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思講堂|無何有之鄉

撰文及圖片提供」劉冠宏

  自2019年底「思講堂」開始,第一篇設計教育的省思、第二篇執業環境的觀察,到第三篇闡述設計專業的本質,上三篇屬於對大環境的深沉建議;第四、第五篇則以作品為例,分享筆者設計思考,提出設計上應當收斂合一並追求形而上的精神性;本篇則為「思講堂」最後一篇,試圖提出一個設計上的最終理想境地,追求一個本來如是的風景,稱之為無何有之鄉(註1)。   空間設計上這尚未(或無法)實現的想像,是來自對存在提問的延伸,是人類擁有意識以來的終極提問-究竟自身如何存在於世間。這主體(人)與客體(外部環境)的討論,常被置換為人造建築存在於自然環境中的議題。在此題目中,建築有時被視為人的延伸,被設計為一個樣態處於自然環境中;其他時候,建築被思考為自然環境一部分,是人對於自然環境的想望,投射而成的場域,讓人安適其中。   而在思講堂前幾篇所描述的筆者設計思考脈絡裡,建築被定義為人與自然的中介物,特意表達人為的主觀創造,為表彰意識/心智的作用,也為了釐清人與自然的分界。本篇的理想則是進一步將自我與意識/心智脫離,將意識/心智歸於與自然一起同為可被觀察對象,與意識/心智分離後的僅存自我,將為純然地觀察者,自身將體驗到無可分割,退無可退的寂靜狀態。除此自身之外的客體,則包括自然世界、人造物如建築,也包含分離出可被觀察的設計意識/心智。當自我長時間處在那絕對觀察者位置,便不再主動進行設計動作,也不再以心智來思考來採取立場,或表達某種態度,因為所有的動作與思考都將離開絕對的寂靜,成為能再被分離、被觀察的客體對象。設計方法(思考)本身成為客觀條件的一部份,設計心靈回歸到無執無欲求的狀態;主體所處的絕對位置不再是設計思考的原點,而是設計思考原點以及其他一切的起源。   換個方式說,人有時候被歸類為自然的一部分,是因為身體具有動物性;但也常常被劃分於自然之外,因為人獨有的意識與心智。「思講堂」前五篇內容在於突顯人類意識/心智的獨特性,提醒讀者關注設計的精神層面;而本篇則進一步將意識/心智亦歸為自然之中,辨認所有動態、具時間性,以及相對性質的一切,皆同屬二元世界;辨認出自己唯一確定的,只有那不動的覺察,也試著安守其中。   如果嘗試以線性時間角度說明,可以借用「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最後見山又是山」的三階段來說明。空間設計的學習是從物理環境、材料、結構構造等物質面開始,設計者初期只能設計產出「需要」的內容,這是見山是山的階段。而隨著學習過程累積,意識/心智對外在資訊產生反應,意識/心智漸漸對內在想法產生認同,重組再製成所謂設計思考、設計哲學,抑或更進一步成為論述。設計自此成為表達自我的工具,除了滿足空間所「需要」之外,也加入「想要」與「喜歡」的設計;建築被賦予了所謂的意義與高度,這是設計者進入見山不是山的階段。這看似進化的過程,卻也是最終的限制與考驗。若設計者有幸由對外追尋轉向對內觀察,將發現所知道的外部世界資訊,其實只發生在自身內的感知系統;發現自我意識的任何思考與想法,也只是對外部資訊或過往記憶累積的無意識反應。更深一層,也許有天能理解到所謂設計慾望或其他想望,都是依附在時間概念的心智產物,也是對於外部某種認同的意識面具。因此,可以說所有物質性、精神性,包括設計上被稱為概念/思想/論述等產物,都同屬二元性質,可被同歸於客體;當確認主體的一元性,觀察的不動狀態下,便可讓設計思考如同自然環境般自行運作,讓設計操作回歸到只做「需要」之物,這是見山又是山的最終階段。   如能抵達上述的境地,即沒有對錯好壞的先設、也去除對美醜好惡的判斷、解除對於成果的期望,更不需要找尋意義或預設目的;設計過程將自然流動,實務上所遭遇的美好或困難,僅是不足掛心的常態;讓設計操作如同身體呼吸或心跳般自行運作,讓基地的自然環境、使用者的需求機能、建造所需的材料物質性,與設計想法,乃至於哲學論述,自行碰撞混合成形。如此,設計者處於自然而然的工作狀態,設計方法轉變為自然演化;設計成果將呈現其本來面目,如是樣貌。   可惜這是一個沒有人企及的境界,也沒有成果企及後會被認知闡述,因為設計者已處在沒有自我的狀態,設計方式顯現為無功勞的樣態,所完成的空間也無能以名之,那只是無何有之鄉。   (註1)莊子於〈逍遙遊〉與〈應帝王〉兩篇中提到,無何有之鄉即「沒有也不存在所謂沒有的地方」,為一元純然絕對之地之意。

Interior325

齊觀|關於居住文化的二三事

撰文及圖片提供」甘泰來

全世界平均房價名列前茅的城市中,亞洲就佔了好幾個,包括上海、北京、香港、新加坡和台北,其中香港的房價和租金更是連年蟬聯高居世界第 一。房價居高不下,房市更是風雲龍虎變化,房地產的宣傳冊、樓書、廣告畫冊,競相製作得十分精緻優美,文字內容各個宛如現代版的《子虛賦》或是《上林賦》,描繪各個項目彷彿都具皇族氣派、都似人間仙境一般;這些除了顯示出居住在城市中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刻畫出城市居民對生活的想像以及居住文化上的差異和變遷。   神秘的黑色盒子   記得十多年前齊物設計第一次承接香港地產商的委託,執行一個住宅會所設計案時,業主的項目管理團隊曾經帶著我們去參觀他們在香港完成的一些會所案例。在參觀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小配備,一直出現在會所裡各個空間的某個角落牆面上,它的造型現代簡約時尚,約莫是12*25cm的黑色金屬盒子,正面有著LED顯示的數字式時鐘。經過詢問後,瞭解到那是一個倒數計時用的計時器,提供空間使用者能夠知道當下還剩餘多少時間可以使用。主因是這些空間被使用的頻率很高,預約等待使用的住戶很多,於是發展成對使用者而言,有一個對剩餘使用時間「溫馨提示」的必須配備。   微型城市   香港的高房價和高租金,使得大部分樓盤住宅單元內的空間面積都比較小,因此會所空間 (公設),很自然的成為居民在住宅單元外,一種空間使用上的有效延伸和重要附加價值。特別的是,不同於台北的生活模式,香港居民對於會所的使用意願及頻率非常高的,加上長期下來市場上住宅項目彼此的競爭和發展,會所的空間內容愈加豐富及完備,香港住民也更為重視會所的空間規劃與配備。基於這樣的居住文化,使得會所空間在香港整體樓盤規劃上,更像是創建一個「微型城市」的概念,除了得以增添商業市場中的價值,進而更能服務居民大部分的生活機能,以彌補個別住戶居住單元空間較小的問題。   酒店式社區   就以齊物設計在香港九龍斧山所設計的住宅會所「峻弦 Aria」為例,社區由5幢38層的塔樓組合而成,其中7個樓層為建築群的基座,而會所的空間面積共約8,500平方米,主要分布在2樓、38樓及39樓;空間內容包含有室內外游泳池、水療和芳療室,此外在芳療區還設有一間配備3個客席的髮型沙龍,還有高空健身房、空中酒吧和景觀宴會廳等。其中特別的是,分別在2樓和38樓各配置了一間中型規模委外經營的餐廳,其中一間位於2樓的餐廳是融合了餐吧(dining bar)及咖啡廳的餐飲空間,以提供fusion式的早、午、晚餐及下午茶;另一間餐廳則是在38樓,提供消費價位上相對比較高的景觀餐廳。綜合以上的空間內容再搭配著酒店式管理,形成了名符其實幾乎自給自足的一個酒店式社區。     文創社區 這些年來兩岸三地都相當流行文創概念空間,如大家熟知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松山文創園區、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等。幾年前齊物設計剛好參與了一個在上海靜安區的特別項目案例「明園森林都市」的會所空間(公設)的規劃設計。此基地位於「上海造紙機械總廠」舊址,前身是創建於1925年彭浦工業區的「中華合記鐵工廠」。業主將整體改造重新整合開發成舊廠房與新建物並置的組合,同時規劃了藝文展場,休閒運動設施、5萬平方米的原生態樹林綠地,以及別墅式與集合式住宅的大型住宅社區空間。這個項目將老廠區轉型成一處可參觀的展覽場所,更進一步地使之形成人們可長期居住於其中的生活場域,成為一種「文創社區」的居住環境概念。     垂直藝廊/美術館   回看台北,齊物設計曾經設計一個公設空間案例「雅璞涵館 Par del Sol」,在一座挑高8層樓的室內中庭中,擺設吊掛了一件由美國當代藝術家Tim Prentice製作的一組動力學雕塑「九條龍」,並且在挑空的底部樓層設置階梯式觀景座位,整體搭配極簡低調的設計語彙,來襯托出隨風流轉的金屬藝術雕塑;透過室內環境的空氣流動,雕塑會一直緩緩旋轉變形,正如風來疏竹,雁過寒潭般的不留聲影,在空氣中持續自我勾勒出一系列優美的姿態,留駐虛室的餘情。在不同的角落,在各樓層陽台入口廊道,透過建築,雕塑與人們在彼此靜與動之間,讓此處挑高場域轉化成可從各種角度和高度觀賞藝術品的一式垂直藝廊/vertical gallery,也為每個住戶擷取了每一次的時空轉換,每一次的轉身與藝術對話的美好記憶。   隨著時空的不同,居民對住宅內部空間和社區公共空間的需求也不斷的在轉變。唐朝劉禹錫的《陋室銘》開頭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現在看來,不論是規劃居住空間或是會所公共空間,除了實質生活機能需求,都需要加入更多不同思慮的生活面向,才能更符合現代人對居住文化的要求。如何透過設計,讓自然與人文、生活與藝術遇合,一直是我們需要更努力的方向和責任。

Interior325

設計「憲」上|靈機一動

撰文及圖片提供」何宗憲

設計師與靈感的關係密不可分,亦十分微妙。許多人問我靈感從哪裡來,我認為靈感不是想找它的時候就會出現,而應該由它來找你,每一個設計師也有各自讓靈感出現的方法。我對靈感的態度是要跟它打交道,必須跟它建立一種獨特的關係,久而久之在你人生不同的階段中,靈感也會跟着你成長。 從前我以為靈感可以從直觀的途徑索取,譬如看到不錯的想法或是美觀的造型,直接了當地藏在心中形成很多的「點」,而尋找靈感時就是把這些「點」結合起來成為圖像,再將其運用在創作上,日子久了,我發現這種公式化的運用靈感越來越不可靠。從事設計我們都需要接觸美的體驗,我們應有更深層次的感官意涵,也意味靈感不再只是「點子」而已。美國著名平面設計師 Paula Scher 說過:「靈感是一種影響,影響別人做出一些很了不起的東西」,我想她指的就是這種啟發性。 我們都不能強迫自己擁有靈感,更不可以試圖控制它,反而應該讓自己處於一個可以讓靈感出現的狀態。唯有去感受,才能接觸到靈感,與靈感相通的媒介是美的東西,例如一首優美的音樂、或是一段很美的詞語,這些創作本身背後的訊息能觸動我的內心深處,也是靈感的來源。 我認為不應該把設計靈感形容為直接可以運用的工具,但若靈感是一種「影響」的話,它帶來的便不只是一件作品的點子,而是對自己的啟發。因此,我常常對生活周遭的細節和美的事物保持關注,以練成一種感知力。真正能啟發靈感的往往是出乎意料地出現在生活當中的事物。這些元素具有新鮮的特質,並不屬於我們工作的一部分,所以能激發靈感的出現。 另外,除了受美好事物影響,我們還需要學會思考自己所感受、看到、聽到的東西,例如當你欣賞一首歌時,它不僅會觸動你,這件作品本身也會使你建立出另一個觀點,使你有著獨有的情緒反應。比方如英國著名歌手 David Bowie 的名曲《Space Oddity》,在 1969 年阿波羅 11 號登陸月球前 9 天發行,敘述了一個太空人 Major Tom 坐的太空船跟地球失去聯繫。即使是簡單的一首歌,卻能讓人置身當時的時空和共享 Major Tom 的那份孤獨。這些媒介的重點在於呈現另外一個面向(Dimension)予我們想像和體會,同時滋潤我們的靈感。 受到啟發的靈感不能單單運用在工作上,更應運用在對生活周邊的感知力,憑這樣的思維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成為自己的主人,不再被逼迫服從所謂的集體觀念。有了獨立思考後,再慢慢以自己的方式支配一切,真正放開懷抱,從不同角度看到生活中的美。這樣的話,我相信接觸靈感不再只是一個所謂的機會和出現,而是慢慢跟靈感成為朋友一起成長。這如哲學家 Arthur Schopenhauer 所說的一樣:「每天都是一趟小小的人生,每天從睡夢中醒來就是一次小小的誕生,每個新鮮的早晨就是一段小小的青春,每次進入夢鄉就是一次小小的死亡。」 為了加強吸收生活周邊的事物,同時利用自身的經驗整理這些資訊,你需要讓自己置身美好的狀態,及能感受正面影響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一定會產生美好的事物和圍繞相處愉快的人,並從正面的人與物中推動自己。最近女兒告訴我一件有趣的事情,令我感受到年輕人的想法。她說她跟朋友聊大家怎麼看待日子,就是她們心目中星期一到星期天是「長什麼樣子」!她們會把每一天想像成一種顏色和一種味道去代表每一天的形態。當時我覺得這樣的想法特別有趣,令我細想其實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心理角度探索日常,令每一個日子都變得不同。今天是你定下的顏色、你聞到的氣息,這種啟發正是從身邊正面事物的作用而產生的化學效果。 「2020 年 10 月,現在這分鐘,你與我在一起,因為你在看我的文章。因為我,你會記住這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1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發生了。」 這句話套用了電影《阿飛正傳》張國榮對張曼玉說的一段對白。從這句對白,我們可以同處一個空間。靈機一動,不應該是偶然,而是老朋友的會面。所以,重新去認識你的靈感,讓它陪伴你的左右。

Interior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