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21

  • 入口。建築外立面利用懸挑的樑柱系統及遮陽鋁板,輔以四季分明的光蠟樹,光影樹影增加了空間的表情張力。

  • 外立面的白色皮層塗裝具抗菌、抗黴等特性,適合台灣潮濕多雨的氣候;垂直線條的鋁件金屬則呼應了樹木的垂直生長關係。

  • 2樓的公共區域。客廳、餐桌、外廚區的中島吧檯連成一個毫無區隔的場域,與水平向的大開窗有著相映成趣的韻味。

  • 2樓的白色露台採鏤空形式呈現,羅耕甫表示他考量到日照與遮蔽率,試圖在建築量體中營造虛實空間的氛圍。

  • 水平長窗隨著視覺完全展開,得以一覽庭園綠樹,讓住家成為都市裡少見的綠生活空間。

  • 天花板利用具「白標」的木皮,將窗外垂直的樹景延伸進室內,疊加層次之餘,也能達到外景內化的目的。

  • 主臥室。本案的每間臥房均設有陽台,可輕鬆親近園子裡的綠樹。

  • 連接更衣室的廊道。無論公區或臥房,在選材上以大器沉穩為主,不過度外顯,帶來舒適安定的感受。

  • 處處可見光影與搖曳樹影的痕跡,讓室內有著絕佳的視覺優勢與層次變化。

  • 浴室。衛浴設備選擇德國品牌DURAVIT,經典俐落。

  • 1樓、2樓平面圖。

  • 3樓、4樓平面圖。

Delicate Greenery

橙田建築│室研所 / 羅耕甫

  • 設計者」橙田建築│室研所 / 羅耕甫

  • 攝影者」墨田工作室 / 吳啟民

  • 空間性質」住宅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鋁件、清水模、玻璃、鐵件、大理石、木紋磚

  • 面積」242坪

  • 項目年份」2019年

  • 橙田建築│室研所 / 羅耕甫

  • 羅耕甫被邀請參與威尼斯雙年建築展(2020 bienni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Venice),該展覽於2020年8月起直至2021年2月結束,主辦單位為ECC(European Cultural Centre),會中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知名建築師展示其作品概念,主題定為TIME / SPACE / EXISTENCE,透過作品、相片及模型融合概念思想及研究成果,成為當前世界建築藝術和發展的參考依據,闡述出時間和空間存在的哲學概念。

  • 重要得獎紀錄:
    2017 / 2018 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Awards Shortlist (UK)
    2017 / 2019 INSIDE World Festival of Interiors Shortlist (UK)
    2018 Architizer A+Awards Jury Winner & Popular Choice Winner (USA)
    2017 / 2018 / 2019 / 2020 WA Awards Winner

夏季時的南台灣,一向予人豐沛陽光、焰熱高溫的印象,如何使新建的獨棟住宅能夠規避豔陽的直射,且轉化成建築物的特色,是羅耕甫設計師最為重視之事。有鑑於城市的人口集中是個無法避免的趨勢,羅耕甫嘗試將所經手的基地建築盡可能地深層綠化,全方面地考量到方向性及植物種的選擇性,企圖創造城市裡的「冷島效應」。

綜觀本案,基地坐東朝西的條件對炙熱的天氣是一個考驗,設計師於建築外部大量植樹,除帶來值得珍惜的綠意外,還可達到環境碳中和的效果(每棵樹每年可吸收48磅的二氧化碳量),並大量採用水平長向開窗,讓視覺一覽無遺;樹影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更迭,建築外立面利用懸挑的樑柱系統及遮陽鋁板,加深光影在空間的豐富性。羅耕甫試著讓建物看來輕盈且具現代感,希冀重塑亞洲人對於大宅空間的豪華認知,由原先的奢華物質享受,轉而內化成對精神層次的追尋,並自在享受每一天。
 

細膩的環境綠化與共生

羅耕甫提到,大量植物亦可提高建築物整體的環境可持續性。考量到材料可回收的永續性,立面上他選擇垂直線條的鋁件等金屬材,目的是為了強化與樹木的垂直生長關係,並且盡量使用本地建材,以減少運輸碳排對自然生態的影響;而白色的皮層塗裝具有抗菌、抗黴、抗裂等特性,適合台灣潮濕多雨氣候,其低度反射也有利於豐厚樹影及框架在陽光投影下的張力。

在本案中,羅耕甫將戶外的綠環境與建築虛體空間進行延伸,使內外相互契合,包含主臥、孝親房跟獨立客房均可親近園子裡的綠樹,面西前側的客房更設計旋挑的大遮陽平台,以滿足遮陰性和與綠環境的接續;2樓除了內廚房外,開放的外廚區中島、餐桌、客廳的沙發及室外陽台,是一個沒有區隔的生活場域,綠樹隨風搖曳,從樹梢灑落的光與影交織出極具韻味的畫面,讓居住者有著更為安定的生活感受。
 
在平面配置方面,業主夫妻居住於1樓孝親房,2樓為公共區域,3樓為女兒的私人領域,兒子媳婦及孫子則住在4樓。強化公共空間的連續性,營造三代同堂的美好相聚氛圍是最主要的精神主軸,本案另一個十分重要的元素是「光」,設計師期待使用不同的手法,保留建築體本身的生命力,帶出與自然共存且充滿溫暖的環境。針對材質搭配與比例拿捏等細節,羅耕甫於室內選材刻意減少材料的反射量,盡可能保留原始質感,並鋪陳大地色系,使生活更貼近於自然,讓東西向的直接日照所映照出的婆娑樹影在空間裡有足跡可尋,勾勒出暖意景緻。

此外,室內材料亦採取「外景內化」的方式運作,例如公區之木紋天花板,特別挑選具有「白標」的木皮,試著將窗外垂直向度的樹景,以延伸及隱喻手法帶入天花板造型,構築猶如身處樹林間的層次,藉以達到內外相融的目的。透過綠植每日的生長、樹梢光影的輪替變化,不僅具體化了時間的流轉,更為住家捎來一股歲月靜好的雅致意蘊。


採訪」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