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2022台灣光環境獎 入圍決選作品及評審觀點

2022台灣光環境獎評審團主席周鍊表示,今年參賽作品競爭激烈,入圍作品中不僅首次出現整合城市街區多件建物參賽的作品,亦首次出現如觀光列車、橋墩等公共設施,可見台灣光環境獎推動以來的影響力已日漸累積,尤其是公部門對整體光環境意識的重視與提升。主辦單位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姚政仲表示,今年參賽作品不僅關注城市街區的照明,更明確落實於日常生活中,提供民眾更加良好的環境品質,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作品一同參與光環境獎。

 入圍決選作品 

鳴日廚房 / 柏成設計

攝影」李國民。
 

設計團隊將70年車齡的莒光號重新改造,打造充滿光影氛圍的移動列車。空間中運用不對稱的天花設計,延展面山側的自然元素,並放大面海側的窗框邊界,不僅將視野擴展,也能創造乘客與山海的連結。為了克服燈具規格與電力的限制,團隊考量整體照明的和諧度,嘗試轉換顏色,摒除原車廂的冷白色溫,改以暖色燈布置,並透過光線明暗突顯料理色澤,營造溫暖宜人的空間感受。另外也設置特殊材質且可塑性高的壁燈,其獨特風格為每趟旅程作點綴,讓旅客在精緻靜謐的空間中,細品列車與窗外光影相互交織的感官體驗。

釀光杯影 • 再現第五酒廠 / 偶得設計

攝影」楊士宏。


原為台灣菸酒公賣局的第五酒廠,又稱台中舊酒廠。設計團隊以減光概念出發,移除失能或不合適的燈具,加入新照明系統,同時保留不同時期設置的燈桿加以利用,調整整體氛圍,並結合舊酒廠的意象,重新規劃場域光環境,像是串聯園區兩個主要入口的文資大道周邊,以及常有人聚集的鳳凰木中央廣場區域,給予民眾多元體驗。藉由照明表現空間元素,勾勒出建築歷史文化,點亮建築立面和周圍環境。設計團隊透過燈光的變化表現,讓民眾在園區漫步時,能夠感受獨有的文化底蘊。

南華微光 / 瓦豆製作

攝影」丰宇影像。

《南華微光》原是一所位在屏東的農村小學,50餘年的校園因受少子化影響而廢校。藉由重新置入農業科技與自然景觀,轉型為服務社區與高齡者的地景公園,亦是屏東農業數位科技化的教育創新與創業基地。園區讓居民重新感受在地風土,以當地環境脈絡轉化為幾何地景,周圍連續漸變的擋土牆,順應著鳳梨田的紋理,翻摺出大武山脈稜線的想像;同時種滿可食地景的草坡,和復育水生植物的水池,成為民眾的生態教育場所。夜間的微光與水霧順著稜線上的光暈,隨著草坡蔓延而下,充溢著整個桃花心木林,其中的迷幻場景,彷若遙望基地遠方層疊雲霧中的山水印象,訴說在地獨有的集體記憶。

台南市歷史城區光環境 / 肯緒照明設計 偶得設計

孔廟 攝影」楊士宏。

《台南市歷史城區光環境》位處古蹟、歷史遺跡最密集的中西區,以台南孔廟為中心,期能改善孔廟及周邊街廓,包括葉石濤文學館、聞道出版社、神社事務所等多棟建築物的光環境。團隊以尊重在地性為優先考量,透過燈光重塑區域的夜間環境,使之和諧相容。例如葉石濤文學館利用可變色溫,讓古蹟隨日落和夜色跟隨城市作息; 孔廟及周邊人行道,則透過重新整理,置入新的照明系統,勾勒樹木綠意與紅色牆面,呈現歷史文化氛圍,增添視覺層次與深度。環境透過光的介入,重塑老城區的夜間感受,與在地環境、景觀、文史及生活產生更多對話,展現其豐富的文化底蘊。

讓光游於藝 / 袁宗南照明設計

讓光游於藝。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是傳統閩南式建築,建築技藝完整表現其理念與整體布局,交織成優雅、豐富且多層次空間。團隊以三方向為主軸,第一改善主入口及遊園主動線的燈光,加強入口圓環照明的導引效能;第二是利用燈光勾勒建築物特色,同時加強戶外廊道氛圍,堆疊整體光環境層次;第三規劃小荷花池、蝴蝶劇場、涼亭劇場等外圍環境的走道遊園動線,透過強弱關係,打造兼顧安全及氛圍的夜遊體驗,展現場域間的對話與美感。空間透過白晝的光影變化,營造屋瓦紅磚的不同氛圍,夜間光環境亦可看作是日間延伸,增加原有建築語彙的展現,創造嶄新意象及趣味性。

 評審專訪 
光,是日常的美學教育


台灣光環境獎主要以「設計概念」、「環境功能」、「永續發展」、「創意表現」四個面向進行評選;線上初選注重光環境的表現意象,複選會議則注重在光環境的意義與內涵做討論,決選時評審則親至現場考量作品表現的整體氛圍感。近幾年光環境得獎作品,在各地政府的努力下,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期望有更多作品不只作為照明的展示場景,而是能夠鼓勵民眾參觀,賦予更多夜間使用的功能,塑造美感光環境。本次《室內》專訪評審委員薛琴,分享評審觀點。


後排由左至右:周鍊、吳瑪悧、夏鑄九。
前排由左至右:官政能、李乾朗、薛琴、郭中端、楊澤。


薛琴委員認為:「除了富有美感的設計外觀,更重要的是懂得運用條件,達到最佳型態。」如今的台灣光環境在照明設計上,能夠保存現有的環境條件,是最重要的關鍵,在兼顧藝術的同時,給予光環境正面效果及影響。隨著台灣光環境獎的舉辦,有越來越多作品參賽,包括針對道路使用安全、生活機能等,種類多元而豐富,他建議呈現出整體美觀的同時,也要考慮安全性、必要性及使用者習慣等條件。

針對現在的台灣光環境,薛琴委員表示「不違背自然」是最重要的條件,除了加強對生態的友好,也要秉持永續理念,他舉例在2019年首度頒發的評審團特別獎《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中,以防制光害的概念為發想,透過改善照明工具和定時減光,控制光汙染帶給環境的影響,保留星空原有光景。在國際能源匱乏的情況下,最需考量的一環就是利用最低能源,達到最高效能,完成兼顧永續、環境友好、設計感的光環境。

隨著科技日益進步,台灣無論白日還是黑夜,燈光無處不在,卻也為環境帶來不少光害。薛琴委員認為,未來的光環境應以光線足夠為原則,並建議結合燈光照明器材,減少對眼睛的傷害,在舒適的氛圍中,打造合宜明亮而不失焦點的環境。

「美學是一個訓練,光環境獎是一種教育。」期望台灣光環境不僅符合情境氛圍,也能考量到使用者的舒適度,打造兼具美學與機能的光環境,同時提供適當的照明光線,讓民眾有好的認知與美感。他鼓勵不論是從事照明設計、建築師、業主等各方人士都能一同參與,讓更多人為台灣光環境盡一份力,朝向更美好的目標前進。



資料及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編輯」林靖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