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俞挺 設計無托邦


Box俞挺
建築師,美食家,專欄作者
1972年生於中國上海
現居於上海
Wutopia Lab的主持建築師,聯合創始人。 Let’s talk論壇聯合創始人,城市微空間復興計畫聯合創始人,FA青年建築師獎聯合創始人。
清華大學建築學學士,同濟大學建築設計與理論博士,教授級高工。
 

Wutopia Lab事務所和他們的作品被大量的國際知名設計獎項所認可,被選為Architectural Record Vanguard Firm 2018, HD-Wave of the Future Honorees 2019, Archdaily China Building of the year’18 Top Three. Wutopia Lab曾獲ICONIC AWARDS, German Design award, Best of Year Award, iF, IDA, FX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等獎項,也曾被INSIDE, WAF, WAN, DFA, Frame, Dezeen等獎項提名。Wutopia Lab,一個以魔幻現實主義,創造日常奇蹟的全球當地語系化建築設計事務所。主持人俞挺近年以別具特色的空間語法,打造了看似夢幻實存現實的商業空間,屢屢造成城市話題。而一切,其實源自於他具備藝術家的浪漫與想像力,同時也懷有建築師的理性務實,複雜、宏觀、創意的思維,讓他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偶爾也挑出了當代人的隱性想望,獨特的世界觀與設計思考,讓人難以用建築師/藝術家/劇場設計等單一角色來定義。

 

 

熱愛藝術的建築師

俞挺投入設計產業迄今27年。回首最初,他並未把建築師視為終身職志,1990年在清華大學就讀的首個學期,對當代藝術的興趣更勝於建築學,像海綿般吸收藝術領域的知識與經驗,教授介紹的柯比意(Le Corbusier)、萊特(Frank Lloyd Wright)或是後現代主義都未能激起他對建築學的熱情,直到一天,在北京外國語學院的歌德學院裡翻閱了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專書,被畫面裡的極簡美學與豐富隱喻所吸引,作品呈現的極簡主義精髓,不是蒼白呆板的大白牆,而是對線條的精練純粹、對物料質感深刻理解之後的結晶,淨簡卻自蘊豐厚深度,當下的震撼讓他萌生「做建築師是一件很酷的事」的念頭,開始投入研究密斯凡德羅less is more的減法哲學。然而,less is more究竟為何而減?要減掉什麼?他卻無法從當時的建築師、大師身上獲得合理的解答,內在對於藝術的喜好與敏銳,引導俞挺開始轉往他方尋找答案,就此深深影響了日後的設計思維。
 
在藝術領域裡,倪瓚文人畫的逸氣與梁楷的瀟灑筆觸給予俞挺獨特的美學體驗,那種放鬆、靈動、簡筆的山水畫和人物畫,與西方極簡主義講究的精確、嚴密相比別有意趣。而羅斯科(Marks Rothko)、達利(Salvador Dalí)、夏卡爾(Marc Chagall)、梵古(Vincent Willem van Gogh)、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作品裡的色彩、構圖與創作觀念,則讓俞挺擺脫了傳統中國文化的桎梏,靈感更加奔放自由,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哲學養份與博觀思維,更打開了他內在的精神枷鎖。就這樣,汲取東西方養份,建立了俞挺視野博大且善於微觀的特質,以及懷有彈性開放且尋思諸多可能的胸懷。俞挺表示,近年對他影響最大的「複雜系統的新思維」,即是融合了第二熱力學定理、量子力學、混沌學說的複雜系統思維方式,幫助他徹底擺脫傳統建築師的思想桎梏,在設計上呈現出開放、多樣與當代性的表達,同時又能從其中讀到一抹汲自傳統、某些審美與思索的影子。
 

 

設計在於精神 而非尺度

俞挺的建築背景為內在積澱出紥實底蘊。他認為,建築有別於其他藝術類型,它能塑造出一座讓人可以踏入的三維空間,空間裡的使用行為賦予它人文體驗與人文精神,再加上時間性的參與,構成了建築空間的四維思考。因此,創作內涵的意義更勝於量體尺度。
 
擺脫建築尺度的迷思,更精究內蘊的精神觀,可以從俞挺過往的作品讀出。那些看似類地景裝置的微建築,就功能面而言或許單純,它其實更像是一種啟發思考的精神場所,可謂是小而宏大的具體印證。俞挺坦言,「大」對許多建築師而言是誘惑,好像只有宏大的敘事才能滿足雄心壯志,但他以量子力學裡所說的「世界是由事件組成」的角度來思考作品,認為創作者如果內在具備一個複雜、系統的眼光,就能跳脫單一個體的侷限,換來發展系列的大布局。因此,每個小建築(微型裝置)都可視為作品裡的組成部分,從第一個逐漸發展至多個,甚至數十個,作品群裡的每一個體都自有特色與探索目的,不同的小作品之間又有一貫的核心思路彼此聯繫;就觀念上而言,它們是一個具有共同意義的大型作品,拆分閱讀亦能欣賞內部建構的獨立世界。當想通了這點,設計思考就無需拘泥於尺度的大或小,而是傾注於作品裡的精神核心。
 
俞挺認為,每個微建築都可以從一個切入點入手,切入角度與場所精神會構成對自身、他人、社會、世界的思考和表達,因此尺度限縮未必會限制發揮,更重要的是設計思考的切入點,以及作品想表達的精神性。他進一步分享,微建築的切入點大致有二:第一、對於身體的真確瞭解;第二、對於身份的清楚認知。這些都會影響設計者如何將場所、時間、技術貫徹起來融會表達,創造出一種新美學,並且從中充分體現出自身的思考與信仰。
 

 

新時代閱讀空間

魔幻感的書店空間,是俞挺作品裡最引人矚目的亮點,這些書店都各具特色,就像一座充滿故事性的空間,承載著城市歷史、品牌精神甚至奇思妙想。在數位時代,實體書店的存在意義究竟為何?俞挺認為,在當今科技社會下,書店是一個微型文化綜合體,它的意義除了購買、知識分享,同時也提供了社交功能,這些特質奠定書店不會因時代更迭或科技進步而消失,因為它提供了一種有深度的、知識分享的社交,尤其近年新冠疫情籠罩下,人們經歷了嚴格的防疫隔離生活,更加彰顯出實體交流的珍貴與重要。
 
然而,在訊息爆炸的數位時代如何讓消費者主動走進書店,靜下心來享受閱讀?俞挺以設計為助力,在書店規劃的著墨上,尤其重視空間予人的閱讀享受,在意場域氛圍能否讓人放鬆;原因在於,他觀察大多數時候人們對閱讀會有一種戒備和緊張感,因此希望空間氛圍能讓閱讀者鬆緩情緒,消弭內心的戒備感,用開放的心境去探索書店裡的知識與樂趣,自在的悠遊其中,打開書本沉浸閱讀享受。
 
喜歡閱讀的俞挺,也分享了近年喜愛的書籍以及給予他的啟發,這些書單亦透露出他博觀思考的特質。《真實的幻獸:從神話寓言中現身的二十七種非虛構生物》(The Book of Barely Imagined Beings),向他展現了一個從未瞭解和涉足過的生物世界,理清了他對生物學的許許多多誤區,意識到生命如此豐富多彩,生物進化和生存方式也給予他設計靈感,醒悟建築設計所掙扎的諸多原則有時是作繭自縛。《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Underland: A Deep Time Journey)展示了人類學對於人類社會的思考,給予他許多新角度,重新認識了看待世界的方式、方法。第三本書《莫斯科紳士》(A Gentleman in Moscow),是一本閱讀體驗極其舒服的小說,讓人愉快的、深入的去閱讀、去瞭解。他也喜歡《惡棍來訪》(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認為這本小說的寫作結構非常棒,可從中瞭解了許多與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第五本書是《地中海三部曲》(Empires of the Sea, 1453, City of Fortune),講述威尼斯、奧斯曼帝國、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將歷史書寫得生動、細節豐富、波瀾壯闊當中又不失細膩的探究,令人歎為觀止。


 

 

靈感是種日常功

身為一位建築設計師,保持源源不絶的靈感是必要的。談到如何尋獲靈感並且維持創意?俞挺分享,其實靈感與創意來自日常累積,生活周遭的一切現象都可能是靈感來源,它並非偶發也無法速成,身為設計者必須要時刻敏覺環境訊息、閱讀世界脈動,持續豐厚自身內涵與思考深度。
 
他從量子力學的觀點打比方,城市裡的物體是由不同事件組成,世界與城市也是由不同事件組合而成,不同城市之間有著相同點與相異點,若由此切入就能跨越界域限制,覓得其中的關係與可能,從博大視野縱觀全局,靈感自會源源不絶。面對設計題目其實就是盤點日常浸潤在這些事件群裡的感受,哪個事件觸動腦海的迷因(meme)來切合入設計,當你維持在敏覺與累積的狀態裡,每天都有創意的火花驅動著你,靈感會推著你去等待著一個合適的設計機會出現把它實現,而不是有了設計任務才開始苦思靈感。
 
面對將在地特色融入空間的命題時,大多數設計者會從物體著手,可能從材料、建築、形式、或者取用當地某個具體象徵來進行轉型、變化。然而,俞挺的作品卻巧富新意,宏觀思考的特質讓他在規劃城市空間時,更輕盈地將在地文化與群眾記憶織入其中,隱約扣合又別出心裁,其中奧秘在於他會從人類學的角度來剖析在地文化與群眾記憶。俞挺認為,「物」的文化價值取決它能否在群體記憶裡佔據神聖、重要的位置,何不先深入探掘「群體記憶」與「物」體之間的隱性關係,再為它賦予新形象與別致體驗?因此在做研究時,他會從體驗群眾記憶來著手,深知無論是鮮明或是被人遺忘的模糊記憶,都會變成事件存在於各種載體裡,或許依然體現、或許深深隱藏,有賴仔細研究與耙梳來挖掘搜集,在累積了龐大的素材資料後,再使用less is more來進行精萃,從中提煉出那個最重要的記憶點,並用當代手法將它織入設計方案裡,透過實體的建築空間領人重溫當地的集體記憶。



 請登入會員專區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