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26

  • 入口,挑空廳區開闊舒朗,是返回家中的第一道風景。

  • 廚房區與大餐桌取代傳統沙發,日常活動與招待親友都能在此區進行。

  • 挑空區為主要生活區域,設置開放式廚房和大中島。

  • 挑空區與2樓迴廊讓樓層動態能夠互相關照,方便居住者隨時交流。

  • 挑空區主牆面是一座兩層樓高的書牆。

  • 女主人書房以玻璃樓板為頂,讓空間具備輕盈感,同時能讓樓層之間相互借光。

  • 1樓書房也是親綠角落。

  • 主臥室風格沉穩,木質質感溫潤親人。

  • 2樓能透過梯旁的玻璃樓板俯望1樓書房剪影。

  • 2樓辦公區域與貓道。

  • 2樓辦公區域與小客房。

  • 2樓書牆中間規劃閱讀區。

  • 2樓視聽室,角落彈性區劃和室客房。

  • 2樓從和室客房看向視聽室。

  • 原況平面圖。

  • 平面圖。

  • 爆炸圖。

  • 剖面圖。

沐玉之家

張景堯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大埕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王文界 王啟浩

  • 設計者」張景堯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大埕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王文界 王啟浩

  • 參與者」蔡宜璇 於敬萍 王映雯

  • 攝影者」丰宇影像 / 趙宇晨

  • 空間性質」樓中樓住宅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水磨石、木地板、磁磚、鐵件、鋼構、藝術塗料、玻璃

  • 面積」80坪

  • 項目年份」2019年

  • 王文界- 大埕設計設計總監,主要負責室內及景觀設計工作,落實從建築到室內的整全性服務。沐玉之家為少數純室內設計的委託項目。

  • 王啟浩- 張景堯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協同主持建築師,負責統合規畫、建築、室內、景觀等工作,協同執行建築師簽證業務。

  • 張景堯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大埕設計(以下簡稱大埕)承接多元的設計委託,從私人住宅、集合住宅、學校建築、宗教建築、社會服務建築到都市設計與規畫等,都是大埕的服務項目。公司的作品得到了許多獎項的肯定,包括台灣建築獎、台灣住宅建築獎、台中都市設計大獎、建築園冶獎、台灣室內設計大獎、金點設計獎、金邸獎等。大埕和主持建築師張景堯並於2013年獲得象徵台灣建築界最高榮譽的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和傑出建築師事務所獎的榮耀。

 

生活記憶,會從切身體會與場景感受裡逐漸積累,空間帶來的溫度與舒心,是日後回憶更加豐滿的催生劑。這是一座為退休生活規劃的舒適宅,共計兩層的樓中樓空間主要服務屋主夫婦,他們委託設計團隊重整機能,將一切化繁為簡,改造成寬敞、明亮的生活空間。

 

僅管此作以退休後的生活為目的,但卻難以用單純的銀髮宅來看待,整體設計著重透過完善規劃,讓居住者享有獨立、品質以及健康舒適的日常生活,不僅在安全、機能與動線開闊上做長遠考量,也十分尊重個體的獨立性與私人領域,並將屋主夫婦的興趣與多元活動納入其中,讓居家摒除不必要的虛設空間,完全為倆人量身打造。

 

 

打造開闊陽光宅
 

設計師指出,全案規劃沒有複雜格局,空間居住人口單純,除公共空間外,只需編設一間主臥室與一間視聽室。同時,男主人為醫師,工作之餘喜好攝影、音響和旅行,女主人是資深兒童教育家,忙於教育相關事業,倆人喜愛閱讀也十分好客,住宅除了須規劃個別工作區,也要考量親友或下一代來訪的活動空間,以及可用作臨時留宿的睡寢區。

 

在新佈局上,如何讓樓層動態互相關照,居住者能隨時交流,是重要考量。將室內樓梯位置移至挑空處旁,改採輕盈的鋼構梯座。鋼構樓梯下方規劃為女主人書房,書房上方樓板採用強化玻璃,令空間感受更加開闊,桌區也面朝戶外陽台植栽,讓女主人在專注於閱讀、工作之餘,能享有令人放鬆的親綠感受。

 

設計團隊為公共空間策劃最大淨高,將挑空區設定為主要生活區域,捨棄傳統客廳與沙發配置,換以開放式廚房、大中島與長形餐桌構成多功能活動廳,日常活動與親友到訪都能在此區進行。挑高區主牆面規劃一座貫穿兩層樓的櫃牆,收納屋主豐富藏書。2樓則利用貓道連結書區,除了以環繞式動線提升樓層互動,淡化涇渭分明的層差,也藉由南面挑高兩層的落地玻璃讓晴朗日光去除書區禁忌的潮濕感。考量挑空區位於朝南方位,落地玻璃窗均增設調光百葉摺門,使空間享有明亮與開闊感受之餘,也能適度遮陽阻熱,確保室內節能。

 

 

友善便利的全盤配置
 

設計團隊考量長遠的動線安全與使用需求,將全案動線放寬,排除畸零角落,原有直梯改為鋼構折梯,鋪設寬闊止滑的木質踏階,確保垂直動線安全。而1樓既往的樓梯、廊道位置,聯合兩間個室共同整合為主臥室套房,與多功能廳共同建置完善的生活機能,讓主要食寢起居均可在同一樓面進行。

 

2樓重著於休閒娛樂配置,前段空間規劃為書廊、客房、辦公區,能透過梯旁的玻璃樓板俯望1樓書房剪影,即使夫妻各據一方仍可關照彼此。樓面後段是一座視聽室,廳區角落利用摺門彈性區隔和室,由於視聽室裡已設有完整的衛浴、休憩設備,親友留宿也能保有個人隱私,不會造成主、客相互干擾。

 

全作以白牆、灰階與木質建立隨處可見的清雅景致,避免複雜線條或強烈造型帶來視覺干擾,而溫潤親人的質感亦成為記錄歲月的一種介面,與日光、綠意、氣流共同建立出自然舒心的生活空間。回望空間,設計團隊以開放而前膽的思維統籌,讓居家融合日常起居、安全便利以及屋主興趣,關照當下之餘,亦不忘考量長遠需求,讓居住者享受友善與品質的住所,在日常裡累積對彼此的美好記憶,正是它隱含其中的溫柔本質。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