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57

《散步中的台灣建築再發現:跟著名家尋旅30座經典當代前衛建築》

《室內》在因緣際會下曾兩次採訪謝宗哲老師,第一次是2019年誠品講堂與老師共同策劃的「建築家的三十歲年代」講堂,邀請建築領域9位風格殊異的對談者,多方面探討台灣當代建築風景,並期待能給予人們更加遠闊的建築視野及想像,並藉此耕耘出更合適於建築未來發展的沃土。 第二次是2020年老師出版《HO!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的溫柔建築風景》,他將個人在歷經十數年、一點一滴閱讀並現場體驗SANAA建築的「私人建築學習札記」撰寫成書,與大眾分享。 我要抽書!即刻前往 《散步中的台灣建築再發現:跟著名家尋旅30座經典當代前衛建築》 謝宗哲是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博士,曾任亞洲大學專任助理教授、交大建築所、東海建築系、中原建築系等建築名門,現任Atelier SHARE(享工房有限公司)代表的他,作為建築旅人/詠者,將帶領讀者用「散步」的方式探索台灣建築。 從散步開始 謝宗哲在前言中提到,因疫情的影響,從2020年以來「散步」成為他生活中的嶄新日常。讓他重新用「慢」的方式,重新觀看我們身邊的建築。 他認為,建築是承載、支持人們生活的容器與場域,也是身體近旁的親密存在,甚至可以說是我們的生活本身……。然而建築家伊東豊雄卻思索著,「建築究竟能夠做到什麼?建築究竟還有什麼可能性?」或許建築從來都不是萬能,也無法拯救世界,但自不同的角度出發來參與建築、思考建築,或許就可以成為一場尋求救贖與自由的希望之旅,並讓建築作為生命旅途中、屬於自己的一份浪漫與情懷。  “當「散步」成生活中的嶄新日常,在刻意的「慢」裡重新凝視探索,無論經典抑或是正進行中的近代,一直陪伴在你我身邊的「建築」。 ”  本書沒有建築學者的長篇論述,而是透過圖像式敘事、吸引人的片語並搭配上實用資訊,希望能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帶給讀者片刻短暫的喘息時光。 從時代雜誌2021年全球最佳百大地方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2023年台中最令人期待的新公共建築──台中綠美圖、安藤在台灣的第一座美術館建築──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以及帶有視覺性震撼的地景式山丘的桃園市立美術館,帶大家探訪近十年不容錯過的經典建築作品。 精彩內容搶先看 將建築師與業主的腦波測出來,進一步轉化成曲線作為參數以構成有機形狀 緣宿 Info/緣宿 地      址:澎湖縣湖西鄉隘門村45之3號 電      話:06-9260302 營業時間:每日9:00-21:00 官      網:https://www.enishiresortvillatw.com/ 宛如玄武岩肌理的清水混凝土、在峽谷中穴居般的空間、反映澎湖風土條件的內聚式性格、屬於澎湖的自然系建築 建築詠者觀點 每次前往澎湖,總有著一份難以言喻的療癒感。構成澎湖的主要空間核心所在,是由數十座島嶼環繞著內海,即「外婆的澎湖灣」,然後隨著各島嶼、沿著這個海灣蔓延散布著先人移民開墾下所形成的有機村落。村落的房子大多數是傳統平房與二層樓高左右的方盒子混凝土建築,雖然難稱華美但非常有味道。因著離散式的配置而有著低密度的開闊感,只要走到屋頂上就可以輕易地望見海的遼闊。最具特色的建築元素是用珊瑚礁遺跡的咾咕石所構築出的圍牆,在遮蔽保護家家戶戶得以自給自足之農作物的同時,也為住家擋掉些許冬季裡嚴峻的東北季風。澎湖的生活隨季節而在天氣上有著急遽的變化,可以說是一種與自然環境同居的狀態,也因此是個深受海洋資源恩賜的所在,不同的季節與時令都能嘗到最鮮活且鮮甜的海產,感受到有別於農耕社會的另一種富庶。 關於這棟即將在澎湖湖西鄉隘門的新建築,日本建築師前田紀貞一開始主張本次的設計應該跳脫過去獨斷的黑盒子式設計手法,而透過採集腦波的方式,試圖將潛藏於腦海深層的潛意識萃取出來,讓長時間以來已經被淡忘的或未能顯現出來的記憶,能夠以某種形式作為設計表現的元素。用比較專業的說法就是「Algorithm(設計演算法)」的應用,將建築師前田與業主劉姐的腦波測出後,進一步將高高低低帶有鋸齒狀的波形轉化成相對平緩的曲線,作為中庭開口形狀及室內樓板高低變化的參數以構成有機的形狀。建築軀體本身的高低起伏及曲折就這樣直接形成整棟建築物的樓板,然後再根據各個局部場所的特性做出空間配置,創造好幾個截然不同而各自擁有其室內景致的房間單元:有的宛如穴居的狀態給予人一份受包圍與保護的安堵感;有的是在不同高層下的活動,猶如居住在土丘上的閣樓。而樓板的局部變化也衍生成可以坐下來的矮凳、成為可閱讀的桌子或可置放家具的櫥櫃,彷彿深入自然的地貌中,並從那裡頭體會原本是生活在洞窟或狹縫裡的生物才能享受的空間感受。 在配合澎湖夏天炙熱陽光的酷晒與冬季含高鹽分之東北季風的強烈吹拂、侵襲的氣候條件,這棟位於隘門沙灘附近的海邊民宿/設計旅店在外觀上與一般的海邊度假村有著很大的不同,主要的開口設在建築物的內部(採光中庭),採取相對封閉的最低限開口,以創造出帶有具封閉性或防禦性的、密實的建築立面。在材質上,前田從台灣最普遍使用的棧板模澆製出的混凝土中發現一份帶有原始質樸粗獷,並蘊涵著日本侘寂美學的韻味,因此決定直接用未裝修的混凝土表面來呈現這棟建築物。有趣的是,在最後成果的呈現上,竟意外地喚醒了潛藏於土地之中的靈魂,展現出宛若澎湖原始天然玄武岩地景的質感,成為一座如峽谷般但內裡有著崎嶇高低不平地表的洞窟般建築。 我試著將這樣的建築稱之為「極致的自然系」。來自於蘊藏在潛意識腦波的交織與設計的操作下,加上長達5年的緻密施工過程,讓這棟建築創造出前所未見的室內有機地景與氛圍。除了早已成為熱愛建築的人們爭相拜訪見學的聖地之外,同時似乎也喚醒了潛藏於澎湖這塊土地之中的靈魂,使新世代的民宿經營者願意告別過去那種複製他國風情意象的廉價作法,而開始有了新的動向,長出那些意識澎湖自然地景而與其共生的建築佳作。 資料及圖片提供」創意市集出版 編輯」歐陽青昀

《建築的元素【暢銷全新增訂版】:形式、場所、構築,最恆久的建築體驗、空間觀&設計論 》

Interior 356

《建築的元素》不單被認為是認識建築的必讀教科書,更是全球建築院校指定的教科書之一,從1986年首次出版後,經過多次的擴增與修訂,即使過了35年,它仍是建築的經典導論。 作者皮耶‧馮麥斯(Pierre von Meiss)已有三十餘年的教書經驗,最早於康乃爾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之後在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擔任建築和都市設計與理論教授;他不僅對於教授建築基本原理興趣深厚,更致力於發展適當的教學方法。 我要抽書!即刻前往 《建築的元素【暢銷全新增訂版】:形式、場所、構築,最恆久的建築體驗、空間觀&設計論 》 本書的初版是法文,於1986年上市,2017年至今推出增訂改寫的新版本並添加了「構築」這個新主題,尤其在後半部5至10章的部分收錄了許多全新素材。作為一本可提供世界各地建築系學生參考的教科書,本書參考的資料和知識來源來自不同文化,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英美等地的多元原始資料。 歷久彌新的經典 本書既不是一部歷史也不是理論,而是一本詳盡的導論。它將建築界眾所接受的概念,做一番分類總覽後,用書中架構出「設計理論」的感知性和觀念性幫助讀者了解建築設計的觀念,發現一些確實可信的基礎,學到一些方法。 建築老兵的思想精華 皮耶‧馮麥斯深受「完形心理學」、「現象學」的影響,融合他逾三十年的教學經驗,結合理論與實務,並強調「know-how」,從不同角度談論各種建築體驗。  “如何將建築、都市和地景設計中比較不受時間限制的原理原則展現出來。”    皮耶‧馮麥斯表示,自身的經驗讓他強烈感覺到,傳統的建築修辭不該盲目繼承,但也不能以日益動盪的後現代情境為由,輕率否定,分析到最後,建築既非藝術也非科學,它依然是一門哲學技藝,少了傳統很難出現真正重大的創新,反之,少了創新也很難讓傳統存活延續,這種持續、吊詭的互惠,正是本書的終極主題。  精彩內容搶先看  樓地板、牆壁和天花板 乍看空間,人們通常會用幾何詞彙來描述空間界限。不過,當我們想像一個空房間時,就算裡頭的每個平面都有同樣的顏色肌理,我們還是很容易就能看出,這些平面的價值並不相同。在建築裡,樓地板、牆壁和天花板之間,確實存在著根本差異。這些都是空間內部的特定位置。居住在地球上的凡人,首先會用重力關係來給自己定位:垂直和水準的力量並不相等。「往上走」、「上樓」、「往下看」、「走到下麵的地窖」等等,這些動作牽涉到的移動性,都比往左看或往右看、往前走或往後走來得重大。 圖232 實用性格的樓地板:用來擺放東西、交易和生活的場所(摩洛哥,1960;日本,1983)。 樓地板比起牆壁甚至天花板,都更具有實用意義。你必須在它上面移,物件和傢俱也是擺在他上頭。重力讓樓地板的角色與維生物件連在一起。在肌理上做變化可為樓地板增添重要性,但是根據通則,它必須保持水準,這樣才能確它的多功能性以及行走方便,這是我們對於大多數建築空間的期待。在這樣的脈絡下,高低差和階梯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與牆壁和天花板比起來,樓地板可操作的程度較小;也因此,它擁有穩定的性格,可以將空間的不同部分統整起來。 圖233 實用性格的樓地板:用來擺放東西、交易和生活的場所(摩洛哥,1960;日本,1983)。 我們走在樓地板上面;西方人除了腳之外,很少和地板有其他接觸,現代人也不常坐躺在上面。不過,地毯可能隱含了「和解的嘗試」,想要在身體與人造的樓地板之間,重新建立一種基本關係(232-234)。另外,別忘記,人造的地面有兩種:一是鋪蓋在泥土上方,例如我們的鋪路石碑,二是樓地板,是上方樓層的地面,比較輕也比較人工。也就是說,可以從不同的處理手法看出它們的位置和支撐方式。 圖234 樓地板也不總是那麼實用取向。你也可能在路途中遇到一塊墓石,上面鐫雕著對於某一長眠靈魂的回憶。你謹慎地走在上頭,甚至還滿懷敬意—你正在和事物的意義進行觸覺接觸。在這種情況下,地面不再只是讓腳踩踏的水平平面;它化身為場所(西西里,巴勒摩)。 牆壁、磚造隔牆和垂直結構「撐起」天花板和屋頂,引導我們移動,維護我們的隱私,屏障我們的物品和工具,容納我們,帶領我們從某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牆壁區隔並結構建築空間:他們劃分界線,提供保護,讓我們得以棲居。根據海德格的說法:「棲居意指處於平和,被帶入平和,以及維持平和。平和意指自由,自由意指:受到保護免於傷害或危險,受到保護免受外物幹擾,受到保衛……」我們很少碰觸牆壁,就像當我們繞著一張桌子走時,也會和這個「物件的周界」保持間隔。牆壁跟眼睛正好「面對面」他們的線腳、質地,還有接受訊息展示的能力,都會決定場所的性格和氣氛。介於牆壁和天花板之間,還有所謂的「高隔板」,崇高觸摸不到,有點類似天花板的角色(237)。至於它們比較屬於牆壁或天花板,就要看設計的手法而定。 圖235 牆壁提供區隔和保護,讓人得以安居。它們引導我們移動,並用開口連結空間。當牆上的開口又大又重複時,有放大空間的效果。巴塞隆納海事博物館,設在文藝復興時期的造船廠裡。 圖236 牆壁扮演海報功能:牆壁透過線腳界定出一塊空間。在這裡,它界定出門的空間,莫內姆瓦夏(Monemvassia),拜占庭威尼斯教堂。 圖237 一塊略微朝內部傾斜的隔板,以巧妙手法取得天花板的特性:遙不可及的影像。阿爾托,紐約世界博覽會芬蘭館,1939。 天花板同時是樓地板的反命題也是它的「共犯」(accomplice)。樓地板水準時最讓人開心。屋頂因為得扮演遮風擋雨的角色,還有營造上的種和需求,必須以實用為考量(238),相較之下,天花板就享有極大的自由;它可以擁抱自由的形式,也可以把感性和形而上的意義體現出來。天花板因為相隔遙遠,大多數時候根本無法觸及,於是成為灰泥浮雕、濕壁畫和馬賽克最喜愛的場所:一種用來表現夢想、理想和神聖的手段(239)。反倒是代表自發性表現的塗鴉,很少在天花板上出現。前衛派的現代建築師,不太讓天花板發揮以往經常扮演的崇高角色。如果天花板得到悉心處理,美學燉果常也是來自於美麗的結構:露明的骨架,湯尼.加尼葉(ToniGarier)設計的屠宰場,就是一個完美範例,沒有其他主題比巨集偉的結構更能象徵現代化的肉品機械。其他一些場所也曾讓天花板扮演比較幽微的角色,不過,像阿爾瓦.阿爾托那樣始終堅信「天花板平面圖」非常重要的人,畢竟是少數。阿爾托的天花板為空間賦予意義。 圖238 屋頂/天花板的營造美學:宏偉的有頂市場或火車站,加尼葉、奈爾維(Nervi)、瓦許曼(Waschsmann)、皮亞諾(Piano)等人,選擇用精緻的屋頂結構來「裝飾」天花板。 圖239 天花板,我們的傳奇資料庫:怕拉底歐,馬瑟別墅(Villa Maser),酒神廳,濕壁畫由保羅‧維諾內歇(Paolo Veronese)繪製。 資料及圖片提供」原點出版/大雁出版基地 編輯」歐陽青昀

《繆思之光──建築詩人皮亞諾的美術館自然採光設計》

Interior 355

對於1937年生於義大利西北部海港城的熱那亞的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來說,在工地玩耍、與工人相處是他的童年再也平凡不過的日常;出身營建世家的他,受祖父、父親、叔叔伯伯和兄弟的影響,不僅對建築藝術的興趣與日俱增,最終選擇攻讀建築,更成為了世界十大著名建築師之一。 我要抽書!即刻前往 《繆思之光──建築詩人皮亞諾的美術館自然採光設計》 作為1998年第二十屆普利茲克建築獎建的得主,倫佐.皮亞諾最為著名的是他的博物館設計。繼1977年完成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以及1986年的休士頓梅尼爾美術館後,他又在1991年承接了瑞士的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休士頓的湯伯利收藏館,1999年承接了達拉斯的納榭雕塑中心、亞特蘭大的高氏美術館增建,以及伯恩的克雷藝術中心,迄今已完成20多座美術館。台灣也將在2023年年中迎來第一座倫佐.皮亞諾的作品──富邦信義A25總部的富邦美術館。 建築是一場冒險;也是說故事的藝術 倫佐.皮亞諾擅長以技術作為手段,建構具有地域與時代特性的建築作品,在當代建築發展的歷史脈絡中,扮演著空間與形式開拓者的角色;其中,他最擅於利用自然採光設計為藝術體驗創造氛圍,自然光、透明性以及與城市對話是皮亞諾設計美術館時的關鍵元素。 「 建築從來都不會相同。每一天都是新的冒險。每一件新的設計案都是一次新的冒險。感覺就像是《魯賓遜漂流記》登上新的島嶼,學習和發現新事物,永遠不會結束。」──倫佐.皮亞諾  無論是透過「光勺」讓藝術品沐浴在均布柔和光線下的亞特蘭大高氏美術館擴建案,或是如同「飛毯」的玻璃屋面,為歷史建築注入新活力的紐約曼哈頓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本書透過倫佐.皮亞諾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作品,看他如何以踏實地建造實踐夢想,由工業化構件的組合所展現的透明性建築美學,讓與城市對話的高科技建築所散發出來的人文主義光輝,在美術館建築中化身為「繆思之光」。  精彩內容搶先看  建築是「冒險」與「說故事」 在與城市的對話上,有別於龐畢度中心高調地凸顯自我,德梅尼美術館則以自我克制的低姿態,試圖融入住宅社區之中。 提巴武文化中心/面向大海的七個茅屋,努美阿,皮亞諾,1991-1998。 經過脈絡主義洗禮的高科技建築發展,也在美術館建築冒險故事的系列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尤其是在提巴武文化中心呼應當地文化的「茅屋」,將自然光、透明性以及環境對話巧妙地整合在一起。 納榭雕塑中心/布滿點狀採光構件單元「噴嘴」的屋面,達拉斯,皮亞諾,1999-2003。 高氏美術館擴建/採光構件單元「光勺」組成的屋面,亞特蘭大,皮亞諾,1999-2005。 為自然光打造特殊的工業化構件,逐漸以層化的方式融入整體的屋面結構,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湯伯利收藏館與芝加哥美術學院擴建的現代翼樓,都出現多層的採光構件組成如同「飛毯」的漂浮式屋面。 高氏美術館擴建/威藍德展館頂層展覽空間頂部採光,亞特蘭大,皮亞諾,1999-2005。 結合數位運算技術,引入北向漫射自然光的點狀採光構件單元「噴嘴」,組成了納榭雕塑中心的懸浮屋面。在高氏美術館也出現了由嚴格控制北向的二次反射自然光進入展覽空間的「光勺」組成的採光屋面。連續的平行斜板引入二次反射自然光的屋面,賦予洛杉磯郡現代美術館的布羅德當代美術館頂層展覽空間,與雷斯尼克館以及惠特尼美術館頂層展覽空間均布柔和的自然光。 洛杉磯郡現代美術館,布羅德當代美術館/平行斜版組成的自然採光屋面,洛杉磯,皮亞諾,2003-2007。 洛杉磯郡現代美術館,雷斯尼克館/平行斜版組成的自然採光屋面,洛杉磯,皮亞諾,2006-2010。 當適合美術館的自然光結合構築透明性所發展的「繆思之光」達到極限時,皮亞諾還能像《一千零一夜》引人入勝地一直講述他在美術館建築的冒險故事,全賴與城市的對話,提供好故事的靈感。 惠特尼美術館/頂層展覽空間頂部採光,紐約,皮亞諾,2007-2015。 城市與你有肌膚之親,生為義大利人,從小就體認城市是建築物相互交流的地方。建築物和街道之間存在對話。這關乎可及性,關乎公民生活。生活在城市的人會知道如何表現文明的舉止、如何分享、如何與人接觸。建築也應如此。應該與城市對話,與人民對話。這樣的建築讓人們可以一起分享經驗,享受與分享生活。聚在一起說話是一種接納,是包容的開始,是公民生活的祕訣。 龐畢度中心/西側入口廣場,巴黎,皮亞諾與羅傑斯,1971-1977。 建築是一個友善的職業。你需要成為一個建造者,同時又是一個人文主義者,因為建築是關乎人的。你還需要成為一名詩人,因為沒有美感的建築就不能成為人們感覺良好的地方。美麗是一個很難的詞;這可能有點膚淺。但真正的美不是膚淺的,因為美是你應用的東西,不僅適用於事物的可見部分,還適用於科學和知識。 惠特尼美術館/融入城市中的外觀,紐約,皮亞諾,2007-2015。 資料及圖片提供與版權」商周出版 編輯」歐陽青昀

結構之書:從自然物到人造物,萬物成形與屹立不搖的永恆祕密

Interior 349

提及「結構」一詞,你會想到什麼?是化學之鏈結的分子結構?是電腦科學中儲存、組織數據的方式?抑或是階級組織形成的等級結構? 對於建築師、工程師以及設計師來說,「結構」一詞的定義為「任何以荷重為目標的物質組合」,它涉及承載重量、力學與安全等範疇;幾乎所有的動植物與人造物,都需要承受一定程度的力學力而不損壞,因此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有某種結構。建築橋樑的倒塌、汽車飛機的解體,雖然工程結構是一門深奧又乏味的科學,但卻與我們的生活習習相關。 詹姆斯.愛德華.戈登是材料科學和生物力學研究領域先驅 (James Edward Gordon)其1978年出版的結構之書:從自然物到人造物,萬物成形與屹立不搖的永恆祕密(Structures: Or Why Things Don't Fall Down)對於結構和材料有著深遠的影響。 本書以通俗的方式,說明撐起世界萬物的各種基本原理。不論是建築物、動物軀體、飛機或蛋殼,作者用風趣的文字、逗趣的主題,讓讀者深入了解人類和大自然創造各種物體的原理。將專業術語以清晰直白的用語解釋,如應力、應變、扭力、斷裂、壓縮等基本概念與運作原理。不單是一般大眾,專業建築師和工程師也能從中獲益。  精彩內容搶先看  拱 拱雖然沒有石造建造法那麼古老,但仍然相當古老。我們發現古代的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都有完善的磚製圓拱建築,而且可以追溯到約公元前三千六百年。石拱的發展可能有別於或獨立於疊澀法(corbelling),亦即將石造一塊接著一塊從兩側疊起,一直疊到在中間相遇。邁錫尼文明古城提林斯(Tiryns)城牆底下的地窖——荷馬在詩作裡讚嘆的時候,它們已經相當古老了——就是採用疊澀法建造拱頂(照片五)。這些巨大城牆的暗門(照片六),可以說是用疊澀法衍生出來的,興建的年代可能在公元前一千八百年以前。 提林斯古堡的疊澀法拱頂(公元前1800年左右)。在真拱出現以前,先有疊澀法的拱和拱頂。   不過,用疊澀法或半疊澀法製造的拱,像提林斯的城門相當粗糙。古人很快就發展出另一種造法,將拱的磚塊或石頭稍稍弄成楔形的拱石(voussoir)。圖十三標示出傳統拱的各個部位。   拱頂的拱石稱作「拱頂石」,有時會做得比其他拱石大。詩人、政客和其他不懂相關學問的人會賦予拱頂石各種象徵意義,但它的功能其實和其他拱石完全一樣,假如有差異,也只是裝飾性質而已。 提林斯古城的半疊澀法暗門。荷馬讚嘆這些城牆時,城牆早已十分古老。   拱在結構上的作用是支撐由上而下的荷載,將荷載轉變成橫向的推力,並讓這個推力沿著拱圈跑,讓拱石彼此相互推擠,拱石當然會再推擠橋台。只需要用常理,就能理解這整個過程(圖十四)。   拱圈由拱石形成,作用有如一面弧形的牆,因此每個接合處的壓縮負荷也能用相同的推力線表示,此時推力線會大致沿著拱圈呈現弧形。下一章會再探討拱內的推力線,我們暫且先知道這裡有推力線即可。還有一點和牆壁一樣,我們可以假定拱石不會彼此滑動,而且接合無法承受拉力。   拱石接合處的行為方式,有如牆壁裡每塊石頭之間的接合處:假如推力線超過「中間三等分」,裂縫就會出現;假如推力線到達接合的邊緣,也就是拱圈的邊緣,就會出現「鉸」。但此時拱就和平庸無奇的牆不同了:牆這時會倒塌,但拱不會。如圖十五所示,一個拱即使最多出現三個鉸,都不會發生太嚴重的事。事實上,許多現代拱橋甚至會刻意蓋成三鉸拱,以便有熱脹冷縮的空間。   假如我們真的想要這座橋倒下來,就需要弄出四個鉸,讓拱形成有如三環相連的長鏈,因此可以折疊起來,導致整座橋倒塌(圖十六)。順便一提,正因為如此,假如想要炸毀一座橋,不論用意是好是壞,炸藥放在「三等分點」附近最好。若要這樣做,通常需要從橋的路面往下挖掘,將炸藥放置在拱圈的頂端。這需要花時間才能做到,因此軍隊撒退時往往來不及確實毀掉橋梁。 從以上種種情況,我們看得出來拱非常穩定,不會輕易因為基礎移動而受影響。假如基礎發生了讓人察覺得到的移動,牆很可能會倒塌,但拱不太會受影響,而且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變形的拱。舉例來說,劍橋大學學院後園(The Backs of Cambridge)的克萊爾學院橋(照片七)因為橋台移動,導致橋的中間明顯扭曲,但這座橋已經這樣扭曲非常久,因此相當安全。同理,拱相當耐地震和其他摧殘,像是現代的車流。 讓真拱倒下來非常困難。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橋的基礎早已移動,拱已經變形,但橋本身安全無虞。 整體來說,我們的老祖宗會對拱成癮並不意外,因為即使你的數學全部算錯(或者根本什麼都沒算),或甚至基礎全部陷入泥沼裡——英國有好幾座大教堂便是如此,它們八成還是會繼續矗立著。(Text copyright c J. E. Gordon 1978 繁體中文版由臉譜出版發行) 資料及圖片提供」臉譜出版 編輯」歐陽青昀

《隈研吾 東京論》看隈研吾自薦23個精彩作品

Interior 347

台北白石畫廊、新竹The one南園風檐裝置藝術、花蓮星巴克白色貨櫃門市,提到這三個建築應該不難想到他們皆是享譽國際的知名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作品。 現年67歲的隈研吾,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並於1990年,隈研吾創立了隈研吾建築師事務所。其作品擅長結合天然素材與景觀、構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構;融合傳統、自然與現代風味的設計,也被稱為「負建築」、「隈研吾流」等。 隈研吾不僅曾榮獲多國建築獎,其創作更遍及世界各地,他秉持著融合當地環境和文化的信念,創造出屬於當地獨一無二的建築作品,而他在台灣也留下許多建築作品。以新竹九降風為靈感的地景裝置藝術——風檐,是他在台灣的第一件作品;以檜木為主題和材料設計的藝文空間——白石畫廊;結合在地阿美族文化色彩的星巴克門市;到目前預計於2023年開幕的台中勤美術館等,皆廣受人們的喜愛。 東京論地圖。 這次隈研吾將帶領讀者來到他的第二個故鄉——東京,親自挑選23個坐落於東京的作品,由攝影師新津保建秀掌鏡,書寫下最柔和、美好的回憶,同時也對東京的歷史脈絡、建築映像等都加以考據;藉由隈研吾自我剖析創作背後的心境,讓讀者也能感受到其對於東京的深刻情意。 岡山縣真庭市CLT PARK HARUMI。 書中收錄了位於中目黑知名的星巴克旗艦店(星巴克臻選®東京烘焙工坊),包含各種設計巧思的四層樓建築物,令人印象深刻,自開幕以來已成東京新一代朝聖景點。還有和台灣有所關聯位於南青山的微熱山丘日本店,造訪店內的客人會在木頭環繞的空間裡享用鳳梨酥和台灣茶,透過木格灑入室內的光線,會隨著天氣和時間帶而展現萬千變化,在隙縫間,可以窺見獨特的東京風景。 高輪Gateway站。   “自從對東京產生興趣以來,已經過了60載。開始在東京書寫情書,也已經過了近40個年頭。這段期間,我和她都以不同的形式增添了年歲,其中幽微的變化,或許也能夠透過這部作品集傳遞出來。”  選擇東京不單是情感連結,更是因為東京是日本這個多元之地的映象,希望藉由進一步追溯這映象的源頭,可以在日本各地方的背後看到亞洲的多樣性。邀請與大家隈研吾的文字一同漫遊於東京的每一條街道,看見作品,更能看見隱含其中的真實精神。 為了紀念本次繁體中文版上市,首刷將會隨書附贈台灣獨家的首刷特典「復刻簽名相紙明信片」或「手稿相紙明信片」(隨機贈送)。 隈 研吾 Kuma Kengo 建築家。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東京大學研究所建築學系修畢。1990年成立隈研吾建築城市設計事務所。2009年起任東京大學研究所教授,現為同校特別教授。 著作:《負建築》、《小建築》、《點‧線‧面》、《隈研吾奔跑的負建築家》、《人的住處1964-2020》、《隈研吾擬聲‧擬態建築:生涯首本作品集,展現劃時代的建築新方向!》、《隈研吾 物質與建築》。(部分書名為暫譯)  精彩內容搶先看  微熱山丘日本店 SunnyHills Japan           這是一家來自台灣的鳳梨酥品牌店鋪,位在高級專門店與私人住宅林立的南青山一隅。         以直徑6公分的檜木角材組裝成竹籠般的結構,是來自於將日本傳統的木材建構手法「地獄組裝」立體化的發想。立體的木造格子,在春日井市齒科博物館研究中心(GC Prostho Museum Research Center,愛知縣春日井市鳥居松町)及雲上圖書館(高知縣高岡郡檮原町)也可以見到,但是在這座建築物中,木棒朝天空延伸,打造出宛如繁茂森林般模糊的外形。 微熱山丘日本店。         造訪店內的客人會被領至2、3樓,在木頭環圍的空間裡,品嘗奉上的鳳梨酥和台灣茶。透過木格灑入室內的光線,會隨著天氣和時間帶而展現萬千變化,從木格的隙縫間,則可以窺見獨特的東京風景。 星巴克臻選®東京烘焙工坊 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 Tokyo           這家全球性的咖啡連鎖品牌旗艦店,新開在私人住宅與小型工廠並存的目黑川沿岸。原址過去是1925年創業的老字號電設資材廠商的辦公處。         店內一路打通到4樓,設置了咖啡豆的烘焙熟成機器。咖啡廳區、麵包烘焙區、酒吧、商品區等空間圍繞著這台機器,精心設計成讓顧客能夠從各種角度體感到咖啡文化。 星巴克臻選®東京烘焙工坊。         負責外觀設計的隈,以色彩明亮的杉木打造屋簷,以突顯日本文化中的新穎。此外,飄浮在半空中的植栽盆,也可以說是日式傳統盆栽的現代詮釋。大片玻璃窗的開口,加上如日式房屋簷廊般的寬闊陽台,可以從建築物的任何一處欣賞到目黑川的景觀,打造出宛如街區與建築物彼此對話般的關係。 星巴克臻選®東京烘焙工坊。 角川武藏野展覽館 Kadokawa Culture Museum           本展覽館興建於所澤市的汙水處理廠廣大的舊址,是融合了圖書館、美術館及博物館的文化複合設施。荒川水系的支流東川,沿岸是知名的賞櫻景點,除了廣大的住宅區,亦是歷史悠久的輕工業地區,小工廠及倉庫林立。 角川武藏野展覽館。         隈從富士山爆發所形成的武藏野台地得到靈感,從中國山東省進口了1200噸粗糙的花崗岩材,貼在展覽館的外牆。整幢建築物形成巨大的塊狀物,打造出自大地擠出來的岩石漂浮在水盤中的情景。         展覽館周邊的土地規劃了商業設施、飯店、辦公室、製造及物流工廠,也建立了隈所設計的武藏野坐令和神社。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角川 編輯」歐陽青昀

藤森照信 建築偵探放浪記:順心隨風的建築探訪

Interior 340

日本知名建築師藤森照信,將他50年來的建築探索之旅集結成書。從西方的希臘神殿、初期基督教堂,到東方的瀋陽故宮、日本木造建築,他的探索足跡跨越5大洲,解說共80件世界重要建築。 藤森照信用實地拍攝的照片,並將他對建築的感覺化為具體文字,從建築外觀、設計、建材深入至建築的精神內涵,除了一般讀者也能心領神會,也能擁有身歷其境般的感受。 藤森照信從第一章開始,便帶領讀者練習基本功夫、學會從哪些角度認識一座建築。在如鑑識作業的現場調查過程中,還會不時穿插有趣的小故事,甚至是他的碎念,讓讀者可以放鬆心情、會心一笑。 這是藤森照信首度推出建築偵探主題書,他以建築偵探之眼、建築史家之心以及建築師之藝,挖掘出隱身在建築與人背後的諸多故事,他的建築評論與探索歷程,從表面的建築外觀到深層的精神內涵,不管是風格形式的介紹或素材工法的分析,都十分具有趣味與啟發性。 其中,更珍貴的是,藤森照信與丹下健三等二十世紀建築巨匠的第一手訪談資料,根據他親身交流的經驗與大量資料消化後的大師介紹,讓讀者更能清楚了解建築師的思索脈絡。 最後,在書本的後記收錄了藤森照信「建築如此這般偵探團」連載紀念專訪的幕後花絮與趣事,一覽藤森照信眼中的丹下健三以及他的未來規劃。 藤森照信 946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的藤森照信專攻日本近現代建築史,是一位建築家、建築史家。現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工學院大學特任教授以及江戶東京博物館館長。近年來創作重心為茶室建築、或小巧具童趣、或充滿實驗性的創作,展現了人與自然、土地的親密連結。 1991年 神長官守矢史料館 1997年 赤瀨川原平邸溫暖餘裕的空間 獲得日本藝術大賞 1998年 明治的東京計畫、日本近代建築 獲得日本建築學會獎論文獎 2001年 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 獲得日本建築學會獎作品獎  精彩內容搶先看  No.34 國立代代木競技場 ─ 完工半世紀的戰後日本建築傑作 ─ 讓日本現代建築站上世界舞台  「世界的丹下」令人陶醉與嚮往 這回來談談1964(昭和39)年舉辦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時,作為游泳與籃球競賽場地的〈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吧。 因為當時我只是個高中三年級生,當然不太可能實際體驗這座建築的出現對社會與建築界造成了多大的衝擊,但關於社會大眾廣泛認識這座建築這點,我印象深刻。從父母手邊拿來的《文藝春秋》雜誌,上面刊載兩位紳士在競技場的走廊上昂首闊步的照片,圖說寫著「丹下健三與○○○○」。就算是高中生也知道丹下之名,所以沒什麼好奇怪的,覺得奇怪的是,為何有另一個不明來歷的人足以與丹下相提並論,至今我仍對這幀照片記憶猶新。 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圖左形狀有點像錯開半圓的第一體育館有2根立柱,圖右的第二體育館有1根立柱,從立柱創造出懸吊結構的屋頂,不只對建築相關人士,對所有觀者皆造成極大衝擊。(照片提供:日本體育振興中心) 後來知道,○○○○是負責結構設計的坪井善勝,我曾經訪談本人,就他的立場而言,對這建築懷抱著近乎「有一半是自己完成的」心情,這點是相當確定的。 身為工作與近代相關的建築史家,全多虧有機會與國立代代木競技場當時相關人員進行訪談,得以理解「隨著(建築)越加知名,相關的每個人越加認定是自己的功勞」這類情況。而這正是相關者站在各自的立場全神貫注致力於達成某項計畫的證據。反過來說,各個人員都不認為這是自己作品的話,也稱不上是名作了。這不僅只限於建築,或許在各個領域都是同樣的道理。 關於對建築界所造成的衝擊,我從多方聽聞各式各樣的說法,在此介紹從建築師高橋靗一那裡聽來的堀口捨己之反應吧。 第一體育館。懸吊結構的屋頂經過設計創造出嶄新的形狀。東京聖瑪利亞主教座堂與大阪萬博御祭廣場等丹下作品中,坪井的構造設計皆扮演了重大角色。像拱形般突出的座席部分讓人想起了日本的「屋頂」。(照片提供:日本體育振興中心) 堀口自1920(大正9)年與同伴結成分離派建築會後,理所當然地成為戰前建築界的先驅者,如今也是歷史上的神話人物。1936(昭和11)年,前川國男與坂倉準三等前衛青年建築師集結起來,成立日本工作文化聯盟,當時成員中最年輕的是大學甫畢業的丹下,丹下負責編輯該聯盟機關誌《現代建築》。當然,丹下十分尊敬堀口,不過對昭和一○年代堀口的包浩斯流設計※1持否定意見,認定「柯比意的動感活力造形才是我的方向」。 堀口對於晚輩丹下反包浩斯的設計,僅只在戰前表示過一次意見,他對丹下在前川事務所中負責的〈岸紀念體育會館〉(1941年)提出「太過強調結構的表現而肆無忌憚」的批判意見。 曾經這樣批判丹下的堀口,對於二十三年後的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又是何種看法,就算不是建築史家也很想知道吧?根據一同前往參觀的高橋說:「他一直邊走邊看,一言不發。然而,最後唯獨對觀眾席座椅的凹處沒有打洞這點提出意見:『這會給清潔阿姨造成困擾吧。』」 充滿感動、壓倒性的傑作,批評就這麼一句而已。對於追過自己的、相差十八歲晚輩,同樣身為建築師的競爭心直到最後依舊火熱。建築師的競爭心至死方休。 第一體育館內部。舉辦東京奧運時裡面有泳池。從主纜架設的副纜的雙層懸吊結構得以創造巨大空間,可容納高達1萬5千人。(照片提供:日本體育振興中心) 資料及圖片提供」遠流 編輯」歐陽青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