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從設計到責任 漫談室內設計展變 趙璽

社群普及與行銷當道的氛圍下,讓新一代的設計師能快速成名、累積經驗,但也因此衍生出許多問題。近年,關於設計的糾紛、侵權等問題層出不窮,設計師們該建立哪些觀念?消費者要如何自保?《室內》邀請到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CSID)理事長趙璽與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TnAID)理事長袁世賢,他們兩位不僅是優秀的執業設計師,也是室內設計產業的領導者,透過他們的視野與經驗,提供年輕設計師與消費者可供參考的方向。 

趙璽 


2020-2023 CSID 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 第 23/24 屆 理事長
2020-2023 TID Award 台灣室內設計大獎 第十三 ~ 十六屆 大會主
2014- 迄今 台北大紘設計 負責人 / 設計總監
APSDA 亞太空間設計聯盟副主席
台灣設計研究院 專案顧問
行政院公務人力發展學院 講師
教育部學美美學計畫 評審委員 / 專案顧問
台北市捷運局北投園區改造計畫 評選委員
彰化縣教育局 學校美域美育計畫 審查委員
國家發展委員會 地方創生公有建築空間整備活化 評審委員
2021/2022 松山文創園區學園祭 空間組召集人
2020/2021/2022 金點設計獎 評審委員
2021 台北市政府都發局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評審團主席
2021 德國iF大獎 評審委員 2022 金邸獎 評審委員 


當代設計師與過去在角色上的轉變?
台灣的設計產業已經50年,室內設計至少也有40多年的歷史。3、40年前是從裝潢與美工開始,早期其實稱不上是專業的室內設計;接著,七八零年代,海歸的前輩們,開始從建築角度去規劃室內設計,本科出身的依然很少,大部分都還是建築背景居多。

在歐美國家甚至是與我們比較相似的日本,建築師就等同於室內設計師,他們擁有足夠的知識、學養、藝術與能力,將室外建築到室內空間一併完成。但台灣的建築與室內設計教育是被拆分的,我們的建築看重的是結構、建蔽率、環境位置等具體的物理性條件,然而,我覺得室內設計是一種化學性的變化。若說建築是一個載體,那室內空間則是一種生活。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眼界的開闊,從早期單純追求「能住」的需求,到現今對生活條件、品質與細節的要求都已顯著提高。因業主的改變,讓當代室內設計師的角色也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 


您會如何定義「好的設計師」?
「好的設計師」應該能夠充分了解生活的價值,能夠幫業主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在正確的方式下,用設計師的專業,幫業主打造生活、創造出合適的生活環境。我覺得設計師並不是一個製造者,而是一個發現者,尤其是在老屋翻新時,明明是同樣的空間,但經過重新梳理後,常常能夠發現業主不曾察覺的角落和細節,可能是一扇窗、一片景。所以「好的設計師」要能夠幫助業主去尋找生活的方式、生活的價值以及生活的品味。

而且,設計師除了聆聽與陪伴,更要幫業主做到「收藏」。「收藏」並不僅限於實體,也許是一個記憶、一個回憶。每個人在家中,不管是虛或實,皆會有想要收藏與留存下的東西,設計師的功能就是幫助業主找到他們想「收藏」的東西並呈現在生活中。 


您認為「好的設計師」應負起哪些社會責任?
在任何行業裡,只要在合理的法律及道德規範下,我覺得無法將社會責任強加在每一位設計師身上。因為設計師至今仍是一個付費性的服務,他只要能滿足委託者的需求,讓其付出與獲得的結果是對等的,他就已經盡到他應盡的責任,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責任。

但若擴大到「社會責任」層面,可以以CSID近年推動的「社會設計」來說明。室內設計雖然是類服務的一環,但同時也是十分小眾的, 因此許多大眾不曾體驗、理解過,設計能夠帶來的好處。為此,我們希望藉由「社會設計」來提升大眾對於設計的認知,設計不只是追求美感,更是一種邏輯,從設計改變服務的方式、動線、流程以及視覺感官的享受,這些公共空間中的變化將會逐漸內化到大眾身上。

所以,我們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合作的「社會設計」,從學美美學計畫、衛生所改造計畫、車站與工廠的指摽性優化、法院改造等,從日常生活的場所,影響大眾對於設計的認知,用設計邏輯改變大眾、喚起大眾的意識,這就是社會設計所看重的「社會責任」。 


在資訊龐雜的時代裡,消費者委託設計時應有的自我保護意識?
室內設計在台灣,不僅入門條件以及門檻偏低,法律的約束上也較為鬆散且模糊,因此造成許多矛盾,而這個問題必須依靠行政與立法機關去做大幅度的檢討與調整,才有可能從根本解決。

現階段最大的問題是,這些行為是不被管制的,所以除了認證公司登記、網路評價之外,我會建議消費者,可以挑選隸屬於設計協會、公會、組織等的設計師,雖然無法完全保證不會產生問題,但至少他是隸屬於組織下,是被匡列、注視與規範的;若消費者碰到問題,組織也能發揮責任提供相關的協助。

資訊龐雜的網路時代,業主必須花時間做功課。設計師以往的案例、經驗甚至是糾紛,在網路中是無所遁形的;接著,可以到政府單位查詢公司的狀況,包含公司是否合法成立、是否擁有室內裝修設計及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的證照等,這些做法至少可以初步篩選與判斷。我們也希望協會日後有能力能夠提供消費者諮詢服務,不管是推薦、介紹或是給予建議,讓消費者擁有足夠的資訊來判斷,幫消費者把關。 


室內設計產業目前的隱憂或亂象?
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室內設計產業的門檻過低,沒有一個比較正式的認證方式。換一個角度來說,室內設計產業與藝術的界線是模糊的,所以「藝術」如何認定?是一個十分困難的問題。不同於建築師、技師,室內設計產業因為沒有統一的課綱、教程,所以很難去做檢定,也因此延伸出相關爭議。

延續社群與行銷時代的影響,網路有利也有弊,雖然網路加速作品的傳播與名聲的累積,但同時也產生照片版權、盜用與抄襲等的問題,而且防不慎防,加上網路的法律漏洞太多,我們除了透過輿論譴責,其實很難有具體的懲處。設計師除了做好自我保護,用更好的作品去抵制、用實力證明自己才是最佳的解決方法。


在社群與行銷時代下,室內設計產業目前有哪些好的發展?
社群與行銷的發展,除了讓設計作品的曝光增加,也讓設計師的名聲傳播得更快且更廣。尤其這兩年因為COVID-19的關係,比起以往透過實地移動來增加交流,網路造就了許多新的聯繫與傳播方式。

當移動受限,也讓我們意識到,社群與行銷的重要性,除了各個設計公司、設計師更加注重自媒體,設計界的大小活動都需要仰賴網路。像是 TID的頒獎活動從線下轉成線上,也藉此讓我們發現社群與網路行銷傳播的影響力;以往頒獎典禮受限於場地大小,參與人數約在三至五百人左右,但2020年第一次的線上頒獎典禮,卻擁有約49萬的觀看次數,這對於團隊來說是莫大的鼓勵與信心。

網路不僅跨越地域,同時也逐漸跨越領域,原本僅受室內設計產業關注的活動,在社群與行銷時代下,也引起了一般大眾的關注,加上不受空間、地點與時間的限制,也提升設計師與大眾的參與度。所以網路延伸出的新時代,提供室內設計產業一個很好的行銷管道,讓專業與非專業人士都可以參與並了解。 


CSID 對於產業的助力與責任?
CSID今年已經邁入第43年,接任理事長對我來說是非常重大的責任。在亞洲地區,台灣是備受關注與注目的,對於台灣的設計,尤其是室內設計,要如何走出國際?如何讓世界看到我們?早期,台灣、日本、韓國是亞洲地區擁有強大設計力的地方,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台灣的腳步慢了許多,像是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設計實力不僅快速成長中,甚至已經超越我們了。

CSID身為亞太空間設計聯盟副主席,在亞太地區的地位讓我們負有相對的責任,我們必須告訴設計師不僅要團結,更要把台灣的室內設計做出指標性。當你拿出台灣室內設計的名片,即是告訴各個國家,台灣在地的設計是不一樣的,是具有溫度的、是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體驗、是可以創造生活價值的,它不只是表象、虛榮與浮誇的。這不管對於我或是協會,甚至是每一位設計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意義與責任。 

如同CSID 推動的社會設計計畫,希望讓更多的人接觸到設計,並體驗設計帶來的便利性、設計邏輯延伸的思考,當設計擁有這些價值後,會讓更多的人認同並理解設計的價值。我希望藉由擴張台灣的設計力,進而影響不同的年齡以及階層,讓這股力量反饋回來,成為一個循環,再造就新的創意,並影響他人。

我也鼓勵年輕一代的設計師,要將眼光放大至整個亞洲,甚至是全世界。在資訊如此透明且發達的時代中,我們應該透過學習,重新梳理出台灣自己的設計脈絡,創造以台灣角度出發的設計,才能找出屬於我們的市場。 


CSID 未來發展的方向? 
首先,協會團隊的年輕化。以往,CSID在年輕世代的眼中,是大前輩、老師們聚集,一個崇高且被仰望的組織,仰望沒有不好,因為協會長年累積的地位,才能夠被受仰望與尊重。除了保有前輩累積的經驗與傳承外,我們希望有更多年輕世代的設計師加入,為協會帶來更多年輕、新的觀點與視角,同時我們也會延續這份尊榮,讓他們感知協會為產業做出的努力,能讓他們引以為榮。

其次是品牌化,不管是TID獎項、國內的廠商與品牌、優秀的設計師,甚至是CSID本身,怎麼讓設計產業中的這些要角,透過品牌化走上國際,成為室內設計產業中的推手,也是協會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 


資料及圖片提供」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CSID)
採訪」歐陽青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