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和式美學再精粹 傲鰻餐廳

入口處以大量紙燈、竹編屋頂和花藝大致向來賓即將進入的空間內部基礎色調。

源自日本的傲鰻,素以遵從關西傳統烤鰻技法的鰻魚飯傲視群倫,從創立之初始終堅持嚴選食材與極致呈現,品牌在北京建立的分店延伸此項精神,建立與之相配的空間,讓食客在品嘗珍饈的同時,可以沉浸感受孕育出如此絕味的風土民情。
 

燈造型細部。


設計師追溯關西的文化發源地,以京都為發想,汲取其神社、佛閣、庭院和繪畫等等諸多意象,結合對傲鰻的理解,從空間結構、建材運用到場景塑造,恰如其分的融合美食、文化與設計,以物質將傲鰻的品牌精神具體化。

設計師應用建材原生的紋理,並以由下往上的打光低調呈現,呼應傲鰻以傳統手法呈現食材原味的精神。


這間坐落在北京國貿CBD的餐廳以竹林為屏障,隔絕車水馬龍的喧囂,營造一個與外界暫時斷聯的場域,在屋內沉靜的光影間,炙烤引人垂涎的食物香氣,待人送入口腔;在味覺、觸覺和視覺多方交錯的美感中,帶領饕客跨越時空的藩籬,品嘗去蕪存菁的京都風味。


溫和安定的色調和大多取材自然的建材中,唯一的金屬裝置和粉白的插花,以質感和顏色形成顯眼但不突兀的視覺重心。
 

人工造景和自然環境的結合

設計師參考日本傳統建築理念「Teioku ichinyo 庭屋一如」的概念,將日式庭院的形式解構,化用在建築中。


在散坐區的榻榻米地板除了以線條與牆面做出活潑的參差對應,也與其他被劃分為「街道」的走道形成鮮明對比。

甫一入內,大堂宛如煙火般盛大的粉白櫻花盆景,與正上方懸掛的金色裝置互相呼應,成為整體色調偏暗的開闊空間中最為醒目的視覺焦點。此裝置以層層遞進、規模由大至小的方形金屬板組成倒掛的金字塔狀,以線條和燈光抽象描摹倒映在粼粼水光中的金閣寺,強調現代性的簡潔輪廓,佐以來自京都傳統的鍛金工藝,由自然紋理賦予古樸質地。

料理台邊的食具既是點綴,也記錄傲鰻製作食物的歷史,讓人在用餐時不禁神往新鮮食材蛻變為精緻料理的過程。


整體參照京都阡陌交錯的街巷格局,以規劃交通路線的思路串聯包廂和散座各自相異的用餐目的,在開放或隱蔽的不同場地間安排張弛有度的節奏,環繞料理台,走道寬度被精細控制在一人穿行自在、二人並肩擁擠的尺度之內。

不時出現在轉角或包廂內的綠植,和用料厚實考究的花器互相呼應,將人為的設計與大自然的清新感結合,於角落無聲帶動對日式庭園的聯想。


不時穿插的綠植和沈穩的陶瓷花器,結合人為設計的巧思和自然生長的特點,將熙來攘往的過客融入造景當中。


室外的植物藉由室外的自然光將樹影打在包廂中作為窗戶的杜邦紙上,有如水墨畫一般的風骨,和室內的綠植造景對照,別有一番意趣。

「紙」元素的多元化應用柔化了牆面對環境的切割,燈光與透過紙窗進入室內的自然光相溶,在有限空間內暈染生機和呼吸感,而大廳裡恰到好處的壁紙流露傳統紋飾風情,為整體氛圍更添人文氣息。

「紙」元素柔化了空間氛圍。


聯繫古今的文化符號轉譯

雕塑是以素雅穩重為審美基準的整體空間的角落意趣——五隻達摩不倒翁在走道盡頭堆疊成一方端景,作為日本最為受歡迎的吉祥物形象,達摩的憨態可掬和酒醉般顛倒的不規整形態,在走道嚴肅平整的框架裡輕巧地點亮來賓的笑容。

現代化的入口門框搭配拉門的結構,在節省空間的同時運用傳統建築的符號。

由藝術家為包廂量身打造的雕塑以童趣悄悄融入水墨般端嚴的畫面,讓人們跳脫高級料理餐廳帶來的拘束,回歸樸實的日常用餐。

料理台在作為隔板的玻璃前加上垂直向的木格柵裝飾,緩和了不同區域的材質過渡。


在空間裝飾方面,傲鰻沒有直接對日式傳統民居建築進行照本宣科的挪用,陣列式的門頭和內部垂直向的木格柵在在凸顯設計師化繁為簡的功力。

佈置簡潔的包廂呈現茶室般嫻雅的氛圍,讓身心一同隨之放空、放鬆。

用現代的設計語言解讀日式美學傳統,並非單純有樣學樣,而是深入觀察文化象徵的核心本質,才能取其精粹、加以在地化應用,構成精神上的新境界。

資料及圖片提供」FUNUN LAB設計研究室
撰文」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