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53

石勢|花蓮石.新生與演繹

台灣設計研究院自2019年起推出「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T」意指台灣(Taiwan),「22」為台灣22個縣市,以「產地」為概念,從設計角度切入地方創生,期待藉與國內外專業團隊合作,整合各式資源,與消費市場鏈結,與產地的生產者們攜手突破困境,迎接新生,創造加乘價值。 花東縱谷是台灣石材產業的重鎮,全盛時期台灣有90%的石材加工廠位在花蓮,不僅是建築石材的主要產地,其日用、藝品、雕刻工藝也頗具盛名,不過,伴隨世界經濟市場的轉變與環保意識興起,石材產業近年面臨蕭條,榮景不再。 「T22花蓮」除了推出高價值感的聯名石材生活物件,近期更以「實踐型工廠見學改造」計畫,協助產業改造工廠面貌,打造具專業與友善環境形象的採購遊程。而《室內interior》作為本次計畫的獨家媒體合作夥伴,亦進行四篇深入文字與影音報導,帶領讀者一覽來自業者與設計團隊的精彩觀點。詳細內容請點選下方連結。   高陽益實業 × 朱志康空間規劃  棟隆企業 × 生活起物googoods design  煌奇石業 × 草原市務所  同達大理石 × NAKNAK  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 執行單位」台灣設計研究院 企劃」室內雜誌編輯部  

魂生製器 張靚妤:在旋轉的陶土中,探尋療癒之力

Interior 352

位在花蓮吉安鄉的「魂生製器」,是一間坐落於安靜巷弄內的預約制小店。店內販售著主理人張靚妤親手燒製的陶瓷器皿,作品質樸溫潤卻又意蘊深遠,刻劃出張靚妤對於生活的怡然以及淡然,近期更以《大器氤氳》系列作品榮獲金點設計獎。 曾在國際廣告集團打拼了十幾年,有著豐厚的收入與令人稱羨的職稱,是什麼原因促使她毅然決然地回到家鄉花蓮,並開始接觸陶藝?本期金點設計獎系列報導,《室內interior》編輯團隊特地造訪「魂生製器」,在明亮且溫暖的空間中,請她娓娓道來這些歷程點滴。 魂生製器 / 張靚妤  1981年7月盛夏出生,土生土長的花蓮返鄉青年。 學習過程經歷國、高中美術班,大眾傳播系畢業後,選擇投入數位廣告媒體產業。 服務過公家機關到國際品牌商業大大小小案,工作從花蓮、台北、到上海、廣州,最後回到花蓮,展開人生第二職涯的可能性。曾任職於米蘭營銷策劃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上海) 擔任Senior Digital Art Director,以及Publicis London (上海) 擔任Creative Director;現為「魂生製器」器作家& 品牌創辦人。 參展經歷包含台灣文博會、NY Now美國紐約國際禮品展、HandMade In Japan Fes、Interiorlifestyle Tokyo日本東京國際家居生活設計展、韓國手工藝術展、島作陶作集、法國M&O。重要得獎紀錄則有台灣文博會CET BEST AWARD、台灣優良工藝品認證、洄瀾陶:土地豐沛之處佳作、金點設計獎等;而《春漫野花》系列更曾獲選為外交贈禮。 店面一隅。品牌緊扣與人的連繫,試圖以生活器皿描繪美好的生活模樣。 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張靚妤認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過上任何一種生活」。在創立魂生製器之前,她曾是國際廣告集團的創意總監,經手眾多知名、頂尖品牌的專案,每日忙得不可開交,工作光鮮亮麗、令人羨慕,但高壓且步調迅速的工作模式,讓她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最後連身體都發出警訊;意識到精神層面和健康狀態皆已無法再支撐她待在廣告業,遂斷然離職,回到家鄉-花蓮,開始了身心靈的修復。 製陶中的張靚妤。 張靚妤提到,回來花蓮後,對於未來方向其實沒有任何想法,初期只想好好放空,看著花蓮的天空、山、海,她發現自己很喜歡這塊土地的景致,也很喜愛與人交流、面對面的時光,轉念一想,花蓮一直以來在藝文、設計產業的資訊相對薄弱,以前念美術班的她,都得前往台北或其他城市汲取資訊,抑或是購入相關器具,那麼,是不是有可能開設一間選品店,提供重視生活品質的花蓮民眾更多選擇呢? 於是,「好想生活本舖」便應運而生,展售日本、中國、韓國等職人製作的生活器皿。也因為店面開設於住宅區內,與左鄰右舍的互動甚為密切,張靚妤分享,高齡7、80 歲的老太太,每天都會來店裡走走聊聊,就算沒有消費,人與人之間的相會都是寶貴的點滴,也是美好的交集。 用稚氣與志氣來製器 選物店的經營,讓張靚妤看見了世界各地的職人們,對於自己所愛之事的專注和熱忱,即便又累又苦,但他們依舊毫無怨言的投入,創造精彩作品,不僅讓她見證了工作的初心和堅持,更燃起她的設計魂。 製陶過程紀錄。釉料調配。 在廣告業時,她就是負責設計相關的產業範疇,原先即對設計有著精準見解,因此,便嘗試發展新的合作模式:由她提供設計理念,交由職人訂做。不過配合的師傅卻時常反應太困難、做不成,她不放棄,所幸開始自學陶藝,自己安裝電窯、調釉、配土、手作打樣給師傅們參考,這股執行力也成為「魂生製器」的創立契機。 細修。堅持以手作方式創造作品。 魂生製器這四個字,讓人能輕易理解品牌的定位和精神,談到命名的緣由,張靚妤表示,除了代表她是「製作器皿」的人,也隱含著稚氣的「稚」,以及志氣的「志」兩字的諧音。「稚」,期許自己永保初衷,記得當初回花蓮、想要好好生活的念頭,記得與他人互動的溫暖,用單純的眼光看待周遭事物;「志」則象徵著,既然捨棄了累積十多年的廣告資歷,將整個職涯轉變到一條全新道路,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撐下去的志氣和骨氣! 讓挫折變成養分 雖說是離開了廣告業,但張靚妤說道,自己還是很認同廣告予人的正面影響力,而你我現在身處的數位世代,讓人有更多管道學習新知,如同她的陶藝之路,也是經由眾多媒介自學而成。 用雙手的真摯溫度,創作出一件件令人驚艷的器皿。 初期沒有任何陶藝界資源,就算想拜師學藝都得翻山越嶺至別的城市,這對已成家、有小孩的她而言,很難長時間離家浸淫於學習環境中,因此她以擅長的數位領域進行自學,蒐羅各國的資料,再以自身的方式咀嚼反芻,一步步增進實力,漸漸勾勒出魂生製器的模樣。 魂生製器自2018 年成立以來,不斷調整營運策略,但張靚妤強調一點,所有的出發點都要緊扣自己的核心思想,外界給予的建議可以參考,但不一定要照單全收,清楚理解自己所欲所想為關鍵,行銷的困難之處,就是必須取捨,若人云亦云、不懂得「捨」,不僅無法控制營運成本,更容易迷失自我而去迎合市場,因此,不論是做陶或是經營品牌,都是與自我對話的歷程。 旋轉的陶土,帶給她一股安定的力量。 習陶的路上,挫折其實一直相伴。做陶充滿不可控的因素,在燒製過程中無法進行任何微調,等成品出窯後才發現失敗了,是家常便飯的狀況,張靚妤笑稱,做陶讓她內心素質強大了不少,與其感到沮喪,不如一一檢視源頭、釉藥、電窯設備,盡快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再從頭來過,安安靜靜的拉坯,看著陶土的旋轉,是她很享受的時光。 期待以一頓飯的時間,讓人獲得喘息的機會,善待自己。 而到底該以設計師、工藝師、陶藝家哪個身分自居,也曾讓張靚妤困惑了好一陣子。後來,她想通了,不管是哪個身分,都是希望藉由自己的專業和長處,讓生活更美好,有鑑於此,魂生製器的品牌理念,就是堅持手作的溫度,在細膩的工藝設計中,注入良善循環的實踐,不論是與社福單位合作的人力培育,又或是廢棄材料的再運用,都是她關注的重點,同時,也不侷限眼界和腳步,不排斥任何異業合作跟精進能力的機會,期待透過一個個由雙手捏塑的器皿,傳遞力量,成為容納日常吉光片羽的存在。 感受山巒的氤氳之美 「我們覺得,每件器皿都可以是一段當下記憶,或是某種生命流動的痕跡。那是否能做出帶有花蓮與長濱、大山大海精神的器皿呢?」榮獲金點設計獎的《大器氤氳》系列創作,便是在這樣的機緣下誕生的。 《大器氤氳》系列外觀擁有飽滿的峽谷意蘊,花紋好似拍打上岸的浪花,體現了花東的自然之美。 位在台東縣長濱鄉的Sinasera 24,是東台灣最難訂的法式餐廳,主廚楊柏偉(Nick Yang)與張靚妤攜手聯名,共融彼此的花東生活經驗,醞釀一年之久才激盪出系列作品,將太魯閣峽谷的褶皺地形概念化為具有生命姿態的器皿,無把手且表層未上釉的型態,讓人可直接觸摸杯體,感受質地紋理之餘,也讓花東獨特的地形意象更加鮮明立體。 張靚妤與Sinasera 24 主廚楊柏偉,兩人花了一年的時間共同商討聯名計畫。 張靚妤解釋,此系列運用了絞胎工藝,需混合兩種不同的土質同時拉坯,在陶土乾濕度和軟硬度皆相異的狀況下,十分考驗器作師的雙手穩定度。 將花蓮在地石材廠的剩餘物料磨成粉後,與陶土相結合。 另一方面,自幼成長於花蓮,對石材有著深刻的記憶,如今產業卻日益沒落,她思索,有沒有可能將石材提升至文化層次,賦予邊角料新的使命,藉此讓石材重回人們的生活中?於是,《大器氤氳》更添加了花蓮在地的石材廠剩餘物料,將其磨成粉,再經純化處理後與陶土結合,象徵珍惜土地賜予人們的恩惠。 三款杯子,代表三餐。轉化太魯閣峽谷的褶皺地形,並以絞胎工藝混合兩種不同質地的陶土,材質紋理別具韻味。 三個杯子,代表著三餐。黑、灰款式隱隱散發出長濱的清幽氣息,而米色款式則意寓東部朝陽、安定之氛圍,低調內斂的外形色調,實則保有飽滿的峽谷形氣,而拉坯所形成的自然花紋,像極了岸邊激起的陣陣浪花,令人聯想到東部山海的壯闊景致,顯現純粹之美。 外包裝提取自花東地區早午晚的天空顏色,以純粹極簡的調性呈現。 外包裝設計同樣提取自東岸晨曦、正午和日暮的天空色彩,盒上的浮雕凸紋則轉譯自花蓮和長濱的等高線圖,讓器皿成為具有紀念性的物件,每每使用都能領人重返花東回憶中,再現寧靜美學,也滿足人們對於自然的渴望。 盒上的凸紋融入了花蓮與長濱的等高線意象。 用作品說故事 魂生製器的「出道」系列作品,是《春漫野花》。 品牌首件面世的系列作品《春漫野花》。以蒲公英為靈感,傳達生活、生命的堅韌和希望。 2018年2月6日,發生了令花蓮人難以忘卻的地震,那時的花蓮瀰漫著一股低迷氣氛,而某天午後,張靚妤帶著女兒在公園散步時,發現了盛開的蒲公英,這個景象讓她萌生了一股希望,也感受到強韌的生命力,於是便以蒲公英為創作主軸,以抽象的線條和浮雕語彙簡化圖形,透過「泥板」技法形塑器型,甜美粉嫩的顏色滿布著春日的輕盈氣息,是品牌的熱銷款,也廣受日本市場的歡迎。 而《日日伴你》系列,對張靚妤來說,也別具意義。「學會做陶後,我問媽媽想要什麼,我做給她。本來以為她會選擇茶具之類比較精緻的物品,沒想到她說她要一個屬於自己、可以每天用的碗。」這段對話令她很是觸動。 《日日伴你》系列不論是在容量或尺寸皆經過精細設計,可堆疊的型態方便居家收納。 她發現,大部分購買手工陶瓷器皿的人,多是買來送禮,卻捨不得買給自己,因此,她以「回家吃飯」為起點,創作出此系列,不論是容量或尺寸皆方便小家庭收納和堆疊,在任何情境下都適合使用,期待器皿能夠真正走入人們的生活中,傳達持續而暖心的陪伴,讓終日忙碌的人們,獲得一些喘息的餘裕,也能更加關注並愛惜自己。 2020 年推出的《生之禮讚》,則是張靚妤在疫情之下所做出的溫柔回應。 《生之禮讚》系列。擷取花朵型態,賦予長盤更多的使用可能。 在世界彷彿被按下暫停鍵的這段時光,她也進行了自我沉澱,製作出這一套具秋冬感的系列,以葵花、菱花、泫花三種花形製作的長皿,跳脫傳統魚盤的用法,器型高度和深度的變化,營造更多元的使用模式,獨家研製的釉色不僅增添一抹沉穩感受,也充滿著回歸寧靜日常的企盼。 在安棲之所,好好的…… 談及創業至今最大的成就感,張靚妤笑著說,陶藝界資深、有名氣的前輩開始注意到她,能跟大師們交流是莫大的肯定。另外,國外的知名展會如巴黎M&O 也有與品牌洽詢獨立參展的事宜,國內亦已敲定三檔個展,但她提醒,機會上門的同時,反而要越沉得住氣,需按照規劃踏實前進,避免三心二意導致自亂陣腳。 針對魂生製器的未來願景,張靚妤則提到:「我很喜歡與人交流,因此後續會發展更多異業合作的企劃。能從其他領域的職人們身上挖掘新靈感是很有趣的事情,也希望藉由我的專業,提供他們更多面向的可能性。」而在創作上,則設立了一年推出一系列的目標,有點像是寫日記般,梳理當年度聚焦的事物,再轉化為陶藝語彙與眾人分享。 今年工作室即將搬遷至新的據點,張靚妤期待成立一支新的團隊,將與東部的基金會合作,給予高齡長者、二度就業婦女和單親媽媽發展管道,將製陶過程拆解成完整流程,並交由他們負責,為社會責任盡一份心,創造共好的產業生態。而工作之餘,也不能忘了當初回到花蓮,想要追尋生活本質的心意,每年都會帶著女兒進行一場「流浪之旅」,為僅此一次的成長時期留下紀錄,家人是張靚妤向前邁進最主要的動力。 好好工作、好好陪伴家人、好好生活,只要盡力活在每個當下,就是最幸福的片刻。 資料及圖片提供」魂生製器 採訪」陳映蓁

CELEMENT LAB軟水泥生活實驗室 顛覆想像的衝突美學

Interior 351

說到水泥,你的印象是什麼?首先聯想到的應該是質樸灰調、堅硬粗獷的畫面,不過,台灣設計團隊「CELEMENT LAB軟水泥生活實驗室」藉由材料比例的調配,創造出全新的媒材-軟水泥,它可以混和不同的材質,形塑多變的色彩和質感,是一種打破傳統的特殊材料。時至今日,不僅發展出多款生活小物如鑰匙圈、杯墊,亦有小城市文具組、軟水泥燈具、單椅等品項;近期更以「軟水泥岩石皂」榮獲金點設計獎,並入圍年度最佳設計獎名單。 本期報導特別邀請「CELEMENT LAB軟水泥生活實驗室」的創辦人陳律安(Swank)與共同創辦人陳奕竹(Eve),聊聊軟水泥的誕生緣由,以及創業歷程的酸甜苦辣。 CELEMENT LAB軟水泥生活實驗室 軟水泥生活實驗室,製造衝突美學的生活用品。 獨家研發軟水泥材質CELEMENT,顛覆視覺與觸覺的既定印象,探索獨特又實用的設計,軟水泥產品不只美,更多了份驚喜與貼心,產品包含家具、文具、手工配件、手工軟皂系列。 陳律安Swank 創辦人。喜歡挑戰突破各種不可能的設計,創造衝突美學的驚喜,擅長材質研究、設計開發與整合。得獎經歷包含iF Design Award、德國紅點設計獎、金點設計獎,以及亞洲手創展大人物等。參與過巴黎Maison & Objet展覽,並曾帶領台灣十幾個品牌在香港做快閃店展覽。 陳奕竹Eve 共同創辦人。   「什麼是軟水泥?」相信這是大部分人的疑惑。Swank解釋道,軟水泥材質研發於2013年,當時他與一群設計師共同推出一檔展覽《Heavy Light Project》,主要是在探討輕與重、軟與硬的衝突感受,他思索著,自己十分喜愛水泥粗糙、堅硬的質地,但水泥的特性在製造生活用品時又顯得相對受限,那麼是否有辦法改變材質的特性呢? 軟水泥為複合式材料,以水泥、砂石和矽膠等組成。 於是乎,在經過多方嘗試下,團隊透過水泥、砂石和矽膠等不同配方的比例調和,創造出「軟水泥」這項複合式材質,既保有水泥砂石粗獷硬派的視覺效果,實際使用時又像矽膠一樣彈性柔軟,呈現一股衝突美學,令人十分驚艷。 軟水泥紋理製作過程。刷紋工藝。 反差的驚奇 軟水泥,是一個新的單字,Swank進一步表示,當初會研發新材料,其實只是抱持著「好玩」的心情,並不是說原先就預設好後續的發展規劃,不過,軟水泥第一次亮相即造成討論,也收到了訂單詢問,這才令團隊思考發展品牌的可能性。 軟水泥花園筒。共推出三款設計,分別是漸層軟水泥、大理石軟泥、以及自然色系。 Swank笑說,他們是被「推」著成立工作室,初期並沒有意識到建立品牌所需注意的眉角,整體的概念和邏輯較為零散,但他們熱愛創作,不畏挑戰,慢慢摸索、研發、製作有系列感的品項,也從大大小小的參展經驗中學習到經營的思維,以及與大眾交流對話的技能,這才逐漸清晰了品牌的輪廓。 而品牌的命名,也蘊含著巧思。「CELEMENT」並不是既有的單詞,它是一個新創詞彙,是cement(水泥)和element(元素)的結合體,這種混和的概念,象徵著軟水泥所擁有的複合性,也帶出品牌的核心精神:所有商品都是從材質本身的創意和特性混和而成。 軟水泥花園筒可置放文具,亦可展示乾燥植物或收納首飾等。 Swank提及,團隊不喜歡直接以既有材質製作產品,他們希望能將材料與設計者的靈活思緒相互融合,透過異材質的拼組,重塑大眾對於材質的既有印象,如同軟水泥,乍看之下十分樸實,卻可以經製作工藝和添加成分的差異,擺脫單調灰色調,甚至能帶著大理石紋或暈染水彩的效果,讓視覺和觸覺所帶來的反差,替日常生活注入一股衝突卻又協調的嶄新體驗。 花園筒底座的十字隔板方便置物,每面軟泥牆內層皆有支撐的結構部件。   靠著不斷試驗,積累經驗 軟水泥的概念獨特,研發過程卻是十足艱辛。Swank說,因為它是特殊材料,在製程上的工藝絕對與一般既定的製作方式有所不同,團隊必須不斷嘗試比例的調配與混和順序,以找尋最佳的成果;而模具設計以及灌注入模的方式也需經多次試煉,讓材料呈現更為穩定且達可量產的情況。 可雙面使用的軟水泥杯墊,凹面放置冷飲,凸面適合熱飲;杯墊可清洗,具止滑和隔熱之功用。 雖然研發新材質是條困難的路,但Swank非常喜愛創作,也猶如一塊海綿般不間斷地接收新知,了解近期社會上的新鮮事,好奇心是維持設計熱情的一大關鍵;另一方面,或許也是個性使然,他認為自己較為反骨且不服輸,越是困難的挑戰,越有動力一一破解,也讓他和團隊能夠持續突破材料的框架,創造更多對比的驚喜感。 那麼,品牌又是如何決定以哪些品項切入市場呢?團隊的成員皆為工業設計背景出身,大家對於「製作」都抱持著濃厚的興趣,故未執著於單一品項的雕琢,而是以貼近日常生活的物品,藉此串接起軟水泥與大眾的距離。 小城市文具組。包含騎樓筆筒、鐵皮屋削筆器,以台灣建築為特色,整合實用性和童趣感。 品牌的第一件經典產品為小城市系列文具,如騎樓筆筒、鐵皮屋削鉛筆機,後續更推出配件類商品如名片夾、杯墊等小物,以及軟水泥燈具、單椅等,近期則致力於發展本次榮獲金點設計獎標章的「軟水泥岩石皂」,而明年的目標,則想嘗試發展軟水泥與異材質結合的訂製家具。 軟水泥有粗獷的視覺感,卻又具彈性。 Swank提到,工作室主要以年度來規劃上市品項,同時也會不停地優化舊有商品,讓喜愛軟水泥生活實驗室的消費者們,可以感受到品牌精益求精的用心,以及不停歇的創作熱忱。   軟Q的岩石? 榮獲金點設計獎的軟水泥岩石皂,有著粗糙表面、軟Q觸感,極具衝突美感。 2022年,承襲著軟水泥品牌精神的「軟水泥岩石皂」正式亮相,透過多段式控溫以及成分比例的創新配製,打造出視覺堅硬的岩石外型,但卻是軟質地的手工皂。Swank說明,「軟水泥岩石皂」以自然系岩石作為風格定調,再搭配上礦物系配方,如何讓最終成品有別於市面上透明的皂,是團隊反覆試驗的重點。 使用後岩石紋理會逐漸圓滑,宛如鵝卵石般。 與他牌手工皂最大的差異,即在於岩石皂除可保有岩石般霧面又凹凸不平的質感,但使用起來卻是軟Q彈性,兼具洗感和美學,讓看似平凡的肥皂,也彷彿是生活中的小型藝術品;另一方面,大部分的手工皂多偏鹼性,但岩石皂打破既有印象,為了提供更為溫和的清潔力,以及絕佳的洗淨體驗,特地將配方設定為弱酸性(落於pH值5.5至5.9間),十分接近人體肌膚的酸鹼值,因此洗後更親膚且具保濕效果。 限量版黑化岩石皂。   岩石皂以職人精神雕琢出自然系岩石紋理,並將商品尺寸設定於手掌大小,搭配軟質特性,讓皂體擁有適切的握持感;而配方中更加入了植物顆粒,帶有磨砂質地的洗感增添些許按摩功效,同時亦調和了竹炭跟備長炭,加強除臭及清潔之效,而獨家的精油香氛配方,以岩蘭草、鼠尾草、苦橙、雪松等調性呈現天然且療癒的香氣。而使用後的有趣變化,令岩石皂從粗獷紋路逐漸變得圓潤,猶如經時間沖積而成的鵝卵石般,光滑且均勻,將自然景致的意象轉譯至這塊手工皂中,使沐浴成為一段最紓壓的時光。   手作課程,體驗創作點滴 軟水泥岩石皂製程。原料成分調配。 Eve則提到,配方的調整是研發過程最為困難的一環,因成分組合和比例的細微差異皆會影響手工皂的成形或穩定度,需要依照過往累積的經驗,一一克服遭遇的挫折。 軟水泥岩石皂灌製入模。 品牌十分強調獨特性,消費者購入的商品絕對不會與他人相同,以岩石皂為例,上方的白點分布都有層次上的變化;因此軟水泥團隊堅持手工製作,保有手作溫度之餘,也能創造更為豐富的視覺感受。 手作皂盤兼顧皂體的吸水和乾燥性。   而軟皂的專屬皂盤,是由矽藻土、石膏跟竹炭等獨家比例製成,提供手工皂更好的存放環境,吸水之餘亦能維持它該有的濕潤度;除了基本的單色外,更可調配出色塊拼接或自然流紋等造型,點綴居家畫面。Swank認為,軟水泥是一個很注重實際體驗的材料,因此他們陸續推出多場工作坊,濃縮團隊多年來的心血與工藝技術,讓民眾可以從無到有,親手製作專屬的作品,透過雙手體現品牌欲述說的全新生活態度,一種對於衝突美學的爬梳和理解。     彰顯水泥的柔和靈魂 「裂痕」,通常給人的感受就是瑕疵或缺陷,Swank一直思索,有沒有可能將這些看似不完美的痕跡,以另一種方式傳遞出它的美?「山石軟泥燈」便是在這個契機之下誕生的。 山石軟泥燈。以軟水泥結合燈光,詮釋隱藏於裂痕中的韻味。 所有的痕跡,背後都有一段故事,設計師想扭轉大家對於痕跡的刻板想像,藉由軟水泥結合燈光,讓裂縫變成美麗的語彙,在溫暖光源的映襯下,更突顯出它的特別。關燈時宛若一座懸吊於空中的小山,開燈時光線從裂痕中透出,形塑兩種各具韻味的氛圍;軟泥兼具了粗糙質地和透光特性,讓燈具成為釋放情緒的媒介。   與高雄衛武營聯名的文具盒。 軟水泥的製作原物料成本相對高,且模具開發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因其所呈現出的特殊性,還是吸引了如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皮革袋包品牌PORTER等邀約合作,推出聯名訂製商品。現階段更嘗試藉由展覽、市集等機會,主動向外觸及,期待外界更了解軟水泥剛硬又柔軟、防水、耐熱且環保可回收的優勢,並讓翻玩材質的冒險精神走進更多人的心裡。 與PORTER合作的陳列板。 「打造一座軟水泥的家!」是團隊們的夢想,Swank感性地說,可以把創作的熱情當成志業,是他創業至今最開心的事情,未來更希望能夠帶領工作室不斷進化、不斷蛻變,展現更多水泥不為人知的柔軟面貌。 資料及圖片提供」CELEMENT LAB軟水泥生活實驗室 採訪」陳映蓁

Tomood土與木之間 用台灣材料,說台灣故事

Interior 350

一年一度備受關注的金點設計獎(Golden Pin Design Award)已於日前公布標章得主名單,今年共有118件作品入圍「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同時也將頒發兩項「年度特別獎」,表彰在循環設計及社會設計表現傑出的作品;預計於12月2日的頒獎典禮揭曉最終得獎結果。而《室內》雜誌作為金點設計獎官方媒體合作夥伴,也將帶來連續三期的深度報導。   本期報導將介紹以「Corner長凳」榮獲金點標章的台灣家具設計品牌「Tomood土與木之間」,主理人郭良旗(Roger Guo)嘗試以手作溫度和精細工藝,向消費者傳遞木材擁有的豐富紋理,以及與土地連結的生命力;此外,他亦致力推廣台灣國產材,期待更多家庭體會受台灣在地木材的獨特韻味。《室內》雜誌特別造訪Roger的工作室,請他與讀者分享創業過程的點滴,以及對木材、家具和設計三方面的見解。   Tomood土與木之間 / 郭良旗Roger Guo Tomood土與木之間,是台灣家具設計品牌,期待透過設計的力量,勾勒美好的生活樣貌。近年致力於發展家具與生活用品的設計,特別選用天然且有溫度的國產樹種,彰顯材料沉靜樸實的美;重視使用者的舒適度,手工打造簡約、溫馨且高品質的家具及器物,從設計到生產皆來自台灣,希望藉此傳達台灣的工藝之美。  品牌參與過2022 Maison & Object Paris法國巴黎國際家飾用品展、2022台灣文博會、2022新北SDGs創客季、2022台灣工坊家具-木質生活展、2021銀合歡家具設計大賽作品展等盛會;亦榮獲金點設計獎、2022台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入選、OTOP產品設計獎(入圍決審)、銀合歡家具設計大賽佳作等獎項肯定。   台灣的工藝技術,一向聞名於世。不論是木藝、籐業或其他技藝,都曾有過輝煌的歷史,時至今日,亦有一群在地職人隱身於城市角落,以不張揚的態度,默默守護、傳承技法和溫度。不過,在時代巨輪的轉動下,工藝傳統還是遭遇了日漸凋零的困境,如何讓這些工藝在現代社會中找到新的起點,重新回到世人眼中?「設計」,或許是解決窘況的一帖良藥。 「Tomood土與木之間」於2021年文博會的攤位。透過大大小小的參展機會,向大眾推廣品牌及國產材的魅力。   近年來,台灣越來越多年輕設計者,憑藉著對土地和家鄉的熱愛,期以符合現代的美學觀點,積極投入、重塑傳統工藝的多元面向,而Roger創立的「Tomood土與木之間」,更含納了他對台灣國產木料的關注和理解,他期待在地材料能走進每個生活空間中,讓材料、工藝和人,共築更多的可能性。 作品製作過程,現階段品牌所有商品皆為設計師手工打造。 Roger自述幼時居住於山上,算是個「山裡來的孩子」,從小接觸森林,很喜歡樹木富含的溫潤質感和獨特香味,就算長大成人,每每聞到木頭香氣,就彷彿回到小時候寬廣無際的山林中,能夠感受身心的舒暢;與木作家具相遇的起點,則是大學時期受到「國家級匠師」黃俊傑老師啟蒙,首次接觸木藝的Roger,不僅開拓了對木材的進一步理解,這段歷程也讓他確信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從事家具設計。   用國產材料,製作屬於台灣的家具 畢業後,他便按照預期進入家具與生活用品產業,並在美國家具電商品牌擔任設計主管一職,長期設計適合外國市場的品項,令他不禁萌生一股想法:「台灣家具曾享譽國際,70年代曾有『家具王國』的美名,但隨著代工業由盛轉衰,目前台灣充斥著國外進口的家具,款式也多以歐美風格為主流。那什麼才是屬於台灣本土的家具呢?」 Roger企圖發展台灣風格的家具品牌,並挖掘國產材的更多可能性。   熱愛挑戰和創新的Roger,為了找出台灣家具的特色,便利用工作閒暇時間進修,學習「榫接」工法,透過了解、接觸傳統技法,企圖探索新的創意和切入思維;2017年時,恰巧碰上林務局開始推廣台灣國產木料,他訝異於台灣擁有如此豐富的生態,各有特性的樹種開啟他走入山林的契機,也在多方嘗試下,最後利用異材質的籐編結合國產材,設計出第一張椅凳作品,在經過競賽和展覽的洗禮下,收穫了來自各方的好評,遂開始研發一系列的家具產品,也就是品牌元老級的Corner系列,並於2021年的台灣文博會正式對外發表,憑藉國產材和天然籐編技術,打造出充滿台灣風格的設計家具。   衷於本質,強調素材的原有面貌 品牌名稱中的「土與木」,意指「本質」。Roger提到,土和木能拼組成「本」字,象徵著他喜愛物體和材料本質的初衷,因此品牌的核心概念正是強調天然素材的原始樣貌,所有品項製作完成後僅簡單塗抹保護漆,避免過多的人為加工或表面處理,藉此突顯國產樹種既有的溫潤手感和多元紋理;而木材生長於台灣,不僅更能適應這塊土地潮濕悶熱的氣候,亦可省去長途的運輸耗能,進而達到節能減碳、保護環境的目的。 設計師嘗試以雙手的力量,創造每件富含溫度和自然肌理的作品。   作為環保且可再生的天然資源,Roger期待透過雙手的力量與溫度,打造簡約、溫馨且高品質的木製家具和器物,成為日常起居空間中的靈魂要角;每件產品皆來自他對美好生活的爬梳和想像,構築舒適怡然的生活景致之餘,同時也默默傳遞木材的自然生命力,更嘗試述說蘊藏於家具形體上,屬於台灣的文化軌跡及技藝價值。 設計師手繪圖。   Roger進一步說道,國產木材的紋路特別,且色澤上較為多變,不過,木材來源相對不穩定,疏伐木徑小且有節,消費者的認知理解也較為薄弱。現有國產材多為小徑木和林業疏伐木,可以藉由創新的設計思維探索最適合的比例及工法,來突顯材料具備的特色,Roger擅長以複合材質和不同於過往的製造方式,翻轉劣勢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亮點,例如杉類較為輕軟,可透過結構來強調它的輕量感,而簡潔的造型亦可彰顯杉類的豐潤色彩與花紋。 以手工壓籐技術製作的實木籐編收納盒。 另一方面,實木家具經常面臨的變形、軟材碰撞等問題,Roger則強調,木頭是會呼吸的素材,需順著它的脾氣和習性,以不同的製作技術呈現,而過程中的乾燥、表面塗裝等細節,更是不能馬虎的環節,成品才能因應台灣的天氣型態,長久陪伴消費者。   用雙手實踐腦海畫面 設計是一門很廣泛的領域,除了本身的知識,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體驗和積累。Roger提到,他不會為了設計而刻意去尋找靈感,但平時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吸收國內外包含建築、室內設計、服裝或藝術等範疇的資訊、趨勢和技術,也非常喜歡觀察日常生活周遭的小細節,並會將每次迸發的靈感記錄下來,這些看似隨筆、隨興的思緒,都可能在某個時刻串成概念的起源,他很享受這種靈光乍現的感受,也因為熱愛挑戰、挖掘新知的個性,讓他得以時刻保持著創作的熱忱而不顯倦怠。 製作每個品項前,皆會再三剖析結構細節,並不停試驗。   目前「Tomood土與木之間」的所有商品皆採耗時耗力的手工模式打造,Roger笑稱現在是「做不及賣」的情況,但當初之所以自立門戶,就是希望所有的家具器物,從設計到生產,甚至是販售都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唯有這樣才能隨時從各個角度和面向進行修正微調,並鞭策自己不停歇地追求更精細的製造技術,讓商品的品質、價格最佳化。 消費者可依居家裝潢風格,選擇中意的木種。 雙手的溫度,賦予物品更細膩的質感,亦可因應需求挑選喜愛的木種、訂製專屬造型或特定尺寸,藉此顯現消費者的個人品味,設計者也能在每次的銷售過程中更貼近市場需求,提供更高端的客製化服務。   有台灣溫度的特色作品 此次榮獲金點設計獎標章的「Corner長凳」,設計概念取自台灣早期常見的實木與籐製椅凳,設計師透過異材質的結合,重新演繹舊時記憶,並以輕盈、圓潤、極簡的造型,使其適切融入現代的居家風格中。 此次獲得金點設計獎標章的「Corner長凳」。模組化零件的運用,可滿足單人至3人座的需求。 椅面使用高品質且天然的籐材製作,具高延展性又十分輕量,網狀結構適合台灣海島型悶濕氣候,相較木材質坐墊更能達到透氣涼爽的效果;烏目籐編技法習自台灣老職人,強度更能符合載重需求,無金屬釘的壓籐技術更可利用籐芯卡扣固定住木材和籐編,提供了未來維修的便利性。 椅面選用高品質的籐材,透氣涼爽且承重效果佳,適合悶熱潮濕的台灣。 簡約線條和大R角的椅腳設計,不僅使結構更為穩固,也突顯了木材的紋理和溫潤度。 考量到國產木材輕軟、色澤豐富等特性,Corner長凳的簡潔線條和大R角的椅腳設計,增顯其特殊紋理和木頭細潤的質地,所有結構皆以傳統的榫接技法,並加厚內部結構板材,拉長使用年限;此外,模組化零件的設計,僅需3至4個零部件即可製成單人至3人座,若日後導入量化生產,也能依市場屬性調整並客製。   「Arch Table」是品牌的生力軍。以木材和金屬等複合元素搭組,賦予家具更多變的表情。 而最新推出的「Arch Table」,雕塑感外型採用國產材和金屬製成,融合不同材料,並放大所有細節特徵,使其成為一組可高低搭配或單獨使用的多用途邊桌,輕巧的體積和精緻的造型,能夠與各式沙發、單椅或床頭相互呼應,圓潤弧線亦能渲染出和暖的居家氛圍。 實木籐編收納盒與籐編托盤。   至於人氣品項「實木籐編收納盒」同樣以國產木搭配傳統籐編工藝,木框部分擷取紋路與木節位置,平衡視覺之餘又能顯露木材特色,平整的接合邊緣以及手工壓籐技術亦強化了質感,共有3種尺寸以符合不同空間、機能的使用需求。 上述作品皆於日前代表台灣前往法國參加2022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 & Objet Paris),用台灣的材料,述說屬於台灣這塊土地的點滴故事。   成就感,是創業里程中最大的鼓舞 台灣木料的豐富花紋和芳香氣味予人十分深刻的印象,參展時常常接收來自消費者的回饋,他們驚豔於國產材複雜花俏的紋理,卻能藉由設計呈現其優雅簡約的一面,也因此,「成就感」是Roger最大的收穫,看到消費者喜愛商品並開心地使用著,是他努力堅持的最大動力。 參與2022年文博會。利用商品構築居家情境,使人更能體會木作家具的美好。 Roger還說道,創業是非常艱辛且困難的挑戰,尤其是品牌剛成立時,即遭遇新冠疫情攪局,需要針對營運狀況不斷彈性調整,不過,他依舊認為自己很幸運,遇到很多好機緣,也有許多貴人的協助,才能撐過那艱辛的一段路。 「Arch Table」的製作過程。此為前期比例草模。   針對品牌日後的發展願景,首要規劃是努力開發新商品,優化品牌營運,不論是庫存、通路或人才培育等,仍有許多難題需克服。放眼未來,Roger希望建立屬於台灣的家具風格,進而扶植國內林木產業,帶動生產量和產業鏈,並加強與不同領域的鏈結跟合作,讓國內外更多人喜愛並認可台灣的家具設計。 嚴選天然質材,在自然採光照射下更襯托器物的韻致。 在台灣發展家具事業實屬不易,必須時刻調度策略才能向前推進,因此他也建議有意願創立品牌或是從事設計相關產業的有志之士,要善用有限的資源且多方嘗試,最重要的是要不斷腦力激盪,進行創意發想,從而找出品牌專屬的獨特性,才有可能站穩腳步、踏實邁進。   資料及圖片提供」Tomood土與木之間 採訪」陳映蓁

鄭忠 擇一事,終一生

Interior 348

提到全球酒店、豪宅與會所的創作團隊,必然會見到CCD(鄭中設計集團Cheng Chung Design)蹤影,在創始人鄭忠的領導下,CCD秉持傳承東方文化之理想,以「東意西境」理念,在競爭激烈的設計市場上斬獲一席,每每發表新作總是精緻中蘊藏新意。 投身設計領域30 餘年,鎮日工作繁忙,鄭忠卻未顯倦態,回首一切,他自承,設計是己身鍾愛之事,不僅貫徹生活,也是人生最精彩的部分。從學生、老師、創業後成為領導者,至今他依然守在最前沿,堅持將一半以上的時間投入到設計裡,未曾懈怠;這份執著,正是對設計歲月的自豪根源。   鄭忠 Mr. Joe Cheng CCD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Cheng Chung Design)創始人、董事長。 鄭忠先生曾擔任「CTBUH 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首屆室內設計評委會主席」、「Frame Awards 酒店設計類別評委」,被授予「聯合國文化大使」等榮譽。 帶領CCD從創立至今已獲得包括室內設計界最高榮譽“Gold Key Awards(金鑰匙獎)”最佳酒店設計獎項在內的逾百項頂級國際大獎,是首位囊括全系列酒店設計大獎的華人設計公司。 源起,來自建築養分 鄭忠從事室內設計迄今已有30多年,他成長於中國廣州,是早期一批進入廣州美術學院學習建築、室內設計的學生,畢業後順理成章投入教職,在教學之間漸漸察覺自身對於設計的熱愛,在希望將理論化為實境的趨動下,決定辭去教師工作,全心投入設計產業。   源自建築本科出身,鄭忠的作品總是透露出強調建築元素的意圖,他會從建築精神出發,藉由室內設計來呼應建築特色,為作品注入底蘊、質感與獨特性,形塑出富有內涵溫度的空間。在室內空間與建築結構並重的前提上,儘可能採用開放式手法,並呈場域流動與全觀視景,讓區域、裡內外都能共融對話,奠基了作品的大器格調。這些特色,無不構成CCD鮮明的辨識,日漸打開知名度。   旅行,用文化豐滿作品 要如何定義這個不斷成長且多元精進的團隊?鄭忠表示,根植東方文化,以國際視野傳遞東方創意美學是CCD的最佳註解。CCD在許多重要城市都有旅店作品,特別之處在於即便承接連鎖飯店委託,也執意為個案剖析獨特性,使其成為話題。 鄭忠認為,設計並非架空在無垠想像裡,它必須與在地有所共鳴,才能訴說內涵溫度。因此,他會從閱讀城市開始尋思靈感,喜歡四處遊逛,親訪歷史建築,浸潤於當地的文化氛圍與生活氣息。在旅行與工作相輔相成下,他特別鍾愛底蘊濃厚的城市,讓自己浸潤其中吸收養分;比如,京都古建築與東方禪意氣息,當地生活節奏與民眾對美感、細節之講究;在巴黎、紐約這些時尚之都親見豐富的時裝、汽車等設計領域的新穎創意。設計人向來講究五感體會,鄭忠也不忘親嚐美食,除了親至知名餐廳,也會體驗當地一些富有創意的特色餐飲,讓自己從五感經驗中汲取靈感,將之轉化成設計內涵,把當地氣息、生活風貌、歷史背景都映射入作品中,藉空間進行文化傳遞。    回顧眾多酒店作品,鄭忠尤其重視旅店內外細節與所在的環境、地理風貌能否完美融合,認為設計者看待空間時不能肆意天馬行空的脫離在地,應該完整地考慮自然、環境、建築、文化、工藝與永續關係,主張空間裡外合一,用文化積澱的內涵厚度造就旅店銘記人心之關鍵。他指出:「設計語言和手法只是一種實現手段,它創造出空間的『體』;從對地理、歷史、人文的思考中挖掘出情感與故事,才能為空間注入『靈』」。據此,設計者必須全面且深入的了解歷史脈絡,不單僅針對品牌背景的理解,也擴及對文化風情的探究,從縱觀視野裡擇取重點再深入挖掘,思索如何提取獨特要素再作轉譯,讓這些文化元素如同針線密縫著空間與內涵,在裡外相合中勾起關於城市的歲月記憶,為酒店道敘動人故事。   這份情懷,也透露出CCD以旅店作為交流平台,實踐弘揚文化之雄心,期望用設計語言表達根生東方的自信。例如,近期作品「成都東安湖木棉花酒店」位在成都龍泉驛,設計元素揉合了四川地貌、建築語言、當地文化,硬體空間結合古代驛站特色,引導賓客像似穿越時空般遙想舊時絡繹盛況,而軟體細節裡也利用竹椅、銅壺、藤編等符號呼應成都的茶文化,在文化內涵與當代空間相互揉合之下,生成具有在地意義的城市酒店。又或「九寨溝英迪格酒店」位於九寨風景區中查溝內,「中查」源自藏語「穹恰」的音譯,「穹」意指神鷹,「恰」是托負、承載之意,「穹恰」涵意為「神鷹降落之地」,這個美麗的名稱來自傳說典故,相傳格薩爾王的坐騎是一隻巨大神鷹,牠翱翔天際卻遍尋不著安棲之地,最後只有白堅山神守護的寶地能承載神鷹力量,神鷹終於得以降落棲歇,成了該地命名由來。酒店整體設計靈感源自這則傳說,以「藏‧ 藏」為主題,汲取祥巴、羌繡、犛牛、火塘等本地獨有的藏族生活藝術,再以當代詮釋將之融入酒店空間,領人像似走進一座藏式文化館般。   善用歷史文化蘊生空間質韻,讓美的感受超越物質表象,樹立旅店與眾不同的獨特性,成了CCD旅店作品的鮮明標記。     細節,造就奢華體驗 經手眾多知名酒店與高端品牌的空間設計,鄭忠被外界譽為「時尚先生」,隨著歲月洗禮,如今他心中對奢華的定義,早已從有形化為無形。他認為,時尚會隨著時代演變而不同,深入研析並且勇於嘗試,用作品反映時代脈動,不忘體察使用者真正所需,是設計者必要的功課。而真正的「奢華」則是精神層面的享受,而非物質表象的填充,舒適與質感只是奢華的入門磚,唯有深入人心、觸動內在的感動,才能道出獨特價值;因此奢華的感受必定深刻,卻未必有形。   談到如何將「奢華」概念融於空間設計?鄭忠分享,其中關鍵就在細節,用細節講故事,以細節造就品質來打動人心。以五星級酒店為例,CCD在執行設計時會深思使用者體驗,講究每一細節予人的感受,酒店代表著在異地的居所,必須如同家居般使人安心,也要提供比家屋更加別致的體驗,從設計美感、物料質地、選品講究到工學考量環環相扣,用全面的寵愛來駐留人心,舒心的虛實體驗使人嚮往難忘,是星級或精品旅店立於不敗的主因。   轉回居家設計視角,所謂「美好生活」的定義因人而異,「家」是業主寄託理想的具象體現,它如同高級訂製服一般,講求精準客製,功能上要貼合諸多需求,質地氣韻須與業主特質相應。細數CCD在各大城市的豪宅作品,像是北京三里屯一號、北京縵合、台北琢白、上海湯臣一品、深圳太子灣藝城灣樽等,件件無不依據業主的生活習慣、理想、需求而打造,以頂級用材、名品家具、定製藝術品、機能齊備且分工細致的場域規劃來實現客製價值,緊扣層峰客群國際化、重品味、精緻性的生活講究。     靈感,來自深廣累積 從事設計30餘年,鄭忠至今對設計工作依然熱情,靈感未曾枯竭。他認為,身為一位設計師除了鑽研本業的深度,生活體驗的廣度也不能偏廢,伸展觸角能讓人保持敏銳與好奇,是設計師必備的重要特質。以己身為例,他對汽車、時裝、美食、攝影等領域都深感興趣,喜歡翻閱各類雜誌,瞭解各行業趨勢,這些日常習慣不僅幫助自己掌握潮流,同時也助於啟發思考。鄭忠指出,時裝色彩、工業設計、攝影構圖都可能成為內在養份,設計人要自發的跨界體驗與開拓視野、對事物懷有好奇探索的熱情,讓各種經驗交織體會,趨動自身不斷感知、咀嚼、思考、再創新。   從廣泛閱讀中啟思當代工作空間的多元可能,可從CCD設立的53A、53B新體驗中心來印證,這座融合創新、趣味的探索性空間,不僅作為自由辦公的聚點,也是藝術收藏博物館、時尚選品店,以及融合智能運用的物料展廳,在在立體化CCD對生活與審美的品味。鄭忠也提醒,設計須與時俱進且表述個人觀點,深入生活、觀察趨勢、融會心得,從跨界感受去引發腦力激盪,從中產生新想法、新嘗試,讓自身保持設計活力。      跨境,緊密夥伴關係 除了公司自有團隊,隨著專案規模與複雜度提高,CCD也必須與不同領域團隊合作,在堅守專業之外,如何溝通順暢?鄭忠分享,彼此尊重是合作的重要基石,成功的作品都脫離不了良好溝通,為了確保施工品質,貫徹設計的完整性,CCD會主動與各方團隊對話、協調,確實掌控品質與工期。   商業空間的精確執行與溝通效率是CCD深受業主青睞的主因,至今合作夥伴已經遍及全球,鄭忠接觸的室內專案都堅持從建築概念階段即參與其中,依據地理環境與功能需求提出見解,同時也持續參與工程細節,務求整體裡外合一。隨著業務版圖拓展,CCD運作也日漸全球化,各地供應商會主動提供最新訊息、材料,CCD亦會思索將之運用於空間的可能,為彼此創造出代表性實例。而趨動供應商的推力就在CCD 不僅止於選用,更會重視設計與材料的緊扣,過程裡積極與供應商深入探討,思考材料為空間量身訂做的可能性,以最終成果作出最佳呈現,成為有力的樣本案例。此外,CCD也密切觀察趨勢並進行預測,盡可能為業主減輕營運成本,像是效率化的動線布局、坪效與多元運用可能,或是讓智能設施融於空間硬體,讓設計發揮出最大價值。     領導,奉行平衡哲學 CCD盛名日炙,至今專案、團隊、夥伴散布於各大城市,也因效率與品質俱全,被盛讚為「懂管理的設計師」。迄今,位於深圳、上海雙總部的在編人員已超過1000人,香港、北京、西安、洛杉磯、曼谷、孟買等地都設有辦公據點,運作龐大組織,在設計師與經營者的角色之間取得平衡始終是鄭忠的重要課題。他坦言,設計是門以人為本的工作,關於管理的功課至今仍在摸索中學習,也是自身每天面對的課題,由於本身是一位專業設計師,因此十分瞭解設計師的特質習氣,能以彼此理解的溝通語言領導團隊。然而,隨著事務所規模與成員日漸增長,人員背景、文化差異都提升了管理難度,對此他會從各地文化去解讀員工與掌握設計人的跳躍思維,制定明確目標,進行合宜的調動分配,確保組織活化並促進交流,讓團隊避免笨重僵固,使公司在激烈競爭中取得優勢。   身為一位領導者,對經營與設計的平衡需要付出相當的努力與取捨,對此,鄭忠會不斷因事因地而切換角色,謀取最佳平衡;內部管理上,思考如何聰明的化繁為簡,讓決策明快且執行暢通;與業主溝通時,深入體察表裡需求,力求團隊以專業與執行力達成目標,從創意到服務都不負所託。他也提醒,回到個人生活時,「平衡」亦十分重要,要懂得調節與去蕪存菁,莫忘工作與生活兼俱,不要顧此失佊。   效率,導入智慧動能 CCD講究專業、高效與國際接軌,隨著事務所工作據點分散各地,組織運作與眾多專案並行,為維護精準分工與溝通效率,CCD運用網路科技實行對國內外據點的統一管理,像是採行電話會議、視訊會議、智慧管理系統等,消弭地域與時間的限制,確保團隊齊頭並進。 而軟體建置方面,則利用物聯網與資料庫,讓各專業部門在雲端交流,實現工作平台化與高度合作等目的。與此同時,CCD亦致力實現設計參數化、施工智慧化、運作標準化、管理規範化,在這些基石上不斷改善與提升,確保設計、工程、管理都能精確掌控,也因大量雲端數據,讓溝通過程累積的資料得以反饋為改善組織的依據,持續驅動建造、驅動運維。   再者,CCD採行大公司小工作室的模式,目前擁有近20個工作室,智慧系統讓溝通方式多元、靈活,分散各地的工作室利於組織收集情報、縱觀趨勢,讓團隊能與時俱進改變,高效溝通也有利於緊密成員關係,讓團隊擁有大公司的高凝聚力、品質穩定等優勢,同時保有小工作室的靈活積極、自由創新。鄭忠提醒,管理者的角色有如船長,要穩定掌握航行方向,信任團隊成員使其各司其職,朝向共同目標前進,同時也要時時洞察可能性,使團隊力量作最佳發揮,在漫長的航行中偕同創意本質乘風破浪。   「擇一事,終一生」是鄭忠面對設計的態度,從學習設計到投入產業,他始終堅守在前線,對設計、對理想矢志不移,縱然過程難免辛苦與寂寞,但持續學習吸收,拓展眼界閱歷,一再自我突破,迎來了豐收纍纍的設計人生。對於有志事從事設計領域的後進,他借用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之語勉勵:一個好的設計師必須要有哲學家的頭腦、社會學家的眼光、工程師的精確、心理學家的敏感、文學家的洞察力和藝術家的表現力。在設計職涯上,所有的實現都勿忘以人為本,以理想為動念,創造有意義的作品。      作品賞析  深圳前海嘉里大廳 〉〉用極簡道出跨時代美學。 本項目位居海灣的高端金融區,地塊鄰近佈滿綠化空間,專案為綜合社區性質,由綠化廣場、商業、辦公、公寓等業態組成。 整體設計希望以「回歸」為主題,創造溫暖明亮的空間,引導大眾以新視角回望所在城市與人際關係,以抽象漸變元素來延續建築語言,用造型石材與木紋的對比產生自然意象,同時奉行「少即是多」的極簡美學,賦予空間跨時代的美感,以及表達重視環境與情感交流之本質。 所謂「回歸」,在這個作品裡意味著從漸變到融合。漸變使空間產生鮮明的節奏感,從大到小、從小至無,從遠處看是和諧的整體,走近能再細賞諸多細節,予人一種遠望近觀各有風景之妙趣,而淡雅溫暖的背景與光色,則意味著「融合」,如同春日暖陽一般給人溫和舒適的感受,走入其中自然而然地放鬆與交流。     北京龍湖總部 〉〉重視交流的高效空間。 打造一個舒適、高效、美觀、實用,具備園林環境和節能效率的超級辦公總部是全作的設計目的。室內布局重視靈活分割性以及清晰高效的動線,挑高大廳是入口、展廳與活動場域的樓層,留有寬敞動線並調整階梯尺寸,令整體顯得大氣,大階梯東側電梯廳出口處可作為訪客或員工的交流地點,大階梯的背面區域增設咖啡吧,豐富大廳功能。 挑空三層樓的大中庭是整棟大樓的核心所在,可滿足不同類型的場景使用,提高中庭使用率。每一個樓層增設三座垂直交通的樓梯,緩解上下交通的人流,創造更加高效便利的辦公環境。全作以多樣化的水平與垂直動線串連,重視多向採光可能,細節處加入綠植或自然意象元素,使公共空間處處隅藏驚喜,在人與人、人與空間、人與日光的交流中,豐富了互動可能。     深圳太子灣公寓 〉〉讓寓所與雲彩碧海共舞。 這座享有海景的豪宅寓所,以浩瀚的雲彩、遼闊碧海為創作靈感,用「灣畔綠洲」之概念貫穿,重新詮釋自然、生活、藝術三者之間的關係。大廳強調有如遊園的體驗,重視空間的流動性和通透感,讓室內與環境灣景相融合。 公寓戶型採用大量的純色背景襯托家具質感與壯闊視景,充分利用建築落地窗口優勢,公共空間重視場域相互延伸,讓人在動線上能不斷領受海景,布局的通透性與局部鏡面材質之運用,亦促使室內外產生對話,居住者與湛藍海色在生活裡此展開詩意邂逅。較私密的臥室或衛浴空間精心規劃,力求將多種功能併入同一量體之中,體現功能與美學並重的完善思考。 全作回歸生活本質,關注居住者的情感需求與生活期待,以時尚且精緻的場景創造「有溫度的人生港灣」,在海水流動性和通透空間裡,時時對話的窗外光影與城市美景成了日常享受。      北京通盈中心‧三里屯一號BOTTEGA VENETA 〉〉奢華優雅的經典風采。 BOTTEGA VENETA(以下簡稱BV)的美學是含蓄細緻的,一如它自信、優雅且忠於自身風格,此作力求以簡約低調之姿,展現高貴與雅緻。整體設計精神,在以BV 含蓄細緻的美學打造一座奢而不華的居家,將品牌元素融於空間設計,致敬經典。 整體風格延續BV 一貫的嚴謹、低調,講究質感,突出格調,而中性色彩與精緻選材,令整體流露穩重質感。超尺度的廳區設計重視開放性,270度落地窗的景模糊了室內外的界限,從公共空間至臥房的規劃無不強調藝術、精緻、高雅。 柔軟細膩的皮革是BV的驕傲,為了達到和諧且鮮明的視覺效果,編織元素貫穿了家具、燈飾,配以藝術陳設共同演繹義大利式的精湛工藝,無一不彰顯品牌獨特風格以及雅致不凡的品味。     九寨英迪格酒店 〉〉披上神祕傳說與在地文化的彩衣。 九寨英迪格酒店坐落於中查溝內全新的魯能美麗匯小鎮核心位置,九寨溝風景區、「嫩恩桑措」神仙池、多彩中查等美景近在咫尺,當地地名意指「神鷹降落之地」,此一吉祥寓意啟發全作以「藏‧ 藏」為主題,汲取當地的藏族生活藝術形式,通過當代視角賦予嶄新詮釋,使酒店像似一座開放的藏式文物博物館,傳達當地民族的內聚力和認同感。 大堂空間模仿神鷹視角,以挑高開揚感受迎賓,櫃台背景玻璃板上的神鷹翅膀領人重溫傳說。「火爐」是在地文化的重要體現,視為中心在四周編入地毯、座椅、吊燈、原木元素與藏族圖騰,以別富異域色彩的休閒感迎賓。餐飲空間處處可見藏族文化之貫穿,像是以火塘為原型重現藏房裡圍爐相聚的場景、傳統唐卡或壁畫等色彩元素之裝點、青稞架作為牆面裝飾特色。客房設計融入了藏式傳統貴族府邸的意象,不對稱的床頭設計表現當地特有的民族圖案,細節上則有木雕、織錦、壁畫等元素與之相呼應。      南京園博園悅榕莊酒店 〉〉在空間與環境對話裡創造詩意。 南京悅榕莊位於湯山之上,曾經有如仙境的自然風貌因人類開採而破壞,透過生態修復,思索裡外自然應和,重修空間與環境的關係,是此作的課題。從大自然「孕育‧ 破繭‧ 新生」的生命規律獲得靈感,將湯山本地廢棄石灰岩礦山的光、石、林、雨等元素解構重塑,構造出一處全新的「礦谷秘境」。 整體建築及空間比擬生命的孕育體,以極簡現代手法呈現「破繭重生」的生命力,以「繭」為形,簡約線條與竹編藝術層層錯落,純淨無暇有如母體。弧線造型使空間柔和圓潤,通過對空間的重塑,給予破繭重生的蛻變感與驚豔感,又如同張開環抱的臂彎,賦予了空間如家的歸屬感。 為了達到建築空間與自然融合的目的,使用天然材料強調尊重生態的持續性概念,以大自然作為媒介創造出一種富有藝術整體性情景的藝術形式。全作以「光之穀」、「時光林」、「螢之穀」、「雨之林」、「石語徑」意象規劃公共與餐飲空間,在大面落地窗相佐之下,自然成為主景,道出空間與環境共生的精神。 資料及圖片提供」CCD(鄭中設計集團Cheng Chung Design)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  

T22鶯歌&T22北投 用設計替產地敘事

Interior 347

鶯歌:振興陶瓷計畫 重整產業願景,突顯知識價值   新北市的鶯歌,是T22計畫的首發站。這是個充滿手感溫度的小鎮,擁有豐沛的製陶文化和技術,然而在時代的推進下,面臨轉型的迫切需求。艾副認為,鑑於現今的網路和潮流趨勢,消費者的眼界,以及生活品味皆大幅提升,而鶯歌長期著重於代工生產,在地業者的品牌觀念不足,導致商品同質性高,缺少獨特的個性跟特色,長久下來突顯出鶯歌陶瓷品的劣勢。 T22計畫看見陶瓷文化與傳統工藝的存在價值,希望尋回鶯歌製陶的榮耀感,不論是生活陶、建築陶、藝術陶等範疇,都能發展出屬於在地的風格,道出產地自信。   產地明星的誕生 設研院除力邀日本中川政七商店團隊首次跨海輔導「新旺集瓷」,全方位體檢企業品牌經營,打造明星等級的在地品牌:「KOGA許家陶器品」;也與「燕三条 工場の祭典」推手、日本創意企劃公司method總監山田遊(Yu Yamada)聯手建立「產地學院」,凝聚在地店家並媒合跨領域產業,共同打造聯名商品企劃,業者陣容橫跨中式桌菜、精緻糕點到配餐茶酒以及當代藝術,提升鶯歌整體的產地能量。 T22鶯歌另外亦規劃「工廠見學」,打開工廠,讓製造現場成為知識型的觀光資源。   爾後,亦與國內旅遊集團合作企劃「Open Factory工廠見學」,讓工藝製造現場成為不遜於自然景觀與文化遺產的觀光資源。工廠的知識學,是近年全球的熱門話題,「打開工廠」是一場知識型的旅遊,在不改變現有環境、製程的前提下,利用指標與燈光設計與動線整理,邀請民眾走進工廠,看到陶瓷產品實際的製造工序與生產情景。由設研院媒合5家設計公司與5間陶瓷產業鏈上的工廠,將減法美學導入工廠環境,踏進一般不對外開放的製造現場,近距離觀賞各種工藝品的誕生過程、參與一切「進行中」的製造狀態。   重新擦亮陶瓷之都的光芒 今年是T22計畫進駐鶯歌的第三年,設研院與日本專家們退居顧問角色,將於8月26日至28日交棒予安達窯、新太源、臺華窯、新旺集瓷、陶聚與傑作陶藝6個品牌繼承者們成立的主導團隊,聯手策劃「鶯歌產地開放日Yinggooo」。 新太源-曲面貼花工藝。 取「go」與鶯「歌」近似音,以片語「go to」與利用字尾重複g、o字母,帶出正在「進行中」的動態意象;同時帶出三大活動主題:「go to factory工廠見學」、「go to market限定市集」、「go to shop老街限定店」,藉由串聯老街和工廠,塑造「綜合體驗空間」,彰顯鶯歌滿城活力,站穩復興腳步。繼承者們感性地說,「鶯歌產地開放日是一群來自鶯歌的孩子,對於地方情感的延續,互相合作而琢磨出的寶藏,希望能吸引新一代民眾的目光,帶給鶯歌陶瓷產業新生的氣息」。 傑作陶藝-透過再生陶瓷演示循環經濟。   艾副也說到,近幾年陸續有多位鶯歌寶寶誕生,她認為這是當地開始找到未來目標的象徵,不論是新生兒的到來,或是品牌的新生,皆代表著鶯歌有更深厚的能量跟能力邁向未來;同時,也越來越多當地人期待加入T22的群體中,這些美好的一切都令團隊深受鼓舞,希望和在地人一同耕耘,使鶯歌重返陶瓷之都的榮景。 北投:活化地域品牌 食癒開發,盡享四季之味   台灣各地有諸多具內涵、發展意義的品牌,可惜不夠全面跟廣泛,彼此之間也缺少合作,無法創造雙贏、甚至是多贏的局面;因此,有別於鶯歌和花蓮振興產業的切入點,T22在北投發展出另一種模式,近似地域活化的概念:推廣北投農業。 北投地景。 多數人不知道北投存在著台北市區裡最大面積的友善稻田、唯一綠色保育認證的咖啡莊園以及數座有機認證的精緻蔬果農園;北投的「都市農業」雖有先天的自然優勢以及鄰近都市的地理位置,卻因規模較小、產量較低和季節氣候等因素影響,難以發展出符合成本效益的商業模式。 將北投產地直送的農產品創作為精緻美味的北投宴禮盒。 T22以設計角度切入「都市農業」的發展瓶頸,重新建構北投的「療癒產業」生態,結合原型農業生產者、餐飲店家、飯店業者、設計行銷與媒體專業人才,創造兼顧自然與社會永續的新型商業模式,讓農業走進都市日常。 之外工作室與大地酒店秉持宴席精神,以十人桌席套餐復刻酒家菜。   艾副提到,在田野調查的過程,發現很多在地業者不清楚北投居然有農業,如何找到正確的命題,找出更多可能性,是T22在北投的著眼點。如同大地酒店李昭明主廚所言:「在北投生活了幾十年,因為T22計畫而重新認識北投。」她很開心可以織起各行各業間的合作網絡,縮短產地到餐桌的距離,引領民眾感受北投的點滴。 上篇: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 專訪艾淑婷副院長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採訪」陳映蓁

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 專訪艾淑婷副院長

Interior 347

台灣設計研究院(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以下簡稱設研院)自2019年起推出「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以「產地」為概念,從設計角度切入地方創生。「T」意指台灣(Taiwan),「22」為台灣22個縣市,台灣有著精密的製造技術,不過由於世界經濟的快速轉變,致使眾多產業聚落出現式微現象,設研院期待藉由與國內外專業設計團隊合作,重新整合包含製造、行銷、通路等資源,與消費市場鏈結,為觀光和經濟發展賦能,與產地的生產者們攜手突破困境,迎接新生,創造加乘價值。 由角白設計工作室操刀的T22計畫Logo。融合計畫理念和元素,解構為品牌標誌。 時至今日已陸續在鶯歌、北投與花蓮等地發表相關計畫,並收穫了來自各方的迴響。《室內interior》於本期企劃中專訪身為T22計畫推手的艾淑婷副院長(以下簡稱艾副),請她分享站在第一線的觀察、當設計介入後激起的漣漪,以及對台灣產地最深切的期許。   台灣設計研究院 / 艾淑婷副院長 從外貿協會基層、轉任台創中心創始團隊,在2020年升格為台灣設計研究院,近30年的設計推廣與創新跨領域整合工作經驗。短短兩年,台灣設計研究院完成許多設計導入公共服務創新行動,其中學美美學計畫陸續獲得國內外重要獎項,包含2020年日本G Mark Best 100、金獎及全場大獎、德國iF設計金獎,影響台灣教育現場,培育國家未來領導人。除此之外,艾淑婷也推動如微改造新竹火車站、衛生所再設計、消防設備設計規範系統、公運美學導入北花線回遊號設計、台鐵便當店品牌形象設計等公共服務創新議題,同時擔任設計導入防災教育的社會設計行動、T22產地復興計畫等計畫發起人。   台灣的經濟結構,一向以工業生產與製造業為主軸,而MIT(Made In Taiwan)的品質也聞名於世。不過,環顧全球趨勢,「設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世界,它在國家經濟、文化、社會當中所扮演的角色重要性與日俱增,因此政府於2020年將「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升格為「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期許運用「設計力」整合政府跨部會的資源,成為重要的施政價值和發展策略,並持續引領產業和社會的永續發展。 DIT的時代已經來臨,設計將是改變產業、改變台灣的一大關鍵  艾淑婷副院長於採訪中提到,2020年不僅是設研院的成立元年,團隊也於同年獲得總統創新獎,證明了台灣從硬實力轉向軟實力的時代已經來臨,設研院致力往DIT(Design in Taiwan)的方向邁進,期待用設計改變台灣、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台灣土地雖小,但擁有強大又旺盛的產業能量,也聚集了各領域眾多的優秀人才,不過,隨著時代變遷,產業逐漸面臨發展斷層和轉型的迫切需要。經濟部於1989年即開始推展「一鄉鎮一特色」(One Town One Product)計畫,協助中小企業利用各地特色為基礎,配合知識經濟概念為前導,創造高附加價值的新型態群聚式經濟體。 T22計畫首發站選定於鶯歌。設研院以設計角度切入,重塑文化與工藝的價值。 而設研院在前身「台創中心」時期,就開始從事產業輔導,甚至也擴及國際拓展和展會行銷等面向,艾副表示,在這些過程中,團隊觀察到頗為現實的狀況,也就是製造業的現行模式和所謂的創新,彷彿隔著一道鴻溝,而傳統的地方輔導又多為針對單一個案提供協助,並未兼顧整個產地發展,這樣的形式可能已無法滿足台灣在這個時代的需求。於是,設研院著手研發型態計畫,T22因此應運而生。   拉近產地、設計界、消費者的距離 台灣的製造業大多為群聚型態,現今面對的嚴峻挑戰,就是「世代交替」。年輕一代或許有接班意願,卻對老一輩的經營方式未必認同,世代之間的溝通不甚順暢,再加上,年輕人雖有意願進行改革,但他們不知從何下手,對於未來的定位發展也備感困惑;而所有的改變創新,都需要有縝密的計畫以及充沛的後援支持,才得以持續發展,T22便是集結眾人力量集思廣益的計畫,替這些有決心改變的年輕接班人們,打造一個具可能性的未來。 T22鶯歌「產地一顆星」與中川政七商店團隊全方位體檢企業經營,打造明星等級的在地品牌:「KOGA許家陶器品」。   「地方創生」的概念源自於日本,根據行政院揭示的資料,期待透過盤點地方既有「地、產、人」的資源優勢,確立獨特性和核心價值,再導入「創意(設計力)、創新(生產力)、創業(行銷力)」的輔導機制,為地方注入發展動能。 艾副則強調,地方創生不應該是單打獨鬥的現象,設研院提倡協助地方凝聚共同的目標,十分強調「共榮」,換言之,必須讓繼承者(接班人)們一齊擬定前進方向,在地業者彼此有了共識後,才有動能激起外界的關注度;由此可見T22計畫的使命:帶動地方活化、加深年輕人參與,以及吸引國際市場目光。   地方創生不該單打獨鬥,共榮才走得長遠  設研院在T22計畫中,則扮演串聯產地、設計界、後端推廣等細節的「平台」角色。艾副進一步解釋道,台灣長年來養成了非常多的設計人才,數量應該是亞洲之冠,但是,過往設計與傳統產業的串接機會較少,設計者們缺少大展身手的舞台,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在這樣的前提下,設研院藉由T22計畫,將地方製造業和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相互結合,透過完整的機制,讓設計、行銷、懂得生活的人,一同替產地打造新的經營態度,也制定出一套具前瞻性的流程。 T22鶯歌「產地學院」則推出跨界聯名商品,演繹陶瓷的更多可能性。臺虎精釀與安達窯Anta Pottery結合瓷器、茶、與啤酒,創作茶酒杯對杯禮盒。 過去,商品是製造業的主軸,所以業者不斷地精進技術,以期創造出令人驚艷的成果;T22計畫進場後,則是更加注重「體驗」的環節,企圖使精緻又極具品味的商品,替消費者的生活增添質感。 產地挑選之原則與切點 T22計畫非常重視產地一路以來留下的軌跡,是否具備精闢的know how?是否有永續發展的能量?是否能承接各種不同課題,願意並肩開創新藍海?台灣許多鄉鎮的製造業,面臨了代工式微、與觀光、消費行為脫鉤等困境,各公司的決策者或接班人,大多也缺乏溝通合作的機制,導致產業氣氛略顯呆板無生氣。   T22鶯歌。永心鳯茶與郭詩謙(大謙堂)開發一壺二杯。 T22團隊每年會挑選2至3個產地,透過「把脈」的方式,邀請學界學者、日本專家一起走訪當地,進行田野調查,仔細剖析設計進場的適切性。現地踏查的重點,主要在於能否尋找到有企圖心、有話語權、能影響同業的年輕一輩,藉此拉起彼此的手,共同引動產地的發展;第二,觀察產業整體的上中下游連結是否密切,若嚴重斷鏈則有修復的困難;第三,接班人們是否能共同制定出未來發展方向的雛型,並順利說服上一輩給予支持和投注資金,這些面向皆為所關注之焦點。 前往花蓮田野調查的紀錄。圖片提供:沿岸製作 T22計畫目前已進入鶯歌、北投、花蓮三地,艾副說道,團隊在決定產地的考量如上述所提,他們重視在地業者自身的企圖心,有沒有關鍵族群願意跳出來承擔責任、進行整合,讓當地可以持續活化,而非一味的倚賴政府資源。   除了確認產地本身的能量,設研院作為連結跨域協作的發散地,會引進優秀的設計者一起合作。針對設計團隊的選用依據,艾淑婷副院長提及,台灣其實有許多充滿熱血和理想的設計從業人員,卻受限於市場而無法一展身手,有鑑於此,設研院積極開發各式項目,包含校園美學改造、工廠再造,甚至是公部門設計案等,讓這些人才得以實踐對於社會設計的理想。  T22北投團隊合照。 而國內外的眾多設計獎項,則是挖掘優秀人才的管道,設研院作為中介者,會主動邀請適合的設計者或團隊進行提案徵選,再委請具備高度市場觀點的專家顧問輔佐,以更明確與有效率的方式,保障設計方與業者的合作過程,讓產地風貌得以大躍進。   摩擦和衝突,都是成就蛻變的歷練 由於T22計畫大多面對較為傳統的產業,艾副表示,「世代交替」是最為棘手的一環,年輕人基於吸收了四面八方的新知,在價值觀和未來願景方面或許與父執輩產生了分歧,但是老一輩也並非不想改變,只是他們的成功經驗和現代已稍有落差,而「創新」這個詞彙又太過抽象,在無法想像的狀態下,他們通常會選擇較為保守的想法,固守自己打下的根基。 鶯歌產地開放日-繼承者們合影。 在改變的碰撞中,雙方的溝通和相互理解是相當難解卻又一定得面對的課題,有時候,說服家人其實最為困難,也因此,當雙方討論出共識、確立前進道路的那刻,才是重生的起點;艾副分享,曾發生過父親因為一路見證兒子站在第一線積極努力的身影,堅持著創新精神改革家族事業,使他大受觸動,兩人在發表會現場相擁而泣,這些感動時刻,都令艾副非常難忘,也成為持續推動T22計畫的原動力。   T22計畫的三大關鍵字:傳承、改變創新、永續發展    艾副自豪地說,T22將設計作為策略工具,並以「傳承」、「改變創新」、「永續發展」三大關鍵理念貫穿計畫架構,替台灣產業打造全新的發展模式,協助地方發揮特點,吸引人流,帶來新氣象;竭力凝聚產地的團結意識,從一個品牌到一群品牌,形成緊密的組織和力量,能夠自發性地規劃長期發展計畫,後期主要交由參與T22的繼承者們主導,設研院則逐漸轉為技術支援的角色,使地方創生不再只是曇花一現的短暫盛況,而是讓這股改變的意念得以在地綿延,激盪出更多火花。 T22北投發表會現場。   T22計畫根據不同產地定義出各自的問題、目標與對策,執行團隊運用設計思維,以Rebranding(品牌重塑)的概念,清晰爬梳在地優勢和特色,闡述各地的「自明性」,再透過co-branding(聯名)方式,打造話題商品,向外推展精緻的製作能量,帶領地方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 T22花蓮聯名商品。 艾副強調,台灣過往專注於提供幕後代工服務,但對於自身的自信並未有深刻著墨,她期待T22計畫成為具影響力的策略,重新挖掘鄉鎮地區的豐沛動能,將職人的精神及故事呈現於大眾眼前,讓優質的商品相伴你我的日常,讓台灣成為懂生活、懂體驗的國度,也能藉此開啟國際市場的注目。 下篇:T22鶯歌&T22北投 用設計替產地敘事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採訪」陳映蓁

猶如青蘋果,永不停止學習的安藤精神

Interior 346

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世界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的生涯回顧大展《挑戰—安藤忠雄展》(TADAO ANDO:ENDEAVORS),自2017年由東京出發,歷經巴黎、米蘭、上海、北京,日前抵達世界巡迴最終站-台北,2022年9月13日前於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重磅登場! 本展由忠泰美術館聯手安藤忠雄建築展實行委員會共同主辦,並由旅日建築師龍國英擔任策展顧問,共劃分為「空間的原型」、「城市的挑戰」、「景觀的創造」、「與歷史對話」四大主題,展出超過300件作品,含括安藤忠雄的世界旅行速寫、設計手稿、建築模型、眾多影片與攝影作品等。 以「青蘋果」激勵大眾永保青春的學習之心。©歐陽青昀 展場一隅。©歐陽青昀   近兩年來世界壟罩在疫情的陰影下,人們備受限制,無法自由的飛越國界,忠泰美術館藉由引進本展,讓台灣觀眾有機會親身感受國際級建築大師充滿挑戰的傳奇人生。《室內》雜誌更邀請忠泰美術館黃姍姍總監進行專訪,與讀者分享策劃國際級大展背後的點滴和跨越諸多挑戰的心路歷程。   忠泰美術館 / 黃姍姍 (圖片版權©忠泰美術館) 現任忠泰美術館總監(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日本國立東京大學文化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了,同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曾於日本橫濱三年展、森美術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化政策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工作。博碩士就學期間累積獨立策展經驗並發表多篇文章於藝文專業刊物。自2010年進入忠泰集團,於忠泰基金會任職時期,負責忠泰美術館最初籌備規劃及開館建置工作,2016年開館至今負責統籌忠泰美術館之營運與管理以及部分展覽策劃。個人專業領域為博物館學、策展、藝術管理。 【希望傳遞永遠保持開放心境與熱情,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   展場一隅。©歐陽青昀 安藤忠雄(Tadao Ando)無疑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大師之一。他的重要性,不僅是遍布全球各地的建築創作,更重要的是他所帶來的訊息:「不自我設限,超越自我,不斷挑戰!」而忠泰美術館作為台灣首座聚焦於「未來」與「城市」議題的美術館,總監黃姍姍提到,在過去五年的時間,忠泰美術館已策劃約17檔展覽,不論是當代藝術抑或建築類型,每檔展覽最重視的即為思考與城市有關的各種面向,透過感性的藝術角度,或是理性的建築思維,爬梳城市脈絡,並剖析人和居住空間的連結。 展出安藤忠雄設計手稿、建築模型等,圖中作品為六甲的集合住宅。©忠泰美術館   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曾擔任過職業拳擊手,他雖從未受過科班訓練,但基於對建築的狂熱,21歲便踏上了遍及歐美、甚至遠至非洲的自學之旅,藉由吸納名家建築精華化為自身養分,並在學歷至上的保守社會裡,以大阪梅田佔地30坪的「大淀工作室」作為指揮基地,進而開闢出日本當代建築前所未見的全新道路,更在1995年一舉榮獲號稱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立茲克建築獎。 「大淀的工作室II」模型。©歐陽青昀 2017年,安藤忠雄回顧展首站於東京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The National Art Center, Tokyo)登場,而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於2019年曾邀請安藤忠雄來台,以《亞洲是一》為題舉辦千人演講,分享他執業以來,對於社會局勢的觀察和體悟,以及50多年來的心路歷程;雙方的合作關係由此拉起序幕,彼此奠基於深厚的信任關係,順利爭取到台北作為展覽全球巡迴的最終站。 「水之教堂」現場照。這棟建築可說是安藤忠雄將自然景觀融入建築設計裡的重要轉捩點。©Yoshio Shiratori 黃姍姍總監說道,安藤忠雄這位沒有受過正統科班建築教育的自學者,透過自身努力和不懈奮鬥的歷程,達到世界頂尖建築師的地位,因此展覽的核心精神,主要在於期待藉由闡述他的人生和創作,讓觀眾在拓展視野之餘,也能收穫不畏艱難、正面積極的態度,藉此面對人生中的難題與挑戰。 安藤忠雄與光之教堂。在沒有裝飾元素的室內空間裡,只有從正面透空的十字架穿透進來的光,成為教堂的象徵。©Araki Nobuyoshi   展場與內容的相互呼應 年屆80歲的安藤忠雄從未停止腳步,他將「青蘋果」視為青春的象徵,這個青春指的不是年紀,而是心態,只要保持熱忱,並以謙虛、積極的心態持續成長,就永遠不失學習機會。他更將《挑戰—安藤忠雄展》作為迎戰「建築」的半世紀奮鬥紀錄,他表示:「展覽5年巡迴過5個城市,最終站落腳在『對話之地』的台灣,是極具意義的巧合。希望本展能夠成為大家重新思考建築原點的機會。」 「21_21 DESIGN SIGHT」現場照。以「建築即地景」為主題,打造了「摺紙」造型的地面部分,以及擁有下沉式廣場的地下樓層,成為主要的展覽空間。©Mitsuo Matsuoka   展場特別安排在日治時代所興建的「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即為現今的市定古蹟「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內。黃姍姍表示,當初在規劃展覽場地時,不可諱言地的確非常希望安藤老師個展能夠在忠泰美術館本館舉行,不過,考量到回顧展規模甚大,且展品豐富多元,再者,作為主辦單位和執行單位,她與同仁有股企圖,希冀能將1:1比例復刻的「光之教堂」呈現於台灣觀者眼前。 「上海保利大劇院」現場照。不直接以外觀突顯存在,而是利用虛與實、立方體與圓管狀的相互交錯,表現充滿激情的內在空間。©Shigeo Ogawa 綜合上述理由,以忠泰美術館這個較為中型的展覽場地而言,有其布展上無法克服的限制,因此,便開始和安藤老師討論各種展示場地的可能性。當團隊提起有百年歷史、具古蹟定位的松菸倉庫為其中一個選項時,安藤忠雄馬上同意以此為展覽地點;黃姍姍進一步解釋,安藤忠雄秉持著尊重的原則,經手了許多歷史建物的再修復與再造,此次在松菸這座古蹟場域中展示他半世紀的心血,期待創造「沉浸式」的體驗,帶領觀眾感受建築和歷史承先啟後的對話。 中之島計畫II—都市蛋空間(提案)設計圖。©Tadao Ando Architect _ Associates   疫情下,策展及布展的挑戰 在古蹟中布展,的確備受考驗,以及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總監分享,因為場地較為脆弱,在空間整體建置上,無法採取「釘」、「黏」等侵入性手法或裝置,基於保護古蹟的前提下,在正式進場前,團隊經過非常多次場勘,確認內部結構與預計增設量體之間的關係,也在這些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共同主辦的安藤忠雄建築展實行委員會,對於古蹟空間的崇敬和誠心對待。 「倍樂生之家 美術館」全景圖。在這座幾何造型的建築中,因應地形有一半埋藏在地下,讓內外空間進行了動態且大膽的交流。©Mitsuo Matsuoka   疫情不僅對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對於各產業也造成許多衝擊性的變革。黃姍姍認為,忠泰美術館本館在過去兩年陸續舉辦了多檔國際展,面對疫情這個不確定因素,團隊練就了一身彈性因應的本領,並嘗試發展線上策展等策略,讓藝術持續走入大眾日常;不過,親臨展覽現場的共鳴和悸動依舊無法被取代,因此忠泰團隊不懼困難,堅持於台灣打造實體的安藤忠雄回顧展。 「地中美術館」現場照。此為安藤忠雄在直島上創作的第4號建築,形體與既有風景融合,完全隱藏於大地之中。©Tadao Ando Architect _ Associates 有鑑於展覽規模龐大,亦有諸多需關注、解決的複雜問題,所幸同仁們不厭其煩地與日方進行多次溝通,透過視訊、資料整理、圖片呈現等方式,企圖將心意及想法完整傳遞至日本;她進一步提到,在整個籌備過程中,能夠十足感受到日方團隊的信賴,甚至在進場和布展的當下,日方授權忠泰團隊能直接在現場做即時判斷與應對,這對一向嚴謹、要求品質的日本人而言,代表著全然的信任,這令忠泰團隊感到十分榮幸且開心。 對於建築產業的願景 安藤忠雄於展覽開幕的聯訪中,曾提到:「現在是男女平等的時代,我希望有更多女性加入建築領域,因此在展場規劃上,有特別思考如何讓女性對建築產生更多的興趣。」黃姍姍指出,安藤老師十分認同女性的能力和韌性,對於女性無限的發展可能同樣持肯定態度,這點令身為女性的她,深感鼓舞。 「海關大樓(皮諾私人美術館)」現場照。建築完全還原成15世紀的樣貌,僅在中央插入一個由清水混凝土牆框起的結構。©Shigeo Ogawa   另外,就她的個人觀察而言,安藤老師對於人類未來的城市發展亦抱持高度期待,他非常關注「尊重既有歷史」、「尊重自然」等層面,也期望建築行業並非僅藉由「新增」的手段,來塑造城市景象,而是需要營造與自然共生的環境,因此,在安藤的一些作品中,種植綠樹花朵甚至先於建築物。 「證券交易所(皮諾私人美術館)」現場照。依舊將新與舊之間的對話視為設計主題。©Yuji ONO 第二,他十分講求「團隊」精神,一棟建築的完工,絕非單靠個人就有辦法完成,而是必須由一群朝著相同目標的群體,共同努力、共同付出才得以實現,因此在展場入口處,特別展示一張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同仁的合照,表達他對團隊的重視。另一方面,他也不斷在公開場合中呼籲世人正視地球環境面臨的危機,並傳遞他對人道的關懷,強調互相合作和理解的重要性。 「證券交易所(皮諾私人美術館)」手稿。©Tadao Ando Architect _ Associates 下篇:《挑戰—安藤忠雄展》展場介紹 資料及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部分展場攝影」歐陽青昀 採訪」陳映蓁

朱志康 作品背後的故事:成都方所書店、佐研院、擦亮HCG工廠

Interior 344

以「成都方所」書店聞名,朱志康是設計師、是藝術家,更是一名書店創辦人,曾以家具作品獲得iF與紅點設計獎,並參與 2016、2017 年威尼斯雙年展官方平行展、2022 年屏東落山風藝術季等,更是大獲好評的 2019 台灣設計展「超級南」空間統籌,如此多元的身分來自同樣多變的職涯。本期《室內 interior》專訪朱志康設計師,了解其從國畫到空間設計的選擇心境、對於設計的核心精神,並分享諸多精彩作品的背後故事。 上篇:朱志康 奇蹟從「不可能」誕生 將原有結構柱體以水泥包覆,打造神聖氛圍。 成都方所書店:空間會走出自己的命運 介紹朱志康的代表作品,不得不提曾獲選 14 間「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成都方所」,自 2015 年完工並獲得多座國際大獎肯定,引領中國複合式書店設計風潮,至今開業 7 年,許多書店更迭淘汰頻繁,方所卻仍然在成都具有一席之地,有許多人將之視為經典。事後回想,朱志康談道:「空間會走出它自己的命運」,儘管施工時遇到許多超出想像的突發狀況,甚至開幕前需要整個設計團隊進入現場協助,還擔心成品會不符預期,結果居然大受好評,讓追求完美的他體會,很多事情做就對了,不必過於擔憂,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命運。   詢問朱志康認為「成都方所」相較現在如百花齊放的書店,有何與眾不同的魅力?他也有點摸不著頭緒,「或許因為我們並不是為了『被看見』才做設計。」 以特殊鑄銅材質包覆手扶梯,打造「豁然開朗」的視覺。 他解釋,設計一開始單純是為了解決尺度過於巨大的挑高地下空間,位於千年歷史的大慈寺旁,以此連想到將書藏於洞穴內的「藏經閣」,洞穴內以大切面的水泥包覆空間兩排原有柱體,建構出宗教般的視覺比例,跳脫一般書店配置,閣樓的藏書櫃與穿梭書與書中間的空橋,在「不能增建夾層、隔間」的條件下,完美地滿足了書店的機能需求。此外,空間設計上運用許多壓縮後釋放的手法,如入口的電扶梯即以鑄銅包覆,像是進入山洞前的神祕隧道,透過「豁然開朗」的體驗,加深看到主殿時的感動。   近年許多「網紅」書店將「吸引人潮進入書店」視為首要,但拍照、打卡後的下一步是什麼?為什麼成都方所可以令人「進入後逛到不想離開」?儘管自己因為閱讀障礙而不喜歡讀書,朱志康卻十分喜愛逛書店,在設計書店時,他會將自己視為消費者,去思考如何做出自己會覺得舒適、想一直逛的空間,因此在真正下筆繪圖時,所有空間格局、動線皆已在腦裡設想好。他認為,舒適美觀的空間固然可以吸引客群,但最重要的是要讓顧客對此心有所感,享受書店所給予的閱讀氛圍體驗。 兒童區,以圓弧造型打造親民尺度。   Jolab佐研院:信任與誠實,成就美的殿堂 與提提研面膜創辦人李昆霖在朋友介紹下認識,兩人一見如故,第一次會議便談妥了佐研院的規劃構想,而也是因為他與朱志康內心皆有喜歡「挑戰」的特質,才有獲獎無數的「佐研院」誕生。建築外立面高聳,潔白的外觀有如美術館,內部為 2 層樓的 8 米挑高空間,除了作為研發、生產基地,也需滿足對外展示、參訪等需求。 Jolab 佐研院坐落於高雄,為研發、生產美顏保養品的工廠。攝影:李國民 在規劃的過程中,朱志康與業主不斷溝通、把原訂提案推倒重來,發覺其內心真正的想望,是要打造一間「外國人也羨慕的工廠」,如果面膜是塑造容貌之美的作品,「我們是不是可以把工廠做成美術館、藝廊?」乍聽瘋狂的想法,卻得到業主的信任與支持。除了外觀運用設計手法放大視覺尺度,內部也以色彩、比例塑造如殿堂般的氛圍,讓空間影響人們的情緒與行為,使進到工廠的員工及參訪者油生崇敬之心,抱持著製作與欣賞藝術品的態度對待手上的產品,成就最完美的專業。 全白外觀打造殿堂神聖感。攝影:李國民   基地位於高雄,炙熱的南部陽光使得建築綠化特別重要,朱志康將其拆解為頂部的空中花園與半室內空間的懸吊式花園,讓陽光經過雙層綠化的綠蔭間照射入無塵室,懸吊式花園空間導入空氣對流降低室內溫度,讓無塵室節約許多空調與燈光上的能源使用。 植物的自然生機亦應證了廠房的潔淨,如果在設備層內的樹都能存活,何況無塵室內的設備及產品。朱志康笑說,自己也是因為這次經驗開始相信植物有靈性,原本開幕前樹已經有點枯黃,大家都覺得它應該活不了,但開幕後在大家的關心下居然越活越好。 半室內空間的懸吊式花園。攝影:李國民   由於室內僅能做兩層樓且樓高 8 米,1 樓研發中心與成果展示區以階梯式的設計做分區,抬高的研發中心下方,規劃作為庫存及運輸的區域。朱志康更靈機一動將無塵室的參訪動線上移,運用挑高空間 4 米深的管道層,做了 60 公分寬的檢修貓道作為參觀通道,使參訪者自上而下觀看,除了避免打擾員工作業,亦能看見最真實的工作狀況。 他分析,「大家都說這是最美工廠,其實不是美,而是最真實的工廠。」員工會因為隨時可能有人來參觀,所以端正自己的姿態,參訪客戶也因看得見每個細處的乾淨整潔,對於品牌專業產生信任。在設計時,朱志康會將自己置入參訪者、員工、老闆三者不同的角色去體驗空間,模擬每個人的心態、與空間的互動關係。   將參訪動線設置於工作區上方,呈現真實樣貌。攝影:李國民 關於佐研院的故事,最著名的即是那簡潔俐落的屋頂,在設計師的堅持下完美還原了設計構想僅數公分厚的線條。縱然所有人都反對將原有屋頂拆掉重蓋,業主仍舊相信他,一同將 99 分的作品推向 100 分的完美,而成品也不負他的信任,獲得了好幾個國際大獎,並受到外國客戶的讚賞。朱志康認為,佐研院的成功,除了感謝業主的信任外,最重要的便是「誠實」,真誠地坦白自己的需求,雙方才能合作,探索出切中核心需求的作品。   擦亮 HCG 工廠:「我們只是擦亮原有的,卻讓所有人找回自信。」 朱志康與 HCG 的緣分,始於台灣設計研究院「 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 」中「打開工廠」的活動,媒合 5 組設計公司與陶瓷產業工廠,藉由設計將民眾帶入實際工廠製造現場。面對偌大的HCG廠房,設研院找來擅長操作大尺度空間的朱志康設計團隊,期待給予這個近百年的台灣知名傳產品牌嶄新面貌。然而匠人們對於品牌的堅持,使提案過程不如預期的順利,他說道:「我們雖然很苦惱,但也還好他們拒絕了之前的提案,讓我們最後做了更重要的事情。」 打亮 102 米長的隧道窯具。攝影:李國民 最後完成的成品令人難以相信,他其實僅點亮了幾盞燈,以「光」點出那些美麗卻未曾被注意到的角落,如半完成品的輸送帶、102米長的隧道窯具、大型吸塵機具等,透過最輕的手法巧妙揭露並轉換他們最熟悉的日常,並「還原」原始的方向指示系統,制定可延續執行的指標設計規範計畫,並以百年前的鐵板噴漆技術,噴上企業代表色的藍色,加強日式工廠的氛圍。   「你必須跳脫設計師的既有框架,去看到空間本質上最美的那一塊」,朱志康說明,像集塵塔隱身於工廠兩棟建築物之間的陰暗角落,平時無人聞問、只想快速經過,但當他們打亮之後,才發現巨大的藍色集塵塔猶如八爪章魚延伸出錯綜複雜的管線,讓老舊的工廠頓時成了賽博龐克電影裡的場景,員工們會來這裡拍照、打卡,連在此工作30餘年的廠長都說出「原來我們工廠這麼漂亮」。 還原百年前的鐵板噴漆工法,打造簡單易懂的方向指示標誌。攝影:李國民   「其實我什麼都沒做,只是擦亮、還原,卻讓工廠從上到下的同仁找回百年產業的自信與認同,這是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事。」他提到,許多人會請他改造、裝修老宅,但其實只要經過妥善的整理,老物、老屋都有其自有的歲月之美。 朱志康反省,「設計不能以保護為名,卻行破壞之實」,很多老建築被抽走內涵的人與物,覆蓋上精美的設計手法後,反而失去了原本的韻味,本次HCG工廠透過「不加也不減的設計」,卻保留了工廠本身的美麗,讓空間與其中的人事物,自己講述品牌的百年風華。   藍色的巨型集塵塔宛若賽博龐克場景。攝影:李國民 資料與圖片提供」朱志康空間規劃 採訪」林慧慈

朱志康 奇蹟從「不可能」誕生

Interior 344

以「成都方所」書店聞名,朱志康是設計師、是藝術家,更是一名書店創辦人,曾以家具作品獲得 iF 與紅點設計獎,並參與 2016、2017 年威尼斯雙年展官方平行展、2022 年屏東落山風藝術季等,更是大獲好評的 2019 台灣設計展「超級南」空間統籌,如此多元的身分來自同樣多變的職涯。本期《室內interior》專訪朱志康設計師,了解其從國畫到空間設計的選擇心境、對於設計的核心精神,並分享諸多精彩作品的背後故事。   朱志康 擅長於將記憶帶入作品中,讓人們對空間產生共鳴。強調「真實」,不賦予風格,首要先了解空間的本質以及業主的需求,解決空間應用上的問題,讓空間擁有自己的個性。作品獲得多項國際獎項,曾被列為設計趨勢指標,並受到歐洲策展單位 GAA 邀請,在威尼斯建築及藝術雙年展期間展出創作,讓世界看到了現代新東方設計。   人生是一齣早就埋好伏筆的電影 大學時朱志康最常畫的國畫主題皆與空間有關,如廟宇、山水等,而非常見的花鳥靜物,這些養分也隱隱影響著他後續的設計風格,例如其最著名的作品「成都方所」書店中,柱子便沿襲了他過往國畫善用的比例與畫風,將廟宇的儀式感賦予到空間之中,壓縮視覺塑造出兩排柱體及中央的視覺核心,使書店產生宗教般的關係,而這些都是大學同窗所發掘,他才知道原來自己受到國畫藝術的潛移默化頗深。   從傳統國畫跳到設計領域,再一路從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到後來踏上了更有挑戰性的空間設計一途,朱志康的生涯道路轉了好幾次彎,現在回首過往,卻發現一切早就埋下伏筆,「我以為自己是很有邏輯的判斷、選擇職業,後來發現我的國畫作品也是在畫空間,好像冥冥中安排了自己這條道路。」他以「電影」形容這一路的過程,非正科畢業、也未曾設想過志向,卻不知不覺地踏上這條路,像是早已暗藏伏筆的電影,身為演員只能隨著腳本前行。   參與 2016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官方平行展,展出作品「山.水」。   揣摩大師的靈魂 「我從小成績不好,沒辦法跟人拚第一,也因此找到新的路、發現新的可能性。」人生路徑與大部分的設計師不同,令朱志康更加重視「獨特」的重要性,他笑說,自己很少從設計媒體上尋找靈感,因為那些都是其他人已經做過的設計,靈感應該是從生活瑣事的視覺體驗中發想,因此他更常看電影,或從事各種未曾挑戰過的體驗。此外,朱志康也會教導學生去研究大師的作品,「不要只看表面,更要學到大師的靈魂。」他甚至會去閱讀那些大師的自傳或紀錄片,以體會設計者創作的背景與心境。   談起自己心目中的大師,瑞士建築師 Peter Zumthor 是朱志康最為推崇的對象,更曾親自朝聖其 1996 年於瑞士建成的代表作品「沃爾斯溫泉桑拿房」。他分享,其他大師可能是代表一種風格、一種主義的極致,但 Peter Zumthor 的作品談的是精神與心靈性,一如其最新作品「布魯登.克勞斯田園教堂」以實驗性的手法打造出室內燒灼的痕跡,透過光與材質呈現對於宗教聖人的崇敬。朱志康相當佩服,「他的作品是一個體驗、一種感受,不是為了什麼機能而做的,走進去就像穿越時間,手法非常厲害。」 受邀參與2022屏東落山風藝術季,作品「來自海上的祝福」。 攝影:李國民   無關書的書店 體驗之於空間的重要性,亦可見於朱志康 2017 年所創辦的「無關實驗書店」之中,將其戲稱為一場「設計的極限遊戲」,推翻了他自己過往書店設計經驗中的那些「不可能」。雖然擘劃過大大小小的書店,但一開始拿到這個空間時,他們有兩年都想不出如何為其打造獨一無二的設計,後來他決定反向操作,做一個「沒有空間的空間」,書店內的燈光僅打在一本本封面向外擺放的書上,其餘空間則隱身於黑暗之中,將視覺感官上的設計提升至心理層面,塑造出一個「靈魂閱讀」的空間。 商業模式上亦創新,讓書店不只是賣書,而是販賣「閱讀」,他舉例,人們造訪酒吧除了喝酒,更多時候是期待享受酒吧的氛圍與體驗,書店為何不能如此?因此在入口處設置具有儀式感的「告別式」空間,象徵向外在桎梏告別,呼應「靈魂閱讀」主題,店內陳設、選書及活動皆經過精心安排,營運上則是需要購買門票進入體驗。 朱志康於2017年創辦「無關實驗書店」。攝影:李國民 書店已於 2021 年 6 月閉幕,朱志康笑說 3 年來的每個過程都是意外,原先只想做短期的實驗書店,沒想到大獲好評,中間經歷許多浮沉,在去年 3級期間終於下定決心停業,往下一階段邁進。他表示,做設計的過程就是一直在學習放手,無關書店的設計與經營更是一次挑戰放手的極限,一路上不停遇到巧合與奇蹟,「人生就是這樣,很多奇蹟,但奇蹟的本身必須要很誠實。」   奇蹟誕生之處 朱志康認為,從事空間設計,需要具備非常客觀的觀察能力,要能看見業主、空間、環境與自身的真實需求,才能以客觀角度提出可能方案,其中最難的是客觀地觀察自己,他也仍在學習,不去用自己習慣的手法思考問題,「如果不抽離自己,我們沒辦法看到新的可能性,完成的作品也會越來越相似。」 去年完工的書店空間新作「長沙open house」,將空間打造為一艘飛船。 他表示,每一個設計都是因應空間問題所誕生的解決方案,「找到問題、解決問題」說來簡單,卻是設計的根本,創意應該為了實用而服務,如果創意不能解決問題,創意就沒有用。 他喜歡去探索、實驗很多新的可能性,也因此他更喜歡挑戰別人認為困難、不可能的空間條件,從執業後第一個案子的小辦公室、方所書店的巨大尺度、無關書店的實驗,到佐研院的動線改造與 HCG 百年工廠,朱志康一直在挑戰各樣的不可能。他形容自己是「貪玩」的設計師,只要沒嘗試過、有可能性的,他都有興趣嘗試,「我發現只要有解決不了的地方,就可能會出現奇蹟;只要有卡住的地方,就代表只要突破了,就有一種新的可能性。」 「長沙open house」 下篇:朱志康 作品背後的故事:成都方所書店、佐研院、擦亮HCG工廠 資料及圖片提供」朱志康空間規劃 ​採訪」林慧慈