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65
設計源於生活,隨著歲月更迭、人生閱歷的層層積累,人們對於「家」的嚮往與型態逐漸明確,富有個人色彩的溫馨宅邸更為鮮明。《時年,拾現》的風格定調隨屋主喜好研磨塑形,氛圍依「光」的變化構築而成,面光的窗景隨四季物換星移,鳥語花香的春天、驕陽如火的夏日、金風玉露的涼秋、朔風凜冽的冬季,如一幕幕電影畫面在眼前循環輪播,將戶外山景的清幽氣息引入室內,從空氣的流動、陽光照射的角度,重拾記憶片段,回訪每個懷舊詩意。
電視牆拼貼灰蒙卡石皮形塑漂浮感,顯其原始紋理。
與「光」共舞
基地位於陽明山下,周圍環境幽靜恬適,良好的棟距條件將連綿山景盡納眼底。隨著孩子的年齡漸長,屋主夫妻期望擁有更為寬敞且便利的生活環境,因而重新選址,以小換大、汰舊換新。
整體風格溫馨耐看,以異材地坪劃分場域。
為滿足一家人的品味喜好,設計師以耐看、舒適為主軸,從生活模式著手進行規劃,色彩選用溫潤的大地色調,並保留建材原始質地,呈現簡約且充滿細節的低調質感;為細膩引光入室,以百葉窗圍塑框景,隨拉伸改變光的角度與風的形式,予人感受自然所蘊含的特有韻味。
鞋櫃鋪設深色木皮、點綴疏密線條,為空間增添層次。
從玄關入內,透過右側黑鏡的反射放大空間,深色木皮鞋櫃在疏密線條的描繪下,豐富層次、沉靜心緒。特別的是,此次屋主希望在空間中,嘗試注入石皮元素,為符合其需求,設計師布置大面灰蒙卡石皮電視牆,透過拼貼顯其原始紋理,從側望去呈漂浮感,形成視覺亮點。
以木皮包裹樑柱弱化沉重量體,並以設備帶收邊作修飾。
由於原始天花條件不佳,為解決因過多樑柱而造成的碎化感,設計師打破既定格局,不僅重新調整中島與餐桌位置,亦盡量拉高視野,以木皮包裹樑柱作修飾,結合具功能性的不頂天櫃體,描繪和諧畫面。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以樑柱為線,分區鋪設異材天花,展現錯落有致的豐富層次,並統一色調降低突兀感。
中島選用安格拉珍珠大理石低調而大氣。
玄關延至廚房鋪設磐多魔地坪作場域劃分,廚房選用流明天花搭配嵌燈,營塑多樣情境;鍍鈦電器櫃表面鋪上咖啡亂紋,減少指紋產生,顯其精緻細節,同時襯托安格拉珍珠大理石中島,展現其特有的優美紋理,從內斂中帶出生活底蘊。
順應樑柱做異材天花,塑造不同情境氛圍。
翻轉格局 妥善運用
多功能室設置長虹黑玻門,藉開合轉換使用場景,布置流暢動線;另一方面,臥榻旁利用鐵件櫃作場域界線,點綴噴砂玻璃,以其通透性串連場域的同時,保有隱密感。
藉由空間的敞開,梳理流暢的動線視野。
多功能室鋪設低調石材圍塑沉穩質感。
萊姆石牆一路延伸至廊道,細致襯托展示櫃。
從轉角延至廊道的萊姆石牆,與黑玻展示櫃相襯,在燈光的烘托下,顯得低調而富有質感。
床背奢石牆面與繃布櫃體和諧相搭,平衡整體視感。
床鋪面窗景而設,並以落地木百葉框圍場景。
步至廊道盡頭主臥,不同於傳統配置,設計師將床鋪面窗而設,一覽大面窗景,並設置兩道拉門以增加安全感;地坪延續公區木皮,延伸整體感;以奢石薄磚與繃布櫃體相搭、置入落地百葉平整視野,構建和諧景致。
善用畸零角,將低天花做出厚度以支撐置物處。
小孩房以白木皮修飾床頭低樑,其色彩紋理柔化視覺上的壓迫感,一旁設置鐵件層架銜接石材與木皮,使異材質相互契合。另外,為善用包樑所產生的畸零角,設計師將天花增厚作支撐,架設鐵架以擺放書籍、模型等物,為空間保留使用彈性。
小孩房右側造型鐵架,為空間增添趣味活力。
全作理性與感性兼容,不僅符合屋主生活習慣,亦賦予空間美感,透過不斷嘗試碰撞出嶄新語彙,打造與自然、與人、與美共存的溫暖居所。
採訪」林靖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