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猶如青蘋果,永不停止學習的安藤精神

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世界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的生涯回顧大展《挑戰—安藤忠雄展》(TADAO ANDO:ENDEAVORS),自2017年由東京出發,歷經巴黎、米蘭、上海、北京,日前抵達世界巡迴最終站-台北,2022年9月13日前於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重磅登場!



本展由忠泰美術館聯手安藤忠雄建築展實行委員會共同主辦,並由旅日建築師龍國英擔任策展顧問,共劃分為「空間的原型」、「城市的挑戰」、「景觀的創造」、「與歷史對話」四大主題,展出超過300件作品,含括安藤忠雄的世界旅行速寫、設計手稿、建築模型、眾多影片與攝影作品等。


以「青蘋果」激勵大眾永保青春的學習之心。©歐陽青昀


展場一隅。
©歐陽青昀
 
近兩年來世界壟罩在疫情的陰影下,人們備受限制,無法自由的飛越國界,忠泰美術館藉由引進本展,讓台灣觀眾有機會親身感受國際級建築大師充滿挑戰的傳奇人生。《室內》雜誌更邀請忠泰美術館黃姍姍總監進行專訪,與讀者分享策劃國際級大展背後的點滴和跨越諸多挑戰的心路歷程。
 

忠泰美術館 / 黃姍姍 (圖片版權©忠泰美術館)

現任忠泰美術館總監(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日本國立東京大學文化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了,同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曾於日本橫濱三年展、森美術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化政策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工作。博碩士就學期間累積獨立策展經驗並發表多篇文章於藝文專業刊物。自2010年進入忠泰集團,於忠泰基金會任職時期,負責忠泰美術館最初籌備規劃及開館建置工作,2016年開館至今負責統籌忠泰美術館之營運與管理以及部分展覽策劃。個人專業領域為博物館學、策展、藝術管理。


【希望傳遞永遠保持開放心境與熱情,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
 

展場一隅。
©歐陽青昀

安藤忠雄(Tadao Ando)無疑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大師之一。他的重要性,不僅是遍布全球各地的建築創作,更重要的是他所帶來的訊息:「不自我設限,超越自我,不斷挑戰!」而忠泰美術館作為台灣首座聚焦於「未來」與「城市」議題的美術館,總監黃姍姍提到,在過去五年的時間,忠泰美術館已策劃約17檔展覽,不論是當代藝術抑或建築類型,每檔展覽最重視的即為思考與城市有關的各種面向,透過感性的藝術角度,或是理性的建築思維,爬梳城市脈絡,並剖析人和居住空間的連結。


展出安藤忠雄設計手稿、建築模型等,圖中作品為六甲的集合住宅。©忠泰美術館
 
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曾擔任過職業拳擊手,他雖從未受過科班訓練,但基於對建築的狂熱,21歲便踏上了遍及歐美、甚至遠至非洲的自學之旅,藉由吸納名家建築精華化為自身養分,並在學歷至上的保守社會裡,以大阪梅田佔地30坪的「大淀工作室」作為指揮基地,進而開闢出日本當代建築前所未見的全新道路,更在1995年一舉榮獲號稱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立茲克建築獎。


「大淀的工作室II」模型。©歐陽青昀

2017年,安藤忠雄回顧展首站於東京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The National Art Center, Tokyo)登場,而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於2019年曾邀請安藤忠雄來台,以《亞洲是一》為題舉辦千人演講,分享他執業以來,對於社會局勢的觀察和體悟,以及50多年來的心路歷程;雙方的合作關係由此拉起序幕,彼此奠基於深厚的信任關係,順利爭取到台北作為展覽全球巡迴的最終站。


「水之教堂」現場照。這棟建築可說是安藤忠雄將自然景觀融入建築設計裡的重要轉捩點。©Yoshio Shiratori

黃姍姍總監說道,安藤忠雄這位沒有受過正統科班建築教育的自學者,透過自身努力和不懈奮鬥的歷程,達到世界頂尖建築師的地位,因此展覽的核心精神,主要在於期待藉由闡述他的人生和創作,讓觀眾在拓展視野之餘,也能收穫不畏艱難、正面積極的態度,藉此面對人生中的難題與挑戰。


安藤忠雄與光之教堂。在沒有裝飾元素的室內空間裡,只有從正面透空的十字架穿透進來的光,成為教堂的象徵。©Araki Nobuyoshi
 
展場與內容的相互呼應

年屆80歲的安藤忠雄從未停止腳步,他將「青蘋果」視為青春的象徵,這個青春指的不是年紀,而是心態,只要保持熱忱,並以謙虛、積極的心態持續成長,就永遠不失學習機會。他更將《挑戰—安藤忠雄展》作為迎戰「建築」的半世紀奮鬥紀錄,他表示:「展覽5年巡迴過5個城市,最終站落腳在『對話之地』的台灣,是極具意義的巧合。希望本展能夠成為大家重新思考建築原點的機會。」


「21_21 DESIGN SIGHT」現場照。以「建築即地景」為主題,打造了「摺紙」造型的地面部分,以及擁有下沉式廣場的地下樓層,成為主要的展覽空間。©Mitsuo Matsuoka
 
展場特別安排在日治時代所興建的「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即為現今的市定古蹟「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內。黃姍姍表示,當初在規劃展覽場地時,不可諱言地的確非常希望安藤老師個展能夠在忠泰美術館本館舉行,不過,考量到回顧展規模甚大,且展品豐富多元,再者,作為主辦單位和執行單位,她與同仁有股企圖,希冀能將1:1比例復刻的「光之教堂」呈現於台灣觀者眼前。


「上海保利大劇院」現場照。不直接以外觀突顯存在,而是利用虛與實、立方體與圓管狀的相互交錯,表現充滿激情的內在空間。©Shigeo Ogawa

綜合上述理由,以忠泰美術館這個較為中型的展覽場地而言,有其布展上無法克服的限制,因此,便開始和安藤老師討論各種展示場地的可能性。當團隊提起有百年歷史、具古蹟定位的松菸倉庫為其中一個選項時,安藤忠雄馬上同意以此為展覽地點;黃姍姍進一步解釋,安藤忠雄秉持著尊重的原則,經手了許多歷史建物的再修復與再造,此次在松菸這座古蹟場域中展示他半世紀的心血,期待創造「沉浸式」的體驗,帶領觀眾感受建築和歷史承先啟後的對話。


中之島計畫II—都市蛋空間(提案)設計圖。©Tadao Ando Architect _ Associates
 
疫情下,策展及布展的挑戰

在古蹟中布展,的確備受考驗,以及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總監分享,因為場地較為脆弱,在空間整體建置上,無法採取「釘」、「黏」等侵入性手法或裝置,基於保護古蹟的前提下,在正式進場前,團隊經過非常多次場勘,確認內部結構與預計增設量體之間的關係,也在這些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共同主辦的安藤忠雄建築展實行委員會,對於古蹟空間的崇敬和誠心對待。


「倍樂生之家 美術館」全景圖。在這座幾何造型的建築中,因應地形有一半埋藏在地下,讓內外空間進行了動態且大膽的交流。©Mitsuo Matsuoka
 
疫情不僅對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對於各產業也造成許多衝擊性的變革。黃姍姍認為,忠泰美術館本館在過去兩年陸續舉辦了多檔國際展,面對疫情這個不確定因素,團隊練就了一身彈性因應的本領,並嘗試發展線上策展等策略,讓藝術持續走入大眾日常;不過,親臨展覽現場的共鳴和悸動依舊無法被取代,因此忠泰團隊不懼困難,堅持於台灣打造實體的安藤忠雄回顧展。


「地中美術館」現場照。此為安藤忠雄在直島上創作的第4號建築,形體與既有風景融合,完全隱藏於大地之中。©Tadao Ando Architect _ Associates

有鑑於展覽規模龐大,亦有諸多需關注、解決的複雜問題,所幸同仁們不厭其煩地與日方進行多次溝通,透過視訊、資料整理、圖片呈現等方式,企圖將心意及想法完整傳遞至日本;她進一步提到,在整個籌備過程中,能夠十足感受到日方團隊的信賴,甚至在進場和布展的當下,日方授權忠泰團隊能直接在現場做即時判斷與應對,這對一向嚴謹、要求品質的日本人而言,代表著全然的信任,這令忠泰團隊感到十分榮幸且開心。

對於建築產業的願景

安藤忠雄於展覽開幕的聯訪中,曾提到:「現在是男女平等的時代,我希望有更多女性加入建築領域,因此在展場規劃上,有特別思考如何讓女性對建築產生更多的興趣。」黃姍姍指出,安藤老師十分認同女性的能力和韌性,對於女性無限的發展可能同樣持肯定態度,這點令身為女性的她,深感鼓舞。


「海關大樓(皮諾私人美術館)」現場照。建築完全還原成15世紀的樣貌,僅在中央插入一個由清水混凝土牆框起的結構。©Shigeo Ogawa
 
另外,就她的個人觀察而言,安藤老師對於人類未來的城市發展亦抱持高度期待,他非常關注「尊重既有歷史」、「尊重自然」等層面,也期望建築行業並非僅藉由「新增」的手段,來塑造城市景象,而是需要營造與自然共生的環境,因此,在安藤的一些作品中,種植綠樹花朵甚至先於建築物。


「證券交易所(皮諾私人美術館)」現場照。依舊將新與舊之間的對話視為設計主題。©Yuji ONO

第二,他十分講求「團隊」精神,一棟建築的完工,絕非單靠個人就有辦法完成,而是必須由一群朝著相同目標的群體,共同努力、共同付出才得以實現,因此在展場入口處,特別展示一張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同仁的合照,表達他對團隊的重視。另一方面,他也不斷在公開場合中呼籲世人正視地球環境面臨的危機,並傳遞他對人道的關懷,強調互相合作和理解的重要性。


「證券交易所(皮諾私人美術館)」手稿。©Tadao Ando Architect _ Associates

下篇:《挑戰—安藤忠雄展》展場介紹

資料及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部分展場攝影」歐陽青昀
採訪」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