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59

  • 以店名SIPSIP為靈感,讓今昔時空交集的飲酒之意展現於空間中。

  • 餐廳入口轉往內巷,明示這是一座鬧中取靜的品飲之處。

  • 外帶窗口迎向園區主動線的來往人潮,作為對外的服務吧台。

  • 重設入口後,內巷的中庭化為餐廳的外玄關,拉長從外入內的節奏。

  • 空間以釀造米麴的米白色澤為基底。

  • 平面圖。

覺知造所|胡廷璋 / SIPSIP 餐酒館

立體線條或疊或展恰似啜飲下的水紋

  • 設計者」覺知造所 / 胡廷璋

  • 參與者」趙雨儂

  • 攝影者」hey!cheese!

  • 空間性質」餐酒館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不鏽鋼、商業耐磨漆、美耐板、長虹玻璃、灰鏡

  • 面積」20坪

  • .

  • 覺知造所 / 胡廷璋

  • 覺知造所主持人

  • 胡廷璋認為空間應能使人更容易進入當下感受與存在,而非成為阻礙。作品 善於將美感融入生活,減化與日常需求無關的線條與設計,盡可能的讓空間 回歸到人與人之間最純粹型態。重要得獎記錄為德國iF 金質獎,台灣TID 金獎,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等。

  • 設計工作僅為胡廷璋日常中一個面向。除此之外,他亦是日本裏千家茶道講 師與唎酒師,短暫兼職任於劇場表演,研修居合道,並透過書寫分享設計工 作以外的角度與觀點。

SIPSIP餐酒館位於台北華山文創園區內,業主期望這座都市品飲空間,能讓到園區觀展與活動的民眾留下鮮明記憶點,而命名SIPSIP目的,除了隱含此處為餐酒空間之意,亦有著對酒藝之自信。

回首過往,台北華山文創園區前身為酒廠,而今園區一隅新置了此家餐酒館,今昔時空交集著飲酒之意,這份微醺聯想既為開端,亦織起了全作的設計思路。
 


重設過渡點

這座餐酒館為全時段營業,午餐適合闔家共享,晚間為情侶約會之處,深夜則變身為都市裡的隱祕酒吧,考量空間全時段提供飲品外帶服務,胡廷璋設計師修改餐廳入口位置,使空間達到多用且效率之目的。
 
將入口位置從建築正向挪至側向,具有兩項效益:一為入內動線增加旋身的過渡點,除了將內巷的中庭化為外玄關,也以庭內樹景作為序曲,拉長從外入內的節奏,日間能分流川行在園區的人潮,夜間則因庭園燈景相襯予人幽靜之感;其二,清晰分劃內用與外帶的服務路徑,將建築臨路立面化為外帶窗口,對園區主動線上的人潮提供便捷的外帶飲品服務,內用、外取客群因服務窗口而明確分流,免除互相干擾,即使在滿座或非供餐時段,也能由外帶窗口進行販售。
 


啜飲生漣漪

設計師提及,SIP係指啜飲的聲狀詞。藉由聲音聯想動作,口部輕啜飲品引起的水面漣漪,彷若清澈湖面上因水紋波動而起伏的粼光,啟發了空間造型。
 
室內空間以一座45度的斜長吧台連結廚區至外帶區,將廚房、製飲、販售、倉儲歸整於吧台內部,使顧客與服務動線清晰,綿長的立面範圍亦將水面漣漪擬態其中,除了回應SIP之意,也隱喻著釀酒、注酒的水紋律動。立體線條或疊或展恰似啜飲下的水紋,並在其中漸層、延展,一如水面漣漪的擴散、共振、倒映等變化。
 


延續舊記憶

空間前身為台北酒工場- 米酒仕込室,雖現今已改為餐飲用途,此作設計思維上仍希望可延續歷史溫度,對映場域過往。設計師認為,歷史建物的再生應用,並非保留某個時代的歷史或原始風情,形成斷代式詮釋,而是該回應建物在當代民眾的生活裡真實演化中,如何與之產生記憶的延續。建築除了保持外觀特色,空間亦裸裎天花板結構,突顯挑高優勢,室內均以米白色澤為底,鋪陳出釀酒過程裡米麴層層打磨的溫潤光澤,細節上再以不鏽鋼桶釀造槽體作為金屬結構,令整體顯得明亮且雅致。整體照明亦為餐廳全時段營業而規劃,採用可調節美術燈,並將重點光源聚集於漣漪線條與桌面,令光線主副分明,將人包裹於完整情境之中。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