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感知光的美學與訊息 專訪姚政仲與周鍊 

第二屆台灣光環境獎」於2019年11月22日公布得獎名單,自5月報名開始,歷經初選與複選會議,公布3件決選入圍作品,範圍含括自小至大尺度的室內外照明,作品的內容跟類型截然不同,呈現了評選過程的客觀與包容性。並於9月現場評選後,11月在淡水雲門劇場舉辦頒獎典禮,宣布由台中花博竹跡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脫穎而出,獲得本屆「台灣光環境獎」殊榮,同時頒發「評審團特別獎」予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表揚其結合政府、業者與民間共同推動減光行動以保護自然星空的努力。

室內雜誌於314期專訪決選入圍團隊,此期除了報導頒獎典禮外,更專訪「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姚政仲與評審團主席周鍊,以他們的視角,提出對於今年光環境獎的觀察。

 

姚政仲:帶有訊息的光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姚政仲。


儘管甫邁入第二屆,台灣光環境獎的背後,其實深埋了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近10年來的努力,透過與各地公、私單位合作的點亮計畫,以及深耕校園教育,無一不希望能使更多人意識到「光」的影響力與重要性,首屆光環境獎所引起的迴響,即為過往辛勤耕耘的成果。

董事長姚政仲分享,除了引起業界的廣大討論外,在去年光環境獎落幕後,台北市政府即
召開對於公共光環境的座談討論,並規劃選定都市重要節點作點亮示範;而今年9月的「點亮十三層」更是另一公部門逐漸重視光環境的最佳證明。他認為,大眾印象中「公部門美學」五顏六色的燈光,其實是來自對於光的不了解,誤以為強烈、艷麗的燈光能引人注目,但藉由點亮計畫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使許多單位理解到,純淨且適度的燈光並不困難,且亦能使民眾喜愛,光環境獎的舉辦即為對於良好公共光環境的鼓勵以及宣揚,使大眾透過各地的實際案例,理解光與生活息息相關,並不僅限於崇高、大尺度建築才可使用。

而經過第一屆的推廣,更多業主與設計師認識並了解光環境獎所希望提倡的理念與標準,因此本次參賽作品愈加精實且多元,其中更有許多具有實際改善環境功能的作品。特別的是,作品的廣泛面向亦影響了評審討論深度,本次入圍的作品含括室內外,具有不同的環境、功能與照明表現,評審不會以相同的標準審視每一件作品,而是針對其所擁有的條件、需求、與周遭互動等,更加量身地討論每一個作品的不同。

自決選作品名單即可看出,有歷史空間如
《迪化半日》,新科技照明運用如《高雄市立美術館》,或者室外公共地景《台中花博竹跡館》,
姚政仲表示,光環境獎的核心即為透過「光」與環境、與人產生互動連結,因此任何空間、意義、設計方式,評審皆能客觀而公正地看待,他說明,參賽作品只要具備廣義的「公共空間」定義,環境具備一定的公共性,光環境獎便十分歡迎其報名。


《光間流動的靜謐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空間重塑》(沁弦國際設計提供,攝影:趙宇晨)
 
「先有一個好的環境,才有好的照明。」如同名稱「台灣光環境獎」,姚政仲表示,這並不是一項單純的照明設計競賽,設計、技術的精彩度並非唯一考量,而是更整體地探討光線、環境、生活、社會與人之間的互動。且環境並不止於建築空間,評審十分重視如何透過照明與自然生態互動,他也希望能看到更多作品,可以由更人文、更貼近土地的角度表現,使光不只有視覺上的美,而是能夠呈現訊息。

良好的光環境並非使人看見精心設計過的「光」,而是以光作為媒介,使人們注意到環境的美學,進而開始關注自身的周遭、城市、自然與生活品質。推動光環境美學多年,「台灣光環境獎」的萌芽,是對於此前努力的一次驗收,而今後光環境獎又能綻開什麼樣的花朵,令人期待。

周鍊:美學來自感知

台灣光環境獎評審團主席周鍊。


觀察今年光環境獎參賽作品,評審團主席周鍊認為,由於光環境獎仍處於開創階段,整體案件方向上大多與去年相似,但亦可見許多差異之處,最明顯的部分即為「室內光環境」案件數量增加,代表著有更多人意識到光對於生活及室內環境的影響。他說明,室內照明設計需同時兼顧環境、功能與心靈感受,對比室外「大環境」的照明更重視個人的「微環境」,因此若有更多設計師意識到室內光環境的重要性,對整體而言是極其正面的現象。

「光環境獎意義在於營造體系裡起的變化。」周鍊說明,由於不少案件皆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完成,於設計案成果上並無法看出明顯差別,但在實務體系上,他相信已引起了一些變化。回顧首屆光環境獎所收到的迴響,周鍊期待能藉由獎項的舉辦,培養光環境團隊的感動、參與感及自主感,更多提出自身的看法與觀點,使照明設計不僅於單純的功能性與視覺性,而是更富含心靈的累積與文化沉澱,使技與藝達到平衡的展現。

 
周鍊亦提出另一個有趣的觀察,部分設計師會認為公部門的案件繁瑣桎梏、無個人發揮空間,但其實在不少公部門的設計案中,反而相較私人企業更願意提供在地設計團隊創意空間及實踐的機會,同時亦關注本土人才的培育。


 

《2018台中花博竹跡館》(偶得設計提供,攝影:夏新建築攝影工作室 / 楊士宏)
 
本次評選過程與方向皆與第一屆大致雷同,但新增多位來自建築、室內設計界的評審,不僅設計經驗豐富,也清楚光環境的社會地位及對大眾生活的影響,並深切相信視覺與心理的互動關係,以各自的專業對作品進行評選。周鍊提到,作品能否入圍是相當明確的,設計是否到位、是否能帶來視覺或心靈上的感動,評審皆能立即決斷,因此本次10件複選入圍作品皆符合光環境獎的主旨,即以光提升生活,但最終入圍決選僅有3件,周鍊認為在於設計及表現能力上的不足,具進步空間。

3
件決選入圍作品皆為照明設計與建築營造團隊合作的精彩心血,為大眾提供了舒適且健康、多元而具內涵的光環境。其中針對
《迪化半日》,評審深論許久,有數位評審委員認為這是一個值得鼓勵的多元設計行為案例,但另些評審委員則提出,入口的商業空間光環境在視覺感受上與大稻埕歷史街區無法融合,最終選擇另外兩件作品。


談到台灣在光環境觀念或產業面上的轉變,周鍊認為可以分為兩大方向,首先是公部門的主導參入,更加重視城市、公共空間、文化及古蹟的夜間光環境,而且能夠主動邀請照明專業人士加入,甚至交由設計師主導;其次則為產業界愈加尊重設計專業,使團隊之間的合作更加融洽。

周鍊建議,若要提升台灣光環境,對於設計師而言應當更注意自身的品味、品質與品行,即在人文與技藝上多所磨練經驗,並善待每次與人的相處;而針對大眾而言,更應該透過教育提升民眾的感知能力,使其能夠欣賞並體會良好的光。他舉例,「美學」(aesthetics)一詞的原意即為「感知」,期許台灣光環境未來發展能更注重追求內涵及內心,而非視覺上的「美」。


資料與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採訪」林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