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68

沈志忠聯合設計|沈志忠 陳佳霙 / 行墨鑄境

精心雕琢的墨色宅

  • 設 計 者」沈志忠聯合設計 / 沈志忠 陳佳霙

  • 攝 影 者」狐色影像工作室 / 徐詠倫

  • 空間性質」住宅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染色木皮、系統板、石材、鍍鈦金屬、磁磚、皮革、特殊漆、木地板

  • 面 積」64.3坪

  • 沈志忠1998年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雀爾喜學院,返台後陸續創辦建構線設計有限公司與沈志忠聯合設計有限公司,並擔任負責人與設計總監職務。其設計理念是透過建構的「線性張力」探索空間本質,挖掘空間與空間相互的恆定關係。

  • 陳佳霙:臺灣大學歷史系、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所舞台設計。 著迷空間與人的關係,致力探索空間讓生活美好的議題。

對於私人宅邸的陳設喜好,人各有志。《行墨鑄境》的業主,對深色調風格情有獨鍾,而他也是一位對於精緻生活品味有所追尋的紳士。


《行墨鑄境》透過材料表情與設計手法,演繹墨水的濃淡深淺,構建專屬業主的個性宅。


沈志忠聯合設計團隊表示,業主長期於中國大陸經商,因幼時記憶與地緣關係,選擇在牯嶺街附近購入返台時的居所,並將父母接來同住,有鑑於此,作為跨代家庭成員共度美好生活的堡壘,在整體擘劃上需滿足居住者各別的日常需求,也必須兼顧空間獨一無二的靈魂,構築別具美感的家宅面貌。


入門走道特別塗鋪偏冷灰的特殊漆,藉此強化行走的儀式感與心境轉化。
 

一幅精緻的墨色畫卷

基地最顯而易見的結構限制,在於沙發背牆上方的一支大樑,團隊盡可能地將大部分樑柱隱於書房和客廳的櫃體中,外露部分則貼附鏡面不鏽鋼,弱化可能產生的視覺壓迫,此手法也讓天花板得以抬高,不會因樑柱而被細碎切分。設計師分享,不鏽鋼材質單看雖然生冷,但包覆樑柱時卻可映射環境的光影及生活軌跡等畫面,豐厚空間意蘊。


中島後方牆體及天花板的L型折面以稍帶黃的灰色特殊漆為主要呈現,跟冷灰走道產生趣味對比。
 

考量到較為高齡的長輩居者,平面布局格外注意無障礙需求,公共區域幾乎未見高低差,同時賦予走道動線足夠的寬度,提供輪椅行進的餘裕。談及設計主軸,全案以「墨鑄」為發想靈感,旨在追求呈現出宛如墨水般深邃且多層次的張力。設計師進一步解釋道,中國傳統繪畫「國畫」中所謂的「墨分五色」,意指濃、淡、乾、濕、黑五種濃淡乾濕不同的墨色,藉用筆的墨色變化生動表現物象的色調,他們擷取此一概念,在協調融合的深色調性下,透過具脈絡的思維細膩疊砌場域各自的光彩。


中島的原石與上方的鏡面檯面創造了豪放與精巧的對話。利用石皮拼接L型量體必須針對紋理、重量做詳細考量。
 

漸進式格局劃分住宅向度

另一方面,設計師巧妙地於公私領域之間置入過渡區域作為分隔,例如通往主臥室前需先經過身兼書房和私人起居室的多功能空間,往其他房間的動線上則規劃了內玄關,讓視線獲得緩衝,避免直接的對視,在開放和隱私的界線營塑了良好平衡。


基地的既存大樑貼附了不鏽鋼板,擷取材質的反射特性消弭視覺的壓迫感。


此外,設計團隊也十分重視室內的穿透性以及軸線的延伸,由於基地周圍擁有絕佳的綠帶景致,蔥鬱綠意藉由窗景引入內部,成為濃厚色彩的點睛之筆,亦開闊了心境,讓暗色空間沉穩卻不沉重;場域之間串連卻又獨立的特性在確保居住者不互相干擾的生活品質之餘,也顧及了情感交流的彈性。


吊櫃展示著業主精心收藏的杯子們。窗邊盡量不做遮擋,讓採光和綠意最大化地進入室內。
 

豐富的異材質混搭亦是本作一大特色,包括特殊漆、金屬、立體磚、原石和鍍鈦等,虛實張力細緻而多變。設計師說明,從玄關進入客廳,由厚實深色石皮覆蓋的中島映入眼簾,粗獷的立面肌理和精細打磨的鏡面檯面捎來多重感官質地;特殊漆選用了冷灰及暖灰兩種色澤共築空間基底,創造立面與切面的延續性與細微差異;木皮亦經染色打磨等工序,突顯質樸溫度。而格柵語彙也是重要的一環,墨色的呈現不僅止於物件色彩,更需和諧整合凹凸面的陰影變化,描繪深淺躍動的韻律感。


公私領域的分界置入了內玄關,盡可能維護居者隱私;所有房門也被隱藏於內玄關中,讓畫面更為俐落。
 

燈光計畫在滿足基礎照度外,也十分注重氛圍和情境的勾勒。


搶眼單品打造有型空間

主臥衛浴中個性十足的綠色浴缸完美詮釋了業主對於獨特質感的喜好,以及對於細節的堅持,師傅手工打鑿的不規則原石背牆成為絕佳襯底,與透明浴缸相互對應,將材質的對比展現得淋漓盡致;客廁部分的藍色洗臉盆同樣引人注目,後方牆面則以不鏽鋼金屬和圓鏡,形塑幾何造型的有趣景致,彰顯匠心獨具的空間表情。


搶眼的綠色透明浴缸象徵著業主對精緻品味的追尋;手工打鑿的原石牆面襯托浴缸的獨特性。


客廁的藍色面盆與幾何造型鏡櫃構成了有趣的景致。

 
全案自然採光充足,設計師盡量保留窗邊留白,讓綠景光線在室內自由遊走,電視牆面的金屬特殊漆亦可些微映照室外景物,交織流轉的光影詩篇;人造光源的安排邏輯則著重情境氛圍的營造,讓一家人在這個墨色空間共享美好點滴,替生活注入幸福治癒的力量。



採訪」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