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Tomood土與木之間 用台灣材料,說台灣故事

一年一度備受關注的金點設計獎(Golden Pin Design Award)已於日前公布標章得主名單,今年共有118件作品入圍「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同時也將頒發兩項「年度特別獎」,表彰在循環設計及社會設計表現傑出的作品;預計於12月2日的頒獎典禮揭曉最終得獎結果。而《室內》雜誌作為金點設計獎官方媒體合作夥伴,也將帶來連續三期的深度報導。
 
本期報導將介紹以「Corner長凳」榮獲金點標章的台灣家具設計品牌「Tomood土與木之間」,主理人郭良旗(Roger Guo)嘗試以手作溫度和精細工藝,向消費者傳遞木材擁有的豐富紋理,以及與土地連結的生命力;此外,他亦致力推廣台灣國產材,期待更多家庭體會受台灣在地木材的獨特韻味。《室內》雜誌特別造訪Roger的工作室,請他與讀者分享創業過程的點滴,以及對木材、家具和設計三方面的見解。

 

Tomood土與木之間 / 郭良旗Roger Guo
Tomood土與木之間,是台灣家具設計品牌,期待透過設計的力量,勾勒美好的生活樣貌。近年致力於發展家具與生活用品的設計,特別選用天然且有溫度的國產樹種,彰顯材料沉靜樸實的美;重視使用者的舒適度,手工打造簡約、溫馨且高品質的家具及器物,從設計到生產皆來自台灣,希望藉此傳達台灣的工藝之美。
 品牌參與過2022 Maison & Object Paris法國巴黎國際家飾用品展、2022台灣文博會、2022新北SDGs創客季、2022台灣工坊家具-木質生活展、2021銀合歡家具設計大賽作品展等盛會;亦榮獲金點設計獎、2022台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入選、OTOP產品設計獎(入圍決審)、銀合歡家具設計大賽佳作等獎項肯定。

 


台灣的工藝技術,一向聞名於世。不論是木藝、籐業或其他技藝,都曾有過輝煌的歷史,時至今日,亦有一群在地職人隱身於城市角落,以不張揚的態度,默默守護、傳承技法和溫度。不過,在時代巨輪的轉動下,工藝傳統還是遭遇了日漸凋零的困境,如何讓這些工藝在現代社會中找到新的起點,重新回到世人眼中?「設計」,或許是解決窘況的一帖良藥。


「Tomood土與木之間」於2021年文博會的攤位。透過大大小小的參展機會,向大眾推廣品牌及國產材的魅力。
 
近年來,台灣越來越多年輕設計者,憑藉著對土地和家鄉的熱愛,期以符合現代的美學觀點,積極投入、重塑傳統工藝的多元面向,而Roger創立的「Tomood土與木之間」,更含納了他對台灣國產木料的關注和理解,他期待在地材料能走進每個生活空間中,讓材料、工藝和人,共築更多的可能性。


作品製作過程,現階段品牌所有商品皆為設計師手工打造。

Roger自述幼時居住於山上,算是個「山裡來的孩子」,從小接觸森林,很喜歡樹木富含的溫潤質感和獨特香味,就算長大成人,每每聞到木頭香氣,就彷彿回到小時候寬廣無際的山林中,能夠感受身心的舒暢;與木作家具相遇的起點,則是大學時期受到「國家級匠師」黃俊傑老師啟蒙,首次接觸木藝的Roger,不僅開拓了對木材的進一步理解,這段歷程也讓他確信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從事家具設計。
 

用國產材料,製作屬於台灣的家具

畢業後,他便按照預期進入家具與生活用品產業,並在美國家具電商品牌擔任設計主管一職,長期設計適合外國市場的品項,令他不禁萌生一股想法:「台灣家具曾享譽國際,70年代曾有『家具王國』的美名,但隨著代工業由盛轉衰,目前台灣充斥著國外進口的家具,款式也多以歐美風格為主流。那什麼才是屬於台灣本土的家具呢?」


Roger企圖發展台灣風格的家具品牌,並挖掘國產材的更多可能性。
 
熱愛挑戰和創新的Roger,為了找出台灣家具的特色,便利用工作閒暇時間進修,學習「榫接」工法,透過了解、接觸傳統技法,企圖探索新的創意和切入思維;2017年時,恰巧碰上林務局開始推廣台灣國產木料,他訝異於台灣擁有如此豐富的生態,各有特性的樹種開啟他走入山林的契機,也在多方嘗試下,最後利用異材質的籐編結合國產材,設計出第一張椅凳作品,在經過競賽和展覽的洗禮下,收穫了來自各方的好評,遂開始研發一系列的家具產品,也就是品牌元老級的Corner系列,並於2021年的台灣文博會正式對外發表,憑藉國產材和天然籐編技術,打造出充滿台灣風格的設計家具。
 

衷於本質,強調素材的原有面貌

品牌名稱中的「土與木」,意指「本質」。Roger提到,土和木能拼組成「本」字,象徵著他喜愛物體和材料本質的初衷,因此品牌的核心概念正是強調天然素材的原始樣貌,所有品項製作完成後僅簡單塗抹保護漆,避免過多的人為加工或表面處理,藉此突顯國產樹種既有的溫潤手感和多元紋理;而木材生長於台灣,不僅更能適應這塊土地潮濕悶熱的氣候,亦可省去長途的運輸耗能,進而達到節能減碳、保護環境的目的。


設計師嘗試以雙手的力量,創造每件富含溫度和自然肌理的作品。
 
作為環保且可再生的天然資源,Roger期待透過雙手的力量與溫度,打造簡約、溫馨且高品質的木製家具和器物,成為日常起居空間中的靈魂要角;每件產品皆來自他對美好生活的爬梳和想像,構築舒適怡然的生活景致之餘,同時也默默傳遞木材的自然生命力,更嘗試述說蘊藏於家具形體上,屬於台灣的文化軌跡及技藝價值。


設計師手繪圖。
 
Roger進一步說道,國產木材的紋路特別,且色澤上較為多變,不過,木材來源相對不穩定,疏伐木徑小且有節,消費者的認知理解也較為薄弱。現有國產材多為小徑木和林業疏伐木,可以藉由創新的設計思維探索最適合的比例及工法,來突顯材料具備的特色,Roger擅長以複合材質和不同於過往的製造方式,翻轉劣勢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亮點,例如杉類較為輕軟,可透過結構來強調它的輕量感,而簡潔的造型亦可彰顯杉類的豐潤色彩與花紋。


以手工壓籐技術製作的實木籐編收納盒。

另一方面,實木家具經常面臨的變形、軟材碰撞等問題,Roger則強調,木頭是會呼吸的素材,需順著它的脾氣和習性,以不同的製作技術呈現,而過程中的乾燥、表面塗裝等細節,更是不能馬虎的環節,成品才能因應台灣的天氣型態,長久陪伴消費者。
 

用雙手實踐腦海畫面

設計是一門很廣泛的領域,除了本身的知識,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體驗和積累。Roger提到,他不會為了設計而刻意去尋找靈感,但平時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吸收國內外包含建築、室內設計、服裝或藝術等範疇的資訊、趨勢和技術,也非常喜歡觀察日常生活周遭的小細節,並會將每次迸發的靈感記錄下來,這些看似隨筆、隨興的思緒,都可能在某個時刻串成概念的起源,他很享受這種靈光乍現的感受,也因為熱愛挑戰、挖掘新知的個性,讓他得以時刻保持著創作的熱忱而不顯倦怠。


製作每個品項前,皆會再三剖析結構細節,並不停試驗。
 
目前「Tomood土與木之間」的所有商品皆採耗時耗力的手工模式打造,Roger笑稱現在是「做不及賣」的情況,但當初之所以自立門戶,就是希望所有的家具器物,從設計到生產,甚至是販售都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唯有這樣才能隨時從各個角度和面向進行修正微調,並鞭策自己不停歇地追求更精細的製造技術,讓商品的品質、價格最佳化。


消費者可依居家裝潢風格,選擇中意的木種。

雙手的溫度,賦予物品更細膩的質感,亦可因應需求挑選喜愛的木種、訂製專屬造型或特定尺寸,藉此顯現消費者的個人品味,設計者也能在每次的銷售過程中更貼近市場需求,提供更高端的客製化服務。
 

有台灣溫度的特色作品

此次榮獲金點設計獎標章的「Corner長凳」,設計概念取自台灣早期常見的實木與籐製椅凳,設計師透過異材質的結合,重新演繹舊時記憶,並以輕盈、圓潤、極簡的造型,使其適切融入現代的居家風格中。


此次獲得金點設計獎標章的「Corner長凳」。模組化零件的運用,可滿足單人至3人座的需求。

椅面使用高品質且天然的籐材製作,具高延展性又十分輕量,網狀結構適合台灣海島型悶濕氣候,相較木材質坐墊更能達到透氣涼爽的效果;烏目籐編技法習自台灣老職人,強度更能符合載重需求,無金屬釘的壓籐技術更可利用籐芯卡扣固定住木材和籐編,提供了未來維修的便利性。


椅面選用高品質的籐材,透氣涼爽且承重效果佳,適合悶熱潮濕的台灣。


簡約線條和大R角的椅腳設計,不僅使結構更為穩固,也突顯了木材的紋理和溫潤度。


考量到國產木材輕軟、色澤豐富等特性,Corner長凳的簡潔線條和大R角的椅腳設計,增顯其特殊紋理和木頭細潤的質地,所有結構皆以傳統的榫接技法,並加厚內部結構板材,拉長使用年限;此外,模組化零件的設計,僅需3至4個零部件即可製成單人至3人座,若日後導入量化生產,也能依市場屬性調整並客製。
 

「Arch Table」是品牌的生力軍。以木材和金屬等複合元素搭組,賦予家具更多變的表情。

而最新推出的「Arch Table」,雕塑感外型採用國產材和金屬製成,融合不同材料,並放大所有細節特徵,使其成為一組可高低搭配或單獨使用的多用途邊桌,輕巧的體積和精緻的造型,能夠與各式沙發、單椅或床頭相互呼應,圓潤弧線亦能渲染出和暖的居家氛圍。


實木籐編收納盒與籐編托盤。
 
至於人氣品項「實木籐編收納盒」同樣以國產木搭配傳統籐編工藝,木框部分擷取紋路與木節位置,平衡視覺之餘又能顯露木材特色,平整的接合邊緣以及手工壓籐技術亦強化了質感,共有3種尺寸以符合不同空間、機能的使用需求。

上述作品皆於日前代表台灣前往法國參加2022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 & Objet Paris),用台灣的材料,述說屬於台灣這塊土地的點滴故事。

 

成就感,是創業里程中最大的鼓舞

台灣木料的豐富花紋和芳香氣味予人十分深刻的印象,參展時常常接收來自消費者的回饋,他們驚豔於國產材複雜花俏的紋理,卻能藉由設計呈現其優雅簡約的一面,也因此,「成就感」是Roger最大的收穫,看到消費者喜愛商品並開心地使用著,是他努力堅持的最大動力。


參與2022年文博會。利用商品構築居家情境,使人更能體會木作家具的美好。

Roger還說道,創業是非常艱辛且困難的挑戰,尤其是品牌剛成立時,即遭遇新冠疫情攪局,需要針對營運狀況不斷彈性調整,不過,他依舊認為自己很幸運,遇到很多好機緣,也有許多貴人的協助,才能撐過那艱辛的一段路。


「Arch Table」的製作過程。此為前期比例草模。
 
針對品牌日後的發展願景,首要規劃是努力開發新商品,優化品牌營運,不論是庫存、通路或人才培育等,仍有許多難題需克服。放眼未來,Roger希望建立屬於台灣的家具風格,進而扶植國內林木產業,帶動生產量和產業鏈,並加強與不同領域的鏈結跟合作,讓國內外更多人喜愛並認可台灣的家具設計。


嚴選天然質材,在自然採光照射下更襯托器物的韻致。

在台灣發展家具事業實屬不易,必須時刻調度策略才能向前推進,因此他也建議有意願創立品牌或是從事設計相關產業的有志之士,要善用有限的資源且多方嘗試,最重要的是要不斷腦力激盪,進行創意發想,從而找出品牌專屬的獨特性,才有可能站穩腳步、踏實邁進。
 

資料及圖片提供」Tomood土與木之間
採訪」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