學思考。因此,設計絕非是以最後的成果判斷設計工作的質與量,反而前段的觀察與理解,是最能判斷出一位設計師的高度與品質,也就是常見的,簡單的設計成果反而是困難並且最耗費心力;或是說,討論到高階設計時,前段的觀察與判斷重要性更是勝過中後段的方法與執行。   但也因為設計與藝術很大差異,是在於設計是明確使用對象,同時也必須滿足特定功能,所以相較於藝術,設計較能被檢視與驗證成果。而傳統純藝術多是發自內心向外的單向表達,無須預設使用者,也無需處理複雜機能,完成後也不需要從反饋來檢視效果。而設計的明確目的與使用對象,使得設計專業跟地域性與時間性深刻相關,不似傳統藝術可以突破時間跟空間的限制,成為不同地域與文化都能共賞,這是純藝術與設計本質上很大的不同。   但反過來,設計能否像純藝術一樣,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也成為了設計者想要追求藝術性的方向指引與暗示。舉例來說,空間設計與當地、當時以及使用者有莫大的關係,而如果一個設計項目,能夠突破原本設定的機能,擴大使用對象,讓不同文化的人都能欣賞並愛好,最終超越時間的限制,長遠都能夠被普世認同,我們可以說該設計已經達到了藝術的層次,經典建築便如是。     管理資源 計劃執行 接續前述所說,設計的本質是從觀察開始,尋找或創造出一個問題或需求,接著必須要有蒐集資源的能力,最後要有執行完成的能力。因此做好設計必須有足夠的生命歷練與生活經驗,對於廣泛專業有基本認識,能夠進行橫向溝通整合;設計師必須要對人性、社會、心理等複雜涵構有所涉略或理解,也要擁有多種操作工具,要有足夠的體力、智力與成熟度,方能徹底執行製作。所以設計並非只有天分與靈感一項需求,天分與靈感常常只在上述階段中閃光式地出現,如果沒有前期正確的理解與態度,後期製造完備的能力也是無用。所以設計在學校課堂能教的也很有限,主要的養成會是在實務上或是依靠自我不斷的充實,但也反過來說,學校能教的也會是最重要的,思考方式與紀律養成。   從以上設計的操作分解說明,讀者應可以感受到,這樣的思考方式其實也適用在很多不同的領域。或者我們可以說,設計思考是一種優良的思考方式,也是一種很好的生活習慣。當面對生活中其他問題,若都能從觀察開始,找出問題的癥結,並且衡量自身擁有的資源,再審慎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不好高騖遠,並學習如何把所思所想徹底實踐,不只能解決很多問題,也化解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設計思考之益處 擁有設計的思考方式,能在面對工作時,不直接跳躍到方法或執行,也不會變成按照指令動手的機器,反而能夠冷靜先找出問題,從容訂定目標,由目標反推合適的方法手段,將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或是優秀的受聘人員。這樣的設計思考,也能在見到良好的設計結果與現象時,逆向工程回推解析,猜測當初主事者的想法,推演出當初執行的手段與方法,接著內化為己用,成為累積經驗的跳躍方式。   簡而言之,建築師與設計師其實是非常合適的領導人才或管理人才,因為正確的設計思考使設計師擁有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會腳踏實地審慎確認資源,找出可行的辦法並確切執行。但好的領導人與卓越的領導人還是有很大的距離,主要差異是在其是否具有遠見以及理想性,而這更高的特質,建築師或設計師是否具備,就會牽涉到設計專業的另一個更高層次討論,「關於設計中的精神向度追尋」,將留待之後的「思講堂」詮釋。

Interior319

設計「憲」上|真誠的設計

撰文及圖片提供」何宗憲

在現今的世界由於肺炎疫情,不論處於哪個城市都彷彿身在亂世,才讓大家發現了人性醜陋的一面遮掩不了人們對未來的恐懼。在這非常時期,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心態,把這次的浩劫當作生活中的轉捩點。經過這次考驗,我相信我們都期待開拓嶄新的設計文化,除了具備創新和大膽的想法,也同時需要一份謙遜之心,畢竟奢華和標新立異已不再適合我們接下來要面對的考驗。簡單來說,怎樣利用設計讓世界更美好,使生活變得更愉悅、更可靠、更人性化。   這也呼應本年度「建築界諾貝爾」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兩位得主愛爾蘭女設計師Yvonne Farrell和Shelley McNamara的得獎原因-她們的作品呈現出設計的價值而不是風格,不但尊重天然環境和當地文化,更將人在空間中的感受放在首要的考慮。她們提到,對於自己的作品絕對不會與全球化或商業化妥協,以行動證明設計不是一種標籤或標誌,而是呈現出生活的價值。她們恰到好處地關注光的來源、風的取向、當地人民的特性和人跟空間之間的微妙關係。就是直接地拉近人與空間、人與人之間距離的設計。也許這些設計道理大家都懂,但它正是這個時代最缺乏的東西! 印度的新加坡國際學校幼兒園「印度SIS學前教育中心」。   我相信每一位設計師的設計觀點均源自於個人體悟,追溯到兒時的生活經歷、成長後的學歷和遊歷也產生了同等的重要性,令其作品不知不覺流露出潛藏的個人特質。我很幸運能在不同的城市生活,造就了今天的我。在台灣出生和長大,對於情懷、人情世故,從小便培養出強烈的感應,自然而然地對「人情味」紮根很深。後來移居新加坡,讀書時灌輸了我一種想法,就是所有的知識、學習、努力,是為了更了解自己,發揮自我,最終能夠忠於自己想做的事情,讓我相信可以一邊工作一邊享受自己的生活。後來我移居香港,一座適者生存的城市,做任何事情都必須不停嘗試,賦予我發展潛在的多樣化,亦因為要非常緊貼時代的節奏,以及對生活有所追求而產生很大的推動力,讓我變得更強大。   然而這種種的技能當中影響我最深且最有力量的是「人情味」,是它讓我的設計中有真誠。創作的作品與設計師的為人乃一脈相承。真正的設計是不會創作出自己不相信的東西,因此若要創作出真正的作品,「真誠」是設計師首要的條件。首先要打開對視覺以外其餘4種感官的壓制,摒棄把設計當作眼睛藝術的操作。設計師應該探索內在一些不同的體驗,對空間和生活的體驗都應該有一種深層的關注。 印度的新加坡國際學校幼兒園「印度SIS學前教育中心」。 求學時期,芬蘭設計師尤哈尼.帕拉斯瑪(Juhani Pallasmaa)給予我很大的啟發,他說過:「所謂的建築,是深入了解這個世界之後,把它轉化成更有意義和人情味的地方。」也就是那個時候,我了解到設計也應該有所謂的溫度。他提出「設計如果不根植於功能、技術、材料、氣候、環境、生活方式等原初性要素,那麼作品就不會有長久立足之地。」在他對設計的理解中,風格和形式都應該是設計的結果而不應成為設計的起點。設計是透過體驗去認識創作的整體,設計作品要能夠提供使用者一些新的可能性去激發生活的感知。   不久前我設計了一個位於印度的新加坡國際學校幼兒園,希望為當地小朋友量身定製出人性化的空間。忠於設計基本的環節,把所謂的包裝和一些「設計」的想法都拋在腦後,坦承面對設計。利用手上的資源和自己的知識,配合當地的條件,不遺餘力地為小朋友去爭取在學習上的價值。整個流程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只要拿出自己的真誠,就能脫離只專注形式工程的思想模式,自然地進入另一種創作的狀態,深層打動自己,成為一股新的推動力。這個案子最精彩的不是成果的回饋,而是自己從作品中感受到那份「真誠」。我相信學會客觀地觀察這個亂世,同時以真誠去對待自己主觀的感覺,而真誠的設計就是自己對創作發自內在的「關心」。

Interior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