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台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劃

經過一年漫長的等待,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於在 2021 年中旬與大眾相見,本屆大會主題「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呼應現代世界所需要的建築,尤其建築作為環境與人的溝通橋樑,將生活、工作、理想地合為一體,亦是將神性、生活與旅行融合的場域。此一命題,在歷經疫情肆虐的當下,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如何共存,更成為當代亟需的解答。


台灣館外觀。
 
本屆台灣館由國立台灣美術館、策展團隊自然洋行建築設計團隊及草字頭國際聯合舉辦,以《台灣郊遊 – 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劃》為題,自 5 月 22 日至 11 月 21 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透過梳理數個獨特案件、跨領域合作經驗,深入探討打造環境建築的前端企劃、與後續實驗建築的營運紀錄。

國美館館長梁永斐表示,本次台灣館不僅布展過程面臨最多挑戰與不確定性,也是布展團隊人數最精簡的一次,因應義大利當地防疫規範及個人健康風險,國美館、建築團隊及運輸公司總共僅有 9 人前往,前後隔離至少 20 天,而此番疫情下的跨國布展過程,也意外地回應了「如何共同生活」的提問。
 

展覽裝置「置身物種間的建築 II」。自然洋行製作,Mauricio Freyre導演。

 

郊遊─逐山水而居

「人類在自然的野地,如何透過本能的感覺啟動應對能力,克服自然給予的挑戰,當我們正視人類內在的原始感知並逐漸產生正向對應能力時,恐懼也就會消失了。」策展人曾志偉如此談到,本屆展覽命題與建築概念也從此而生。

展覽題目「台灣郊遊」聚焦於台灣山林自然生態,探討在台灣郊區野遊、生活,進而移動所形塑而成的生活狀態,曾志偉描述,台灣地理上 70% 遍布高山、森林和丘陵,人口集中於西半部平原城市,與中央山脈距離非常密切,嚮往在郊區或自然條件下生活的人們,來來往往都市與郊區之間,形成一種非正式、不斷變動的遷移行為,「在開發與保護之間,構築一道值得努力的纖細平衡。」自然洋行多年來致力於自然野地郊區研究及環境規劃,著重人與環境的共存,建構如何和建築以外的事物和諧運作,而非創作一個人與自然或環境隔絕的空間。



展場作品模型「少少—原始感覺實驗室」
 
展場位於威尼斯重要交通樞紐與觀光景點「普里奇歐尼宮」,前身為古老監獄,如何在一個古老而封閉的空間中創造出寧靜且帶有原始感受的場所?策展團隊刻意提供留白,盡可能保留空間原有質感,並以大型立體空間裝置與投影呼應歷史建築原始元素。

展場氛圍呼應目前全球疫情發展下人與空間的關係,在隔離的狀態下人們如何自省、內觀,重新省思與生活環境的互動關係。期待觀眾透過 5 件展出作品,回歸個人感覺心念、周遭感知來貼近當下時代,找尋寧靜而平和的心境。除此之外,此次展出亦通過影音作品與氣味設計的結合,配合與秘魯籍導演 Mauricio Freyre 合作概念影像,並與「曖曖內含光實驗室」合作籌劃互動的展覽,帶領觀者透過五感體驗獨特的策展概念。
 

建築,是溝通的橋樑

本展以「提問」、「共同合作」、「相互影響」3個對應大會主題的子命題,與數個跨領域的團隊一起探索建築、環境與人共同生活的方法,建構更為符合人類生活感知的建築。

本次展出的內容包含自然洋行建築團隊獨立實驗作品如「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峇里島「天然修道院」,以及數件與台灣產業的合作:「勤美學 森大」、與春池玻璃及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的「類生態冥想屋」、「野長城原始知覺研究室」等建築環境規劃概念,呈現不同的人文、環境條件、產業、空間使用模式等,皆有各自獨特的對應觀點,其中的共同點是通過建築扮演溝通橋梁,呈現並拓展各領域透過實驗建築場域共同合作的成果。自然洋行從各個獨特案件的風土、田調觀察中發現,「安定的人心」是與自然環境共存、持續發展而不過度開發的重要先決條件。
 


天然修道院及野長城。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是自然洋行於 2014 年所發起的研究計畫,以「自然中的學習場域」為題,與植物學、傳統醫療、調香、靈修等跨領域策劃與交流,擇址台北城市與山脈之間的山林,至今已舉行將近百場研究計畫及活動。

本案選擇在背風面及擋風樹群邊搭建,並在原有木造平房上覆蓋台灣農務上常見的植物庇護網室系統,高度 8 公尺、長度 20 公尺,再採用 80%加 60%透光性針織網形成適當的工作生活場合。因應地形與樹木障礙,修正成以 8 個圓心組合成的不規則弧形斷面的構造主樑下搭建。打造輕質、速成、節省人力及耗材的建築,所有結構不採用水泥製品,可迅速拆解、位移,也同時具備臨時性、耐久度、 機動性等彈性功能。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實地照。攝影」Jetso Yu
 
類生態光學冥想屋
未來,是一個移動方便迅速的世界,人的生活不再是一個定點,而是安定、微小、寧靜,並分散於各地角落的空間碎片,作為未來所需的居住場所。自然洋行攜手專司回收玻璃的春池玻璃合作打造了「光學冥想屋」,於忠泰美術館 2016年 開館首展《HOME 2025:想家計畫》中展出。

展覽聚焦於住居議題上,著眼人最基本的生活單位─「家」,透過時間與空間兩個向度的交叉設定,啓動思考 10 年後住居的研究計畫。此作透過玻璃無機、耐溫、堅固、透光等特性, 將自然的光能和水回收轉換成生態小屋,並具備不斷繁衍的彈性變化,結合其他維生設備。想像未來人們透過網路分享模式,關照散落各地的冥想屋達成訊息交流、知識分享的家。


類生態光學冥想屋玻璃模型。
 
野長城原始知覺研究室
延續「少少」的嘗試,自然洋行於 2017 年在中國河北的山野間建築一處結合自然涵構及探索山林美好生活的實驗場域。空間機能包含植物工作坊、香氣實驗計畫、自然療癒課程、藝術展演等,引導人們走進天然場域,建立與大自然緊密連結生活。設計團隊重新思考自然如何地吸引人們,松樹林、梯田、老礦場,以及遠方山脈形成的野長城,作為人類文明與荒野的那條模糊邊界,散發著一種寧靜。

建築以竹炭板作為主要材料,期待建築除了回應土地、生態,更能照顧到空氣,因此研發空氣濾心原理的相關建材,作為對未來大量發展時的示範依據。若說建築作為人類在自然中尋找立足點的載體,自然洋行期望在這片和諧的關係中帶來新的生命,或者是生機。


野長城原始知覺研究室之展出模型。攝影」高靖捷
 
勤美學 森大
2018 年與苗栗在地企業「勤美學」合作,策劃一座通過人與自然生活體驗及知識聚落範型—森大,位於苗栗香格里拉樂園南側 10 公頃次生林內。

建築由主屋及環形網廊兩個部分組成:主屋改造原有荒廢的類中式宮廷房舍,外部大量覆蓋銀網和噴霧水系統,回應谷地炎熱氣候,主要作為教室、廚房和工作坊等用途,並收集附近散落的巨石取代日常生活慣用的家具。不完全封閉的環形網廊由銀色 60% 農用針織網及強化結構的鍍鋅鋼管構成,形成近 300 公尺的長廊作為輕度隔離荒野森林的結果,串起各個可以彈性使用的空間,並承載工作坊的型態。將「向大自然學習」的思想與產業結合,展現更多的影響力。


勤美學 森大實地照。
 
天然修道院
為自然洋行 2019 年的作品,將工作室計畫搭在印尼峇里島某個原始的秘境山林中,探索未來自在生活及愛護自然界的建築方式之可能性,也因此以動物原始本能「棲息」於山林的概念,規劃數棟棲息屋形成一個微小的村落,以分時與不插電概念生活於其中。

空間中大量運用自然元素,引人聯想歐洲古老修道院、高原上的藏傳佛教寺院、熱帶森林的神殿、沙漠的清真寺等,設計師表示,趨近純粹的神性空間時常體現人類與環境和平共處的可能景象,透過建造神聖的空間,用光線和空間量來喚起敬畏和虔誠的情緒。


天然修道院展出模型。攝影」高靖捷




自然洋行
自然洋行成立於 2003 年,工作室位於台灣台北外雙溪陽明山國家公園後山,主要設計思考著重於建築、環境、感知等複合因素規劃而成的完整場域。其中包含歷史建築物改造、新型態研究機構及部分實驗性住宅、飯店等。並於 2014 年起持續探索輕質、異材質構造及其運用向度可能性發展。




資料及圖片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自然洋行
編輯」林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