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49

​2022 台灣室內設計大獎頒獎典禮

2022年第十五屆台灣室內設計大獎 (Taiwan Interior Design Award, TID Award) 競賽在9月23日舉行頒獎典禮,頒發TID獎並揭曉金獎、新銳設計師奬、評審團特別獎的得獎名單。  睽違兩年的實體頒獎典禮,選擇在著名文化地標—雲門劇場舉行。位於淡水高爾夫球場與滬尾砲台之間的雲門劇場,遠眺觀音山與淡水河出海口,取場地之特色,活動設計跳脫頒獎典禮常規,融合淡水落日景色與全新劇場設計,讓得獎者與參與貴賓,感受正式隆重當中揉和在地風貌與文化氣息。  左至右為:林天永、張哲毓、鄭明輝、謝欣慧、蔡君微、黃思瑋、蔡嘉豪、胡廷璋。  今年共106件作品入圍,44件作品獲得TID獎;金獎的部分,共有7件作品獲得評審團肯定。其中評審團特別獎頒給本埠設計的《國民法官法庭空間改造》,空間打破法院嚴肅、壓迫的傳統刻板印象,納入多元、包容、透明對話的語意,並兼顧多方使用者的需求,打造出讓大眾能更安心參與審判的新型態國民法官法庭;新銳設計師獎則由之一(香港)設計凌 英麒設計師獲得,作品在有限但無間的空間中,展現業主的優雅從容生活,藉知性創作傳達傳統印象感知。  CSID理事長趙璽表示,2020年疫情爆發,使全球社會面對重大考驗;既有生活的停滯、人群關係的改變、國界關閉、種種巨大變動與災難,資源的缺乏與制度崩潰,逼著大眾不得不思考面對生活的全新態度與視野;除了因應不斷擴大的災情之外,我們更積極的對應全新生活模式的來臨。隨著空間設計專業與社會的緊密結合,每一年的獎項主軸也呼應當代社會發展脈絡與人文關係,不斷求新求變,鼓勵設計成為反映當代、聯繫人心、帶領社會前進的重大力量。  第十五屆TID Award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完美落幕,請與我們共同期待下一屆TID Award會帶來更多精彩優秀的作品。(得獎名單請依據TID Award及CSID官網公佈為準。)  金獎 對角線之家 永哲制作/林天永 張哲毓  台北 8 坪兩房小宅 蟲點子創意設計/鄭明輝  store by .jpg 室內設計 廣州市五加二裝飾設計有限公司/易永強  裊渺蜂巢 覺知造所室內裝修有限公司/胡廷璋  畬室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 仍然創作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蔡君微 謝欣慧  菸·葉·廠 本埠設計/蔡嘉豪 黃思瑋  光·落在你臉上 CHIEN 建築事務所/簡彰慶 新銳獎 洄游 之一(香港)設計/凌英麒  評審團特別獎 國民法官法庭空間改造 本埠設計/蔡嘉豪  圖片提供」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 CSID 編輯」歐陽青昀 

​跨域與破界的變革 2022 TID Award

Interior 347

2022年第15屆台灣室內設計大獎(Taiwan Interior Design Award, TID Award)競賽,從今年1月5日開始徵件,經過3個多月的徵件與一連串審慎的評選過程,於6月15日公佈入圍名單,最後在7月8日揭曉眾所期待的TID Award得獎名單。 此次TID Award由大會主席趙璽帶領,複選評審團王耀邦、甘泰來、沈中怡、何以立、林平、胡德如、郭旭原、張耿華、梁豫漳、莊豐賓、黃惠美、謝禎舜,決審評審團林友寒、官政能、姚仁祿、胡朝聖、張基義、陳瑞憲、楊仲儀,共20位評審老師對投稿作品進行審視。評審團在第一階段先篩選出106件優秀的入圍作品,最終共選出44作品榮獲TID獎項。  跳脫限制,開創新的方向 TID Award作為指標性的設計獎項,力求創新與突破,除了在年初與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CIDA)簽署合作協議之外,此次邀請更多跨領域的專業人員擔任評審。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趙璽提到,TID大獎是台灣室內設計界與亞太設計專業界最具指標意義的獎項之一,對於還在這個行業中摸索與奮鬥的年輕設計師們而言,獲獎具有一種極大的自我肯定意義;本獎項也從住宅、商業空間、辦公室、公共空間、展示空間、文化空間等類別,關注當代的社會發展與生活模式演變。  本屆的評選方向在找出當代隱含著諸多跨領域與破界的變革潛力,不只是呈現設計與建築及日常生活的密切關聯,更是以質材媒介與空間對位的多重符碼。設計師透過與使用者、業主對話所詮釋再生的審美、品味、風格、視野、創造性和價值觀。 在世界逐漸復甦的同時,每一件好的作品,或許都彰顯了人性的光輝與環境、脈絡對話,同時也冀希設計者跳脫既定風格的限制,走出亞太乃至世界的新方向。 自台灣室內設計大獎開辦以來,致力在亞太地區持續發掘具有潛力以及優秀的設計作品,鼓勵原創風格、發揚設計精神。本屆的TID金獎、新銳獎、評審特別獎以及TID年度大獎等各項獎項,將在2022年9月23日的頒獎典禮上揭曉金獎得主,請與我們共同期待。(以上時間如有異動,請依據TID Award及CSID官網公佈為準。)  2022 TID獎名單   居住空間類  單層 F APARTMENT 吾隅設計/榮燁 孔令莎 獨居里的對話關係 迴聲空間/謝秉恒 吉光片羽 璧川室內裝修有限公司/卓思齊 陳明封 容 木卡工作室/張英琦 陸凱琳 米之家 艾倫室內設計/蔡嘉鴻 逸璞 近境制作設計有限公司/唐忠漢 倚白留聲 翼展設計/張翼展 高齡夫婦的前衛極簡生活 入山那渡建築設計 ( 上海 ) 有限公司/曾蓉 光栅 SIM 簡線建築/林薰 園園的家 臻築設計工作室/詹益臻 開心盒子 蟲點子創意設計/鄭明輝 意識寓所 非關空間設計有限公司/洪博東 對角線之家 永哲制作/張哲毓 林天永 山與平原 弎見設計/王柏舜 克勞蒂亞 洄游 之一 (香港 )設計/英麒 卓煜 複層  迴旋 懷特室內設計/林志隆  微型  Honest 深活生活設計/俞文浩 孫偉旻 16 號住宅 MOU 建築工社/吳狀 付仕玉 新。待庵 玳爾室內設計有限公司/朱志峰 楊上賢 JS House (Free Plan) 深活生活設計/俞文浩 孫偉旻 台北 8 坪兩房小宅 蟲點子創意設計/鄭明輝  獨棟住宅  南山曲廊 七澄建築有限公司/謝侑霖 黃維祥 劉慕懷 陳信佑 中壢。何宅 馮文志建築師事務所/馮文志  實品屋|樣品屋 異境意近 HODDI 禾邸設計/林之豐   商業空間類   個人工作空間 小小怡登兒童牙醫診所 工一設計有限公司/袁丕宇 張豐祥 王正行 旅館空間 M42 KENTING 喬設計有限公司/王重喬 餐飲空間 store by .jpg 廣州東風廣場店室內設計 廣州市五加二裝飾設計有限公司/易永強 裊渺蜂巢 覺知造所室內裝修有限公司/胡廷璋 畬室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 仍然創作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蔡君微 謝欣慧  Ganko Sushi 日料餐廳 今古鳳凰設計機構/葉暉 陳堅  休閒空間  動物冒險島 Fenhom · URO /張穎 頤舍 via./梁以立 一岩九飲會館 三次圓設計有限公司/張喆 陳李健 潘水宗 展售空間  時代中國.時代芳華銷售中心 廣州共生形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彭征 丁淇 楊亞會 垂直里分 水相設計有限公司/李智翔 葛祝緯 林其緯 陳蓉臻   工作空間類   辦公室  傳愛之樹 采林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謝欣諭 Studio In2 office 深活生活設計/俞文浩 孫偉旻 在室內山丘上辦公 -WAJASS 台中辦公室 蟲點子創意設計/鄭明輝 黑屋裹白室 永哲制作/張哲毓 林天永   公共空間類  文化空間  洛陽正大劇院 壹正企劃有限公司/羅靈傑 龍慧祺 機構空間  國民法官法庭空間改造 本埠設計/蔡嘉豪 歷史建築再利用  基隆希望之丘防空洞 工二建築/胡靖元  展覽空間類   文化展覽  菸.葉.廠 本埠設計/蔡嘉豪 黃思瑋  會展 光.落在你臉上 CHIEN 建築事務所/簡彰慶 (各項得獎名單,請依據 TID Award 及 CSID 官網公佈為準。) 資料及圖片提供」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 CSID 撰文」歐陽青昀 

2022 iF 設計獎

Interior 344

3月29日至31日,來自23個國家的75位評審委員齊聚在德國柏林歷史悠久的工業設施Wilhelm Hallen中,進行了2022年iF設計獎的最終評選會議。今年iF設計獎共收到近11,000件、來自57個國別/地區的作品報名參賽,成為iF有史以來參賽數量最多的一次;經過三天密集的評選過程,評審團一共選出1,973位參賽者榮獲2022年iF設計獎。而iF設計獎中的最高殊榮—iF金質獎,一共選出73件傑出作品,其中台灣有2件作品奪下此獎項。 由德國發起的iF設計獎以「優良工業設計」為名,自1954年起,iF設計獎已成為舉足輕重的國際獎項,同時也是卓越設計的認證標章。iF設計獎表彰的設計領域包含:產品設計、包裝設計、傳達設計、服務設計、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專業概念、使用者經驗 (UX)以及使用者介面 (UI),共九大項目。 iF International Forum Design GmbH執行長Uwe Cremering表示,協會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iF設計獎感到自豪!獎項自創辦以來,從來沒有收到這麼多的的參賽作品,這也反映了參與者對他們的組織以及國際、獨立和公正的專家評審團的信任。他對此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所有參賽者和評審委員,感謝iF的團隊,還有所有參與比賽的公司和設計師們的。 評審團也表示,今年的參賽作品中他們看到了三項特點。第一,清晰的洞察力,使得品牌更接近使用者的實際需求;第二,清晰的洞察力轉化為驅動理念,推動品牌走向更加理想且美好的未來願景;最後,則是品牌動向,新的和不斷改進的創意繼而改變了使用者體驗,以使用者的視角來實現設計想法,通過更大的效能和慾望建立新的關聯性。 2022年iF設計獎的頒獎典禮預計在5月16日於德國弗里德里希皇宮劇院(Friedrichstadt-Palast)舉行,邀請得獎者與大眾一同關注這場盛事。今年,台灣共有333件作品獲獎,本期《室內》將介紹2件來自台灣的iF金質獎作品。(完整得獎名單請參考iF設計獎網站:https://ifworlddesignguide.com) 台灣iF金質獎作品  Bamboo Book House  設 計 者」Yung Design Group / 莊哲湧 參 與 者」張郢丰 湯巧伶 攝 影 者」 三川二目空間攝影 空間性質」接待中心 主要材料」竹子、鋼構、木皮、植栽 面      積」105坪 項目年份」2021年 Box Yung Design Group 是一家專精在建案、旅館、休閒產業商業空間的設計公司,歷年完成水舞行館、彭村梅SPA旗艦館、順風醫美及產後護理之家...等知名品牌商業空間,以及許多住宅大樓建案公設。團隊設計風格多元、不拘泥固定樣式。設計專注客戶品牌精神、同時關心空間的使用者,持續將品牌導入空間。 設計團隊提出「竹書屋」的設計概念,並以「快閃書店」的空間使用模式作為構想,除了打破一般人對於房屋銷售印象,同時奠定業主的品牌形象以及產品的市場定位。 採用竹子元素鋪陳出更深一層的品牌力道與書卷氛圍,設計手法結合現代主義建築的系統式思維,展現工整又自然的外觀;內部則以簡約的基調和大面的木質書牆貫穿,各個空間圍繞滿佈綠意的中庭,讓自然光線能在此穿越流動。 銷售中心本身為臨時建築,所以設計團隊透過輕量化的工法以及使用可回收建材,致力減少臨時建築任務完成後拆除所產生的營造廢棄物,企圖在設計上兼顧美學與永續作為最終目標。 然而,很意外的業主在銷售結束後,決定延長建築物的使用期限,與知名書商洽談文化活動事宜,在未來的日子裡,此處的夜晚燈光依然會點亮,讓其成為一件更具意義的作品。   得獎感言: 上個月收到iF入圍通知,看到分數蠻高的就很開心了,但只覺得這個案子應該得獎有望了,完全沒想到竟然會是難得的「金獎」,老實說現在仍感到驚喜與驚訝!這幾年在設計接待中心時,我們一直秉持著去銷售化的想法與業主提案,很幸運的業主都能接納我們的構想,也給予我們支持去發展這樣的理念,接連幾個案子我們以「咖啡廳」、「美術館」、「書店」等想法去營造賣場氛圍,提供購屋民眾能以更愉悅、更放鬆的心情,面對人生重大的支出決定—買房體驗。 竹書屋這個案子我們仍是以這樣的心情在做設計,特別的是這次多了竹子的運用,選用竹子的背後其實當時有好多的想法,包含藉以鋪成品牌的書卷氣,實現輕量化的工法,拉近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感等。在設計進行中,我們也鼓吹業主找書商合作,讓這案子完成時能呈現出「真的」書店的樣子。總之,如果撇除金獎的榮耀,我們仍然很喜歡這個案子;不過,能得到金獎真的是超級開心!  共聚之家   設 計 者」都市山葵 / 方瑋建築師事務所 / 方瑋 參 與 者」賴士詠 陳炤燊 陳佳吟 林郁晨 Utima Lena 攝 影 者」Studio Millspace / 揅空間工作室 Architecture Photography  空間性質」獨棟住宅 主要材料」鋼構、混凝土 面      積」53.9坪 項目年份」 2020年 Box 創作方向介於建築、地景與藝術的融合與挑戰,期待以空間為媒材,觸發新的感知體驗與生活的可能性。 參與作品範疇由美術館、旅客中心、校園建築、飯店、集合住宅、獨棟住宅、都市景觀、室內設計與裝置藝術。 獲獎紀錄: 2022德國iF Award 金獎/2021金點獎年度最佳設計入圍/2018 台灣住宅建築獎 佳作/2014 ADA AWARDS新銳建築獎等。/2014 SDA AWARDS最佳建築及空間環境規劃 此作是位在台南市的建築更新改建的方案,在面寬5.89米、深9.06米、高12.2米的有限基地中,透過由室內尺度的拿捏與組織,藉由開口與適切的線條規劃,將室內外空間,建築的量體、陽台與戶外6米的街巷、緊密鄰棟之間,塑造出和諧關係。 此作的家庭成員為三代同堂、共五位成員。設計團隊將公共空間內的重要元素拆開後,分別將其佈置在各個樓面。1樓為餐廚房與爺爺的生活空間,2樓為起居室與年輕夫婦臥室,最後3樓則是5歲姐妹的房間加上琴房與一些彈性隔間。 藉由水平的劃分,各個層面形成符合居住者所需的獨立空間;以2樓的起居室維空間主軸,並搭配4樓曲面屋頂的多空能空間與陽台,光景樓梯又巧妙的串聯起垂直動線。讓此作形成一個具有緊密尺度、亦小亦大,又有留白餘韻與連結都市天空的一棟白色住宅。   得獎感言: 很榮幸都市山葵/方瑋建築師事務所獲得2022德國iF Award的金獎肯定,住宅更新(Renovation Residence)的想像力,是我們在共聚之家的設計過程中,持續努力的議題。住宅整建方案最困難的是在既有的條件下,再一次回應各種新的使用方式與價值觀的不同需求。 在本次的方案中,我們關照的面向有,建築外觀所影響的巷道氣氛、空間量不足下的空間組織與彈性以及室內外型態一體感的設計風格與感受。我們也將這樣的小住宅方案視為一顆改善環境文化的種子,一部分照顧與回應委託者的需求與期待,另一方面則為巷弄環境提出一種柔軟且全新的樣貌,讓都市中老的住宅社區能夠持續的更新演進,並且擁有一定程度室內外開放與連結的延伸關係,讓建築的風格與室內的生活都逐漸變成環境中的一種重要氣息,期待發展出一種台灣感的日常與美學,融入在我們的每一天。  資料及圖片提供」iF DESIGN、Yung Design Group、都市山葵 / 方瑋建築師事務所 編輯」歐陽青昀

2022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徵件啟動!

Interior 343

2022 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即日起開放報名,今日搶先曝光重量級國際評審名單!「金點設計獎」針對已商品化且上市銷售之作品,徵件至 7 月 7 日(四)止,5 月 31 日(二)前報名可享早鳥優惠。「金點概念設計獎」則徵集創新概念提案,總獎金高達新台幣 120 萬元,無須報名費用,至 6 月 22 日(三)截止,歡迎全球各地設計好手踴躍挑戰! 仙草影像打造的田馥甄《一一》MV獲2021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 源於 1981 年的金點設計獎,是台灣歷史最悠久、最富知名度的專業設計競賽,自 2014 年起向全球開放徵件以來,每年吸引海內外知名企業及設計公司報名,包括日本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Casio Computer Co., Ltd.)、美國惠普科技(HP Inc.)、德國蔡司光學、新加坡 Formwerkz Architects、泰國 Creative Crews、廣東順德米殼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碩電腦、明基電通、永真急制設計工作室、仙草影像、柏成設計、太研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等,競逐獎項認證及榮耀。 日本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以創新皮膚攝影機獲獎,台灣區總經理高橋晃司親自出席領獎。   Werner Aisslinger、色部義昭首次擔綱評審 應參賽作品國際化及多元特性,金點設計獎每年邀請全球各領域設計專家組成評審團,年年陣容堅強、備受矚目。歷年曾邀請英國工業設計大師湯姆.狄克森(Tom Dixon)及馬汀.達比斯爾(Martin Darbyshire)、華人知名室內設計師季裕棠(Tony Chi)、全球知名跨國建築事務所麥肯諾(Mecanoo)創辦人法蘭馨.荷本(Francine Houben),以及日本知名設計師深澤直人、佐藤大、佐藤可士和、佐藤卓、柴田文江等眾多享譽國際的設計專業人士,為評選挹注國際觀點。 今年首度邀請到殿堂級德國設計大師沃納.艾斯林格(Werner Aisslinger)擔任兩獎項決審評審,其擅長材質創新運用,以充滿實驗性、藝術性的創作方式,打造出獨特家具產品,屢獲MoMA 等眾多世界級博物館收藏,同時橫跨建築領域,以模組化的 「Loftcube 方塊型行動住家設計」回應當代都市居住議題,為經典代表作之一。本次決審亦邀請到日本知名平面設計師色部義昭擔任評審,他曾操刀草間彌生美術館的視覺識別系統,並憑藉為大阪地鐵設計的企業識別,榮獲日本平面設計領域最高榮譽「龜倉雄策獎」,專業備受業界推崇。 每年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為亞洲設計圈年度盛事與焦點。 在今日搶先曝光的國際評審名單,經常擔任紅點等國際設計大獎評審的芬蘭設計師雷恩.安傑沃(Renne Angelvuo)、澳洲設計師丹尼.文萊(Danny Venlet),以及活躍於亞洲設計創意領域的新加坡知名設計師余雅琳等專家,將以其專業背景及豐富評選閱歷,為複審評選開拓多元的視角。完整評審團陣容將於日後公布,敬請期待。   早鳥報名優惠至 5 月 31 日止 2022 金點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即日起開放報名,因應全球疫情影響,今年初、複、決審三階段將全面採行線上評選,無須繳交實物。兩獎項參賽類別皆為產品設計類、傳達設計類、空間設計類及整合設計類。「金點設計獎」針對已商品化且上市銷售之產品,或已完成、啟用之空間/整合設計作品,為優質設計提供標章認證,並另頒發「年度特別獎」,表彰在「循環設計」及「社會設計」具有社會及產業典範意義的優秀作品;可由業者或設計團隊報名參賽,5 月 31 日前享早鳥報名優惠。 新北市「衛生所再設計」獲年度特別獎。 「金點概念設計獎」則針對尚未在市場生產銷售之作品、未實際執行之提案,以創新性與創造力為獎項的重要價值,學生、設計師或公司皆可以個人或團體名義報名;為鼓勵設計師勇於創新,報名無須費用,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更可獲新台幣40萬元獎金,支持實現其概念設計提案,期待未來有機會能「概念成真」。詳細報名資訊及參賽簡章,歡迎至金點設計獎官網查詢。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編輯」林慧慈

2022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弗朗西斯.凱雷 「為群體而建 與土地共存」

Interior 343

2022 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於 3 月 15 日公布,由建築師、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獲獎,是普立茲克建築獎創辦 40 餘年以來首位榮獲此殊榮的非裔建築師。 評審團讚揚其對於社區與地方的貢獻,「弗朗西斯.凱雷在資源極度匱乏的土地上踐行著開拓性的建築事業—為促進地球及其居住者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他是一位建築師,更是一名奉獻者,在那些常常被世界所遺忘的土地上,他為不計其數的民眾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活體驗。」  2022 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Lars Borges 弗朗西斯.凱雷於 1965 年出生於布吉納法索的小村落甘多—這裡沒有乾淨的飲用水、電力和基礎設施,更談不上建築,「我記得我祖母坐在只有微弱燈光的房間裡講故事,我們緊緊擠在一起,房間裡回蕩著她的聲音,將我們包圍在其中,她招呼我們靠得更近一些,形成一個安全的所在—這是我對建築的第一次感知。」 7 歲時因村裡沒有學校而必須負笈他鄉,之後的求學人生他離家鄉越來越遠,1985 年利用職業木工獎學金前往德國柏林,白天學習如何搭建屋頂和製作家具,晚間則持續攻讀中學課程,至 1995 年他再次獲得獎學金進入柏林工業大學,獲得建築學高等學位。然而他的心從未離開故鄉,他認知到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與連帶應負的責任,從而建立「籌建甘多學校」基金會(後更名為凱雷基金會,旨在籌集款項並宣導兒童擁有舒適教室的權利)。 萊奧醫生之家(2019,布基納法索,萊奧)©Francis Kéré   「我希望改變成規,鼓勵人們勇於追求夢想,敢於冒險。富有之輩不該因富有而糜費資源,貧困之家也不因貧窮而放棄嘗試創造生活品質。」凱雷表示,「每個人都值得有品質的生活,每個人都值得享有奢華和舒適的機會。個體之間休戚與共,氣候環境、民主議題、資源匱乏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建築理念的起始 他的第一個建築作品就是 2001 年的甘多小學,奠立了凱雷的建築理念基礎—為社區打造一個動力源泉,於功能上滿足基本需求,於本質上彌補社會不公。建築需以有限的資源應對酷熱高溫和惡劣照明條件的可能,凱雷因地制宜地開發了一套性能卓著又極富表現力的建築語言,包括雙層屋頂、蓄熱體、通風塔、間接光照、交叉通風和遮陽室等,而不是傳統的窗戶、門和廊柱。 甘多小學(2001,布吉納法索,甘多)是建築師首件作品。© Erik-Jan Ouwerkerk 他也對本土材料具有創造性運用,就地取材的黏土經過水泥強化,形成熱量聚集的磚塊,可將涼爽的空氣保留在室內,又能讓熱量通過磚塊天花板和寬大的懸空高架屋頂散發出去,從而在沒有空調資源下實現通風。   甘多小學的成功不僅使他獲得 2004 年阿迦汗建築獎,更使學校的在讀學生人數從原先的 120 名增加到 700 名,並進一步促成了教師住房、學校擴建和圖書館等建設。隨著更多的小學、中學、專科學校以及醫療設施的落成,不僅是布吉納法索,肯亞、莫三比克和烏幹達等地也紛紛效仿。他的校舍作品產生的影響力推動了眾多新機構的誕生,每一家機構都對當地的氣候環境和可持續性發展體現足夠的敏感度,無疑將惠及後世數代。  獅子初創園區(2021,肯亞,圖爾卡納縣)©Francis Kéré   光與傳統精神交織 光的詩意表達始終貫徹於凱雷的建築作品中。陽光經過建築物、庭院和過渡空間的層層濾透,消解了正午的酷熱,營造出靜休或聚會的場所。甘多小學圖書館的混凝土屋頂在由傳統陶罐組成的網格內澆築而成,陶罐移除後留下的缺口可以用於散熱,並形成圓形的自然光束流連其中,照亮建築的內部空間。由桉木構成的立面圍繞在橢圓形的建築周邊,創造出避免光線直射的靈活戶外空間。 本加河畔學校的牆壁上則有韻律地設置了若干孔洞引入光線,營造出明亮通透的環境以喚起學生的信任感。醫療和社會福利中心的牆壁上裝飾著高低錯落,富有韻律的外窗,讓每個人都能欣賞到獨特的、如畫般的風景,無論是站著的醫生、坐著的訪客,還是臥床的病人。 本加河畔學校(2018,莫三比克,太特)©Francis Kéré   凱雷在甘多的成長經歷亦對他在非洲以外的建築作品影響頗深,他的設計飽含象徵意義,總可見到如在聖樹下交流思想、追憶往事、慶祝和集會等西非傳統。在科切拉穀音樂藝術節建造的 Sarbalé Ke 是以凱雷的母語比薩語命名的,意思是「慶典之家」,其設計受到空心的猴麵包樹形狀啟發,在他的家鄉,這種樹因其藥用價值備受尊崇。 Sarbalé Ke 藝術裝置(2019,美國,加利福尼亞)©Iwan Baan 蛇形畫廊的中央結構取自大樹的形狀,週邊蜿蜒曲折、互不相連的牆體由三角形靛藍色模組組成,藍色是他兒時穿過的波布服的顏色,在他的文化中也是象徵力量的顏色。懸挑的大屋頂與他在非洲的建築如出一轍,漏斗形量體可收集雨水用來澆灌景觀綠地,提醒人們關注世界各地的水資源短缺現象。 蛇形畫廊(2017,英國,倫敦)。©Iwan Baan   建築回應環境 在資源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建築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在突破重重困難的過程中,何為建築實踐的正確途徑?是否應甘於保守並承擔屈服於不利環境的風險?抑或適度的保守才是實現成果唯一可行的務實之道?是否應滿懷雄心以激發變革?而這樣的雄心是否又會讓建築脫離實際,淪為一廂情願的產物?   過往的幾十年間,弗朗西斯.凱雷找到了回應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探索出充滿睿智、激勵人心並足以顛覆規則的實踐途徑。他對文化的敏感度不僅表現在對社會和環境正義責任的關注,更始終指引著他創造建築的整個過程。因為他意識到,這才是通向社區建築合理性設計的最終出路。他深知,建築關乎的是目標而非實物,是過程而非產品。 醫療與社會福利中心(2014,布吉納法索,拉昂戈)。©Francis Kéré 弗朗西斯.凱雷以其全部作品向世人昭示:根植於當地的材料,能夠創造無限的力量。他的建築,為社區而建,與社區共存,直觀反映出社區的方方面面—從建造、取材、規劃到社區的特質都已融入建築。建築與其立足的一方土地密不可分,亦與置身其中的使用者息息相關。它們的存在毫無矯飾,卻散發出潛移默化的影響。 資料與圖片提供」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編輯」林慧慈  

2021教科圖書設計獎 得獎名單揭曉

Interior 342

台灣首個以教科書為主題的設計競賽「教科圖書設計獎」,日前揭曉了得獎名單,為鼓勵教育出版及設計產業重視教科圖書設計,本次競賽總獎金近新台幣700萬元。頒獎典禮將於2022年3月15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辦,得獎作品特展當天同步開展。   教科圖書設計獎自去年10月起開放徵件,設計標的為適用108課綱之國中小課本,「封面設計類」廣邀全台設計師或團隊發想創意提案,「學習設計類」則針對已通過教育部審定之教科圖書產品,報名皆分「國小組」及「國中組」。 此次共收到359件作品參賽,經初、決審兩階段,由教育及設計專家、教學第一線的國小/中老師共組的專業評審團,如新北市新莊區民安國小校長王健旺、品墨良行創辦人王慶富、未來式有限公司主席汪麗琴、水越設計總監周育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教授施令紅、台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教師陳育淳等人,從符合學科本質、適切傳達學習內容與教育概念、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及知識聯想、促進認知理解等面向,評選出最具設計力、符合教學需求的作品。   評審們認為,教科書大至編輯結構,小至色彩、字體等細節,如何透過設計傳達學科本質,幫助達成學習目標,而不只是表象詮釋,都是設計師必須理解的重要環節。此次競賽是個好的開端,看到許多突破框架的作品,期待未來能激盪出更多對於教科書的想像和探討。(完整得獎名單請詳見官網公告)   金獎作品   「封面設計類」國小組 小三英文第一冊 / 走向設計」吳怡葶、游語蕎 學習英文是與世界連結、溝通和發現的橋樑,小三英文封面使用明亮清爽的手繪插圖,吸引孩子興趣,從世界共有的「天空」出發,隱喻世界看似遙遠其實關係緊密;同時天空也是孩子生活的日常景色。封底運用雲朵象形表現「SKY」文字,透過老師引導讓孩子對英文這科目與之生活建立連結,封面加入空白角色創意,讓孩子能自行創立角色、投射自身,成為參與世界的一員;書籤也能運用在內頁教學,方便老師和家長增加互動,達到英文學習最大化。 評審觀點」以天空象徵無國界,傳達語言是和世界串接的重要工具,呼應英文學科本質,並以親和童趣的手繪視覺,搭配清新溫暖的風格色調,降低對於學習的排斥感,令人耳目一新。   「封面設計類」國中組 Whale! 這是數學 / 康軒文教事業國中美編部」陳玫妤、李政穎、廖本田 整體設計以明亮的藍色鯨魚與高飽和的深藍底色,形成強烈對比,並搭配高明度、高彩度亮橘與亮綠的三角形,以及上光效果形成的星光引導,來營造鯨魚游動於三角形的空間感。底部運用豐富的數字與穿插交錯的線條,形成了不規則幾何造型,來表達數學的理性氛圍。紙質則選用晶鑽紙,由紙面閃爍炫麗的光點,創造繁星漫天的銀河,營造畫面的活潑性。 評審觀點」主題明確、將理性的數學及溫柔的鯨魚連結,傳達萬物與數學的關係。色彩使用精準,圖像元素的運用鋪陳皆有意義;整體觸感體驗佳,互動設計與課程內容相呼應,頗具巧思。   「學習設計類」國小組 國小首冊國語 / 康軒文教事業 設計團隊」iF OFFICE 康軒國語首冊課本以孩子為學習中心設計,跳脫以往一課一課的形式,採用「書中書」的方式,透過貼近孩子筆觸的插圖,採用適齡語法的故事內容,精心安排的圖文整合設計,以及多元的統整練習活動,讓孩子快樂學會注音。   評審觀點」圖文整合、版面編排到字體行距皆相當細膩,色彩配置繽紛卻不紊亂,以溫暖可愛的主題人物,搭配遊戲式的互動設計,產生學習樂趣,教材整體設計別出心裁。   「學習設計類」國中組 國中2年級上學期自然科學 /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大梨設計事務所  教科書的編製過程,最重要的要點是如何藉由「設計」將資訊進行整合,並準確傳達訊息,除了基礎的版面、字體和色彩系統外,更需以使用者體驗的角度進行思考。設計團隊希望替學生帶來良好的使用體驗,舒適易讀、美觀且容易記憶。   評審觀點」本書美感成熟度高,打破制式化的刻板方式,重新用攝影呈現自然科學的內容。編排邏輯清晰、訊息設計優異,內容資訊的層次和輕重拿捏得宜,示意插畫及圖表亦相當豐富,容易達到學習目的。   亮點作品   「封面設計類」國小組特獎 自然3上 跟著節氣學自然 / 康軒文教事業國小美編部」吳楟譽、游易儒、余婉貞 封面以二十四節氣來傳達農民們的農事活動,依照節氣來安排是每年季節變更的重要標誌,節氣反映了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過程;封底扣合教學內容,可實際帶領學生製作立體書,以及呈現植物葉脈。   評審觀點」二十四節氣的圖文引領學生帶入四季節氣的趣味性,並掌握協調的色調和優雅的文化氛圍,以細緻插畫表現傳統節氣風貌,並將視覺延伸至背面,讓整體設計更加完善。   「封面設計類」國小組特獎暨人氣獎 小五數學第一冊 / 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張育茹 中高年級學生喜好活潑鮮艷的色彩,以及具象化的圖像,因此選用鮮明色彩和幾何圖形化的設計,藉由連線遊戲比喻數學概念,幫助學生以固有的經驗,更快速、簡易地理解新事物,實現寓教於樂的精神。習作方面在封底結合了「平面圖形」、「四則運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因數與公因數」等多個單元,需在學完整本課本後,運用其所學的知識來解開謎題。   評審觀點」配色柔和且豐富,構圖簡單大方有設計感,以點、線、面,搭配理性的幾何圖形,暗示邏輯思維的運算結果,色彩增添了感性溫度,活潑了學習過程。   「封面設計類」國中組特獎 國中八上自然科學 / 氪制所Wkuzs Design」吳政錩 以科學的英文「Science」的字首S作為整體視覺的核心,依照順序以圖像化方式整合六大學習重點的特色;封面數字依照順時針方向閱讀後,翻到封底可以發現封面數字相對應的位置,以中文解答各圖像所代表的意思。設計聚焦在教科書的實用度和吸睛度,創造有別於以往的使用經驗。   評審觀點」利用英文字首S加上幾何圖形,詮釋現代科學的角度與認知,並以圖形和箭頭的方向性圍繞主視覺,引導學生探索與閱讀。設計跳脫傳統框架,有趣又饒富創意。   「封面設計類」國中組特獎 國一數學上冊 / 劉愷潔、江玉平、王用賓 到了國一,數學的教學開始出現:數與數線、代數等內容,學生需要進行更多的抽象思考,必須將生活中的情境轉換成符號,再加以應用及分析。設計團隊發現市售的數學教材,封面設計多注重在數字的運算和具象的情境,因此,他們希望呈現具象和抽象之間的過渡表現,並以「數與數線」為基礎,應用在視覺的元素與後加工,讓學生感知藏在其中的巧妙與細節,進而創造細膩有趣的體驗。   評審觀點」用「數與數線」表現出理性創意,配色典雅舒適,加上紅色線條的鑲嵌,呈現巧妙細節。 「學習設計類」國小組特獎 國小5上社會 / 康軒文教事業  全書內容以台灣的地理環境、公民生活與歷史發展為主題,視覺設計上以社會是由不同面向的人、事、物組成的概念作為出發點,版面設計以幾何圖形構成,闡述社會的多元交流;封面插畫則展現幽默風趣的人文畫風。   評審觀點」活潑的版面編排,集合豐富細膩的插圖描繪,藉由探討社會上的各種面向,呈現人文關係,趣味又具理性。   「學習設計類」國小組特獎 小1數學第一冊 /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核心素養為課程連貫與統整發展的主軸,透過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實踐,提升學生學習的渴望與創新的勇氣,培養具有自主行動與社會參與的終身學習力。小1數學教材也以此作為編撰的重點,重視數學學習脈絡,配合兒童的身心發展,並透過觀察、思考、探究、執行與檢驗,激發其主動思考及潛能。 評審觀點」在充滿欣欣向榮的農場中,用果樹和動物呈現數學與數字的結合,營造歡樂氣氛,讓可愛角色們歡迎小一新生來到數學園地,讓人感覺學數學非但不難,而且十分有趣。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撰文」陳映蓁

第九屆X-site計畫 《藍屋Blue House》奪得首獎

Interior 340

臺北市立美術館自2014年啟動「X-site計畫」,以戶外廣場為基地公開徵選空間提案,致力將中介於城市與美術館之間的廣場視為一座實驗性場域,鼓勵創作精神及環境想像的多元探詢,近年來更成為建築創作者與跨領域藝術團隊的重要發表舞台。 《藍屋Blue House》日間示意圖。 2022年第九屆X-site計畫,經過兩階段的評審程序,最後由「藍屋Blue House」團隊以同名提案企劃,從20件參選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首獎及台幣350萬的執行經費。本屆徵件計畫回歸對於「X」的探詢,期待各種開創性議題與當代性跨域形式的提案,能夠對未知帶來更具創新的空間體驗,並建構出美術館、公共廣場及公眾三者之間的對話。評選團包含王俊傑、林聖峯、林佩蓉、凌天、涂維政、黃謙智、蕭淑文(依姓名筆劃)等六位館內外藝術及建築學者專家。   《藍屋Blue House》夜間示意圖。 「藍屋Blue House」團隊成員跨足建築、藝術、構築、策劃、理論、插畫到社會實踐等專業,其提案企劃從「藍」的主要概念出發。藍,不僅是自然界最為稀缺的顏色之一,同時也具有遼闊、靜謐等情感意涵,團隊以抽象形式闡述:「如何通過層層堆疊的觀察和連結星群般四散的想像,希望『藍屋』作為一個概念,能以純粹的建築語言去實現一個多重閱讀的空間體驗。」且期待以非秩序性的結構形貌,回應多層複雜、持續變動的當代社會,進而重新建立人與世界的意識感知。   《藍屋Blue House》示意圖-起伏。 以「藍」的空間詩意重構北美館戶外廣場 《藍屋Blue House》由絕對的藍構築而成,觀眾不僅能夠在內部遊走,同時藉由形體、尺度、比例、光線、方位等結構關係,也可如同觀星般地尋覓感官體驗。建築本體以木構創造出具抽象意義的細部表徵,並藉由結構體與曲面地板、懸空斜屋頂的相互依存,呈現出藍色變換交錯又單純直覺的意象。此外,作品得以跳脫三維的視覺界線,擴張到觀者記憶與想像之中的虛擬世界,在人與物產生共感的同時,也涵納具普遍性及包容性的思考及對話。       《藍屋Blue House》示意圖-背景。                          《藍屋Blue House》示意圖-印記。  評審團指出,作品完整性高、建築輕量化、人與虛擬世界的重新定義等因素,是其獲獎理由,透過屋頂、地坪、階梯等三個部分呈現作品的符號化及探討身體性的構思也極具特色。《藍屋Blue House》計畫預計於2022年5月21日至7月30日於美術館的戶外廣場展出,亦會規劃一系列展演活動。   資料及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藍屋Blue House」團隊 編輯」陳映蓁

2021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

Interior 340

2021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APIDA)從今年6月開始徵件,在歷經1個多月的評選與討論後,於12月17日舉行線上頒獎典禮、公佈獲獎名單,表揚和鼓勵傑出的室內設計作品以及設計師。 於1991年創立的香港室內設計協會(HKIDA)已走過30年的歲月,其主辦的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APIDA)也在今年邁入第29屆。獎項旨在表揚傑出的室內設計作品和設計師,同時希望提高業界的專業水準和操守,自舉辦以來就備受認可,不僅是許多年輕設計師以及頂尖室內設計品牌的指標,更已成為著名的室內設計大獎之一。 本屆設立12個不同類別的獎項,包括用餐空間、酒店空間、設施及展覽空間、公共機構空間、休閒及娛樂空間、居住空間、小型居住空間、樣板空間、購物空間、小型工作空間、工作空間及學生作品。評審團集結國內外的室內設計大師,包括Ms Alison Chi, tonychi studio ;Erik Nissen Johansen, Global Award-Winning Hospitality Design Studio Stylt;Gwenael Nicolas, Curiosity;IDr Lai Siew Hong, Blu Water Studio;Masanobu Takeishi, ICE (Illumination City of Environment) Ltd;Robert Thiemann, Frame ; Dr. Suzie Attiwill,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RMIT University,並分別以原創性、功能性、空間計劃性以及美觀性四大面向作為評選標準。 今年一共收到600多件的投稿作品,包括來自香港、中國、台灣、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美國等地區,最後從63件入圍作品中選出11件金獎作品。因應新冠疫情,此次仍採用線上形式舉行頒獎典禮,用獨特的形式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與設計作品。作為指標性的室內設計大獎,協會表示,今後依然會秉持著目標、繼續不懈地推動室內設計的流行發展與趨勢。(得獎名單請參考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網站:https://www.apida.hk/)  用餐空間金獎  福州金域時代體驗中心/峻佳設計 由白色金屬網格搭建的造型裝置,以建築語彙搭建了一個獨立的主題式夢幻空間。流動婉轉的造型如迎風飄揚的絲帶,漸變玻璃進一步強化了空間的夢幻感,並形成對空間視覺上的拓展,搭配主題藝術綠植,城市中一處超現實主義白色花園就此誕生。水磨石、金屬等材質與柔和且不失醒目的線性燈光設計,雕刻出最美的空間型態。  酒店空間金獎  深圳伯克利酒店/深圳市埂上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深圳伯克利酒店雖是商務酒店,但設計師利用「城市度假」的概念,透過形狀、材料和燈光的運用,將度假和商業融合。一連串的開窗形成了一個安靜的拱廊,簡單的材料提供原始的放鬆,而拱形門口柔化了光線並連接牆壁和地面紋理,設計師將不同的空間佈置和組合,藉由藝術品展示、空間連接和簡單的裝飾進行探索。  設施及展覽空間金獎  福州茶館/如恩設計研究室 如恩設計用福州的歷史文化作為畫筆,將這座茶館描畫成了一件城市文物。茶館內的古代木結構是一棟清朝古宅、典型的徽派建築,其上充斥著豐富的裝飾木雕,複雜而精美。團隊將木結構包裹在新建築的結構之內,作為點睛之筆。當城市的快速發展逐漸侵蝕傳統文化與文化認同,福州茶館的設計則成為一例獨特的歷史傳承。  休閒及娛樂空間金獎  金逸影視 - 金逸影城宏發前城店/壹正企劃有限公司 影院以「舞台」為設計概念。在電影還未被發明之前,舞台一直是演員和創作者的展現空間,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舞台表現形式,如京劇、義大利歌劇等。自然舞台成為觀眾的焦點,在電影誕生後,銀幕也隨之成為觀眾的焦點。設計師以此提煉出設計概念,以「舞台」及燈光作為此案的設計項目。  居住空間金獎  回游/之一(香港)設計有限公司 業主是喜歡沉靜、克制灰色調的頂客族,日常在家以辦公、做瑜伽、看書為主,幾乎不下廚,也不接待任何客人,所以不需要傳統「沙發型」的客廳;而男主喜愛收藏限量版鞋子,需要一個專屬的收藏與展示空間。設計師採用「流動空間」的理念,透過四條回游動線,將各功能分區並進行串聯,打造出專屬二人世界的生活方式。  公共機構空間金獎  西安方所/LSD Interior Design 西安方所的建築為一東西向長的矩形空間,透過聯通東西主入口及人行動線建立起空間的主軸線,結合內部使用功能以及場地條件,在東西兩側分別建立對應東方文化—具有神聖性的「東市」空間,以及對應西方文化—有社區及鄰里屬性的「西市」空間;同時,在項目軸線東西交匯處的中部,設立了東西方文化交融、有廣場及交互屬性的「廣場」空間。  樣板空間金獎  異境意近/禾邸設計 以單純的材料詮釋空間風格,回歸視覺帶給使用者的感受。解構式牆體結合單面壁板設計以及單面生活的使用機能,俐落劃分空間,並在低樑下,預留空間透視的視覺變化,使光線得以在區域間通透。狹長的公區空間給予使用者不同的生活型態,展現空間設計即是在每個角落,創作最大的使用價值。  購物空間金獎  釜淺商店/KAMITOPEN Co., Ltd 釜淺商店的理念是「好的工具是有道理的」,所以店舖將製作廚房用具工匠的精湛技能提供給顧客,此處成為展示工匠們技藝最好的空間。選用通常被隱藏在牆壁中的鋼筋作為主要材料,從樓梯扶手至軟裝家具,均使用鋼筋來設計。而刀架則使用枕木製成,呼應刀具如同這塊木頭一樣,可以經得起歲月的磨損留下痕跡並持續使用。  工作空間金獎  QRC Suites/Hassell 香港匯豐銀行在其新的私人客戶中心QRC Suites中建立結合酒店、工作場所和會議空間的建立寶貴關係的專用場所。位於香港總部的15樓,以體驗為導向,並以謹慎和保密為設計核心。空間由一系列會議室的亭子組成,從小型私人洽談區、大型的會議室至具有隱蔽的戶外社交空間。同時,在中央的多功能活動空間設有咖啡吧和用餐區。  小型居住空間金獎  光隱光跡/禾睿設計 此案位於山林與都市的交界處,在自用的住宅中設置一間音樂工作室。工作室為空間的核心,生活機能以同心圓的形式圍繞工作室並向外延伸,將遠離喧囂的靜林景保留給私領域,在公領域中以經緯交錯呈現光線的橫縱軌跡,在聽覺與視覺藝術的實驗室中以新型態的生活方式在此開始創作。  學生設計金獎  臨時隔離網絡/臺灣科技大學 Cheng-Ju Liu, Yu-Tong Liang, Tzu-Han Huang  自疫情爆發以來,由於第三世界及部分發展中地區的人民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無法獲得足夠的醫療資源,為此,團隊的設計概念是,針對提供簡單醫療使用的臨時使用單元,在需要即時援助的情況下,達到分流及隔離的作用。 ​資料及圖片提供」香港室內設計協會 HKIDA 編輯」歐陽青昀

走入多元的光 2021台灣光環境獎作品故事

Interior 339

照明與設計界的年度盛事─台灣光環境獎於 11 月 5 日揭曉得獎名單,由「Shadow In Motion」、「銀座聚場」、「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與「金普頓大安酒店」脫穎而出,獲得評審委員肯定。自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於 2018 年創辦「台灣光環境獎」以來,藉獎項平台與大眾及政府單位溝通,推動良善光環境之營造。   每年由國際照明專家周鍊領軍的評審團徵選出年度代表性的作品,為台灣選出「最美的光」,使民眾得以透過得獎作品,於生活中體驗、感受優質的光環境。董事長姚政仲感謝各界對於台灣光環境獎的重視,每年參賽作品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今年入圍作品十分有意思,象徵了台灣百年來自農業轉型工業、進入現代城市的社會變遷,能看見每一件作品在歷史上留下的身影。 入圍單位與貴賓合影。 評審團主席周鍊亦於致詞中提到,台灣光環境獎參賽作品數量皆逐年提高,作品類型更加廣泛、內涵也更深,多數對於台灣文化、生活及社會皆有正面影響;此外相當欣喜見到公部門的參與大幅提高,不僅作品數量仍在急速增加,與光環境設計團隊的互動與配合也更加密切;其次,與民眾最息息相關的室內光環境品質有所提升,更直接影響了生活品質。周鍊感謝全體參與者的力量,把改善台灣光環境的巨輪向前推進,用心及努力讓大眾看見了「光」。 光環境美學是一種眾志成城的理想實踐,《室內》本期特別專訪 4 組得獎作品的照明設計團隊,並邀請業主及建築/室內設計師一同分享他們心中最美的那道「光」。   Shadow In Motion 專訪 Noiz:以全身感受如同空氣的光 感言 業主」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美術館建築融合台南街廓特色,公共藝術也因地制宜進行創作。Shadow In Motion 坐落於地停車場中唯一可以射入自然光之處,微暗的空間與灑落在地面的自然光形成鮮明反差,予人深刻印象;此外,作品透過特殊百葉板呈現觀看角度的疏密變化,與自然光變化產生交織複合,呈現特有視覺體驗,讓原本陰暗及功能取向的停車場,因為光的導入,與美術館融合一體。再次感謝評審團的肯定,期待台灣光環境在公、私部門共同重視與努力下,從日至夜風情各表。 基地建築設計」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坂茂建築設計事務所 我們特別感謝日方的矢田先生,在設計、施工時,他每兩週都會在台南出現,深入了解業主需求及廠商回饋,每個公共空間、展間的燈光系統,都是矢田先生逐一討論、定案。另一位貢獻良多的是林曼麗女士,全程參與設計中的定量定性的工作,她過去的美術館管理經驗,及身為台南人的使命感,讓她不辭勞苦地參與並指導每次的設計會議。美術館設計是許多專業的整合,本次公共藝術及燈光設計獲獎,是台南美術館眾多設計特色中的冰山一角,歡迎大家常來台南美術館參觀並探索更多的精彩。(感言由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代表撰寫)   銀座聚場 專訪 瓦豆製作:有燈就有人 有光就有故事 感言 業主」叁捌地方生活文化 謝謝評審們給予的肯定,銀座聚場的規模不大,想做的事有點浪漫。我們希望重新活化這座高雄最老的商場,但又不打擾現有居民們的生活習慣。所以光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工具—吸引人們來到這裡、引導人們進入空間,也溫柔包容人們感受其中。從一開始的空間設計,我們就先考慮自然光線的進入,以及燈光系統如何與空間內部的設計元素整合。期待我們的得獎能鼓勵擁有類似想法的人們,一起勇敢地投入,將更多光,帶到這塊土地裡值得被關注的角落。   建築設計」一起設計規劃顧問 謝謝主辦單位與評審老師們給予的肯定,讓我們更相信身邊的人與環境,以及共同的記憶,確實是我們要好好珍惜的。也希望銀座聚場可以像一盞微光,邀請大家走進老巷,為泛黃的鄉愁添上一些新色彩。銀座聚場由瓦豆規劃整體照明、一起設計執行並同步發想細部。雖然是遠端作業,但過程中照明設計、業主與空間設計三方總是保持很順暢的溝通與討論。相較之下,所有老屋改建都會遇到的技術性挑戰顯得不是那麼困難,對我而言這是一次很棒的合作經驗。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 專訪 大公照明:最少的光營造最豐富的層次 感言 業主」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圖書館整建翻新之初,照明設計便加入規劃,以燈光襯托建築和環境的對話。白天引進日光,夜間也滿足讀者閱讀需求,整體燈光營造適當的氛圍,且不影響公園生態環境。建築的 4 個大燈箱使總圖如同知識的燈塔,持續在屏東散發閱讀的美好。我們一直秉持著「良好的光環境可以令建築物、周邊環境及民眾緊密連結」的理念,感謝評審青睞屏東總圖的設計,未來我們也將在屏東新建文化場域(如屏菸 1936 文化基地)展現更棒的光環境,歡迎大家來走走。   建築設計」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書館是閱讀的場所,「光」注定是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天之內,圖書館會經歷兩種不同的光環境:白天,我們盡可能開窗,藉由日光漫射模糊室內外邊界;晚上,室內成為令人安心的場所,照明使人專注閱讀,並讓各個空間產生互相連結的歸屬感。白天的光是建築師的,晚上的光是燈光設計師的,兩者合作,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之間轉換心境。感謝評審肯定我們的合作成果,也感謝讀者對這座圖書館的喜愛,希望你們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閱讀角落。   金普頓大安酒店 專訪 原碩照明:光讓人對生活產生想像 感言 業主」金普頓大安酒店 金普頓酒店及餐廳集團 (Kimpton Hotels & Restaurants),創立於 1981 年美國舊金山。而金普頓大安酒店於 2019 年 3 月開幕,為亞洲第一間金普頓 Kimpton。很榮幸邀請到國際設計巨擘如恩設計研究室 Neri & Hu 為飯店做建築設計,以及優秀的燈光團隊原碩照明設計團隊執行建築師想要呈現的「都市叢林靜謐方舟」。透過在飯店內各個角落的自然光影、照明與燭光的精準設計,讓飯店擁有一個難以複製的氛圍。很榮幸獲得「台灣光環獎」,感謝主辦單位,各個評審,以及好夥伴原碩照明協助為金普頓大安酒店打造與眾不同的住宿體驗與回憶。   室內設計」如恩設計研究室 我們非常高興,也很感謝「台灣光環境獎」給予的殊榮。金普頓大安酒店是如恩與金普頓酒店的首次合作,希望能夠一起為台灣帶來既保留城市文化脈絡與活力,同時不失獨特性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業主給予我們很大的自由度。建築設計希望建立起室內與城市風景、人文的連接。再次感謝「台灣光環境獎」的肯定,也感謝酒店業主方的支持以及所有為此作付出的合作團隊! 資料與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各得獎單位  採訪」林慧慈

2021金點設計獎 得獎名單揭曉

Interior 338

台灣設計界年度盛事「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已於日前揭曉象徵最高榮譽的「年度最佳設計獎」得獎名單!今年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收到來自全球28地、近8千件作品同場競技,經初、複、決審三階段評選,兩獎項評審團最終選出僅31件「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2件「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3件「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以及1件「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特別獎─遠雄特別獎」得主。得獎作品分別來自台灣、中國大陸、香港、美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地,其中台灣一舉囊括25件,表現亮眼。  2021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現場與會嘉賓及設計師大合照。 而今年的頒獎典禮首度由華語樂壇知名製作人陳鎮川跨界操刀,以「UPLOAD」為主題,藉由設計師上傳作品、公諸於世的關鍵動作,象徵每一件設計的完成與實現,都是期望為世界增添一份美好;同時也藉此傳達,金點設計獎如同上傳和下載的通道,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設計作品,並傳遞給更多人看見。主視覺由新銳設計師楊士慶,以主題「UPLOAD」文字,建構出充滿律動感的上升視覺意象,其中更蘊含向上延伸的階梯式符碼,黑白對比極具想像張力。 頒獎典禮現場。 今年金點設計獎經決審評選後,各類別共115件作品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最後僅31件作品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包括產品設計類8件、傳達設計類9件、空間設計類9件、整合設計類5件,並另頒發2件「年度特別獎」,表彰在社會設計及循環設計議題,對產業具有典範意義的傑出作品。(以下僅就「年度特別獎」與「空間設計類年度最佳設計獎」進行簡單介紹。)   年度特別獎—社會設計 衛生所再設計 / 選選研有限公司、坐設計事務所 導入服務設計研究、籌組跨域設計團隊,並邀請利害關係人共創,以系統模組化設計,建構一致且安心的公衛環境,並落實於兩間不同樣態的衛生所。計畫亦提出規範書,可供全台衛生所應用。   年度特別獎—循環設計 仁舟水源寶育樹盆 / 仁舟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藉由「以盆聚水、以繩滴灌」的設計,應用毛細原理將水穩定供給至植物根部。盆體以回收再生紙漿及天然可分解材料融合製作,兼具蓄水力與防護力,可不斷蓄接雨水,最後生物分解於土壤中,化作春泥更護樹。   年度最佳設計獎-空間設計類 Cloister House / Formwerkz Architects 將「迴廊」重新詮釋為充滿無限可能的空間,讓生活在庭院周圍自然發生。主要空間劃分為9個區域,其間坐落著一系列庭院,為各區域帶來自然採光與通風。每處庭院皆獨一無二,滿足大家庭對生活機能的不同需求。   HUGH dessert dining / 工二建築 以深靛色熱軋鋼板構築,與城市及原建物產生明顯界線;長虹玻璃使視覺不明,任溫暖光線在街角熠熠折射。在純黑背景中,光為空間表現的主角,卻是體驗的配襯,以最無感的量體設計詮釋光的存在,呼應對料理創作與用餐體驗的專注。   Ahsa Farmstay / Creative Crews 將泰國傳統農舍翻新為特色民宿,不刻意復刻傳統,而是保留原始鄉村建築之精髓,並運用部分原有構件組成新造型,滿足現代生活的機能需求,不僅節約成本,也讓傳統文化與工藝知識得以延續新生。   不只是圖書館 / 柏成設計、太研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不只是圖書館,不只是83年的澡堂古蹟。這裡聚合著「不只是圖書館」的初衷,可以是音樂會、講座或伸展台,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並將原始的澡堂共享概念,以實驗性的語彙轉化呈現。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 / 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透過新大廳的增設與內部空間秩序的整理,彌補既有建築匱乏的流動性與開放性。新的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在連接圖書館與城市的同時,也連結了屏東的新與舊,成為市民共同累積回憶的新城市空間。   Maker Space 瓶蓋工廠臺北製造所 / 森林木人、曲墨建築師事務所 以森林木「全幹使用」的創作精神,傳遞林業、木業與Maker職人在不同階段的鏈結與互存關係。以螺栓、螺絲固定木材的方式取代釘子,每樣實木物件未來都能拆解再利用,以友善工法創造良善循環。   PANNAR Sufficiency Economic and Agriculture Learning Center / Vin Varavarn Architects 位於廣袤農田中的活動中心,展現了如何運用當地工藝及材料,轉化為適合現代生活的設計,不僅經久耐用,又能與環境和諧共處。突出的屋頂由竹子打造,有助於收集雨水並導入周圍圳溝,利於旱季時供給鄰近區域使用。   Agreeable Keep No.47 / 奇清空間製作處 以時間的更迭發想,改造退役灰狗巴士為理髮廳。保留車輛運作機能,透過材料、車體結構與光線,創造融合新舊的華麗空間,並以機械式收納結合洗髮盆,解決空間狹小與使用衝突。   20、21、22、23號倉庫展示規劃案:金工再現與複寫 / 楊宗維建築師事務所 尊重原歷史空間保留之構架,將過去與未來發展意象複寫重構再現,作為設計主軸,重新打造為食文化及展示複合場所。以鋼架細線條勾勒整體空間定位,既保護原有結構,搭配燈光設計,讓空間本身成為此歷史建築的展場。   其餘得獎名單請參考金點設計獎官方網站:www.goldenpin.org.tw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編輯」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