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第二屆光環境獎 最終得獎名單公布

Interior 315

「第二屆台灣光環境獎」於2019年11月22日公布得獎名單,自5月報名開始,歷經初選與複選會議,公布3件決選入圍作品,範圍含括自小至大尺度的室內外照明,作品的內容跟類型截然不同,呈現了評選過程的客觀與包容性。並於9月現場評選後,11月在淡水雲門劇場舉辦頒獎典禮,宣布由台中花博竹跡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脫穎而出,獲得本屆「台灣光環境獎」殊榮,同時頒發「評審團特別獎」予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表揚其結合政府、業者與民間共同推動減光行動以保護自然星空的努力。

室內雜誌於314期專訪決選入圍團隊,此期除了報導頒獎典禮外,更專訪「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姚政仲與評審團主席周鍊,以他們的視角,提出對於今年光環境獎的觀察。

 
 

頒獎典禮出席貴賓合照(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台灣光環境獎

高雄美術館、台中花博竹跡館

本次決選入圍作品恰好皆與「展示」的議題有關,照明設計如何與展示的環境、內容對話,3件作品皆藉由不同的手法呈現出精彩的成果。最終實地評選過後,由《光間-流動的靜謐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空間重塑》與《2018臺中花博竹跡館》兩件設計案獲得評審團肯定。

高雄市立美術館自最大的複合式展間104、105室開始,期許藉由空間的改造,以光為主軸,帶領美術館邁向當代性新型態美術館。評審團認為,本案妥善運用新科技,以光膜材料結合電腦控制系統,創造傳統燈具難以達到的展覽照明效果,且整體照明設計與空間改造緊密結合,將空間自傳統提升至現代,此外更藉由空間的界定,於走道部分揉合自然光及人造光線,在動線行進間亦形塑美術館流暢而愉悅的觀展體驗。

 

《光間-流動的靜謐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空間重塑》(沁弦國際設計提供,攝影:趙宇晨)


負責照明設計的林靖祐設計師提到,本案最難得之處即為對於「光」的尊重,即便經費限縮亦不選擇刪減燈光經費,並給予照明設計相當大的發揮空間,與高美館及禾磊設計建築團隊的合作是一次可貴的經驗。

而《台中花博竹跡館》亦獲得評審團的高度讚揚,以「光的奏鳴曲與詩篇」比喻,欣賞其不論於白日夜晚皆出色的光影表現,日光穿越結構間隙,疊映出流動的光影,呼應造型律動感;夜幕落下後則以人造光鏤雕建築線條,展現地標意象,更透過照明吸引民眾親近。除了台灣光環境獎的肯定外,竹跡館亦獲得英國Lighting Design Awards、美國IES Illumination Award兩項國際照明設計獎的肯定,照明設計師陳怡彰談到,其中光環境獎的肯定別具意義,是唯一一個評審委員曾實地參訪,而不是僅憑照片呈現判定的獎項,也應證了偶得設計堅持以光串聯空間、環境與使用者的作法,並非不切實際的理想。

2018台中花博竹跡館》(偶得設計提供,攝影:夏新建築攝影工作室 / 楊士宏)

 

評審團特別獎

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

今年的評審團特別獎則頒予「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由台灣星空守護聯盟與清境觀光協會、南投縣政府攜手推動。創始人劉志安先生表示,自己身為業餘天文同好,6年前南投縣政府於合歡山裝置LED告示牌的工程,使他們體認到台灣公部門與一般民眾對於星空保護、光害防治意識的不足,因而於社群上成立「台灣星空守護聯盟」,並與清境觀光協會合作,藉由多次舉辦觀星活動,培養民眾與觀光業者對於星空旅遊的興趣,與對友善環境光源的使用觀念。

後來南投縣政府注意到「暗空」對於環境及觀光的助益,便主動聯絡聯盟,希望能夠透過公部門的加入,一同推動南投合歡山國家公園成為國際性的星空保護區,透過燈具的改造、聯合民宿業者夜間定時關燈等減光行動,最終成功於2019
年8月獲得國際暗天協會認證,成為台灣第一座國際暗空公園。而縣政府亦規畫在未來3至5年內將整個南投仁愛鄉的路燈全數加裝燈罩,消除向上光源以維護星空;民間業者也配合在不影響遊客行走安全的考量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室外光源,或者提早熄燈,還給星光該有的亮度。

《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中光電基金會提供,攝影:陳詠傑)


評審團認為,「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結合公私部門的力量共同推動,以「暗天不暗地」的光害防治原則,有效控制光汙染,對台灣的光環境深具啟發性及指標性意義,因此評審團一致通過,頒發「評審團特別獎」表示肯定。規劃單位海西諮詢的林正修規劃師感謝評審的遠見與大度,願意將以照明設計為主的光環境獎頒發予提倡「減光」的暗空計畫,也藉此次機會向在場的設計師與建築團隊提倡「暗天不暗地」的思考,他指出世界正以年增2%的速度變得更白更亮,人工照明對生態系帶來重大負面影響,暗空計畫的推動,正反映著人類對光需求的反省,期待破除大眾越亮越好、越美的迷思。


資料與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採訪」林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