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62
餐桌凸出於半高牆,成為端景展示的一部分;以塗料模擬出板岩的粗獷肌理,強化住宅的自然意象。
玄關刻意不設主牆,改以半高牆串接餐桌與後方中島,帶來垂直水平的錯落層次。
全案強調與自然的連結,打造一座城市中的心靈綠洲。
空間色彩單純,黑白對比創造意趣;磐多魔地坪貫穿公私領域,平滑無接縫的特色突顯了居所的純粹本質。
沙發後方為日後放置演奏型三角鋼琴的位置。絲柔百葉讓陽光暈散成柔和光線,與白色木頭相呼應。
廚房的玻璃拉門不僅可阻絕油煙,同時保有視覺和採光的穿透。餐桌主燈的可旋轉軸心賦予人造光源多變張力。
多功能室配有電動升降桌,可滿足泡茶、運動、客房等機能。黑色榻榻米使空間內斂大器。
主臥室含有稻梗的珪藻土牆面加深了自然意韻,同時可調節濕氣。
更衣室的中島檯面以馬鞍皮革與鍍鈦共構出精緻質感,而導圓角的設計則消弭了銳利感。
一體成形的人造石檯面不易藏汙納垢且便於清潔;龍頭後方的大理石牆在燈光的投射下顯得雅致。
國外有著豐沛的奇觀美景,與自然共生的模式深受許多外國民眾歡迎,現時也越來越多國人嚮往這種生活態度。俞佳宏設計師表示,業主是一對夫妻,長期居住於加拿大,《光映純粹》一案是他們回台時的居所,期待打造貼近於自然的環境,享受休閒愜意的步調。
以材質傳遞核心精神
綜觀整體,運用了大量染白實木以及礦物塗料構建出空間主要架構,設計師說明,由於基地擁有充沛的自然採光,為了形塑簡約俐落的氣質,他刻意將原木染得極淺,希冀在暖煦光線的照拂下,強化住宅的純粹質感,卻也不失時尚氛圍;而牆上的木節紋理低調地揭示了光陰軌跡,展現樹木歷經多年生長的歲月刻痕,居住者彷彿被原生森林包圍,獨享這座城市裡的秘境。染白原木更從客廳延伸至陽台庭園區,精心種植的盆景植栽與圓石和木頭地板鋪面共築出空中樓閣的模樣,通透的落地窗令人身處室內也能將視線引領至窗外,使心情朗闊。
大部分的住家,大門進入後多會圍塑出玄關區域,本作卻反其道而行,未有制式的高牆與櫃體,而是以一道如板岩般粗獷的半高牆隱約做出場域界定。俞佳宏進一步解釋道,由於入口與餐廳距離較近,若再框出玄關反而會使空間顯得侷促且壓縮,遂利用大膽的手法將玄關、餐桌以及後方的中島量體相互鏈結,餐桌好似被鑲嵌於半牆和中島之間,猶如橋墩建築般的垂直水平錯落,模糊界線之餘,亦創造有趣的端景效果。
另一方面,公領域採開放布局,釋放視野,簡單無雜的生活場景映入眼簾,從容感受日常幽靜,設計團隊以天花板的相異材質無形劃分出空間區塊,藉由材料肌理和高低變化突顯空間層次和節奏的轉化。有鑑於本作已出現諸多原木的分割線條,故地坪全面鋪設磐多魔,企圖塑造毫無接縫的平滑感受,同時擷取質樸的手作暈染感,粗獷卻又細膩,強化室內的自然感。
黑白之間彰顯空間脈絡
串接公私領域的動線上,矗立一座方格鐵件櫃,專門擺放業主的書籍、裝飾品與收藏,活動拉門能自由轉換展示與收納之機能。設計師提到,看似巨大的鐵件量體會因拉門的移轉而有不同變化,增添虛實之間的對話,而黢黑的表面則為生鐵,隱約可見高溫燒鐵的波紋,藉此回應木頭和礦物塗料的樸實質地;這道牆亦是紀錄回憶的展演牆,因具磁性的特性可自由裝飾相框或旅遊點滴,創造專屬的人文底蘊。
也因居住人口單純,私領域部分僅規劃一間臥室,另一間則作為多功能室使用,榻榻米般的空間藉升降式桌板塑造複合用途,平常是業主品茶、運動之處,若朋友來訪則可作為客房。俞佳宏認為榻榻米的意象與泡茶行為吻合,且相較木頭更為柔軟並具天然香氣,滿足品茶時的五感體驗;此外,黑色系榻榻米更提煉出空間的沉穩個性,再輔佐上可彈性調整亮度與色溫的燈光控制系統,能隨情境形塑適宜場景。
時刻沉浸於自然
主臥室含有稻梗的珪藻土牆面勾勒出樸拙氣韻,而臨窗的木質臥榻則強化了休憩區的溫暖感受,並與玻璃窗後的蛋形獨立浴缸相互映照,在陽光和視線的穿透中,享受身心療癒的恬靜時刻。走入更衣間,一座中島檯被置放於動線中央,表面馬鞍皮革與四周鍍鈦圓弧收邊交織出輕奢氛圍,導圓角的設計弱化了銳利感,讓行走過程更為舒心。而主臥衛浴檯面則利用一體成形的人造石打造,檯面和水槽沒有任何縫隙,便於清潔維護;水龍頭後方背牆的精緻大理石材在燈光的照射下更顯高貴,細膩點綴典雅表情。
全作色彩純淨,在實木、石材、原生鐵件的交映之間,內心的寧靜及和諧油然而生,讓住家成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存在,體現生活的隨興暢意。
採訪」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